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陳謙

相關(guān)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05—1364 【介紹】: 元昆山人,字羲仲,號東郭生,又號野翁。少從衛(wèi)培學(xué),工詩,尤精于《》。以豪杰自負(fù)。嘗獻策張士誠,不用,歸耕婁上。老得訓(xùn)導(dǎo)官,與時忤,偃蹇以終。有《雪履齋筆記》、《林外野言》。
元詩選
翼字羲仲,(一作重)昆山人。
少從衛(wèi)培學(xué),工詩,尤精于《》。
生平以豪杰自負(fù),嘗獻策張士誠,不能用,遂歸耕婁上。
老得訓(xùn)導(dǎo)官,竟與時忤,偃蹇以終。
范陽盧熊公武題其墓曰「遷善先生」。
羲仲自號「野翁」,又號「東郭生」,以東郭先生故事命其齋曰「雪履」。
所著有《林外野言》楊維楨序其詩曰:今之詩合吾之論者,斤斤三四人,虞公集、李公孝光、陳公樵也。
竊繼其緒馀者,亦斤斤三四人,天臺項炯、姑胥陳謙、永嘉鄭東、昆山郭翼也。
又曰:其詩精悍者在李商隱間,風(fēng)流姿媚者,不在玉臺下。
按羲仲卒于至正二十四年,昆山朱圭《名跡志》載有盧熊所撰墓志可據(jù)。
而錢宗伯牧齋《列朝詩集》謂羲仲洪武初徵授學(xué)官,度不能有所見,怏怏而卒。
豈未見公武所撰墓志耶?
牧翁考證,號為詳博,而小傳中疏繆如此類者頗多。
余一一表而出之,非敢指摘前賢,竊恐貽誤來學(xué)也。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羲仲,一作羲重,昆山人。官訓(xùn)導(dǎo),自號野翁,又稱東郭生。所著有林外野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湖州吳興人,字九成。號云臺散史,又號苕溪漁者。慷慨有氣節(jié)。順帝至正中嘗辟試漕府掾,不事奔競,澹然以詩酒自樂。工詩。
元詩選
韶字九成,吳興人。
好讀書,慷慨有氣節(jié)。
至正中,嘗辟試漕府掾,不事奔競,澹然以詩酒自樂。
自號云臺散吏,又號苕溪漁者。
日往來于玉山,與諸君相唱和。
素不善畫,偶捉筆為山水圖,輒爛熳奇詭,坐客咸嘖嘖稱嘆。
作詩務(wù)追開元、大歷之盛,楊鐵雅稱其格力與北州李才輩相上下。
序其詩曰:我元之詩,虞為宗,趙、范、楊、馬、陳、揭副之,繼者疊出而未止,吾求之于東南,永嘉李孝光、錢唐張雨、天臺丁復(fù)、項炯、毗陵吳恭、倪瓚,蓋亦有本者也。
近復(fù)得永嘉張?zhí)煊?、鄭東,姑蘇陳謙、郭翼,而吳興得郯韶也。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九成,吳興人。嘗辟試漕府掾自號苕溪漁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57—1402 【介紹】: 明浙江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盡得其學(xué)。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漢中府教授,與諸生講學(xué)不倦。蜀獻王聞其賢,聘為世子師,名其屋為“正學(xué)”,學(xué)者因稱正學(xué)先生。建文帝即位,召為侍講學(xué)士。修《太祖實錄》,為總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稱效法周公輔成王,召使起草詔書。孝孺怒問“成王安在?”并擲筆于地,堅不奉命。遂被磔于市,宗族親友弟子十族數(shù)百人受牽連被殺。有《遜志齋集》。
詞學(xué)圖錄
方孝孺(1357—1402) 字希直,一字希古,別稱緱城先生、正學(xué)先生、遜志、方文正公等。臺州寧海人。幼警敏,雙眸炯炯,讀書日盈寸,鄉(xiāng)人目為"小韓子"。從宋濂學(xué),濂門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先輩胡翰、蘇伯衡亦自謂弗如。孝孺顧末視文藝,恒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莸壅贋楹擦质讨v,明年遷侍講學(xué)士,更定官制,改文學(xué)博士。國家大政事輒咨之。時修《太祖實錄》及《類要》諸書,孝孺皆為總裁。燕兵起,廷議討之,詔檄皆出其手。 建文四年六月,金川門啟,燕兵入,帝自焚,被執(zhí)下獄,使草詔,堅不從,手書"燕賊篡位"四字,殉國。
黃鶴樓志·人物篇
方孝孺(1357—1402) 明代詩文家、學(xué)者。字希直,又字希古。寧海(今浙江)人。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授漢中府教授;蜀獻王聞其賢,聘為世子師,名其屋為“正學(xué)”,學(xué)者因稱正學(xué)先生。建文帝召為侍講學(xué)士,任《太祖實錄》總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召其起草詔書,孝孺拒不奉旨,遂被殺,宗親至友弟子凡八百馀人連坐被殺。后追謚文正。其學(xué)術(shù)醇正,文章縱橫豪放。曾撰《黃鶴樓詩卷序》(又題《書黃鶴樓卷后》),反映當(dāng)時武昌地區(qū)戰(zhàn)亂與《黃鶴樓詩卷》的編輯內(nèi)容概略。又作《武昌十景圖序》,其中列入“石照亭”。
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希直,寧海人。建文時,官翰林學(xué)士,死節(jié)。
明詩紀(jì)事·乙簽·卷一
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臨海人。
洪武中以薦授漢中教授。
建文中召為文學(xué)博士,靖難師入,召草詔,不屈死。
有《遜志齋集》二十四卷。
(《四庫總目》:孝孺學(xué)術(shù)純正,而文章乃縱橫豪放,頗出入于東坡,龍川之間。
蓋其志在于駕軼漢、唐,銳復(fù)三代,故其毅然自命之氣,發(fā)揚蹈厲,時露于筆墨之間。
燕王篡立之初,齊、黃諸人為所切齒,即委蛇求活,亦勢不能存。
若孝孺深欲藉其聲名,俾草詔以欺天下,使稍稍遷就,未必不接跡三楊。
而致命成仁,遂湛十族而不悔,語其氣節(jié),可謂貫金石動天地矣!
文以人重,則斯集固懸諸日月不可磨滅之書也。
) 《吾學(xué)編》:皇太子即位,廷臣交薦孝儒,侍講筵,備顧問。
孝孺德望素隆,一時倚重。
上好讀書,每有疑,即召使講解。
臨朝奏事,臣僚面議可否,必命孝孺就扆前批答。
孝孺嘗作《書事》詩曰:「斧扆臨軒幾硯間,春風(fēng)和氣滿龍顏。
細(xì)聽天語揮毫久,攜得香煙兩袖還。
」又曰:「風(fēng)軟彤庭尚薄寒,禦爐香繞玉欄桿。
黃門忽報文淵閣,天子看書召講官。
」 (《南濠詩話》:方正學(xué)先生集,傳之天下,人人知愛誦之,但其多雜以他人之詩,如勉學(xué)二十四首,乃陳子平作,《漁樵》一首乃楊孟載作,又有《牧牛圖》一絕,亦元人詩。
《夢蕉詩話》:方孝孺《過嚴(yán)子陵釣臺長短句》云:「正人先正己,治國先齊家。
如何廢郭后,寵此陰麗華?
糟糠之妻尚如此,貧賤之交安足擬!
羊裘老子早見幾,獨向桐江釣煙水。
」直于子陵心上說出。
宋詩不及于唐,固也。
或者矮觀聲吠并謂不及于元,是可笑歟!
正學(xué)論詩云:「前宋文章配兩周,盛時詩律亦無儔,今人未識侖派,卻笑黃河是濁流。
」「天歷諸公制作新,力排舊習(xí)祖唐人,粗豪未脫風(fēng)沙氣,難詆熙豐作后塵。
」 田按:希直文章淵源出于宋景濂,而學(xué)術(shù)街純正則過之。
姚江《明儒學(xué)案》云:「景濂氏出入于二氏,希直以叛道者莫過于二氏,而釋氏尤甚,不憚放言驅(qū)斥,有明之學(xué)祖也。
」誠為確論。
太祖誅戮功臣,至末年文武名臣幾盡,使得一二舊勛如宋國公、潁國公者,靖難之師,孰勝孰負(fù)未可知也。
希直《送誠意伯孫士端歸括蒼》詩云:「海內(nèi)只今無盜賊,幽州興兵惱邦國。
廟堂謀議豈無人,我懷中丞淚沾臆。
嗚呼志士古所稀,留侯武鄉(xiāng)今是誰?
九原招公儻可作,為解四海蒼生危。
」蓋亦有慨于是,誦漢祖猛士之歌,同茲三嘆。)
陳儒樸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陳儒樸(?
—17世紀(jì)),黃州府麻城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陳儒樸是萬歷三十五年進士陳以聞之子,在天啟七年(1627年)中舉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成進士,獲授行人,弘光年間他和卜象乾、王效通、鄭洪猷、潘湛、袁定、劉延禟、朱輅、孔尚則、傅箕孺、宋祖乙、費景烷、張萬選、張景韶、夏供佑、王質(zhì)、董祖嘗、曾守意、王政敏、陸慶衍、汪鉉、吳伯尚、陳謙、汪姬生、賈應(yīng)寵在刑部共事,擔(dān)任河南司員外郎。
南京失陷后,陳儒樸在墩陽區(qū)漸山興建泊石庵隱居,有子陳發(fā)祥。

人物簡介

維基
傅箕孺(?
—1640年代),字帝良,湖廣長沙府醴陵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傅箕孺儀容端正。
天啟元年(1621年)中舉人,擔(dān)任泰興知縣,抓捕狡詐的流氓金剛和其二十多名黨羽,令縣民稱快,因父母去世歸鄉(xiāng)。
服喪結(jié)束后,調(diào)任溧陽知縣。
崇禎十年(1637年),中進士,擢任刑部主事,前往云南負(fù)責(zé)恤刑。
弘光時,遷山西司郎中,和卜象乾、王效通、鄭洪猷、潘湛、袁定、劉延禟、朱輅、孔尚則、宋祖乙、費景烷、張萬選、張景韶、夏供佑、王質(zhì)、董祖嘗、曾守意、王政敏、陸慶衍、汪鉉、陳儒樸、吳伯尚、陳謙、汪姬生、賈應(yīng)寵共事,很快憂憤而死。

人物簡介

維基
孔尚則(?
—17世紀(jì)),字儀之,號方訓(xùn),山東兗州府曲阜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孔尚則是曲阜知縣孔希大的八世孫,天啟七年(1627年)中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成進士,獲授洛陽知縣。
時值流寇充斥,他同時剿滅與招撫,使境內(nèi)賊人收斂;李自成攻陷河南,有人盜取福王朱常洵的珍寶,官吏珍寶有價刻意追究,他卻指出不會做出維護利益而積累民怨的事情,因此被知府郭載騋憎恨,以病辭官。
此后,孔尚則補任全椒知縣,當(dāng)?shù)厝嗣褙毨?,官員也多被譴謫,他請求減免當(dāng)?shù)刭x稅,又懲治魏國公徐弘基的犯法奴隸。
經(jīng)巡按御史王雷臣推薦,入為刑部主事。
弘光年間,孔尚則升任河南司郎中,與卜象乾、王效通、鄭洪猷、潘湛、袁定、劉延禟、朱輅、傅箕孺、宋祖乙、費景烷、張萬選、張景韶、夏供佑、王質(zhì)、董祖嘗、曾守意、王政敏、陸慶衍、汪鉉、陳儒樸、吳伯尚、陳謙、汪姬生、賈應(yīng)寵共事。
刑部尚書解學(xué)龍對其相當(dāng)賞識,曾說「「深文者,苛之屬也。
」因被顧忌者舉報,免職,不久回鄉(xiāng)。
宋祖乙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宋祖乙(?
—17世紀(jì)),山東兗州府東平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宋祖乙是崇禎六年(1633年)的舉人,次年(1634年)成進士,歷任唐縣和永年縣知縣,禁止驛馬簽富戶,并擒拿大盜榮居賜。
不久調(diào)任祥符,招徠一萬七千家人前來恢復(fù)產(chǎn)業(yè),升官刑部主事,弘光年間和卜象乾、王效通、鄭洪猷、潘湛、袁定、劉延禟、朱輅、孔尚則、傅箕孺、費景烷、張萬選、張景韶、夏供佑、王質(zhì)、董祖嘗、曾守意、王政敏、陸慶衍、汪鉉、陳儒樸、吳伯尚、陳謙、汪姬生、賈應(yīng)寵共事,擔(dān)任四川司郎中。
不久因丁憂去職,再出家為僧。
袁定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袁定(?
—17世紀(jì)),字與立,松江府華亭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袁定原名國休,選貢出身,崇禎九年(1636年)中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次年(1637年)聯(lián)捷進士,獲授馀姚縣知縣;任內(nèi)有貧民聚眾搶掠,他拘捕得數(shù)人后,尚未上報就已經(jīng)用杖打死他們,因此自行彈劾失職,設(shè)法賑災(zāi),救活不少人民。
之后他歷任大理評事、刑部河南司主事、員外郎;到弘光年間改任廣東司郎中,和卜象乾、王效通、鄭洪猷、潘湛、劉延禟、朱輅、孔尚則、傅箕孺、宋祖乙、費景烷、張萬選、張景韶、夏供佑、王質(zhì)、董祖嘗、曾守意、王政敏、陸慶衍、汪鉉、陳儒樸、吳伯尚、陳謙、汪姬生、賈應(yīng)寵共事,后事不詳,有子袁齡。
王政敏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王政敏(?
—17世紀(jì)),字宇立,兗州府費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王政敏是崇禎六年(1633年)舉人,十六年(1643年)成進士,獲授行人,弘光年間和卜象乾、王效通、鄭洪猷、潘湛、袁定、劉延禟、朱輅、孔尚則、傅箕孺、宋祖乙、費景烷、張萬選、張景韶、夏供佑、王質(zhì)、董祖嘗、曾守意、陸慶衍、汪鉉、陳儒樸、吳伯尚、陳謙、汪姬生、賈應(yīng)寵共事,擔(dān)任廣西司員外郎。
不久他不再出仕,在家鄉(xiāng)講學(xué),人稱「介節(jié)先生」;女兒嫁給瑯邪宋氏,寫下《綠窗詩草》詩集。

人物簡介

維基
汪鉉(?
—17世紀(jì)),字以玉,安慶府懷寧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汪鉉是嘉靖二年進士汪漢的曾孫,年少即工于八股文,天啟元年(1621年)中式辛酉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三次到禮部受薦失敗后署任高淳教諭,任內(nèi)多有成就。
同縣的顏渾、宣國柱上表他召對稱旨薦任為清要官,他以年老婉拒;其后他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成進士,獲授行人,弘光帝時到廬州、鳳陽等地頒下追尊謚號詔,遷任刑部福建司員外郎,和卜象乾、王效通、鄭洪猷、潘湛、袁定、劉延禟、朱輅、孔尚則、傅箕孺、宋祖乙、費景烷、張萬選、張景韶、夏供佑、王質(zhì)、董祖嘗、曾守意、王政敏、陸慶衍、陳儒樸、吳伯尚、陳謙、汪姬生、賈應(yīng)寵共事,后事不詳。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