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方國驊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簡介

全粵詩
成鷲(一六三七~一七一九),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
出家后法名光鷲,字即山;后易名成鷲,字跡刪。
廣東番禺人。
明舉人方國驊之子。
年十三補諸生。
以時世苦亂,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發(fā),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
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云寺,為當時著名遺民僧。
工詩文,一時名卿巨公多與往還。
論者謂其文源于《周易》,變化于《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
年八十五圓寂于廣州。
著有《楞嚴經(jīng)直說》、《道德經(jīng)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詩文集》等。
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清詩別裁集
字跡刪,廣東番禺人。著有《咸陟堂詩集》。○上人姓方氏,本名諸生,九谷先生弟也。中年削發(fā),不解其故,然既為僧,所著述皆古歌詩雜文,無語錄偈頌等項,本朝僧人鮮出其右者,擬之于古,其惟儼、秘演之儔歟?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四
又成鷲,字跡刪,番禺人。父國驊,明季舉于鄉(xiāng)鼎革,后隱居授徒。成鷲年十三入學,后為名諸生。年三十五喪父,感念無常,別母學佛于鼎湖,晚棲大通古寺,號“東樵山人”。一時名卿巨公多與往還,藩使王朝恩,學使樊澤達,給事鄭際泰盛譽之名,益顯詩文最富,所著《咸陟堂前、后集》,識者謂其筆響風雷,崩山立海,凡蠻煙黑雨,渴虎饑蚊,草木離奇,劍嘯芒飛,直歸紙上。浙西陳元龍謂其文發(fā)源于《周易》,而變化于《莊》、《騷》,涵互呈豁,辨才無礙,詩在靈運、香山之間,時人以為非阿好。成鷲戒律精嚴,道范高峻,與貴人游,以宏鬯道妙為本,他無所及,遇人有所咨請。瞑目趺坐,寂然若無聞焉,年八十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