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洙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釋植相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姓郝。梓潼涪人。初為巴西郡吏。嘗以太守鄭貞命。奉獻京師。普通初。上方隆尚佛乘。塔廟莊嚴侈于甲弟。僧尼貴擬王公。相慕之。遂出家。及還蜀。妻子皆薙落。大同中。相進脩加精厲。一食常坐。畢命不渝。時南武都。有法愛道人。以祝術(shù)。為世所宗。相往觀之。是夕見一物。偉衣冠前至。相不為動。物尋舉相所坐繩床。高四五尺許。即隱去。斯須復來舉床。僅動一角去。斯須復來前立。如初。相終不動。頃焉忽見其面于屋上梁棟。有摧裂聲甚大。相略不動。物遽禮拜求懺悔。明日相語愛曰。汝其舍去邪法則善。相生長邊鄙。而音吐凡陋。后往益府講肆聽習。而眾加侮誚。相一弗以介意。嘗因行役。寄宿道士館。道士素聞其名??制湔T己徒屬而弗禮焉。夜既分?;⑷禾栂嗨P處。諸道士通夕不能安。黎明從之求受戒。又見釣弘農(nóng)水側(cè)者。喻之使毋殺。其人意殊慢。相即唾水中。忽有大蛇昂首。四顧趨釣者。釣者懺悔。遂師事之為弟子。未幾聚徒青城山。梁王蕭撝尤致欽重。一日謂弟子曰。吾無勝業(yè)以生凈土。然而三涂之苦。天堂之樂。亦非所生也。無已則仍生此土。以教化汝等。汝等其努力行道哉。跏趺而逝。壽三十有四。于是獠民聚觀嘆異。興起則效。而夷俗為變。先是相建柏林寺于綿城之西。手植梧桐一株于堂下。極為繁茂。至是無故衰落。維那晨起擊鐘。失響。上座僧起謂人曰。此必有大兇。遽逃避。既而訃至。寺去青城四百馀里。而感應如此。豈可以常情測哉。梁之季。道香僧朗。并神異。茲不具錄。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釋植相。
姓郝氏。
梓橦涪人。
當任巴西郡吏。
太守鄭貞。
令相赍獻物下楊都。
見梁祖王公崇敬三寶。
便愿出家。
及還上蜀。
決誓家屬。
并其妻子既同相志。
一時剪落。
自出家后。
梁大同中專習苦行。
一食常坐正心佛理。
以命自期。
時南武都。
今孝水縣。
有法愛道人。
高衒道術(shù)。
相往觀之。
愛于夕中。
自以咒力現(xiàn)一大神。
身著衣冠容相瑰偉。
來舉繩床離地四五尺。
相便誦戒。
神即馳去。
斯須復來舉床(僅動一角如前)復去。
俄爾又來在相前立。
相正意貞白初無微動。
尋爾復去。
于屋頭現(xiàn)面。
舍棟破裂。
其聲甚大。
相亦無懼。
神見不動便來禮拜求哀懺謝。
至旦語愛曰。
汝所重者。
此是邪術(shù)非正法也。
可舍之。
相后往益聽講。
以生在邊鄙玄頗涉俗。
雖遭輕誚。
亡懷在道都不忤意。
又因行路寄宿道館。
道士有素聞相名。
恐化徒屬。
拒不延之。
其夜群虎繞院相吼。
道士等通夕不安。
及明追之。
從受菩薩戒焉。
又曾行弘農(nóng)。
水側(cè)見人垂釣。
相勸止之。
不從其言。
即唾水中。
忽有大蛇擎頭四顧來趣。
釣者因即歸命投相出家。
時梁道漸衰。
而涪土軍動。
與彖法師分飛異域。
彖入靜林山。
相入青城山。
聚徒集業(yè)。
梁王蕭撝。
素相欽重。
供給獠民以為營理。
未暇經(jīng)始便感重疾。
知命不救。
謂弟子曰。
常愿生凈土。
而無勝業(yè)。
雖不生三途。
亦不生天堂。
還生涪土作沙門也。
汝等努力行道。
方與吾會。
加坐儼然奄便遷化。
時年四十有四。
其山四面獠民。
見其坐亡皆來嘆異。
禮拜供養(yǎng)改俗行善。
弟子銜命露尸松下。
初相置足于綿州城西柏林寺。
院成就于堂頭植梧桐一株。
極為繁茂。
忽以四月十五日。
無故葉落。
又維那此日打鐘。
初不發(fā)聲。
大小疑怪不測所以。
上坐僧超謂有大變。
執(zhí)錫逃避。
須臾信報。
相已終卒。
樹枯鐘噎。
表其遷化之晨也。
此寺去青城四百馀里。
而潛運之感。
殆非人謀。
梁初又有道香僧朗。
并有神異。
其跡略同。
志公之類矣。
神僧傳·卷第四
釋植相。
姓郝氏。
梓潼涪人。
嘗任巴西郡吏。
太守鄭貞令相赍獻物。
下?lián)P都見梁祖王公崇敬佛教。
便愿出家。
乃還蜀決誓。
家屬并其妻子。
既同相志一時剪落。
自出家后專習苦行一食常坐。
正心佛理以命自期。
時南武郡有法愛道人。
高衒道術(shù)相往觀之。
愛于夕中自以咒力現(xiàn)一大神。
身著衣冠容相瑰偉。
來舉繩床離地四五尺。
便誦戒神即馳去。
斯須復來舉床。
僅動一角如前復去。
俄爾又來在相前立。
相正意貞白初無微動。
尋爾復去于屋頭現(xiàn)。
面舍棟破裂其聲甚大。
相亦無懼神見不動。
便來禮拜求哀懺悔。
至旦語愛曰。
汝所重者此是邪術(shù)。
非正法也。
可舍之相因行路寄宿道館。
道士有素。
聞相名。
恐化徒屬拒不延之。
其夜群虎繞院相吼。
道士等通夕不安。
及明追之從受菩薩戒焉。
又曾行弘農(nóng)水側(cè)。
見人垂釣相勸止之。
不從其言。
即唾水中。
忽有大蛇擎頭四顧。
來趣釣者。
因即歸命。
投相出家。
后因梁末軍亂。
入青城山聚徒集業(yè)。
未暇經(jīng)始。
適便遷化。
初相置足于綿州城西柏林寺。
院宇成就。
于堂頭植梧桐一株。
極為繁茂。
夏月忽無故葉落。
又維那旦打鐘初不發(fā)聲。
大小疑怪不測所以。
上座僧謂有大變執(zhí)錫逃避。
須臾信報。
相已終。
乃知樹枯鐘噎表其遷化之晨也。
弟子?命露尸松下焉。

人物簡介

維基
江良材(?
—1544年),號斗峰,江西廣信府貴溪縣人。
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三甲第107名進士,正德末授南京山西道試御史,丁憂歸。
服闋,嘉靖元年(1522年)四月復除山東道御史,五年八月升山東按察司僉事。
復除浙江僉事,八年十一月升廣東按察司海道副使,十一年正月考察改調(diào)簡僻。
六月因廣東海賊許折桂等圍攻省城,巡撫林富與原任分守參議王洙被革職為民,海道副使江良材、分巡僉事龔大稔等人被禠職閑住。
釋悟丘 朝代: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十一
釋悟丘,字開梅。
姓徐氏,沔陽人也。
壯歲出家,行苦頭陀,游遍名山,道出金陵。
總督陸公企慕碩范,延之府中咨問法旨。
淹留近旬,始得辭去,給傳護送,饋遺甚豐,悟婉郤之。
躡屩五臺,因至燕都,提督向公想望尤殷,聞芳躅匪遙,已擁彗除道,執(zhí)弟子禮,入室請益,備極崇敬,名公巨子,向其風聲,多相造謁。
悟不樂塵囂,復辭之而歸。
沔陽有廢廟曰“水府”,蓋六府之一,天子之監(jiān)設于諸侯者。
云夢大澤不以封,嘗有王官職司水虞,后世祀之,因名“水府”。
年湮禮失,淪為僧居,又頹敗焉。
悟倡修之,以待游侶,更辟廣長社,為十方叢林,侁侁學子,皆得所止。
咸豐間,至仙桃鎮(zhèn),喜其地望,為川陸通衢,水云流行,筑基創(chuàng)甘露寺。
會粵亂方殷,匪盜蜂起,斯寺落成,即罹兵燹。
乃悟志不渝,剔除馀燼,復構(gòu)美材,深慈弘愿,感召人天,卒遂厥初,殿閣重新,禪客奔赴。
同治初年,湘軍屢捷江漢,載清又以新堤巨鎮(zhèn),重湖孔道,殊無梵宇,不便游僧,更創(chuàng)萬佛寺,使湖湘衲子,發(fā)足參訪,中途煩勞,得所止憩。
悟戒德貞堅,性尤耿介,不屑干請。
每有興舉,信施麇集,如期而至,精誠所格,有自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