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良貴

共 3 首
哀牢夷,蒼山疊翠云無梯。
洱河西傾去無底,晴日倒射紅琉璃。
相傳沈木兒,背坐曾遨嬉。
筑城蜿蜒似龍尾,千古髯君乃其始。
縛繩駕長橋,皮船中蕩搖。
危巔石樓高百尺,子孫生長今漁樵。
空林明月手可拾,仰飲飛流須發(fā)濕。
寒藤罥徑側(cè)足行,饑猿兒啼鼠人立。
慘澹虛無間,鳥道開人寰。
峨眉東望止一發(fā),參旗玉井閃閃上下隨躋攀。
君不聞木皮岡前九折坂,客行胡為車欲返。
又不聞青溪關(guān)上三碉城,累累戰(zhàn)骨耕未平。
輕家許國要有道,矍鑠是翁誇不老。
張公子,當(dāng)有行。
繡衣青春照瓊英,笑誇紫燕辭天京。
朝餐五粒之松子,暮食側(cè)生紅入齒。
從來蠻客尊漢官,但飲亡何端有理。
南飛雁足何憧憧,不能與日隨西東。
相思望君日西下,去天一握疑有云氣時相通。
張子元奇士,攜書過我林。
激昂高論氣,落魄遠(yuǎn)游心。
一飯山家晚,孤燈夜雨深。
城邊有岐路,送爾獨長吟。
我生未入峽,先盡峽之變。
夫子蜀中人,幽奇能不幻。
其才不浪出,閉戶深鍛鍊。
處長如處短,因知胸中電。
偶泄為文章,怒石波濺濺。
磊落恥蟲魚,此語古或漫。
多識草木名,然后三百粲。
酈生水經(jīng)注,山川之行卷。
公為游者地,凈遠(yuǎn)拈數(shù)卷。
小囊出輒攜,最于鄙人便。
詩短句長句,紙一片兩片。
光怪雖自匿,春也皆得見。
為守至憲司,部人色寒戰(zhàn)。
納一布衣人,容愚如容賤。
記在鄖子時,與鶴苔上踐。
東齋銀花生,西齋月影戀。
退在逆旅中,筆常不離硯。
有詩必見和,公更出獨撰。
有文必見藥,對之常發(fā)嘆。
果于乙卯秋,失落青桐爨。
公時不得報,露立衣裳(一作常)換。
及乎戊午歲,公俱臨貢院。
草鞋束健毫,低頭不敢眄。
指示二三公,此生何時旦。
春也又不遭,一城狂睊睊(一作????)。
傳知公是日,咨嗟上秋宴。
何意墮昏霾,此特其微霰。
斯文真吾病,微躬入憂患。
幸而寄托別,再拜辭寒泮。
公知我無偽,猶勸留一線。
此事雖不成,千古消見晛。
乃有張子元,是公快女倩。
能當(dāng)眾毀時,肯出謀一面。
與公第二郎,年少即為彥。
相見亦斯時,數(shù)年前繾綣。
名門無俗事,開口多可羨。
縱使衙齋閉,高趣春光遍。
因思中才理,賢圣非迂誕。
父兄行古道,自令精神貫。
憲司禮體尊,入見背沾汗。
何況下茅宇,脫粟亦無憚。
辱來寒河時,干旄渡將半。
公遽呵止之,莫使禽魚亂。
蕭蕭一草堂,門落補仍綻。
鄉(xiāng)人窺平易,月明時始散。
至今寒河水,不風(fēng)亦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