人物:釋性音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六
釋實(shí)裕,字谷聲,廬江人也。
年六歲,讀書苦不上口,禱于大士前,歸而展卷,若宿習(xí)。
年十八,怙恃俱失,投師出家。
明年游學(xué)湖州龍華寺,日中為眾收糧仆仆塵市,夜則就佛鐙前讀《法華經(jīng)》,久之成誦,每下山輒誦一通,還亦如之。
嘗與同寮僧偕行,裕以誦經(jīng)故,行稍卻,前行僧為虎所銜,裕徐行且誦,弗知也。
已而參龍華止谷,晝夜策發(fā),身心頓空。
又依理安迦陵參趙州無字,聞香版聲有省,因舉示迦陵。
迦陵問:“趙州因甚道個無?
”裕曰:“一人傳虛,萬人傳實(shí)。
”后詣大雄山參靈鵝,深相契許,付以衣拂。
遍游名山,始還馀杭,上皋亭山頂。
居人馮氏為筑孤舟庵,以棲焉。
幽處深山,息心禪誦,日夕禮華嚴(yán),未嘗就枕席者,凡三十六年。
當(dāng)兩足跪處深陷寸許,繞室經(jīng)行處亦履跡宛然。
有馬氏子負(fù)米蔬至山,其徒他出,從門外聞諷誦聲窺之。
裕方繞佛,朗朗諷巳,便坐,聲息俱無。
馬氏子念久立,日且暮,不如自外啟扃入。
又為浙米具炊治蔬與裕飯,飯已,馬氏子去。
其徒歸見馀食,問“所從來?
”裕曰:“適為我治僎者,非汝耶,又誰邪?
”既而其徒至馬氏家,乃知昨所供食者馬氏子也。
其徒嘗采菌與裕共食,中毒嘔逆,裕竟無恙,居常見人采。
嘗?寒喧,詾以宗教,無所不貫,尤精《宗鏡錄》。
崇福寺延主方丈堅(jiān)郤之,年七十六示疾說偈,曰:“生也如是,死也如是,死生去來如是。
”如是趺坐而寂,當(dāng)七十初度,遠(yuǎn)近集者數(shù)百人,就裕授五戒者,三十馀人,其善教及物如是。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十四
釋超格,字夢庵,姓丁氏,蕪湖人。
生性穎異,九歲能吟詠,長攻帖括,有聲庠序閒,然非其志也。
獨(dú)好內(nèi)典,喜趺坐,初謁梅生,聞萬法歸一語有省。
欲出家,以親在不果。
年二十八,始投金陵清涼寺劍門落發(fā),秉戒于寶華山見月。
歷諸名勝,偶登廬山五老峰,豁然悟徹,有“踏破虛空作兩邊”之語。
時天笠主禹門,往參次,便言:破夏遠(yuǎn)來,請師一接。
笠云:“未入門時吃棒了也。
”遂作禮,云:“謝師指示。
”笠一擊云:“知恩者少。
”格遂一喝,拂袖便出。
笠門風(fēng)孤峻,學(xué)者憚之,格橫機(jī)不讓,一眾側(cè)目,甫三月遂受屬,笠示有“微笑爭看第一枝”之偈。
后笠往南澗夾山東禪,格充首座,四方來者服其機(jī)用之敏,咸親依之,推之開化。
歷主嘉善東禪與慈云,及武林南澗清波,最后主京都柏林,類能以道示人,所化殊廣。
戊子春,感微疾,然參請酬應(yīng)如常,時雖中夜危坐,猶屹然不動。
六月二日,忽索浴更衣,眾知不可留,因求偈,格瞪目叱之。
請不已,乃曰:“南來北往也尋常,竿木隨身作戲場。
今日風(fēng)前舒一笑,滿輪明月湛清光。
”說畢瞑目,時康熙戊子六月二日也。
壽七十,臘四十有二。
得法弟子十人,迦陵音、調(diào)梅鼎皆別有傳。
格應(yīng)世以誠,稱性說法,眼藏甚高而辨論精當(dāng),著有《五會錄》、《寶倫集》,諸方莫不推重,塔于靈巖左麓。
雍正九年,明鼎主柏林時,始乞和碩莊親王為之銘,立石山陲,馀芬未沫。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十四
超徹,字越鑒,紹興全氏子,亦得法天笠,繼格主理安。
康熙四十八年杭城大饑,沿門托缽,辛勤劬瘁,竟寂于萬安橋側(cè),時年五十。
迦陵音主柏林,以其事達(dá)于朝,世宗為發(fā)帑重建寺宇,崇樓杰閣,妙相莊嚴(yán),與溪山相輝映,皆呈態(tài)騁奇于幾席之下。
是豈山川清淑之氣盤礴,郁積之既久,而后泄其菁英與?
蓋超徹之苦行精誠,有以致之也。
及遣來造寺者僧名越宗,置田者僧名成鑒,與越鑒之字合。
噫,異矣。
著有《語錄》二卷。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十五
實(shí)道,字正宗,號無隱,岳陽人。
七歲薙染,年十八參雪鑒,遂秉戒。
后聞理安迦陵音,道風(fēng)藉甚,相隨十有一載。
嘗以臨濟(jì)家舍途中公案詰之,疑情頓發(fā)。
偶于香版下豁然開悟,懷香入室,為眾秉拂,授以大法。
莊親王向其道范,令主京都大千佛寺,衲子歸之。
復(fù)振錫廬山歸宗,已而繼席理安。
以癸酉十月二十日示寂,亦塔于蓮花峰,壽六十三,臘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