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泌

相關(guān)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人,祖籍遼東襄平。
李泌子。
師事梁肅。
少聰警,有才名,無行義。
為弘文館學(xué)士。
后出為亳州刺史。
州有劇賊,繁以機略獲所在,出兵捕斬之。
議者以繁不先啟聞觀察府,涉擅興之罪,詔御史舒元輿按之,元輿素與繁有隙,盡翻其獄,以為濫殺無辜,下獄,詔賜死。
在獄中著家傳十篇,傳于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華州人。
郭子儀女。
有殊色,喜讀《離騷》、陶謝詩。
李泌子,人稱李公子。
李年少謔浪,清明君不悅。
盡選能詩之奇女子以侍李。
李樂之以酒,酒必以詩。
清明君恒細加品題,為改點數(shù)字。
每點一字,輒以觴罰李。
李盡情作樂,后忽有所悟,家產(chǎn)萬億,悉數(shù)散之。
清明君遂與李公子入洞庭石公山修道,不知所終。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姓名不詳。
玄宗時人。
嘗過李泌,留一男及一函于李處。
過八九日男殂,即以函盛之而瘞。
后發(fā)函視之,有一黑石,上題詩云云。
事見《太平廣記》卷三八引《鄴侯外傳》。
全唐詩》收之,題作《李泌庭黑石詩》。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玄宗時禪僧。
開元間至嵩山,師北宗僧普寂。
后居衡山,性懶而食殘,時稱懶瓚,或懶殘。
然出言皆契佛理,時人或以為彌陀佛應(yīng)身。
天寶初,入南岳寺為執(zhí)役僧。
肅宗時,曾預(yù)言避居南岳之李泌將領(lǐng)取10年宰相,后果應(yīng)驗。
卒謚大明禪師。
宋高僧傳》卷一九、《祖堂集》卷三有傳。
祖堂集》及《景德傳燈錄》卷三〇收其長篇歌行1首。
北宋黃庭堅曾書此歌,明董其昌誤斷為王梵志作,《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初謁嵩山普寂禪師。
得心法。
尋游衡山。
執(zhí)役南岳寺。
歷二十年。
未嘗言勞苦。
遂隱居石廩峰。
以極道趣。
李泌方年少讀書。
嗜靜僻。
嘗筑室其地。
不甚遠。
夜聞梵唄音。
且往見之。
正值瓚發(fā)牛糞火出芋以啖。
拜于前。
瓚徐指爐旁地曰。
可席此。
因分半芋以啖之。
無復(fù)他語。
刺史歲脩祀事岳祠下。
而頹石礙行路。
石甚鉅。
遣里胥挽除之。
役數(shù)百人。
瓚憫其騷動。
悉謝去。
稍舉足蹴之。
轉(zhuǎn)石抵山下。
聲若雷震。
虎害頗眾。
瓚?yīng)氉僖淮蠡⑶胺?div id="cphzmol" class='inline' id='people_16103_1_31_comment'>
出尺箠使銜之曰。
宜為吾痛鞭諸所害人者。
大虎去。
虎暴由是遂絕。
世率稱神異。
卒謚大明禪師。
有所著歌詞。
載傳鐙錄。
宋高僧傳·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釋明瓚者。
未知氏族生緣。
初游方詣嵩山。
普寂盛行禪法。
瓚往從焉。
然則默證寂之心契。
人罕推重。
尋于衡巖閑居。
眾僧營作我則晏如。
縱被詆訶殊無愧恥。
時目之懶瓚也。
一說伊僧差越等夷。
或隨眾齋餐。
或以瓦釜煮土而食。
云是彌陀佛應(yīng)身。
未知何證驗之。
一云好食僧之殘食。
故殘也(殘上聲呼)或隨逐之則時出言語皆契佛理。
事跡難知。
天寶初至南岳寺執(zhí)役。
盡專一寺之上。
夜止群牛之下。
曾無倦也。
如是經(jīng)二十年。
相國鄴公李泌。
避崔李之害隱南岳。
而潛察瓚所為。
曰非常人也。
聽其中宵梵唄響徹山谷。
李公情頗知音能辯休戚。
謂瓚曰。
經(jīng)音悽愴而后喜悅。
必謫墮之人時將去矣。
候中夜李公潛往謁焉。
望席門自贊而拜瓚。
大詬仰空而唾曰。
是將賊我。
李愈加鄭重。
唯拜而已。
瓚正發(fā)牛糞火出芋啖之良久乃曰。
可以席地。
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
李跪捧盡食而謝。
謂李公曰。
慎勿多言。
領(lǐng)取十年宰相。
李拜而退。
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路極嚴(yán)忽中夜風(fēng)雷而一峰頹下。
其緣山蹬道為大石所攔。
乃以數(shù)牛縻絆而挽之。
又以數(shù)百人鼓噪以推之。
物力竭而石愈固。
更無他術(shù)。
瓚曰。
奚用如許繁為。
我始去之。
眾皆大笑。
瓚遂履石而動。
忽轉(zhuǎn)盤而下。
聲若震雷。
山路既開。
眾僧禮而踴躍。
一郡呼為至圣。
太守奉如神明。
瓚悄然乃懷去意。
寺外虎豹忽爾成群。
日有殺傷無由禁止。
瓚曰。
授我一小箠為爾驅(qū)除。
眾曰。
大石猶可推虎豹當(dāng)易制。
遂與之荊梃。
皆躡后以觀之。
出門見一虎銜之而去。
瓚既去矣。
虎亦絕蹤矣。
李鄴公于天寶末肅宗北巡至靈武即位。
遣使訪召。
自嵩穎奔赴行在所。
帝喜用之俾掌樞務(wù)權(quán)逾宰相判廣平王府司馬事。
肅宗曰。
卿為朕師友。
今父子三人資卿道義。
尋為崔圓李輔國害其能。
懼乞游衡岳。
詔許之。
絕粒數(shù)年。
遂見瓚焉。
后終居相位。
一如瓚之懸記矣。
敕謚大明禪師。
塔存岳中云。
神僧傳·卷第七
懶殘者。
唐天寶初衡岳寺執(zhí)役僧也。
退食即收所馀而食。
性懶而食殘。
故號懶殘也。
晝專一寺之工。
夜止群牛之下。
曾無倦色。
已二十年矣。
鄴侯李沙寺中讀書。
察懶殘所為曰非凡物也。
聽其中宵梵唱響徹山林。
李公情頗知音能辨休戚。
謂懶殘經(jīng)音先悽惋而后喜悅。
必謫墮之人。
時將去矣。
候中夜李公潛往謁焉。
望席門通名而拜。
懶殘大詬仰空而唾曰。
是將賊我。
李公愈加謹(jǐn)敬。
唯拜而已。
懶殘正撥牛糞火出。
芋啖之良。
久乃曰可。
以席地取。
所啖芋之半以授焉。
李公捧承盡食而謝。
謂李公曰。
慎勿多言。
領(lǐng)取十年宰相。
公又拜而退。
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甚嚴(yán)。
忽中夜風(fēng)雷而一峰頹下。
其緣山磴道為大石所欄。
乃以十牛縻絆以挽之。
又以數(shù)百人鼓噪以推之。
物力竭而石愈固。
更無他途可以修事。
懶殘曰。
不假人力我試去之。
眾皆大笑以為狂人。
懶殘曰。
何必見嗤。
試可乃已。
寺僧笑而許之。
遂履石而動。
忽轉(zhuǎn)盤而下。
聲若震雷。
山路既開。
寺僧皆羅拜。
一郡皆呼至圣。
刺史奉之如神。
懶殘悄然乃懷去意。
寺外虎豹忽爾成群。
日有殺傷無由禁止。
懶殘曰。
授我箠為爾盡驅(qū)除之。
眾皆曰。
大石猶可推虎豹當(dāng)易制。
遂與之荊挺。
皆躡而觀之。
才出門見一虎??之而去。
懶殘既去虎亦絕蹤。
后李公果十年為相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蘇州人,字逋翁。
肅宗至德二載進士。
善為歌詩,工畫山水。
初為韓混江南判官。
德宗時,柳渾輔政,薦為秘書郎。
素善于李泌,師事之,得其服氣之法。
相,自謂當(dāng)?shù)眠_官,久之,遷著作郎,心不樂,求歸于吳。
卒,作《海鷗詠》嘲誚權(quán)貴,大為所嫉。
德宗貞元五年被憲司劾貶饒州司戶,遂全家去,隱茅山,自稱華陽山人。
有《華陽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27?—816? 字逋翁,號華陽山人,又號悲翁,排行十二,蘇州海鹽(今浙江海鹽)人。
曾求知新亭監(jiān),監(jiān)在鹽官(即海鹽)海濱,見《尚書故實》。
肅宗至德二載(757)進士及第。
代宗大歷八、九年(773、774)于永嘉一帶任度支鹽鐵轉(zhuǎn)運使府下屬官;十年,曾至江西,與李泌、柳渾交往,吟詠自適。
德宗建中二年(781)至貞元二年(786),在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韓滉幕下任判官。
后隨韓滉入朝,為大理寺司直。
貞元三年,柳渾輔政,顧為校書郎;李泌繼入,遷為著作郎(一說著作佐郎)。
貞元五年(789),柳、李相繼去世,顧乃為眾所排,貶為饒州司戶參軍。
途經(jīng)蘇州、杭州、睦州、信州,與當(dāng)?shù)卮淌讽f應(yīng)物、房孺復(fù)、韋攢、劉太真相唱和。
貞元十年返蘇州,定居茅山。
曾來往湖州、揚州、宣州、嘉興、常熟等地,約卒于憲宗元和十一年(816)。
生平事跡見皇甫湜《唐故著作佐郎顧況集序》、《舊唐書·李泌》附《顧況傳》。
顧況視詩歌為“理亂之所經(jīng),王化之所興”,反對徒求文采之麗。
所作《上古之什補亡訓(xùn)傳十三章》,開白居易新樂府先聲。
張為《詩人主客圖》以白居易為廣大教化主,列顧況為升堂。
其詩頗有縱橫奇詭之作,皇甫湜言其“逸歌長句,駿發(fā)踔厲,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脅,意外驚人語非尋常所能及”(《顧況集序》)。
有明刻本《華陽集》,內(nèi)詩賦2卷、文1卷。
又《唐詩百名家全集》有《顧逋翁詩集》4卷。
今人王啟興、張虹有《顧況詩注》。
全唐詩》存詩4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4首,斷句2。
唐詩匯評
顧況(約727-820),字逋翁,自號華陽山人。
云陽(今江蘇丹陽)人,亦稱蘇州(今屬江蘇)人,或海鹽(今屬浙江)人。
至德二載,登進士第。
嘗求知新亭監(jiān),又為鹽鐵從事,大歷中糶鹽溫州。
建中中,以大理司直為潤州節(jié)度使韓滉判官。
李泌、柳渾善,貞元三年,柳渾為相,薦為秘書郎。
李泌為相,轉(zhuǎn)著作佐郎。
五年,卒,況作《海鷗詠》嘲誚權(quán)貴,貶饒州司戶。
后歸吳,隱于茅山,卒年九十馀。
有《顧況集》二十卷,己佚。
后人輯有《顧華陽集》三卷行世。
全唐詩》編詩四卷。
詞學(xué)圖錄
顧況(727-815),字逋翁,蘇州人,與元結(jié)同時而略晚,亦新樂府作者。有《竹枝》等詞。
黃鶴樓志·人物篇
顧況(約727—約820) 唐代詩人。字逋翁,號華陽山人,晚年自號悲翁。蘇州海鹽(今屬浙江)人。至德二年(757)進士,歷官潤州刺史、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幕府判官、著作佐郎,貶饒州司戶參軍。善畫,著《畫評》一卷,已佚。《全唐詩》存其詩四卷,《全唐文》存其文三卷。有《華陽集》。曾在黃鶴樓游賞,作詩《黃鵠樓歌送獨孤助》送別故人,“鄂州雜詩碑”錄存該詩。
全唐詩補逸
顧況字逋翁,海鹽人。補詩一首。
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八
況字逋翁。蘇州人。至德二年進士。以校書郎徵。遷著作郎。貶饒州司戶參軍。

作品評論

皇甫湜《唐故著作佐郎顧況集序》
吳中山泉,氣狀英淑怪麗……君出其中間,翕輕清以為性,結(jié)冷汰以為質(zhì),煦鮮榮以為詞。偏于逸歌氏句,駿發(fā)踔厲,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脅,意外驚人語非尋常所能及,最為快也。李白、杜甫已死,非君將誰與歟?
唐國史補
吳人顧況:詞句清絕,雜之以詼諧,尤多輕薄。為著作郎,傲毀朝列,貶死江南。
南部新書
顧況志尚疏逸,近于方外。時輩招以好官,況以詩答之曰:“四海如今已太平,相公何用喚狂生?此身還侶籠中鶴,東望瀛洲叫一聲?!?/blockquote>
滄浪詩話
顧況詩多在元、白之上,稍有盛唐風(fēng)骨處。
《唐詩品》
況詩天才不足,而問辯有馀,雖有骨氣,殊乏風(fēng)采。其《補亡》諸詩,頗有流調(diào)可諷,然詞旨不圓,終違機悟。晚居華山,自號華陽真逸。今觀其詩,類非裁謝風(fēng)塵,超脫凡徑,此豈感貺于山靈者耶!
詩藪
唐人諸古體,四言無論,為騷者太白外,王維、顧況二家,皆意淺格卑,相去千里。
《大歷詩略》
逋翁樂府歌行多奇趣,擬之青蓮近似,但無逸氣耳……其稍平正可法者卻高。
石洲詩話
顧逋翁歌行,邪門外道,直不入格。
查世灃《重刻顧華陽集序》
觀其氣度之磊落,詩筆之駿發(fā)踔厲,語必驚人,正孔門中狂者,故自稱狂生。翁嘗稱皇甫堤為揚雄、孟某,翁即楊雄、孟某矣。其祭陸端公文曰:“有書滿屋,與人共分,破富為貧,好事日聞。”何胸次之豁達開朗如是也!翁蓋自寫其郁抑不平之氣,借友人為杯酒耳,非狂者而能作如是語乎?
賀桂齡《重訂顧華陽集序》
其文體與顧亭林先生有間,而骨力之蒼雄、志氣之豪邁,踔厲峻發(fā),不可一世。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湯惠休,幽永善懷,如層波疊藻,雖淵瀾未闊,而芳潤相因。行路悲歌,扣樂府之噤喉,傅齊梁之粉澤,六朝香草,猶勝晚季風(fēng)華。
《詩學(xué)淵源》
況樂府歌行頗著于時。其雜曲長短句以體質(zhì)自高,微傷于直率?!堆a亡》、《擬古》諸作,猶落言詮。間作絕句宮詞,則殊不減王建,然已逗晚唐之先。其樂府則齊梁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36—805 【介紹】: 唐定州北平人,徙居陜州夏縣,字亢宗。
性好學(xué),家貧不能得書,乃求為集賢院寫書吏,竊官書讀之,晝夜不出房,經(jīng)六年,無所不通。
登進士第后,隱中條山,遠近慕其德行,多從之學(xué)。
李泌為宰相,薦為著作郎。
德宗召為諫議大夫。
時裴延齡、李齊運等以奸佞相次進用,誣譖宰相,毀詆大臣,陸贄等咸遭枉黜,無敢救者。
城乃伏閣上疏,論延齡奸佞,贄等無罪。
貶國子司業(yè),出為道州刺史,有善政。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36—805 字亢宗,定州北平(今河北順平)人,徙居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
家貧無書,遂求為集賢院書吏,晝夜讀書。
登進士第。
隱居中條山中,以德行聞于世。
終身不娶。
德宗貞元三年(787),李泌薦為著作郎,尋遷諫議大夫。
每日飲酒,不言朝政。
韓愈作《爭臣論》譏之,仍不為所動。
十年,陸贄被誣罷相,幾被殺,乃伏閣上疏,慷慨陳言,陸贄因而得免。
坐是貶國子司業(yè)。
在國學(xué),躬講經(jīng)籍,為諸生所重。
十四年,得罪貶刺道州,國子生200余人叩闕請留,終未果。
守道州7年,有善政。
順宗即位后,詔追赴京,詔至而已逝。
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
光緒《道州志》卷一一存詩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幽州范陽人,字長晦。
代宗大歷六年進士,授秘書郎,遷右補闕。
數(shù)上諫書,鯁毅無所回,宰相李泌惡之,貶為朗州司馬,廢抑二十年。
憲宗時,遷中書舍人。
善屬文,掇治道之要,著《三足記》上下篇。
元和初卒。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06 字長晦,幽州范陽(今河北涿州)人。代宗大歷六年(771)登進士第,又中博學(xué)宏詞科,授校書郎。十一年為荊南節(jié)度掌書記。德宗建中元年(780)入為右補闕,貞元三、四年(787、788)間貶朗州司馬,移和州別駕。順宗永貞元年(805)召為尚書郎。憲宗元和元年(806)遷中書舍人,卒。生平見柳宗元(先君石表陰先友記》、《新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五
景亮字長晦。幽州范陽人。第進士宏詞。授秘書郎。遷右補闕。德宗朝貶朗州司馬。憲宗立。由和州別駕召還。再遷中書舍人。卒贈禮部侍郎。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字貫不詳。
全唐詩》存詩3首。
《送咸安公主》詩系德宗貞元四年(788)十月為德宗女咸安公主遠嫁回紇可汗而作。
又曾作詩上宰相李泌。
事跡據(jù)《唐詩紀(jì)事》卷二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5—812 【介紹】: 唐人,字貞一。
七歲喪父,就養(yǎng)于母家。
以明經(jīng)為虢州弘農(nóng)主簿,又為陜州芮城尉。
德宗貞元初,陜虢觀察使李泌辟為從事。
以考課遷京兆鄠縣尉。
又以書判出倫,為萬年主簿,轉(zhuǎn)長安尉,累遷度支員外郎,選為萬年令。
憲宗元和初,除衢州刺史。
改蘇州刺史。
浙西李锜反,被拘械,锜敗得釋。
五年,拜河南少尹,代行尹事。
卒于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8—814 【介紹】: 唐趙郡人,字弘憲。
李棲筠子。
少好學(xué),能屬文,為太常博士,尤精國朝故實。
宰臣李泌、竇參推重其才。
憲宗立,召為翰林學(xué)士,轉(zhuǎn)中書舍人。
累官至平章事、集賢殿大學(xué)士、監(jiān)修國史,封趙國公。
吉甫連蹇外遷十余年,詳閭里疾苦,患方鎮(zhèn)貪恣,乃從容為帝言,使屬郡刺史得自為政。
德宗姑息藩鎮(zhèn),有終身不易地者,吉甫為相歲余,易三十六鎮(zhèn)。
暴病卒,贈司空。
所論著述甚多,有《六代略》、《元和郡國圖》、《國計簿》、《百司舉要》等,皆行于世。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58—814 字弘憲,排行三,贊皇(今屬河北)人。御史大夫李棲筠之子,李德裕之父。以蔭補左司御率府倉曹參軍。累官至駕部員外郎。德宗貞元八年(792)出為明州長史,轉(zhuǎn)忠、郴、饒三州刺史。憲宗立,征拜考功郎中、知制誥,元和二年(807)擢為中書侍郎、平章事。次年出為淮南節(jié)度使。元和六年復(fù)入相。卒謚忠懿。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一生著述甚富,今唯《元和郡縣圖志》尚殘存34卷。《全唐詩》存詩4首,其中3首與武元衡相唱和,語言典雅清麗。
黃鶴樓志·人物篇
李吉甫(758—814) 唐代政治家、地理學(xué)家。字弘憲。趙郡贊皇縣(治今河北贊皇縣贊皇鎮(zhèn))人。歷官太常博士、中書舍人等職,官至宰相、淮南節(jié)度使。他修撰于唐元和年間的《元和郡縣圖志》,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而又較為完整的一部全國性地方總志,其中對黃鶴樓的始建作了介紹,并明確寫出命名的緣由——“吳黃武二年,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臨大江,西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為后代考證黃鶴樓“因山得名”留下了確切的資料。
全唐文·卷五百十二
吉甫字宏憲。趙郡人。御史大夫棲筠子。憲宗朝為翰林學(xué)士。轉(zhuǎn)中書舍人知制誥。元和二年擢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贊皇縣侯。徙趙國公。出為淮南節(jié)度使。六年復(fù)入秉政。九年卒。年五十七。贈司空。謚曰敬憲。改謚忠懿。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