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維楨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3—1529 【介紹】: 明陜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為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為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jié),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后無文,唐后無詩,以復(fù)古為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yīng)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為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詞學圖錄
李夢陽(1473-1530) 字獻吉,號空同子。慶陽人,徙居河南扶溝。卒后門人私謚文毅。天啟時追謚景文。倡文必西漢,詩必盛唐,開明代詩文復(fù)古運動之先河,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延相并稱"前七子"。文沉博偉麗,詩雄渾豪壯,才力富健,籠罩一時。亦能詞。有《空同集》,詞在集中。
黃鶴樓志·人物篇
李夢陽(1473—1530) 明代文學家。字天賜,又字獻吉,號空同子。甘肅慶陽人,祖籍扶溝(今河南開封)。弘治五年(1492)山西鄉(xiāng)試解元,弘治六年進士,任戶部主事,官終江西提學副使。后為權(quán)貴所惡,去職家居二十馀年卒。卒謚景文。工詩、古文,與徐禎卿、邊貢、何景明并稱四杰,明“前七子”之一,又為明“十才子”之一。曾多次游覽黃鶴樓,吟詩作賦。所作七律《登黃鶴樓》《漢江》、七絕《夏口夜泊別友人》等詩情深意雋,跌宕有致。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天賜,更字獻吉,慶陽人,徙扶溝。弘治癸丑進士,授戶部主事正德初歷郎中罷歸復(fù)起江西提學副使天啟中追謚景文有空同子集
明詩紀事·丁簽·卷一
夢陽字獻吉,慶陽人。
弘治癸丑進士,授戶部主事。
遷郎中,以劾張鶴齡系獄。
尋宥出,代韓文草疏劾劉瑾,謫山西布政司經(jīng)歷,復(fù)摭他事下獄,得釋。
瑾誅,起故官,出為江西提學副使,坐作宸濠《陽春書院記》削籍。
天啟中,追謚景文。
有《空同集》六十六卷。
(《四庫總目》:夢陽才力富健,足以籠罩一時。
《橫云山人史稿》:弘治時,李東陽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
夢陽譏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與何景明、除禎卿、邊貢、朱應(yīng)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
又典景明、祖卿、貢、海、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
大復(fù)集》:空同有超代軼俗之見,其高者不能外前人,下者已踐近代。
夫意象應(yīng)曰「合」,意象乖曰「離」。
空同丙寅間詩為「合」,江西以后詩為「離」。
丙寅間作,叩其音,尚中金石,江西以后之作,辭艱者意反近,意苦者辭反常,色澹黯而中理,披慢讀之,若搖鞞鐸耳。
《國寶新編》:李獻吉朗暢玉立,傲睨當世。
讀書斷自漢、魏以上,故其詩文卓爾不群。
晚始泛濫諸家,益濟宏博,或失則粗,矯枉之偏,不得不然耳。
王廷相《家藏集》:李獻吉以恢闊統(tǒng)辯之才,成沈博偉麗之文。
游精于秦,漢,割正于六朝,執(zhí)符于雅謨,參變于諸子,用成一家之言,遂能掩蔽前賢、命令當世。
黃省僧《五岳山人集》:先生古賦《騷選》、樂府古詩、漢魏覽眺諸篇,逼煩東樂。
近體歌廳,少陵、太白,往匠可淩,后哲難繼。
明興以來,一人而已。
升庵集》:唐子元薦與馀書論本朝之詩,李、何一出,變而學杜,壯乎偉矣!
然正變云擾,而剽襲雷同;比興漸微而《風騷》稍遠。
《藝苑卮言》:李獻古詩如金鳷擘天,神龍戲海;又如韓信用兵,眾寡如意,排蕩莫測。
國朝習杜者凡數(shù)家華容孫宜得杜肉,東郡謝榛得杜貌,華州王維楨得杜筋,閩州鄭善夫得杜骨。
然就其所得,亦近似耳。
唯獻吉具體而微。
四溟詩話》:李獻吉極苦思,垂成如一二句弗工,即棄之。
田深父見兩惜之,獻吉曰:「是自家物,終久還來。
」 《國史唯疑》:正德七年、九年黃河連清,李夢陽詩云:「今瑞定于今帝運,世人休擬圣人生。
」蓋婉辭也。
至嘉靖改元,始直書其事,為入繼大統(tǒng)之祥云:「紫蓋復(fù)從嘉靖始,黃河先為圣人清。
」 《詩談》:關(guān)中李夢陽崧高之秀,上菁青冥;龍門之派,一瀉千里。
獨其論黃、陳不香色,而時不免自犯其言。
詩藪》:李獻吉詩文山斗一代,其手辟秦、漢、盛唐之派,可謂達磨西來,獨辟禪教。
又如曹溪卓錫,萬眾皈依。
馮時可《元成選集》:空同歌行,縱橫開闔,神于青蓮;七律雄渾豪麗,深于杜陵。
異色絕焰,吾無間然。
張偉《談藝錄》:李獻吉雄豪壯麗,如長江巨浸,滔滔千里,雖有枯槎敗筏,無妨飄蕩。
《明詩選》:陳臥子曰:「獻吉志意高邁,才氣沈雄,有籠罩群俊之懷。
其詩自漢、魏以至關(guān)元,各體見長,然崢嶸清壯,不掩本色。
其源蓋出于《春風》。
」李舒章曰:「獻吉以雄厚之思,發(fā)清剛之氣,如華岳秋高,奇云秀彩,變動不竭。
古詩、樂府純法漢、瑰,下及阮、謝,無不神合。
近體則專宗少陵,然于合處反見其離,于離處反見其合。
」 孫枝蔚《四杰詩選》:王元美謂律至獻吉而大。
其大者若《冬日象山書院》:「人亡故國還祠廟,世異陰崖尚品題。
」《臺寺夏日》:「云雷畫壁丹青壯,神鬼虛堂世代遙。
」《熊監(jiān)察至自河西》:「封事幾騰天北極,籌邊真歷地西頭。
」《繁臺次秦氏韻》:「草綠梁臺猶殿閣,花殘宋苑只宮墻。
」皆氣象高古者也。
王士禛《古夫于亭雜錄》:錢牧翁撰列朝詩,大旨在尊西涯,貶李空同、李滄溟。
又因空同而及大復(fù),因滄溟而及弇州,素垢指瘢,不遺馀力。
夫其駁滄溟古樂府、擬古詩是也,并空同《東山草堂歌》而亦疵之,則妄矣!
所錄《空同集》詩,亦多泯其杰作。
黃省曾吳人,以其北學于空同,則擯之,于朱淩溪應(yīng)登、顧東橋璘輩亦然。
子竊非之。
《明詩別裁》:空同五言古宗法陳思、康樂,然過于雕刻,未極自然。
七言古雄渾悲壯,縱橫變化。
七言近體開合動蕩,不拘故方,準之杜陵,幾于具體,故當雄視一代。
錢受之詆其模擬剽賊,等于嬰兒之學語。
至謂「讀書種子從此斷絕」,吾不知其為何心也!
馬星冀《東泉詩話》:北地七言歌行最為擅場,如《漢京篇》、《去婦詞》、《土兵行》,皆有杜陵之風。
起調(diào)尤工,其《送李中丞赴鎮(zhèn)》:「黃云橫天海氣惡,前飛鹙鸧后叫鶴。
陰風夜撼醫(yī)無閭,曉來雪片如手落。
」《送李帥之云中》:「黃風北來云氣惡,云州健兒夜吹角。
將軍按劍坐待曙,紇干山搖月半落。
」起調(diào)相同,亦有轍跡可尋。
田按:空同志壯才雄,目短一世,好掊擊人,而受人掊擊亦甚。
然究一時才杰,亦不能出其右也。
成、弘之間,茶陵首執(zhí)文柄,海內(nèi)才俊,盡歸陶鑄。
空同出而異軍特起,臺閣壇坫,移于郎署,始猶依違,不欲顯然攻之也。
贈昌谷《崢嶸百年會》詩云:「我?guī)熱绕饤钆c李,力挽一發(fā)回千鈞。
大賢衣缽豈虛擲,應(yīng)須爾輩揚其塵。
」至西涯六十壽詩。
則僅「文章班馬則,道術(shù)孟頗醇」二句頌其文章。
而「絕藝邕斯上,高情頡籀鄰。
一揮驚霹靂,只字破風塵。
絢練玉侯宅,蒼茫海岳濱。
幽刂光沕窟,巨榜照嶙峋。
星燦將軍碣,云垂學士珉。
崖題半?yún)浅瘫辇R秦」等句,專頌。
揚其書法,軒輊已見微意。
及西江放廢后,茶陵已歿,乃放言不諱,作《朱淩溪墓志》云:「一時篤古之士,爭慕響臻,而執(zhí)政顧不之喜,惡抑之。
北人樸,恥乏黼黻,以經(jīng)學自文,曰:后生不務(wù)實,即詩到李、杜,亦酒徒耳!
』而柄文者承弊襲常,方工離浮靡麗之詞,取媚時眼。
見淩溪等古文詞,愈惡抑之曰:『是賣平天冠者。
』凡號稱文學士,率不獲列于清銜,陰欲困之。
」北人謂劉文靖,柄文者謂茶陵也。
平心而論,茶陵詩文固自可傳,而空同復(fù)古之功,亦不可沒。
從古文人相輕。
由來已然,論者固不必為之左右袒矣。)
維基
李夢陽(1472年—1529年),字獻吉(一說又名獻吉,字恩賜),號空同子。陜西慶陽(今甘肅)人,祖籍河南扶溝,明朝文學家、詩學家、詩人、政治家,弘治六年癸丑進士,官至江西副使。因事還歸故里,家居十余年而卒。他以作為前七子領(lǐng)袖統(tǒng)領(lǐng)文壇、掀起明朝文學復(fù)古運動而著稱,與何景明并稱“李何”,兩人又與王世貞、李攀龍并稱“李何王李”,是為“明朝文壇四杰”。在詩文上,李夢陽竭力反對臺閣體綺靡不實、千篇一律的詩風,主張通過“宗漢崇唐”的復(fù)古以臻風雅。他以此提出的一系列觀點最終使得明朝詩風發(fā)生大變,掀起了持續(xù)一個世紀的詩文復(fù)古運動。李夢陽以一生不畏權(quán)貴著稱,亦因此而五次入獄,最終被朝廷除名,放歸鄉(xiāng)里,郁郁而終。作為明朝詩壇領(lǐng)袖與復(fù)古運動的主導(dǎo)者,李夢陽一直飽受爭議。文學界歷來對他評價不高,多以“剽竊套作”“詩作毫無靈魂”對其定論。贊揚者則認為他的詩歌并不局限于擬古,多揭露現(xiàn)實、抒發(fā)真情的佳作,并稱他為“晚明文學的先驅(q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9—1555 【介紹】: 明陜西朝邑人,字汝節(jié),號苑洛。正德三年進士,授吏部主事,進員外郎。以上疏論時政忤旨,謫平陽通判。遷浙江按察僉事。中官采富陽茶魚,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誣陷,斥為民。嘉靖初,起復(fù)為山東參議。后屢起屢罷,終以南兵部尚書致仕。邦奇性剛直,治政嚴肅,自奉節(jié)儉。一生好學不倦,經(jīng)子史及天文、地理、樂律、術(shù)數(shù)、兵法之書無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學啟蒙意見》、《禹貢詳略》、《苑洛志樂》、《洪范圖解》等。
明詩紀事·丁簽·卷十六
邦奇字汝節(jié),朝邑人。正德戊辰進士,除吏部主事,歷員外,言事謫平陽通判,遷浙江僉事,以裁抑小官下詔獄,斥為民。起山東參議,改山西,乞休。起四川提學副使,人為春坊右庶子,謫南太仆丞。起山東副使,歷大理丞,進小卿,以右愈都御史巡撫寅府,入佐院事。造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改山西,引疾歸。起故官,督河道,遷刑部侍郎,改吏部,拜南右都御史,進兵部尚書,參贊機務(wù),致仕歸,陜西地震死。贈太子少保,謚恭簡。有苑洛集》二十二卷。 (《四庫總目》:當正、嘉之際,北地、信陽方用其學提唱海內(nèi),邦奇不相附和,以著書馀事發(fā)為文章,不必沾沾求合于古人。而記問淹通,凡天官、地理、律呂、數(shù)術(shù)、兵法之為無不博覽精思,得其要領(lǐng)。 田按:正德中,汝節(jié)官浙江僉事,時中官采富陽茶魚貫民害,汝節(jié)作富陽搖哀之云:富陽江之魚,富陽山之茶,魚肥賣我子,茶香破我家。采茶婦,捕魚夫,官府拷掠無完膚。吳天胡不仁,此地亦何辜?魚胡不生別縣,茶胡不生別都?富陽山,何日摧?富陽江,何日枯?山摧茶亦死,江枯魚始無。山難摧,江難枯,我民不可蘇?!剐」偻跆米嗳旯?jié)阻格上供,作歌怨謗。帝怒,逮至京,下詔獄,斥為民。)
維基
韓邦奇(1479年—1556年1月23日),字汝節(jié),號苑洛,陜西西安府同州朝邑縣民籍,洛南縣人,正德戊辰進士。
嘉靖間官至南京兵部尚書。
韓邦奇生于官宦家庭,其父韓紹宗,官至福建按察副使。
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科陜西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正德三年(1508年)韓邦奇與弟韓邦靖同登戊辰科進士(會試第一百二十九名,廷試二甲五十七名),歷任吏部考功司主事、升員外郎。
正德九年(1514年)任浙江按察司僉事。
任職期間,宦官王堂等至浙江,四處搜刮民財,強征富春江的魚產(chǎn)、富陽一帶的茶葉,邦奇作民歌《富春謠》一詩。
王堂指控韓邦奇作歌怨謗。
明武宗怒甚,下詔入獄,朝臣上書營救,最后被革職。
嘉靖八年(1535年)為山西巡撫。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首輔周用任其總理全國河道,升調(diào)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不久,升南京兵部尚書。
嘉靖二十九年(1549年)五次上書乞請解職獲準。
關(guān)學編》稱他“文理兼?zhèn)?,象?shù)可與邵康節(jié),論道體乃獨取張橫渠”。
嘉靖三十四年臘月十二(1556年1月23日)發(fā)生嘉靖大地震,韓邦奇在地震時掉入火炕灶中,被活活燒死,與南京光祿寺卿馬理、郎中薛祖學、員外賀承光、主事王尚禮、進士白大用、御史楊九澤、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王維楨等同日遇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90—1559 【介紹】: 明陜西咸寧人,字東侯,號少華。正德十二年進士。改庶吉士,歷官監(jiān)察御史、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遼東。開府雄邊,多所建置。致仕歸,構(gòu)草堂,積圖書,置酒賦詩,作詞曲為樂。書法尤善。有《少華集》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伯誠,一字東侯,咸寧人。正德丁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監(jiān)察御史,累官僉都御史,巡撫保定。歸后起副都御史,巡撫遼東。有少華陵下、遼海、歸田諸集。
明詩紀事·戊簽·卷七
宗魯字伯誠,一字東侯,咸寧人。
正德丁丑進士,選庶吉士,改云南道御史。
歷湖廣按察僉事、霸州副使、太仆少卿、大理少卿,以僉都御史巡撫保定,進副都御史巡撫遼東。
有《少華》、《陵下》、《遼?!?、《歸田》等集五十二卷。
王維楨槐野存笥稿》:《少華集》婉麓秀俊。
喬世寧丘隅集:少華詩足繼唐音。
《藝苑卮言》:許伯誠持如賈胡子作狎游,隨事?lián)]散,無論中節(jié)。
列朝詩集:東侯才氣宏放,開府雄邊,多所建置。
家本奏人,承康、王之流風,罷官家居,日召故人酒賦詩,時時作金、元詞曲,無夕不蹤倡樂。
關(guān)中何棟,西蜀楊石浸淫成俗,熙朝樂事,至今士大夫猶艷稱之。
香祖筆記》:弇州卮言載:「李滄溟在關(guān)中,遇許中丞宗魯伯誠,許問今天下名能詩何人?
滄溟曰:」惟元美,次則宗于相。
」許請子相詩觀之,滄溟勃然曰:「夜來火燒卻。
」許面赤而已。
」余嘗嗤之。
夫子相詩未必能過伯誠,即索觀亦屬恒事,何至怫然如此。
特著以為文人相輕之戒。
靜志居持話:少華諸體皆工,寓和婉于悲壯之中。
譬之秦箏,獨無西氣。
足與邊廷寅、王于衡并驅(qū)。
田按:東侯固是關(guān)中之俊,音亮氣道,對山、渼陂皆在下風。)
維基
許宗魯(1490年—1559年),字伯誠,一字東侯,號少華,又別號思玄道人、青霞道人,陜西西安府咸寧縣(今屬西安市)人,書法家、詩人。正德丁丑進士,嘉靖間官至遼東巡撫。陜西鄉(xiāng)試第四名舉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正德十四年(1519年)八月授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嘉靖元年(1522年),巡按宣、大。次年升湖廣提學僉事。六年二月升山東按察司霸州副使,十月調(diào)任湖廣提學副使,嘉靖八年(1529年)八月升太仆寺少卿。嘉靖十一年(1532年)二月升大理寺左少卿,四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等府地方兼提督紫荊等關(guān),十二年六月以拾遺致仕。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汗圍攻京師后,許宗魯被起用為右僉都御史,駐守昌平,拱衛(wèi)皇陵。三十年十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虜酋把都兒辛愛率二萬馀騎入寇遼東,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十月給事中朱伯辰彈劾其衰殘不職,被令致仕歸,筑草堂,置酒賦詩而終,享年七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9—1559 【介紹】: 明福建晉江人,字道思,初號南江,更號遵巖。嘉靖五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在職與諸名士講習,學大進。令詔簡部屬為翰林,眾首擬慎中,大學士張璁欲見之,固辭不赴,乃稍移吏部郎中。官終河南參政,以忤夏言落職歸。古文卓然成家,師法曾、王,與唐順之齊名,而自以為過之。詩體初宗艷麗,工力深厚,歸田后攙雜講學,信筆自放。有《遵巖集》。
明詩紀事·戊簽·卷九
慎中字道思,晉江人。
嘉靖丙戌進士,授戶部主事。
改禮部,復(fù)改吏部,歷員外、郎中,謫常州通判。
遷南戶部主事,歷禮部員外,出為山東提學僉事。
歷江西參議、河南參政。
有《遵巖集》四十卷。
(《四庫總目》:正、嘉之際,北地、信陽聲華藉甚,教天下無讀唐以后書。
然七子之學得于詩者較深,得于文者頗淺,故其詩能自成家,而古文則鉤章棘句,剽襲秦、漢之面貌,遂成偽體。
史稱慎中為文,初亦高談秦、漢,謂東京以下無可取。
巳而悟歇、曾作文之法,乃盡焚舊作,一意師仿,尤得力于曾鞏。
演迤詳贍,卓然成家。
與唐順之齊名,天下稱之曰王、唐。
詩則初為藻艷之格,歸田以后,又雜入講學之語,頹然自放,亦與順之相似。
朱彝尊明詩綜乃謂其五言文理精密,嗣響顏、謝。
而論者輒言文勝于詩,未為知音。
今考集中五言,如《游西山普光寺》、《睡起》、《登金山》、《游大明湖》諸篇,固皆邃穆簡遠。
七言如「每夜猿聲如舍里,四時山色在城中」,「萬井遙分初日下,群山微見遠煙中」。
「琴聲初歇月掛樹。
蓮唱微聞風滿川」,亦頗有風調(diào)。
然綜其全集之詩輿文相較,則淺深高下,自不能掩。
文勝之論,殆不盡誣。
彝尊之論,不揣本而齊末矣。
《中麓閑居集》:遵巖在留都與龍溪王畿講解王陽明遺說,參以己見。
曩惟好古,漢以下著作無取焉。
至是始發(fā)宋人書讀之,覺其味長,而曾、王、鷗氏文尤可喜。
眉山兄弟猶以為過于豪而失之放。
以此自信,乃取舊所為文如漢人者焚之。
唐荊川見之,以為頭巾氣。
遵巖言此大難事,君試舉筆自知之。
未久,唐亦變而隨之矣。
嘗言:「吾之詩文不外古人,而有高出古人者。
中麓止知敬服唐荊川,殊不知荊川特得吾之緒馀也。
」其大言如此。
《藝苑卮言》:王道思詩,如驚弋宿鳥,撲刺遒迅,殊愧幽閑之狀。
國史唯疑》:擬人必于其倫。
王道思《序唐荊川集》,謂「江左自季劄、言偃之后,惟唐一人」,涉過譽,吳中閧然。
薛方山答王槐野書:「吳如唐陸贄,宋范仲淹,鄒浩,非盡乏人,唐豈得偃然其上乎!
」唐亦有自嘲詩:「力希顏氏何能望?
竊比言游未敢安。
」為王序發(fā)也。
列朝詩集》:道思詩體初宗艷麗,工力深厚。
歸田以后,攙雜講學,信筆自放,頗為飼林口實,略輿唐應(yīng)德相似。
《東南嶠外詩話》:道思詩「世事浮云機久息,故圓芳草夢空還」,「世態(tài)無端爭夢里,人生何事勝樽前」,蘊藉自然,令人三復(fù)不厭。
田按:道思五律與同時皇甫子安、華子潛輩相較,略無愧色。
陳臥子明詩選不錄道思一篇,毋亦為弁州、歷下之論所懾歟!)
維基
王慎中(1509年—1559年),字道思,初號南江,更號遵巖居士。因排行第二,又稱王仲子。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泉安(又稱安平,今安海鎮(zhèn))人,歷官山東學政、河南參政等。慎中為唐宋派宗師,崇尚內(nèi)容豐富、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反對前、后七子復(fù)古文風。正德四年(1509年),王慎中出生于晉江泉安(今安海鎮(zhèn))。四歲能誦詩,嘉靖五年(1526年)進士,授吏部員外郎,進郎中。又謫常州通判,改戶部主事,不久改禮部祠祭司。歷任吏部員外郎、山東提學僉事、江西參議、河南參政。侍郎王杲愛其才,欲議進用,唯慎中昔曾忤大學士夏言,故為夏所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