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551—1635 【介紹】: 明鳳陽府潁州人,字元平。萬歷二十年進士。授歷城知縣,移南京兵部主事。天啟初為兵部尚書。與遼東經(jīng)略熊廷弼不和,意氣用事,令巡撫王化貞勿受廷弼節(jié)度,致廣寧失守,幾盡失關外地。言官紛劾,謝病歸。旋又起為兵部尚書,總督川、滇等省軍務。崇禎嗣位后,罷去。后義軍破潁州,被殺。維基
張鶴鳴(1551年—1635年),字元平,號鳳皋,晚號飄然翁,河南都司潁川衛(wèi)軍籍,直隸鳳陽府潁州(今安徽阜陽市阜南縣)人,明朝政治家、軍事家,告老還鄉(xiāng)后,于李自成兵亂中殉難。善詩文,有「趵突泉詩」流傳至今。萬歷四年(1576年)丙子科河南鄉(xiāng)試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中式丙戌科會試,因父病馳歸,未就殿試。萬歷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進士。授山東歷城縣知縣,值“礦使四處擾民,公力抗陳珰。”“凡便民興利之事,鶴鳴無不為之。”離任后,歷城人懷其德,建「仙令祠」祀之。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升南京兵部主事,升吏部郎中,留曹管事。三十一年丁母憂,三十四年服除,補禮部祠祭司郎中。三十五年七月升山東副使,分守濟南道。三十八年三月升陜西右參政、兵備臨鞏。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升陜西右布政使,同年八月擢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兼督理湖北湖南川東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大破紅苗,擒賊首老蠟雞,威名甚著。天啟元年(1621年),升兵部左侍郎、總督陜西三邊軍務,赴任中途,召還回朝,佐理兵部事。同年兵部尚書王象乾出督薊遼軍務,張鶴鳴遂升兵部尚書,視侍郎事。遼東經(jīng)略熊廷弼與張鶴鳴有隙,遂大力支持遼東巡撫王化貞。熊廷弼請付二十萬金為軍,張鶴鳴不予,專庇王化貞,邊疆事大壞。天啟二年(1622年)正月,廷議熊廷弼、王化貞二人去留,張鶴鳴依然主張撤換熊廷弼,專任王化貞。剛廷議完,王化貞已經(jīng)放棄廣寧駐地逃跑。張鶴鳴內(nèi)慚,且懼罪,自愿前往遼東,詔加太子太保,賜蟒玉及尚方劍。而拖延不行,又逗留十七日,始抵山海關。每日只是下令捕捉間諜,用財物誘惑蒙古炒花、宰賽諸部。延宕數(shù)月后,就告老還鄉(xiāng),由王在晉接任。歸鄉(xiāng)后,住潁州古樓北張家胡同。天啟六年(1626年)春,魏忠賢當政,張鶴鳴起為南京工部尚書。十二月以安邦彥未滅,張鶴鳴先前有平苗功,改偏沅巡撫,七年(1627年)升兵部尚書、總督四川貴州云南湖廣廣西等處地方提督軍務,賜尚方劍。同年崇禎帝嗣位后,被彈劾,詔加太子太師致仕還鄉(xiāng)。崇禎八年(1635年)正月十一日,李自成軍攻陷潁州,八十五歲的張鶴鳴被縛倒懸于樹,大罵而死,其次子張大壯,與弟張鶴騰、張鶴齡皆死,詔令以尚書之禮葬之。
人物簡介
喻繩祖(16世紀—17世紀),字來武,成都府內(nèi)江縣人。喻繩祖是萬歷十三年(1585年)的舉人,二十三年(1595年)成進士,擔任沅陵知縣,有賢能名聲,在湖北考績第一。之后轉(zhuǎn)任大理寺評事,用心處理訴訟,平反不少冤案,不久在北京去世;兒子喻大壯在天啟元年考得舉人第二名。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泰州人,字紫陽,一字子元,號桃都漫士。崇禎十六年進士。官翰林。入清后,不仕。以父輩所述泰州雜事輯為《庭聞州世說》。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維基字紫陽,兗州知府繼蘭子。崇禎癸未進士,有春雨草堂采山外紀入燕諸集
宮偉镠(1621年6月11日—1690年),字紫陽,一字紫玄,號紫懸、組弦,又號桃都漫士 ,直隸泰州(今江蘇泰州市)人,祖籍直隸靜海(今天津市靜海區(qū)),明末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廣東兵備道副使宮繼蘭之子,自小便天資聰慧,才思敏捷。崇禎十五年(1642年)中壬午科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二名。次年連捷癸未科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充永悼王朱慈炤講官。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陷京師,宮偉镠倖免于難,遂歸鄉(xiāng)隱居不出。不久,清朝定都建國,兩次薦舉宮偉镠出仕,都被宮偉镠以自己為獨子,需奉養(yǎng)父母為由給回絕。再次隱居著書,常放浪山水,就連親朋好友都很少跟他見上一面。后在小西湖的遺址上建春雨草堂,嘯傲其中。《康熙泰州志》是其親手撰寫使其定稿,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卒,享壽七十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