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度正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7—1267 【介紹】: 宋合州巴川人,初名昌朝,字宗驥,一字正父,號字溪。理宗淳祐元年賜進(jìn)士出身。歷昌州監(jiān)酒稅、大寧理掾,紹慶學(xué)官。嘗從□淵游,人稱大陽先生。有《易說》、《字溪集》。
全宋詩
陽枋(一一八七~一二六七),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巴字溪小龍?zhí)吨?,因號字溪?div id="vyqh1yg" class='inline' id='people_34576_1_0_comment'>
早從朱熹門人度正、暖淵學(xué)。
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冠鄉(xiāng)選。
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因蜀亂免入對,賜同進(jìn)士出身。
四年,監(jiān)昌州酒稅。
五年,改大寧監(jiān)司法參軍。
八年,為紹慶府學(xué)官。
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有詩詞、講義等十二卷,已佚。
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字溪集》十二卷。
事見本集附錄《紀(jì)年錄》、《字溪先生陽公行狀》。
 陽枋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新輯集外斷句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四七七
陽枋(一一八七——一二六七),初名昌朝,字宗驥,易名枋,字正父,自號字溪居士,合州巴川(今四川銅梁東南)人。端平元年冠鄉(xiāng)選,淳祐元年賜同進(jìn)士出身,歷官監(jiān)昌州酒稅、大寧理掾、紹慶學(xué)官。晚以子炎卯貴加官至朝散大夫。咸淳三年十月卒,年八十一。枋為?淵弟子,人稱大陽先生。有《易說》、《字溪集》。見《有宋朝散大夫字溪先生陽公行狀》,《紀(jì)年錄》(《字溪集》卷一二),《宋元學(xué)案》卷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臨安于潛人,字德父,號星渚。少勤學(xué),與朱熹門人葉味道等人往來。理宗淳祐元年進(jìn)士。歷知臺州,以化民成俗為先務(wù),約束官吏擾民五事,平重刑,治豪橫,浚河道,筑堤路,節(jié)浮費。不圖仕進(jìn),每進(jìn)秩,必固辭。累官顯文閣待制。卒謚文安。
全宋文·卷八○二四
趙景緯,字德父,號星渚,臨安于潛(今浙江臨安西)人。
少勤學(xué),從朱熹門人葉味道、度正游,研索益精。
登淳祐元年進(jìn)士第,授江陰教授。
丁母憂,累辭官不許,差主管佑神觀兼史館???。
后知臺州,以化民成俗為務(wù)。
為崇政殿說書,以《》進(jìn)講。
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拜太府少卿。
咸淳初出知嘉興府。
拜宗正少卿、兼權(quán)工部侍郎、中書舍人,進(jìn)權(quán)禮部侍郎兼修玉牒。
以提舉玉隆萬壽宮卒,謚文安。
宋史》卷四二五有傳。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護(hù)法篇
祖淵。
字天泉。
雨庵其號也。
廬陵楊氏之子。
生有異質(zhì)。
永樂癸未。
具戒于青原山。
上金陵謁幻居戒公。
多所啟發(fā)。
號入室弟子。
嘗對眾稱之。
師不以小得自滿。
然臂香。
篤志求道。
至廢寢食者五年。
始得微悟。
若開云霧行虛空。
無所留閡。
遂振錫觀方。
遍禮祖塔。
所至叢林畏敬之。
聲稱隱然。
起同輩間。
壬寅。
還天界。
刺血書雜華經(jīng)。
宣德改元。
住山闡教。
月山公嘉其行。
延置座端。
為龍象表率。
尋為僧錄司。
舉住雪峰。
未幾。
天童虛席。
移師居之。
百廢具興。
化道大行。
甲寅。
被召入京。
命為左覺義。
時敕建大功德寺成。
住持難其人。
命師兼之。
僧眾聞之。
皆樂從展缽如云。
上悅。
賜田四百馀頃。
以贍焉。
師念禪講教三宗。
名不可不正。
奏以大功德。
大慈恩。
大隆善三寺為之。
繇是。
三宗弟子。
各有依歸。
傳道受業(yè)。
而綱緒始無紊亂矣。
又以天下寺多廢。
繇學(xué)徒未廣。
于嘗度正額外。
增其數(shù)五之一。
一時受度者。
如川匯云委。
其徒之繁昌。
廢剎多繇是而興。
升右善世。
發(fā)上所賜物。
建大剎于江寧之鳳翔山。
賜額曰普寧禪寺。
萬善戒壇成。
命師為傳戒宗師。
天下學(xué)者。
聞師戒。
皆知所守。
而行不離道。
寺左道。
北山阻。
溝水泥淖。
往來者苦之。
師同太監(jiān)興安。
拓地三百畝。
甃石作安和橋。
筑庵橋側(cè)。
命僧守之。
以濟(jì)眾。
于是。
寒不病涉。
暑則供茗飲。
人歸德焉。
師氣宇弘深。
制行潔白。
蓋湛然淵澄。
浩然海蓄。
凡諸世緣。
無一可以動其意。
其為國家祝釐。
則洞洞然盡其誠。
為諸弟子說法。
則懇懇然發(fā)其趣。
蓋忠于事上。
勤以接下。
一時尊而仰之。
如泰山北斗云。
所度弟子。
以萬計。
嗣興教事。
及主名山。
住大剎者又若干人。
生于洪武己巳二月四日。
化于正統(tǒng)己巳三月七日。
壽六十一。
僧臘四十七。
卒之時。
沐浴更衣而坐。
索筆書偈曰。
觀世間六十一。
一即是三三即一。
團(tuán)團(tuán)爍破去來蹤。
白日虛空轟霹靂。
書畢瞑目而逝。
異香滿室者數(shù)日。
太上皇聞之。
遣太監(jiān)吳弼。
賜以白金香幣鈔萬緡。
又遣禮部主事林璧賜祭。
朝之公卿大夫。
莫不致祭。
茶毗于都城之西山。
貴賤耄耋送者萬馀人。
得舍利盈掬。
藏于功德院。
靈骨。
奏還南京普寧。
建大窣堵波藏焉。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四
釋祖淵,字天泉,號雨庵。姓楊氏,廬陵人也。明永樂癸未,受具青原山,謁幻居戒,多所啟發(fā),稱入室弟子。然 臂明心,篤志求道,至忘寢食,孜孜五載,塵妄俱空。始出游參,遍禮叢林。壬寅還天界,刺血書經(jīng)。宣德改元,聲譽遠(yuǎn)暢,四方學(xué)者,視作表率,尋為僧錄司舉住靈峰。值天童虛席,乃移居之。甲寅應(yīng)召入京,命為左覺義,時敕建大功德寺成,命淵兼之。僧徒云集,復(fù)賜田四百馀頃。淵念禪講教三宗,名不可不正,奏以大功德、大慈恩、大隆善三寺為之,由是三宗弟子,受業(yè)各有依歸。又以天下寺廢,多由學(xué)徒未廣,請于常度正額外,增五分之一,廢剎多因是而興。未幾,遷右善世,發(fā)上所賜物,建大剎于江寧鳳翔山,賜額曰“普寧禪寺”,萬善戒壇成,命為傳戒宗師。又以寺左行道阻溝,往來苦之,乃拓地甃石,作橋建庵,其傍施茗利濟(jì),行者德焉。以正統(tǒng)己巳三月七日示寂,臨化書偈,擲筆悠然,異香滿室。上聞,遣太監(jiān)吳弼,以金鈔香幣賜吊,又遣禮部主事林瑩致奠。茶毗得舍利盈掬,藏于大功德寺,奏請靈骨歸塔南都普寧。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陜西永昌衛(wèi)人,字愈光。正德中舉人。少與楊慎同學(xué),至老互相唱酬。嘗師事李夢陽,友何昌友。工詩。有《禺山詩選》、《禺山七言律鈔》、《禺山文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愈光,永昌衛(wèi)人。正德丁卯舉人有禺山詩選
明詩紀(jì)事·戊簽·卷八
含字愈光,永昌衛(wèi)人。
正德丁卯舉人。
有《禺山詩集》六卷。
(《四庫總目》:含學(xué)出于李夢陽,又與楊慎最契,故詩文皆慎所評定。
慎序有曰:張子文必弓左,字必蒼雅。
」其推挹甚至。
然其病正坐此,故襞績字句而乏鑄變化之功。
明人別有雕鏤堆砌一派,含其先聲歟!
升庵集》:愈光未卯能詩,有驚人句。
及長,博極群書,條入葉貫,雄辯邃古,神搜霆擊。
上獵漢、魏,下汲李、杜。
寢歌途鄂,鞠明究曛,弗工弗庸,弗們弗止。
《藝苑卮言》:張愈光詩,如拙匠琢山骨,斧鑿?fù)鹑唬秩缡~錮腹,滿中外遺。
《國雅》:張愈光如「闌津天矯騰,逸浮空張之」,「鴻雁不傳云外字,芙蓉空照水中花」,「銅柱蒹葭鴻雁響,鐵城煙雨鷓胡啼」,此例數(shù)篇,非雕飾曼語。
田按:升庵謫滇,滇人楊給事士云、王僉事廷表、胡副使廷祿、李荊州元陽、唐僉事锜、張舉人含、與升庵游。
同時吳高河懋品題為「楊門六學(xué)士」。
六人中以十云及含為杰出。
含集中詩與升庵者彌望皆是。
升庵序《禺山集》,所謂「于困窮節(jié)義之交,萬言不竭」者是也。
升庵贈含詩云:「迢迢禺氏山,珠壁交晶英。
兩美必相臺,誰言容易并?
」懷禺山云:「一刻一折扎,一日一款襟。
」《禺山歌》云:「張子生長禺山野,蒼髫開口愛風(fēng)雅。
翩翩欲度正始前,棲棲不肯開元下。
平生眼中人,誰為愛才者?
申臺何大復(fù),梁園李空同。
結(jié)交折行輩,聲價騰煙鴻。
」壽張《禺山歌》云:「壽君十載前,合樽促席在連然。
壽君十載后,問月停遙舉酒。
」《暇日檢海內(nèi)交游》詩云:「高河長句禺山律,懷我好音三百篇。
」海內(nèi)絕句云:「張含秀句滿天下。
」二人襟契不淺,詩格亦略相似,惟才逮不逮升庵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