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用和

相關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維基
常時平(1497年—?
),字允升,直隸河間府交河縣人,軍籍。
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十八名舉人。
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會試第七十九名,登第二甲第五十八名進士。
授刑部主事,十二年六月改任浙江道御史,十三年巡按遼東,二十年二月升山西按察司僉事,二十三年正月升河南布政使司右參議,二十六年因湖廣貢銀在河南新鄉(xiāng)被劫,巡按御史侯度、分巡僉事劉佐、分守參議常時平、衛(wèi)輝府知府李用和等人被逮捕至京拷問,后罷官歸鄉(xiāng)。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東阿人,字憲甫,號介潭。嘉靖十一年進士。授淮安府推官,擢御史,出按宣大、山西、河南。湖廣貢使至河南,遇盜,有司請捐帑金以償,度不許,忤中官,杖闕下,創(chuàng)重卒。
維基
侯度(1504年—1547年),字憲甫,號西湄,山東東阿縣人。
辛卯山東鄉(xiāng)試第四十七名舉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名進士。
戶部觀政,授淮安府推官,十九年十月選為四川道試監(jiān)察御史,二十年十一月實授,二十一年出按山西,二十五年巡按河南,湖廣守備太監(jiān)廖斌派遣長隨夏忠進獻皇莊子粒銀,至河南新鄉(xiāng)為強盜所劫,侯度與分巡僉事劉佐、分守參政常時平、衛(wèi)輝府知府李用和等人被錦衣衛(wèi)逮捕至京,送鎮(zhèn)撫司拷問,釋放后行至良鄉(xiāng),因傷重而亡,年四十有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95—1769 【介紹】: 清浙江仁和人,字長公,號可堂。
入貲為刑部貴州司主事,旋乞歸。
善詩,尤工金元樂府,熟諳南北宮調(diào)。
有《摘莊》、《性學私談》、《太上吟》、《金箱壁言》、《豐南人事考》、《大藏摘髓》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92—1847 【介紹】: 清浙江仁和人,字秋舲。道光二年進士。以候選知縣,家居二十年,授陜西延川縣,以病不赴,后改任金華府教授,亦不赴,以課徒終。約卒于道光末。工詞,純寫性靈,而持律較嚴。有《香消酒醒詞》、《蘅香館詩稿》。
中國古代名人錄
字秋舲,浙江仁和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清宣宗道光二十年前后在世。性倜儻,工詩詞,家貧好讀書。第道光進士。遲回二十年,選延川知縣,不果往。改金華教授,亦末履任。慶熹工詩詞散曲,著有《楚游草》、《蘅香館詩稿》、《香消酒醒詞》及《香消酒醒曲》,并傳于世。
香消酒醒詞·序一
三十年前,同里應有司方試,兼為詞章之學者,有趙君秋舲,暨葛秋生、姚古芬、梁晉竹、俞少卿諸人,而余則虱處其間,風檐橐筆,酒座分題,相與上下其議論,各出所作,互相評騭,佳則誇詫之,其不愜者,必糾彈不少恕。
時君與余,詩文外復喜倚聲,君則更為金元樂府,纏綿哀艷,一往有深情,即今附刊于詞集后者皆是也。
張仲雅先生評陳小魯之詞,以為其語華,其氣爽,出入蘇辛間,純乎性靈,君與小魯習,故詞亦如是,而律則較嚴矣。
獨念君以沉博絕麗之才,能取科第,而不登館閣,僅以縣令待銓,家貧親老,仍食硯田,以帖括課后進,經(jīng)其指授者,多得氣去。
家居幾二十年,始銓授陜西延川令,中途病作,不得往,歸而杜門養(yǎng)疴,久之,始改就婺郡教授。
一日,過余曰:「半生以帖括課徒,與米鹽塵俗者無異,今將棄去,探金華洞天之勝,課士有暇,當復理詞章故業(yè),君司訓之期不遠,他日倘得同郡,吾兩人引商刻羽,定有倡酬之業(yè)。
」余聞君言,亦心竊冀之。
乃未幾而舊疾復作,遂不起。
烏虖!
抱才不遇者多矣,若君讀書成進士,不可謂不遇,乃于金門玉堂,已嘆神仙風引,即一縣令一冷官,皆不克履其任。
才人之厄,遇而不遇,未有如君之甚者也。
回憶少年角逐文場舊侶,君之遇既若此,秋生、古芬、少卿皆未第,先后歸道山;晉竹以孝廉就鹺尹,而又客死嶺南。
惟余以瓠落之身,塊然尚存。
讀卷中詞,多當日朋箋贈答之作,篋衍叢殘,螢乾蟫蝕,而余亦且百年過半,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哲嗣子循茂才將梓遺稿以傳,謂蘋香女兄及余皆曩時與君論詞學者,屬余為商訂。
后死之責,其何敢辭。
昔杭堇浦太史序張南漪徵士遺集曰:「余獨欷歔累息而不能自已者,則非以死生零落之謂,謂夫吾黨可以益余之短者,又弱一個焉。
千秋之業(yè),百歲之期,交集于胸中,愾焉寤嘆。
」今余之序君詞,與太史有同感也。
噫!
道光二十八年重五后三日,魏謙升滋伯甫書于翠浮閣。
香消酒醒詞·序二
辭藻,色也。宮調(diào),聲也。選聲配色,而以我詠嘆其間者,情也。情與聲色,去道遠,而一變即可以至道。何則?小乘人仇視其情,惡色如革囊,畏聲如毒鼓,大雄氏訶之,謂其于菩提絕分,惟上根利器,知遍法界虛空大地,乃至一塵一毛,罔非性體本具,自利利他,于是乎在。設無聲色,何名性具;設無情,何由興慈而運悲。故聲色者道之材,而情者道之蒂也。余髫年即與梁君晉竹游,晉竹工文章,喜為長短句,數(shù)為余道秋舲詞,因得交秋舲。迨長為名利牽,不獲時晤。癸未與晉竹聚首都門,凡一載,互商學術,謂雕繢非究竟事,將致力于竺墳。辛卯余旋杭,秋舲亦假居里門,嘗語余曰:詞學宜少不宜老,以時變者也。即變而入不變,舍楞嚴其誰與歸。惜晉竹早亡,秋舲復示疾頻年,未卒業(yè)而逝。每念及竟日愴然,以為詞壇墟義城亦墟矣。此《香消酒醒詞》,為秋舲少時作,其一往情深,諧姜張之聲,綰吳蔣之色,深入南宋諸名家三昧,所不待言,顧具是美才,而中年來拳拳白業(yè),與晉竹若一轍,豈香果消酒果醒哉。香與酒,猶之聲與色,茍融情于香酒,自有不待消而消,不待醒而醒者。固知聲即無聲,得微妙聲,色即無色,得善常色,情即無情,得普遍情。雖現(xiàn)生未能即證,而食少金剛,歷劫不化,大光明藏中,且偕晉竹由文字入總持門,出生功德無量,則是詞也。小乘戒之曰綺語,大乘寶之則曰道種也。道光己酉二月下浣愚弟項名達識于印蓮小室。

人物簡介

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
吳梅(1884—1939),字瞿安,一字靈鶴,號霜厓,別署吳某(梅的古體字)、腥庵、臒盞、厓叟、逋飛、呆道人,室名奢摩他室、百嘉室,江蘇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曾任北京大學、南京東南大學、廣州中山大學、上海光華大學、南京中央大學和金陵大學教授。著有《霜厓曲錄》、《霜厓四劇》、《詞學通論》、《南北詞簡譜》、《詞學講義》、《顧曲麈談》、《中國戲曲概論》、《曲學通論》、《元曲研究》、《遼金元文學史》等。師承唱曲名家俞粟廬、詩人陳三立、詞家朱祖謀。在曲學領域,既從事理論研究,也進行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有雜劇、傳奇11種,不僅擅長制曲、譜曲,而且集高超的演奏與字正腔圓的演唱于一身,被譽為“曲學泰斗”。錢基博《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曰“曲學之興,(王)國維治之三年,未若吳梅之劬以畢生。國維限于元曲,未若吳梅之集其大成。國維詳其歷史,未若吳梅之發(fā)其條例。國維賞其文采,未若吳梅之析其聲律。而論曲學者,并世要推吳梅為大師?!?/blockquote>
詞學圖錄
吳梅(1884-1939) 字瞿安,一作癯庵,一字靈鳷,號霜厓,一作霜崖。長洲(今蘇州)人。清諸生。清末任東吳大學、存古學堂教習。入民國,歷任南京第四師范、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山大學、光華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教授。避抗戰(zhàn)至云南大姚病卒。精戲曲學,與王國維并稱兩大家。且制譜、填詞、按拍能一身任之。南社社員。有《霜厓詩錄》、《霜壓詞錄》、《霜厓文錄》及傳奇《風洞山》、雜劇《湘真閣》等。
霜厓詞錄·序
歲己卯春,吳縣吳君瞿安歿于云南之大姚縣。
歿前數(shù)月,寄湘潭柚園,寫定其所作為《霜厓詞錄》,以書抵予,乞為序。
值人事牽役,卒未報。
又聞君喪,始為之,而君不及見也。
方兵事起,君扶衰病走避鄂湘間,復轉(zhuǎn)徙歷桂林、昆明而至大姚,遂不起。
讀君書及君自序,惴惴焉若亟為身后之托者,初不料其果死異域也。
執(zhí)筆愴念。
吁!
可傷已!
君記誦博洽,文辭爾雅,以金元樂曲之學,教授于南北大學者歷二十年。
海內(nèi)推明音律,惟首舉君,而亦以是掩君他長。
世輒謂元曲興而宋詞亡,工于曲者于詞為病,觀君所為顧不爾。
君審律至精,嘗論:「曲韻以入配三聲之音為正,準之宋賢諸詞,凡以入作平或上去者,無不符合。
近人詞守四聲者,知入可代他聲而已,未悟韻部之分配不可亂也。
」又曰:「陽上作去,實利歌喉。
」此皆前人所未言,君自樂曲中獲之,而尤有裨于詞者也。
宋詞人諳音律者,每一篇出,莫不諧歌者之口。
君詞亦猶是矣,不待精彩之美耳。
頡頏前賢,其斗南繼翁之比歟。
柳耆卿樂章喜用俗語,開南北曲先例。
君既工曲,而詞必雅馴,不屑屑效彼,非才力有馀,孰盡能事若此耶?
吾鄉(xiāng)蔣心馀以《九種曲》著,其詞實超于并時諸賢,具有定論。
然則君雖以曲名,終不相掩可知已。
君他著述有文二卷,詩四卷,《曲錄》二卷,《南北詞簡譜》十卷,《霜厓?nèi)齽 芬痪怼?div id="bxdnrxw" class='inline' id='people_74691_1_23_comment'>
其行誼別具于君門人盧前所撰事略焉。
新建夏敬觀。
據(jù)貴陽文通書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七月初版本
霜厓詞錄·自序
霜厓手定舊詞,凡三易寒暑,繕錄既竟,遂書其端曰:梅出詞鄙倍,忝竊時譽,總?cè)?,得如干首。身丁亂離,未遑潤色,詣力所在,可得而言。長調(diào)澀體,如耆卿、清真、白石、夢窗諸家創(chuàng)調(diào),概依四聲。至習見各牌,若〔摸魚子〕、〔水龍吟〕、〔水調(diào)歌頭〕、〔六州歌頭〕、〔玉蝴蝶〕、〔甘州〕、〔臺城路〕等,宋賢作者,不可勝數(shù),去取從違,安敢臆定?因止及平側(cè),聊以自寬。中調(diào)小令,古人傳作,尤多同異,亦無勞龂龂焉。又去上之分,當從菉斐軒韻,陽上作去,實利歌喉。秦敦夫以此書為北曲而設,蓋以入配三聲,別無專韻耳。不知此分配之三聲,即入韻之標準,持校宋詞,莫不吻合。爰悉依據(jù),非云矯異。其它酬應之作,刪汰頗嚴。區(qū)區(qū)一編,已難藏拙,惠而好我,慎勿補遺。嗟乎!世變方殷,言歸何日?斂滂沛于尺素,吐哀樂于寸心,粗記鴻泥,賢于博奕,覽者幸哀其遇也。 戊寅二月,長洲吳梅,時年五十有五,避兵湘潭作
人物簡介
吳梅(一八八四—一九三九),字瞿安,號霜崖。吳縣人。年輕時參加南社,在北京、南京等地大學任教,從事詞曲、戲曲理論方面的研究。有《中國戲曲概論》、《南北詞簡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