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公孫淵

相關(guān)人物:共 6 位。
共 9 首
曹魏 · 司馬懿
四言詩
《晉書》曰:高祖伐公孫淵。過溫。見父老故舊燕飲累日。悵然有感。為歌曰:
天地開辟,日月重光。
遭逢際會,奉辭遐方。
將掃逋穢,還過故鄉(xiāng)。
肅清萬里,總齊八荒。
告成歸老,待罪舞陽。
⑴ ○《晉書》本紀(jì)?!队[》九十五。又《御覽》五百七十引晉陽秋?!稑犯娂钒耸??!对娂o(jì)》二十一。
征遼東。敵失據(jù)。
威靈邁日域。公孫既授首。
群逆破膽。咸震怖。
朔北響應(yīng)。海表景附。
武功赫赫。德云布(同上)。
《宋書》樂志曰:白佇舞。按舞辭有巾袍之言。佇本吳地所出。宜是吳舞也。晉俳歌云。皎皎白緒。節(jié)節(jié)為雙。吳音呼緒為佇。疑白緒即白佇也。南《齊書》樂志曰:白佇歌。周處《風(fēng)土記》云。吳黃龍中童謠云。行白者君。追汝句驪馬。后孫權(quán)征公孫淵。浮海乘舶。舶。白也。今歌和聲猶云、行白佇焉。樂府解題曰:古詞盛稱舞者之美。宜及芳時為樂。其譽(yù)白佇曰:質(zhì)如輕云色如銀。制以為袍馀作巾。袍以光軀巾拂塵?!短茣窐分驹唬毫何涞哿钌蚣s效其辭。為四時白佇歌。今中原有白佇曲。辭旨與此全殊。
輕軀徐起何洋洋,高舉兩手白鵠翔。
宛若龍轉(zhuǎn)乍低昂,凝停善睞容儀光。
如推若引留且行,隨世而變誠無方。
舞以盡神安可忘,晉世方昌樂未央。
質(zhì)如輕云色如銀,愛之遺誰贈佳人。
制以為袍馀作巾,袍以光軀巾拂塵。
麗服在御會佳賓,醪醴盈樽美且淳。
清歌徐舞降只神,四座歡樂胡可陳。
⑴ 《詩紀(jì)》云。宋歌亦用此辭。各以下句作上句。無麗服二句?!稹端螘窐分尽!稑犯娂肺迨濉!对娂o(jì)》四十。又《御覽》六百九十三作古樂府。引銀、塵、巾三韻。八百二十作古樂府。引銀、巾二韻。
周處《風(fēng)土記》云。吳黃龍中童謠云云。后孫權(quán)征公孫淵。浮海乘舶。舶。白也。
行白者君。追汝句驪馬
⑴ ○南《齊書》樂志。《詩紀(jì)》二十。
詠史(下) 其十二 蜀先主 宋末元初 · 陳普
七言絕句
曹操亡年德劇衰,孫權(quán)晚節(jié)亂如絲。
豫州幸自無頗辟,亦為區(qū)區(qū)怒費(fèi)詩(自注:建安十八年,操立為魏公,殺皇后伏氏。二十一年,進(jìn)爵為王,以讒殺尚書崔琰,收毛玠付獄,丁儀用事,贊出何夔諸人,群下側(cè)目。二十三年,少府耿紀(jì)、司直韋冕與金祎共起兵討之,不克死。二十四年,為趙云所敗,失漢中,殺楊脩;關(guān)羽收襄陽,殺于禁、龐德,操流涕議遷都避之。二十五年卒。后主建興七年,孫權(quán)稱帝于武昌,臨釣臺,飲酒大醉,以水灑群臣。八年,發(fā)兵浮海求夷亶二洲,亡卒十八。九年,徙虞翻于蒼桐,遣使之遼東求馬,為人所俘。十一年,遣使將兵赍珍寶拜公孫淵燕王,斬其使,獻(xiàn)首于魏。時年六十。夏,自將攻新城,為蒲龐所敗。十二年,自伐魏,無功。延熙元年,呂壹作威福,伏誅,遣人告諸大將。四年,伐魏無功,太子登卒。五年,立子和為太子,霸為魯王,愛霸與和無異,是儀數(shù)諫不聽。八年,全公主、楊竺、全寄譖太子及其母王夫人,夫人憂死,太子寵日衰。陸遜切諫,權(quán)不悅。遜甥顧譚諫,徙交州。遜被責(zé),憤恚卒。太子傅吳粲請使魯王鎮(zhèn)夏口,出楊竺等,怒殺之。十三年,廢和,殺霸,殺將軍朱據(jù),族誅陳正、陳象,杖尚書屈晃一百,立子亮為太子,母潘氏為皇后。十五年,復(fù)和為南陽王,居長沙。四月卒。建安二十四年,先主取漢中,秋自立為漢中王。辛丑年,蜀中傳獻(xiàn)帝被害,群下共勸上尊號。費(fèi)詩諫勿稱王,不悅,左遷之,遂即帝位于武擔(dān)之南。)。
詠史(下) 其三 司馬宣王 宋末元初 · 陳普
七言絕句
蔣琬費(fèi)祎亦如虎,孫權(quán)天險據(jù)江湖。
曹年石馬來何暮,也畏平沙八陣圖(自注:鹵城、渭南,畏諸葛如畏虎。亮死,其所留以遺后之人,亦終足以禁其窺伺。終身握兵,南不敢窺孫權(quán),西不敢窺蜀,其所籍以為盜竊之資者,惟斬公孫淵而已。張掖石馬七,西晉七主之祥也,諸葛亮死于青龍二年,明年石馬出張掖。蓋亮不死,司馬懿無能成之理也。)。
按大明一統(tǒng)志。山在遼東西南十五里許。連海州衛(wèi)界。山頂平石之上。有指掌之狀。泉出其中。挹之不渴。晉司馬懿圍公孫淵于襄平。有星從首山墜城東南。唐太宗征高麗。嘗駐蹕其巔。勒石紀(jì)功。因改駐蹕山云。歲乙巳。余奉王命朝京師。道經(jīng)山下。懷想古昔。遂用洪武韻賦之。
溯遼城而西邁兮,望首山之孤峰。
執(zhí)騰騫而斗起兮,羌偃蹇而巃嵷。
接河流之控帶兮,鎮(zhèn)鶴野之鴻濛。
巖石盤盤其如掌兮,沸檻泉之飛淙。
昔典午氏之擁兵兮,圍公孫于襄平之墉。
燦星氣之夜動兮,若跨漢之長虹。
紛歷代之割據(jù)兮,輿圖出入乎華戎。
當(dāng)貞觀之盛際兮,蔚風(fēng)虎而云龍。
混車書于萬國兮,俯六合而豪雄。
蓋蘇氏之肆兇兮,罪大極而難容。
虬髯奮而若戟兮,赫斯怒而徂攻。
儼師旅之桓桓兮,竟如羆而如熊。
包巫閭而右折兮,金鼓震撼乎山之東。
親負(fù)土石,親塞河潒。
千僚狼狽,萬指倥傯。
弭清蹕而戾止兮,登山冢之穹窿。
貔貅紛兮布野,旌旗藹兮蔽空。
坐進(jìn)退乎六師兮,散白羽之清風(fēng)。
視青丘彈丸之片地兮,固已在乎目中。
矧正命而言順兮,孰有犯乎吾鋒。
曾不圖蚍蜉之撼樹兮,傷枝葉而瘁躬。
忽玄花之掩翳兮,竟頓轡而迷蹤。
縱得遼而獲將兮,悔噬臍乎厥終。
嘆諫疏之無人兮,益思慕乎鄭公。
僅拓境而復(fù)疆兮,匪王者之奇功。
鐫山骨而紀(jì)事兮,欲誇耀于無窮。
因所駐而命名兮,名愈大而愈隆。
嗚呼,櫛風(fēng)沭雨,何如細(xì)氈廣廈之宮。
戎車萬乘,何如干羽文德之雍。
顧霸氣之猶蓄兮,欲一泄而蕩胸。
未免貽譏笑于后人兮,撫青史而懜懜。
于赫皇明,千載罕逢。
無為而聲教遠(yuǎn)暨,不戰(zhàn)而梯航自通。
雖我邦之僻遠(yuǎn)兮,亦執(zhí)壤而處恭。
乘使輅而過此者,孰不仰高山而想唐宗。
慨往事之如彼,悱余心兮有忡。
歌曰:昔未駐蹕,培塿與同。
一焉駐蹕,高朗顯融。
唐師徂東,揮霍橫縱。
民雖不靖,山則貴崇。
圣化無外,弈弈沨沨。
山雖不遭,民則殷豐。
人加名字,山無功庸。
嵬然千載,鎮(zhèn)彼遐封。
渡句驪河(乾隆戊戌) 清 · 弘歷
雙流合一稱句驪,以河左右分遼之東西。
夏霖每致成淖泥,歷經(jīng)修筑成坦逵。
當(dāng)年戰(zhàn)伐此渡師,而今上陵仍渡茲。
艱難升平各異時,設(shè)無彼者安有斯。
造舟為梁翠蹕移,安用布土勞眾為。
公孫淵,司馬懿(葉),往事何必道古提。
⑴ 句驪河亦名遼河源出邊外有二其一自西北來者遠(yuǎn)不可考其一自東來者出長白山西北諸□集中西北流繞鄧子村西南折合而為一經(jīng)鐵嶺縣北入雙峽口西南分而二曰內(nèi)遼河外遼河繞縣之西南合而為一此河左右即遼東遼西所由分
⑵ 唐太宗征高麗軍行阻淖布土作橋乃濟(jì)蓋近河百馀里內(nèi)遇雨即泥淖難行自康熙五十八年雍正六年相繼修筑以來漸成坦途矣
句驪之河河水古,貞觀萬馬飲馬渡。
淤泥塞道軍負(fù)土,行人欲尋失故處。
何況司馬懿與公孫淵,一勝一敗千余年。
蕭蕭野岸水無言,西流繞出鄧子村。
遼西河之右,遼東河之左,太平疆界無彼我。
河左遼之東,河右遼之西,年年入貢高句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