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良范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明律篇第四之一
釋非覺,姓劉氏,良鄉(xiāng)人。
律行高卓,早有大名。
會車駕幸燕,重其道德,詔入大內(nèi)說法,特賜紫衣,授右街僧錄判官,并錫號曰“儀范大師”。
年七十二示化大昊天寺,歸葬甘泉。
僧臘四十有七。
太康三年癸亥七月十七日,弟子等偉為立塔。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祖覺(一○八七~一一五○),號華嚴,俗姓楊,嘉州龍游(今四川樂山)人。早年慕韓愈,撰文排佛,后因病從彌勒慧目能禪師?;兆诖笥^四年(一一一○),佐慧目居眉州中嚴寺。政和五年(一一一地對)剃度。為南岳下十五世,圓悟克勤禪師法嗣。著有《華嚴集解》、《金剛經(jīng)注》等。高宗紹興二十年卒,年六十四?!?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一四、《新續(xù)高僧傳》四集、《五燈會元》卷一九有傳。今錄詩三首。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7—1150 【介紹】: 宋僧。嘉州人,俗姓楊氏,號癡庵。幼聰慧,讀書過目成誦。出家參究華嚴宗旨,盡得其奧。后依圓悟于鐘阜。世稱“覺華嚴”。居眉州中巖寺,大弘清涼之教。嘗修北宋僧史。有《華嚴集解》、《金剛經(jīng)注》、《水陸齋儀》等。
大明高僧傳·卷第一 譯經(jīng)篇第一 解義篇第二之一
釋祖覺別號癡庵。嘉州楊氏子也。聰穎夙發(fā)獨嗜佛乘。精究賢首宗旨盡得其奧。后奉旨出住眉州之中巖。四方學(xué)者云委川騖而至。日于開堂弗倦誨示。汲引后學(xué)曲盡慈悲。清涼一宗至師可為鼎盛矣。而于拈椎之外。古今書史諸子典謨無不該研。一覽成誦。嘗修北宋僧史并華嚴集解金剛經(jīng)注水陸齋儀等。行世。
大明高僧傳·卷第六 習(xí)禪篇第三之二
釋祖覺嘉州楊氏子也。
自幼聰慧書史過目成誦。
乃著書排斥釋氏。
忽惡境現(xiàn)前。
大怖悔過。
出家依慧日能和尚。
未幾疽生膝上。
五年醫(yī)治莫愈。
因書華嚴合論。
畢夕遂感異夢。
旦即舍杖趨履。
仍前一日誦至現(xiàn)相品曰。
佛身無有生而能示出生。
法性如虛空諸佛于中住。
無住亦無去處處皆見佛。
遂悟華嚴宗旨。
至是始登僧籍。
府帥請講于千部堂。
而詞辯宏放眾所欽服。
適南堂靜禪師過其門謂曰。
觀公講說獨步西南。
惜未解離文字相耳。
儻能問道方外。
即今之周金剛也。
覺欣然罷講南游禪社。
遂依圓悟于鐘阜。
一日入室悟舉。
羅山道有言時踞虎頭收虎尾。
第一句下明宗旨。
無言時覿露機鋒如同電拂。
作么生會。
覺罔對。
于是夙夜參究忽有所省。
作偈呈曰。
家住孤峰頂。
長年半掩門。
自嗟身已老。
活計付兒孫。
悟未許可。
次日入室悟問。
昨日公案作么生。
覺擬對。
悟喝曰。
佛法不是這個道理。
覺復(fù)留五年愈更迷悶。
后于廬山棲賢閱浮山遠削執(zhí)論云。
若道悟有親疏。
豈有旃檀林中卻生臭草。
始豁然大悟。
遂作偈寄圓悟曰。
出林依舊入蓬蒿。
天網(wǎng)恢恢不可逃。
誰信業(yè)緣無避處。
歸來不怕語聲高。
悟大喜持示眾曰。
覺華嚴徹矣。
自是諸方皆稱曰覺華嚴云。
上堂僧問。
最初威音王末后樓至佛未審。
參見甚么人。
覺曰。
家住大梁城更問長安路。
僧問。
如何是一喝如金剛王寶劍。
覺曰。
血濺梵天。
曰如何是一喝如踞地師子。
覺曰。
驚殺野狐貍。
曰如何是一喝如探竿影草。
覺曰。
驗得你骨出。
曰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
覺曰。
直須識取把針人。
莫道鴛鴦好毛羽。
系曰。
覺華嚴既于講席有聲。
南堂過而稍施提勉。
便能罷講南游。
正所謂見鞭影而行者也。
豈不駿哉。
至為圓悟項門一錐。
雖然魂飛要且命根未斷。
尚依識見。
呈偈遭圓悟一喝。
直得氣索。
五年而始大徹。
噫古為人師者必俟學(xué)者寒灰焰發(fā)絕后復(fù)蘇方肯點頭。
未嘗輕許而賊夫人子。
今人才見靈利后生。
便使拈弄公案。
作得一偈頓焉稱賞。
不亦彼此皆瞎也。
殺人之惡小害人之惡大。
其誰乎善于講者又當以覺公為良范。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一
釋祖覺,嘉州楊氏子。自幼聰慧,書史過目成誦,乃著書排斥釋氏,忽惡境現(xiàn)前,大怖悔過。出家依慧日能。未幾,疽生膝上,五年醫(yī)治莫愈,因書《華嚴合論》畢,夕感異夢,旦即舍杖趨履如故。一日誦至《現(xiàn)相品》曰:“佛身無有生,而能示出生。法性如虛空,諸佛于中住。無住亦無去,處處皆見佛?!彼煳颉度A嚴》宗旨,至是始登僧籍。精究賢首宗旨,盡得其奧。府帥請講于千部堂,而詞辯宏肆,眾所欽服。適南堂靜禪師過其門,謂曰:“觀公講說,獨步西南,惜未解離文字相耳,儻能問道方外,即今之周金剛也?!庇X欣然罷講,南游禪社,遂依圓悟于鐘阜。一日入室,悟舉羅山道有言:“時踞虎頭收虎尾,第一句下明宗旨,無言時覿露機鋒如同電拂,作么生會?”覺罔對。于是,夙夜參究,忽有所省,作偈呈曰:“家住孤峰頂,長年半掩門。自嗟身已老,活計付兒孫。”悟未許可。次日入室,悟問:“昨日公案作么生會?”覺擬對,悟喝曰:“佛法不是這個道理?!庇X復(fù)留住五年,愈更迷悶。后于廬山棲賢,閱浮山遠《削執(zhí)論》云:“若道悟有親疏,豈有旃檀林中卻生臭草?”始豁然大悟,遂作偈寄圓悟曰:“出林依舊入蓬蒿,天網(wǎng)恢恢不可逃。誰信業(yè)緣無避處,歸來不怕語聲高?!蔽虼笙玻质颈娫唬骸坝X華嚴徹矣。”自是,諸方皆稱“覺華嚴”云。上堂,僧問:“最初威音王,末后樓至佛。未審參見什么人?”覺曰:“家住大梁城,更問長安路?!鄙畣枺骸叭绾问且缓?,如金剛王寶劍?”覺曰:“血濺梵天?!痹唬骸叭绾问且缓热缇岬貛熥??”覺曰:“驚殺野狐貍?!痹唬骸叭绾问且缓龋缣礁陀安??”覺曰:“驗得你骨出?!痹唬骸叭绾问且缓?,不作一喝用?”覺曰:“直須識取把針人,莫道鴛鴦好毛羽?!庇X嘗修《北宋僧史》并《華嚴集解》、《金剛經(jīng)注注》、《水陸齋儀》若干卷。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如珙(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子璞,號橫川,俗姓林,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年十五從季父釋正則祝發(fā)。預(yù)戒于本州廣慈院。出學(xué)于外,初從石田薰于靈隱,繼留從癡絕沖。又往太白投天目禮。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為臨安府凈慈寺首座,繼領(lǐng)瑞安府雁蕩山靈巖寺。八年,移住雁蕩山能仁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移住明州阿育王山廣利寺。二十六年卒。有本光編《橫川如珙禪師語錄》二卷,收入《續(xù)藏經(jīng)》(名誤為行珙)。事見《語錄》及《牧潛集》卷三《橫川和尚塔記》,《續(xù)燈存稿》卷四、《增集續(xù)傳燈錄》卷四有傳?!♂屓珑钤姡暂嬜浴墩Z錄》卷上的偈頌編為第一卷,以《語錄》卷下的詩編為第二卷,輯自他書者附于卷末。
補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如珙。字子璞。永嘉林處士。娶宗正寺丞康公丕祖之女舉三子。師其季也。生于宋嘉定壬午。處士。以師孩孤。狷潔不肉食。難養(yǎng)于俗。其季父。有為禪沙門者。名正則。年十五從其祝發(fā)。預(yù)戒后即行參訪。初從石田于靈隱。及癡絕至。猶留從之。然終疑礙無入。聞天目禮禪師太白眾盛。往投以疑。目察其可受。為舉南山筀筍東海烏賊。師儗對。目隨掌之。因忽有省。遂留給侍。國清斷橋。明眼謹肯可求藏主得師。橋遷凈慈。為第一座。橋嘗言。第一座有行解??蓭煴碓紫唷D艘詭燁I(lǐng)雁山靈巖禪寺。說法嗣天目。師疾宗唱之濫古響。瘖郁于可不可。白黑無所諱。為提拈贊示。必崖聳標立。務(wù)特起以映于古。不少牽避于俗好惡。其辯強自勝若此。然與人語囁吻。促刺不敢出。視之巽愿人也。其蓄眾慈以誠。不為銜勒威控之術(shù)?;蛎嬲娍咕蟛贿d旁聽皆憤。師終無所罰。更收拭進。使之不以忤己為銜。人始嫌其不威。久而懷之。舉遷能仁。丙子之亂。乃歸放牧寮。辭病閉臥。不應(yīng)外。至元二十年。忽有旨。授師育王廣利禪寺。師愕眙。謂非己。疑拒累月乃受。蓋有奏于上者。而不以告。其遷能仁亦然。自公選道廢。位以求得。惟師皆自至。時論榮之。師既引宗據(jù)祖。屏遏今學(xué)。年漸歲炙。以取慕信。當教法衰殘。諸老師物故。學(xué)者無所往。皆聚于師。故季年聲實喧震。傾撼天下。然師未嘗以望譽怙挾。慢略細故。雖瓦埏木植。羹??辛咸。碎屑之間。即眾所資仰。必盡其慮力。咸有跡可觀述。凡六年乃退。前退之歲。為藏穴寺側(cè)。曰此庵。將沒造曰。吾旦日行矣。歸坐。書所以訣眾者而化。年六十八。至元二十六年三月也。師樸。外少飾中凝不雜。能持坦坦。不變于怒喜怨愛。晚居能仁育王。道益光。師亦懼于無傳。講誘孜孜。未有厭位。卻眾嗜閑意。或迫而欲之則忻然。避脫棄比毛秕。不以進退順通懷蠆芥。弟子稟遺誡。窆全身于塔。師自預(yù)為塔銘及訣眾語。與所說法。有錄。高安釋圓至。序而行焉。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七
釋如珙,字橫川,姓林氏,永嘉人也。
生有特性,不嘗肉食,叔父正則乃為之落發(fā)。
初見石田于靈隱,時國清斷橋延典藏錀。
及遷凈慈,命為首座。
元至元十年,有旨授珙育王,懋暢宗風(fēng),行修精實,指示法門,深入玄妙。
敩人行履,自明去來。
一日忽自謂曰:“今年六十六,死日將至,火之乎,土之乎?
”西堂唯庵貫云:“古鄮山中有一片地,荒草凄然,足安舍利。
”因疊石為塔,而自銘焉,詞曰:“天生一穴,藏我枯骨,骨朽成土,土能生物,結(jié)個葫蘆掛趙州壁,永脫輪回起三世佛。
”將歿,書訣而化。
時至元二十六年三月十八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