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479—1551 【介紹】: 明江西寧州人,字汝和。正德三年進士。授南京御史。強直敢言,以兵部尚書王敞附劉瑾以進,上疏請斥革。嘉靖初遷浙江參議,再遷湖廣按察使,官至刑部尚書。維基
周期雍(1479年—1551年),字汝和,號泉坡,江西南昌府寧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明朝刑部尚書,同進士出身。由國子生中式甲子科(1504年)江西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春秋》經(jīng)魁),正德三年(150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一百六十八名,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五名進士。四年五月授南京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劉瑾伏誅后,當年劉瑾罷黜的官員均恢復職位,然而給事中李光翰、任惠、徐蕃、牧相、徐暹、趙士賢,御史貢安甫、史良佐、曹閔、王弘、葛浩、姚學禮、張鳴鳳、王良臣、徐鈺、趙佑、楊璋、朱廷聲、劉玉,部郎李夢陽、王綸、孫磐等當年彈劾閹黨的官員卻沒有錄用。周期雍于是與同官王佩上疏請求,遂眾人得以召用。兵部尚書王敞因依附劉瑾而晉升,周期雍上疏請罷黜。期間焦芳、劉宇等人尤在位,而劉大夏、韓文、楊守隨、林瀚、張敷華卻沒有昭雪,周期雍均上疏討論。此后陳金討江西民變,縱容苗兵殺掠,周期雍均檢舉揭發(fā)。此后清軍廣東,彈劾鎮(zhèn)守武定侯郭勛,陳金與郭勛皆被斥責。此后,周期雍出任福建僉事,朱宸濠謀反時,周期雍率軍趕赴征討,平定后歸還。嘉靖初年,復除河南僉事,四年(1525年)正月升任浙江左參議,討平溫、處礦盜。六年(1527年)九月升浙江右參政,此后再升湖廣按察使。嘉靖九年(1530年)三月,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整飭薊州兵備兼巡撫順天,期間修復邊疆防備。十年五月入朝擔任大理寺卿,十一年丁父憂。十四年七月起原職,十五年十一月升任刑部右侍郎,十七年四月升刑部左侍郎。嘉靖十八年,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六月拜為刑部尚書。言官彈劾其收受賄賂,吏部調(diào)查后證明此為誣陷。嘉靖十九年八月,翊國公郭勛借風霾之事勸明世宗罷免大臣,周期雍遂辭職歸鄉(xiāng)。家居十年后去世。
人物簡介
【介紹】: 明蘇州府常熟人,字益吾。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擢南京御史,削官里居。崇禎初復職,巡撫河南,曾率左良玉、祖寬救洛陽御農(nóng)民軍,解任歸。思宗嘗書文震孟、劉宗周、黃道周及必謙名于御屏,稱為清官。后以工部侍郎召。太順軍破京師,被執(zhí)不降,得間亡歸,卒。維基
陳必謙(?—1644年),字益吾,號旦融,南直隸蘇州府常熟縣匠籍。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應天府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聯(lián)捷癸丑科進士,授知輝縣,仿古常平倉法,積谷賑饑。浚卓水、萬泉等河,民利賴之。秩滿入覲,御史左光斗特薦,左都御史鄒元標、吏部周順昌輩爭相引重。以目眚,天啟二年四月考補為南京江西道御史。值挺擊、紅丸二案罪人未得,特疏參戚臣鄭養(yǎng)性及大臣之婿戚入閣者,群奸側目,削籍歸里。崇禎初,起補南京御史,當京察,陳六事曰:正紀綱、明職業(yè)、重操守、破情面、禁借端、息黨議,疏入稱旨,申諭掌察諸臣,而逆案、計典遂定,然而小人之恨益深,朋黨之屬不解矣。二年升南京通政使司右參議。數(shù)年后,擢河南巡撫。昔日汴宋汝雒之間,所在皆有農(nóng)民起事,必謙所部士卒不滿千人,援剿邊兵多駐雒西,必謙亟檄至,令主客兵分道殺賊,邊將左良玉與敵戰(zhàn)于鄢陵之張橋,又戰(zhàn)郟縣之神垕山,部將李云程戰(zhàn)鄢陵之彭祖店,皆斬首不計其數(shù)。部將趙柱戰(zhàn)葉,馘其渠帥偽興世王,賊攻信陽,部將李國禎與知信陽州嚴栻卻敵。部將陳永福自陳趨沈丘,攻賊無意,賊潰為兩,奔潁上及鞏洛之間。必謙曰:濠潁接壤,園陵不可再驚,而西賊又不容緩圖。乃自引兵而西,命陳永福率兵赴潁力戰(zhàn),賊走黃州,西賊亦奔雒西。時永寧、靈寶告急,必謙遣別將救永寧,而自救靈寶,賊依朱陽山而陣,我?guī)煴≈?,賊潰走,死川谷皆滿。別將亦敗賊于河底村,兩縣得完。已而賊帥偽號闖王者擁眾出關,又有號八大王、整齊王者數(shù)萬眾共寇河南。必謙率邊將祖寬、左良玉等救之,戰(zhàn)于嵩之九皋山,又大戰(zhàn)于汝州之圪料鎮(zhèn),斬賊闖塌天、整齊王二魁,賊皆潰走。或西入秦,或南入楚,而闖王則由汝寧入南直界以去。當是時,賊惟偽闖王最為梟雄,必謙謂先擒闖,馀黨自潰,遂上疏乞敕督師總理鎮(zhèn)守諸文武大臣,會諸道兵先剿闖賊一部總理兵部侍郎常州盧象升亦誓與必謙戮力討賊,刻期進兵。會賊別部復自秦楚分道入寇,雒下大震,闖賊知我有西顧憂,復進窺歸德、開封。必謙督諸將迎擊,賊敗走,西賊聞亦氣奪。必謙度闖賊必西,分兵汝雒,設險以待,賊果西,邊將王進忠、祖大樂、左良玉、部將湯九州等前后夾擊,破之。會楚鄖二撫不能同心,又京師戒嚴,邊帥在河南者皆召入衛(wèi),賊勢復猖。必謙與賊轉戰(zhàn)宛雒之間,斬賊偽掃地玉,擒偽軍師金龍騰,饒有勞績,執(zhí)政以盟門戶計忌其成功,必謙薦陳永福戰(zhàn)功,多劾左良玉部將不用命,皆不報,遂以該撫墮計,土寇不戢二事為罪,解任歸。必謙歸而河南益不可問矣。崇禎帝曾在御屏上書寫天下清官四人,首為文震孟,次即必謙,次劉宗周、黃道周。久之,思必謙廢棄非罪,召為工部侍郎,督修明永陵暨皇貴妃墳。墳例費三十余萬,必謙以軍需孔急,奏請省三之二,疏薦祥符史可法可大倚任。晉工部尚書,未幾而三月十九日之難作矣。必謙被執(zhí),清軍入關,得間逃亡歸鄉(xiāng),發(fā)憤病死。必謙少有清望,與顧憲成、高攀龍、文震孟等人交好,諸正人成推許之。性好論時藝,自河南歸,猶與士子論文,娓娓不倦。
人物簡介
【生卒】:?—1644 【介紹】: 明山西澤州人,字允吉。天啟二年進士。除大理寺左評事。崇禎時歷考功郎中,忤權要,貶行人司副,官至刑部右侍郎。李自成入北京,自殺。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允吉,交河人。天啟壬戌進士,除大理評事升吏部主事歷官刑部右侍郎殉難謚忠貞定謚忠端維基
孟兆祥(?—1644年),字允吉,號肖彤,直隸河間府交河縣民籍,山西澤州人。明末政治人物,官刑部右侍郎。李自成破京師,自殺殉國。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刑部觀政,三年授大理寺左評事,丁憂歸。六年起補原官,七年任四川主考官。崇禎二年(1629年),升遷吏部稽勛主事,歷文選司員外郎、考功司郎中,十一年被革職。十二年稍遷光祿寺丞,進少卿。歷官左通政、太仆寺卿,十六年進通政使,十七年拜刑部右侍郎。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陷都城,兆祥分守正陽門。襄城伯李國禎統(tǒng)京營軍,因久無薪餉,毫無斗志。城被攻陷,兆祥曰:“社稷已覆,吾將安之!”遂自殺。兆祥有子孟章明。兆祥對他說:“我死,汝可去。”章明回答:“君父大節(jié)也,君亡父死,我何生為!”乃投繯于父側。兆祥之妻,章明之妻皆自縊死。《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釋僧清,字滿月。姓杜氏,山左人,不詳其邑里。少讀書,習舉子業(yè),博通經(jīng)史百家之學,其于正心誠意,尤所闡究。不樂仕進,棄之出家。后參禪于京都臥佛寺岫禪師,聽講諸經(jīng),不違如愚。岫問之曰:“汝識字乎?”曰:“未也,愿學之。”岫曰:“既不識字,可司樓上鐘。”然心知為大器,欲歷試之也。于是,晨昏是職,應期無爽。是時法會盛行,講席眾多。都中若慈慧、慈憫、千佛、臥佛諸寺,皆名僧據(jù)坐,善信如云。清于鴻烏間代,竊往觀聽,方過慈慧,又趣慈憫,旋至千佛,三番聽受,復還本寺。鼓鼓鐘鐘,日夕奔奏,自忘其疲,如是者六年。及岫示疾,眾詢繼者,岫瞿然四顧,曰:“撞鐘者安在?”乃命侍者,以衣缽持付鐘樓,清遂主臥佛講席。明崇禎二年,恒明方居玉泉山,徒侶麇集,眾至六千,思敷講座,以資化導。乃迎清入二圣庵講《華嚴疏鈔》、《涅槃》諸經(jīng),間以《左史》、《莊》、《騷》,秦、漢、六朝、唐、宋詩文,十馀載未嘗少倦。嘗遭饑饉,絕糧數(shù)月,日食糠秕,莘莘學子,猶不舍去,其相得如此。所居之地,恒感奇瑞,皆不告人。曉起盥沐,盛水銅盤,每至冬初春馀,天寒欲冰,其中輒結異花,或蓮或梅,及桃杏之屬。逐日更易,形狀不一。大內(nèi)聞之,遣使索觀,侍僧持銅盤獻。自玉泉山二十馀里,始達宮禁,而冰花不釋。皇后傳觀,侍嬪皆呼萬歲。因賜供物,赍予甚厚,都中傳為神異。清但笑曰:“此偶然耳,何足怪也。”由是四眾感慕,襄城伯李國禎,司禮監(jiān)王之臣曹化淳,咸相皈依。大清龍興,入據(jù)燕都,既殄流賊,遂黜明命。然崇尚佛法,終召天和,平定區(qū)宇。時恒明已入廣濟,復迎清講《護國仁王經(jīng)》,八王無不敬事。順治二年,一日從容語恒:“明日吾將返二圣庵,作西歸計矣。”初至玉泉山時,臨水登山,贍顧裴回,指示人曰:“此地峰青聳秀,流東曲繞,頗饒幽勝,吾將老焉。”至是,果寂此山中。弟子環(huán)侍,以膝示之曰:“昔在臥佛時,跪諷《華嚴》于瓦礫中,不施蒲團。今年已七十馀,膝上肉瘢猶在也。汝曹勉之。”端襟就化。所遺銅盤,后雖遇冰,不復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