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褚無量

相關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僧玄覽 朝代:初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51—734 【介紹】: 唐僧。
杭州錢塘人,俗姓褚。
褚無量弟。
出家為僧,師承慧昶。
后住杭州華嚴寺。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51—734 俗姓褚,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右散騎常侍褚無量之弟。
出家為僧,師承慧昶。
后住杭州華嚴寺。
宋高僧傳》卷二六有傳。
《輿地紀勝》卷二收詩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 利物科
姓褚氏。
其先河南人。
后徙錢唐因家焉幼依慧昶師出家。
昶年高行尊。
誠學者之模范也。
居臨平邑里之華嚴寺。
隋季天下喪亂。
寺因頹弛。
唐初詔許脩飾。
覽乃華侈其制度。
恢辟其基址。
負山臨水。
形勝殆可尚。
且以寺前之湖。
為放生池。
而太守袁從禮。
司馬楊敏言。
為禁漁捕。
以贊成之。
鑄金銅像三百五十座。
寫經(jīng)二千馀軸。
畫殿前四天王像。
則其相力亦勤矣。
父宗贈和州刺史。
右散騎常侍舒國公
無量。
以材學稱。
太夫人期頤自養(yǎng)。
覽又以天竺其受戒地。
及為僧錄時。
所營別墅。
并華嚴三所。
皆致繕治。
優(yōu)游來往。
化導以老。
開元二十二年。
示疾終于寺。
壽八十四。
弟子明了大覺等。
葬之細礪洞。
工部侍郎徐安貞撰碑文。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六 興福篇第九之一
釋玄覽。
姓褚氏。
其先河南人也。
食菜于錢塘。
因是家焉。
覽誕膺明德。
生而懸解。
深達實相。
以崇善本。
自初念至于舍家?guī)煶谢坳啤?div id="7tdtflp" class='inline' id='people_101501_3_9_comment'>
昶師德無不滿眾用皆足。
年高行尊久為師范。
及見覽無一息之間違仁。
告門人曰。
無上之道清凈為本。
有能一念用其心。
吾未見學不足者。
江表無真僧久矣。
或以此子為法鼓耶。
俾遐邇聞之。
其預為達匠之所甄異也如此。
其本邑有故華嚴寺。
覽以包桑之地近于玄禮師之先塋。
屬隋室不競法宇弛頹。
名將壑遷跡亦時廢。
屬于唐初募信人重建。
文明歲有敕許還舊額。
廣輪制度兼移基址背山臨水往返形勝覽初以具戒依天竺。
次以僧錄住一閑居。
后以耆德統(tǒng)華嚴三寺。
次第同致于道。
道無不在。
因教有遷也。
覽嘗以憫物慈濟為己任。
遂議寺前平湖之通川為放生池。
時太守袁從禮因茲勸勉。
深入慈門以禁六里。
司馬楊敏言感夢。
又廣至十里。
是以揵鬐掉尾。
噞喁浮沈不虞其害。
得遂生性焉。
覽又以經(jīng)像為最則殿前畫四像。
慈氏為首。
鑄金銅像三百五十座。
彌陀為首。
寫經(jīng)二千馀軸。
金字涅槃經(jīng)為首。
如是功德以順現(xiàn)報。
故王考宗追贈。
和州刺史右散騎常侍封舒國公無量則覽之元昆也。
量修學之日臨平湖龍見。
無不往觀。
舒公晏然不離書案。
氣度如此。
明皇初年舒公侍講。
帝嘉尚之。
歸覲太夫人。
年已期賾。
昆季皆以華皓晨昏之地說法而已。
覽以開元二十二年示疾。
終于臨平所造寺。
春秋八十四。
僧明了大覺普賢神滿懷遜皆參預法流。
奉法器藏于細礪洞之下基。
工部侍郎徐安貞撰碑頌德焉。
又閩中愛同寺釋守如。
多事勸誘。
越上之民歸若廛聚焉。
崇樹精廬以為濟眾。
急在利他。
開元十年于寺營浴室。
患地勢陡高清泉在下桔槔無用汲引步遙終以為勞。
思慮不迨無由改作。
忽一宵下流頓涸距造浴室所二十馀步清泉迸出。
時謂神功冥作移此泉耳。
七閩之民罔不歸信。
終于溫室之偏房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杭州錢塘人。
褚無量侄。
玄宗開元五年,中文儒異等科。
開元末,為諫議大夫。
官至給事中。
工正書,時稱小褚。
陸去泰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吳郡人。
玄宗開元初,官江陽尉。
時詔于東都乾元殿整理內(nèi)府舊書,助褚無量分部讎定,為直學士。
歷官左右補闕,遷起居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92—772 【介紹】: 唐僧。越州山陰人,字曇允,俗姓張。初于越州云門寺出家。中宗景龍中受戒。玄宗開元初游長安,從師習律學,又依崇圣寺僧學唯識,從善無畏受菩薩戒。所詣皆臻妙境,名動京師,一時名儒,多從之游。開元二十六年歸會稽,住開元寺,以傳揚四分律學為己任,門人遍及南北。有《發(fā)正記》。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五 傳宗科(三)
姓張氏。
其先韓人也。
自留侯良。
為漢元輔。
晉魏以降。
衣冠相繼。
曾祖恒以太常卿仕隋。
扈蹕揚都。
子孫遂家。
越一年十六。
聽茂亮法師。
講經(jīng)論于云門寺。
懸解異眾。
法師勸其母孟氏。
放出家。
亮即中宗皇帝菩薩戒師也。
景龍中。
以制恩薙染。
年滿。
從丹陽玄昶律師受具。
讀南山事鈔于當陽曇勝律師。
開元五年。
游京師。
依觀音寺大亮律師習毗尼藏。
崇圣寺檀子法師。
究唯識俱舍等論。
安國寺印土沙門。
受菩薩戒。
又問易于左常侍褚無量
觀史于國子司業(yè)司馬貞。
于是內(nèi)外周贍。
儒釋貫通。
而聞望起矣。
丞相燕國公張詵。
廣平宋璟。
尚書蘇瑰。
兗國陸象先。
秘書監(jiān)賀知章。
宣州涇縣令萬齊融。
皆相與游宴。
二十五年。
仗錫東歸。
明年詔天下州郡。
置開元寺。
長史張楚。
舉一充寺主。
天寶十四載。
浙河潮水壯甚。
南激錢唐大云寺。
一偕其徒千許人。
闡律其傍。
每至潮激。
則皆唱摩訶般若。
輒止。
五月之晦。
一方夜坐。
見神人。
衣冠甚偉。
稽首謝曰。
蒙垂法施。
愿改波道矣。
已而漲沙五十里于所激之地。
計之僅距闡律時九十日爾。
道俗以為神。
至德之際。
國步多艱。
教門頹弛。
都督王公以一德足鎮(zhèn)浮。
道宜張善。
請起為僧統(tǒng)。
而風俗淳美如舊。
大歷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遷化干寺之律院。
壽八十。
臘六十一。
以明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窆于秦望山。
祔先和尚之塋也。
先是一入關。
謁明達法師。
師目之曰。
汝人中師子也。
遵善寺尼慈和者。
有靈異。
言輒驗。
歌曰。
曇一師。
解毗尼。
大聰明。
更無疑。
為先達所標擬如此。
其開四分律。
前后三十五過。
刪補鈔二十馀過。
江淮釋子。
從得戒法者十萬計。
以故衣缞執(zhí)紼。
號哭滿山。
既葬。
天臺國清寺湛然等樹碑。
而徐公浩撰文。
以垂休美。
宋高僧傳·卷第十四 明律篇第四之一
釋曇一。
姓張氏。
蓋韓人也。
其先軒轅。
賦姓至良佐漢侯于留。
魏晉已還衣冠繼代。
僧祖恒隋太常卿。
扈蹕揚都遂家于越。
恒生孝廉翼。
翼生處士蕆。
蕆生一。
令聞江南。
今四葉矣。
一宿植凈因生知慧性。
弱而敏悟長而聰明。
年十五從李滔先生習詩禮。
終日不違。
十六聽云門寺茂亮法師經(jīng)論一聞懸解。
法師異之。
謂其母孟氏曰。
此佛子也。
可令削發(fā)當與授記。
亮即孝和皇帝菩薩戒師也。
一聞而歡喜有度世之志。
景龍中承恩出家。
隸在僧錄。
年滿受具于丹陽玄昶律師。
學通事鈔于當陽曇勝律師。
既而鉆木見煙窺墻睹奧。
開元五年西游長安。
依觀音寺大亮律師傳毗尼藏。
崇圣寺檀子法師學唯識俱舍等論。
安國寺印度沙門受菩薩戒。
于是蓮華不染之義。
甘露甚深之旨。
一傳慧炬了作梵雄。
遠近瞻仰如宗師矣。
然刃有馀地時兼外學。
常問周易于左常侍褚無量。
論史記于國子司業(yè)馬貞。
遂漁獵百氏囊括六籍。
增廣聞見。
自是儒家調(diào)御人天皆因佛事。
公卿向慕京師籍甚。
時丞相燕國公張說廣平宋璟尚書蘇瑰兗國陸象先秘書監(jiān)賀知章宣州涇縣令萬齊融。
皆以同聲并為師友。
雖支許之會虛嘉宗雷之集廬岳。
未云多也。
四分律者后秦三藏法師梵僧佛陀耶舍傳誦中華。
與羅什法師共為翻譯。
今之講授自此員來魏法聰律師始為演說聰授道覆。
覆授光。
洎隋朝相部勵律師作疏十卷。
西京崇福寺滿意律師盛傳此疏。
付授亮律師。
其所傳授一一依勵律師疏。
及唐初終南宣律師四分律鈔三卷詳略同異。
自著發(fā)正義記十卷。
明兩宗之舛駁發(fā)五部之鈐鍵。
后學開悟夜行得燭。
前疑泮釋陽和解冰。
佛日昭晰而再中。
法棟崢嶸以高峙。
發(fā)正記中斥破南山。
持犯中可見也。
二十五年仗錫東歸。
明年詔置開元寺。
長史張楚舉為寺主。
因而居焉。
一聲振京華道高吳會。
布大慈以攝眾修萬行以表儀。
順風問道者轂擊肩摩。
函丈請益者波委云萃。
虛受之量隨而演說。
故前后講四分律三十五遍。
刪補鈔二十馀遍焉。
江淮釋子受木叉者。
非一登壇即不為得法。
從持僧律。
蓋度人十萬計矣。
至德之際國步多艱。
緇徒慢法罕率經(jīng)教國相王公出鎮(zhèn)于越。
以一德名素高請為僧統(tǒng)。
一變清凈大闡熏修。
浹旬之間回邪入正。
善誘潛化皆此類焉。
始者一入關謁明達法師。
目之曰。
汝人中師子也。
又遇遵善寺尼慈和。
歌曰。
曇一師解毗尼大聰明更無疑為達人之所諺多矣。
天寶十四載浙河潮水南激錢塘。
大云伽藍當茲湍??。
因請一講律。
學徒千人。
咸發(fā)大愿每上念摩訶般若。
乃止?jié)ひ愿N轳泯埻酢?div id="nhjlrhl" class='inline' id='people_15179_2_97_comment'>
用茲莊嚴祈于衛(wèi)護。
五月晦夜惚恍之間。
見一神人衣冠甚偉稽首謝曰。
蒙垂法施即改波流。
未逾九十日漲沙五十里。
道俗驚嘆得未曾有。
一蔚為法主大揚教跡。
發(fā)明前佛之付囑。
保證后佛之護念。
四句作偈受持者了于未了。
一音演法諦聽者聞所不聞。
非夫天地淳精江山粹靈與法作程間世而生。
孰能玄通密證如此其大者乎。
寺中洪鐘一所作也。
遠徵鳧氏近法雷門。
生存累年匠其規(guī)制。
歿后三日成于镕造。
聲應百里扛乎萬鈞。
蒲牢叫而地震。
師子吼而山嶪警悟聾俗導引迷方。
胡可言也。
法謝形離薪盡火滅。
以大歷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遷化于寺之律院。
報齡八十。
僧臘六十一。
即以明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遷座于秦望山。
從先和尚之塋也。
一春秋已高精爽逾勵。
既不衰憊初無疾苦。
忽謂侍者曰。
吾將掃禮墳塔歸骨于此。
數(shù)日之后奄然而終。
江淮之南河洛之表。
衣缞制服執(zhí)紼送喪。
號哭滿山幡華蔽野。
比夫劇孟之母送車千乘孔丘之墓栽樹萬株。
可同年哉。
門人越州妙喜寺常照建法寺清源湖州龍興寺神玩宣州隱靜寺道昂杭州龍興寺義賓臺州國清寺湛然蘇州開元寺辯秀潤州棲霞寺昭亮常州龍興寺法俊等。
早發(fā)童蒙咸承訓誘。
三千弟子仰梁木而增悲。
八萬門人望栴檀而不及。
時會稽徐公浩素敦鄉(xiāng)里之舊。
為碑頌德焉。
大歷十一年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相州臨漳人。
玄宗開元時為聞喜尉。
后由褚無量薦為集賢院學士,與諸學士共理內(nèi)府藏書。
曾歷任祠部、司勛員外郎、襄陽令、汝州刺史等職,官至吏部員外郎。
僎善詩能文,所作為時所稱。
又著《盧公家范》一卷,不傳。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
郡望范陽涿縣(今河北涿州),相州臨漳(今河北臨漳西南)人。
玄宗開元時為聞喜縣尉,后為褚無量薦為集賢院學士,與諸學士整理內(nèi)府群書。
曾歷任祠部、司勛員外郎、襄陽令、汝州刺史(一作長史)等職,終吏部員外郎。
僎善詩能文,其詩已為同時人芮挺章收入《國秀集》。
生平見《新唐書》本傳及《褚無量傳》、《唐會要》卷六四、《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三上》。
新唐書·藝文志三》著錄其《盧公家范》1卷,已佚。
全唐詩》存詩14首(內(nèi)《途中口號》一首又作郭向詩)。
唐詩匯評
盧僎(?―約773),字手成,范陽(今河北涿縣)人。開元六年,自前聞喜縣尉入為集賢學士,累官祠部、司勛員外郎、襄陽令,與陵園浩然為“忘形之交”。天寶初,官吏部員外郎。八載,官臨汝郡長丈史,卒。著有《盧公家范》一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十四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信安龍丘人,初名楚璧。
工五言詩。
嘗應制舉,一歲三擢甲科,時人稱之。
始授武陟尉。
褚無量匯整秘籍,薦安貞分部讎定。
玄宗開元時,為中書舍人、集賢院學士,帝屬文多令視草。
官終中書侍郎。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原名楚璧,信安龍丘(今浙江衢州東)人。初應制舉,一歲三登甲科,為時所稱。玄宗開元初,任武陟尉。受薦整理秘府文書。累遷中書舍人、集賢院學士,常受命起草詔誥。開元十九年(731)任禮部員外郎,進《文府》20卷。約于開元二十四年任檢校工部侍郎。官至中書侍郎。封東??h子。約卒于天寶初。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工詩,尤長于五言,為時所稱?!?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1首、斷句2,多應制、送別之作?!?a target='_blank'>搜玉小集》、《文苑英華》另收徐璧詩2首,一說亦為其所作。
全唐文·卷三百五
安貞初名楚璧。信安龍邱人。應制舉。一歲三擢甲科。開元中為中書舍人集賢院學士。累遷中書侍郎。封東海縣子。天寶初卒。
王翷 朝代:南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5 【介紹】: 五代時人。
仕南漢。
大有末累官至右仆射,兼西院御史。
劉巖疾篤,欲逾次立越王弘昌,謀于翷。
翷為劃策,當先出弘度、弘熙于邕、容二州,為崇文使蕭益所止,事遂不行。
及弘熙即位,進左仆射。
劉晟乾和三年,追翷廢長立少之罪,出為英州刺史。
尋賜死于道。
蕭益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人。
祖籍南蘭陵。
蕭仿孫。
仕南漢。
劉昊大有初累官崇文使。
時交州亂,劉?命子弘操為交王,欲乘亂取之,益力諫不聽,弘操果敗死。
?病劇,欲立第五子弘昌,會益力諫不得行,遂由弘度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