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慧則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并引:佛示滅后,大弟子演圣言而成經(jīng),傳心印曰法,乘法而能專曰宗,由宗而分教曰支,坐而攝化者,勝義皆空之宗也,行而宣教者,摧破邪山之支也。釋子慧則,生于像季,思濟劫溺,乃學于一支。開彼群迷,以為盡妙理者莫如法門,變凡夫者莫如佛土,悟無染者莫如散花,故業(yè)于凈名。深達實相,自京詩涉漢沔,歷鄢郢,登衡湘,聽徒百千,耳感心化,法無住道,行而歸顧。予有社內(nèi)之因,故言別之日,愛緣瞥起,時也秋盡,詠江淹雜擬以送之,前見宣上人,為我致謝。
昨日東林(一作鄰)看講時,都人象(一作乘)馬蹋琉璃。
雪山童子應前世,金粟如來是本師。
一錫言歸九城路,三衣(一作年)曾拂萬年枝。
休公久別如相問,楚客逢秋心更悲。
種德經(jīng) 當代 · 鐘錦
七言絕句
五法惟須二法存,眾生戒慧最為尊。
高門好相偏生慢,廣誦多聞亦自昏。
注:《長阿含經(jīng)·種德經(jīng)》:“時,種德婆羅門端身正坐,四顧大眾,熙怡而笑,方答佛言:‘我婆羅門成就五法,所言至誠,無有虛妄。云何為五?一者婆羅門七世已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二者異學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jīng)書盡能分別,世典幽微靡不綜練,又能善于大人相法、明察吉兇、祭祀儀禮。三者顏貌端正。四者持戒具足。五者智慧通達。是為五。瞿曇!婆羅門成就此五法,所言誠實,無有虛妄。’……‘若持戒具足,智慧通達,則所言至誠,無有虛妄,得名婆羅門也?!?又:“佛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有戒則有慧,有慧則有戒;戒能凈慧,慧能凈戒。種德!如人洗手,左右相須,左能凈右,右能凈左。此亦如是,有慧則有戒,有戒則有慧,戒能凈慧,慧能凈戒。婆羅門!戒、慧具者,我說名比丘?!?br />釋:婆羅足五,所盈者付諸天;比丘惟二,不虛者求諸己。此所以尊位寡助,昏慢多存;圣教廣運,戒慧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