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今覞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石鑒覞西堂領眾棲賢 明末清初 · 釋函是
七言律詩
憶別匡廬又七年,湖光山月待人圓。
栽松未了何生愿,插草遙看后日緣。
拄杖已傳庾嶺信,深山知有石頭禪。
煙霞到老真成僻,為寄遐心峽澗邊。
石鑒覞 明末清初 · 釋函是
七言律詩
八旬萬里望寒原,倚杖山堂笑語溫。
欲啟蔣生當日徑,俄招宋玉百年魂。
孤松日暮憐歸鶴,斷壑春深泣夜猿。
從此掩關忘歲月,不知誰是我兒孫。
棲賢舍利塔 明末清初 · 釋函是
康熙六年丁未夏六月,在家門人古薪唐郁文從燕邸南還,過匡山棲賢,持西堂石鑒覞子書,報本夏四月初旬于石橋之西麓下得舍利無數,極大如豆,極小如菽,皆五色瑩徹。玻璃瓶載以瓦函,函上小石刻“皇宋咸平庚子歲建此舍利塔”十二字。因無佛世尊字,疑為諸祖、善知識阇維所獲。向傳佛舍利有五色光燦,鐵椎,上下俱陷,馀即不及。乃大慧禪師親見,真凈文公與佛無異,此為不可辨識。余謂辨在石刻單寫舍利塔字,若諸祖及善知識,則應寫某禪師舍利,此為佛無疑也。蓋耶舍尊者自西晉負鐵金輪至,明天啟間歸宗半偈因修塔誤出舍利,此在宋咸平之后。然耶舍來匡山,曾駐錫數載,安知無隨身供養(yǎng),別請作塔者。又鐵輪阿育王建八萬四千塔,役使鬼神一日一夜,分置國土。按神州所造,入八萬四千數,惟十九處。而道俗興福分建,亦何能測量。且佛法東流,神僧攜來,其不及書載,殆無紀極。神異出興,應有時節(jié)。殘碑斷碣,經兵火荒蕪,終難埋沒。今棲賢適當其運,宜盡誠莊嚴新塔,仍奉藏其中。函是謹稽首載緣起,并作詩以頌。詩曰:
佛性甚光明,能破一切暗。
佛性甚堅利,能斷一切物。
流被千百骸,結成五色珠。
表此堅光體,法化無有二。
念我遺教者,睹珠如佛在。
一粒細如菽,供養(yǎng)福無異。
況聚千萬珠,瞻仰發(fā)夙慧。
極果攝微因,感應通心臂。
佛是已成佛,我是未成佛。
果即在因中,當念無終始。
我以此一心,供養(yǎng)諸如來。
獲睹佛真身,朝暮常頂禮。
金輪觸神光,三十年于此。
今復聞棲賢,古塔示瑰異。
將建窣堵坡,作詩寄千里。
佛身不可贊,我贊非言句。
愿佛鑒我心,與佛身無極。
遂我今日愿,心光澤營衛(wèi)。
有理必有事,本舉末自至。
廣及諸未來,學佛到佛地。
堂虛寒月斜,禪靜孤燈趣。
與爾共經行,話余歸得路。
硯田懷舊春,竹榻依遲暮。
非具三生緣,寧邀五濁度。
初生尚無為,百憂旋相遇。
玉塞限冥鴻,金姑危宿鶩。
離騷不可消,痛飲亡所懼。
擊筑和悲歌,吹簫入市聚。
猖狂弗顧人,涕泣頻因兔。
屠狗屢追游,咀茹廢詩賦。
詎知伯玉非,但使灌夫酗。
風雅且云亡,死生胡解怖。
毒龍瞋咒聲,醉象恣狂步。
衣縱有神珠,劍幾非武庫。
云迷劇可憐,月愛恒多護。
鮑叔知夷吾,劉公容狄傅。
未足踰高深,為是拔淪痼。
浣彼瓦缶陋,登諸瑚璉富。
還拈柏子提,希見桃花悟。
污染出玄泥,鈐錘求密布。
饑施玉髓丸,渴待金莖露。
擊竹會有期,良宵永無負。
去年我自棲賢返,今日看君領眾行。
不住都緣衰病累,安禪佇想道風清。
山多橡栗頻收煮,地少王臣易隱名。
莫說偏枯無可似,西江模楷正相應。
石鑒大師住棲賢 南明 · 釋今沼
七言律詩
本師疇昔幽棲地,杖拂親承出庾關。
側聽道聲喧法窟,共推骨相稱奇山。
钁頭有法提應俊,茅屋隨時結豈難。
千七百人看滿會,肯令庸質老南蠻。
十年叢席未成林,分座能忘豎草心。
滿院松杉堂構在,一家?guī)r壑隱居深。
風晴磐石看云起,月涌長溪共雪吟。
勝事每慚予在后,枯藤絕壁好相尋。
楖栗橫挑別海濱,百千龍象逐行塵。
名山恰遂棲遲志,祖席全憑辦道身。
吐棄名言成玉屑,斬新條令辟荊榛。
聞風定見如川至,多結茅茨莫厭貧
按:李君明整理
⑴ 清徐作霖、黃蠡《海云禪藻集》卷二
鴻鵠雙棲珠樹林,朝來引翮別江潯。
閒鷗只解蘆花岸,深愧相呼萬里心。
青山如畫昔曾游,岳色湖光一片秋。
人臥綠溪千尺瀑,潮音日在萬峰頭。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