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吳尚默(1562年—1640年),字以時,別號元垣,直隸徽州府涇縣民籍。明朝官員,同進士出身。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初授浙江義烏知縣,任浙江同考官,擢山東道御史,出按四川。奢崇明作亂,會督撫合謀剪滅之。尋按廣東,控扼???,得以無事。崇禎時以疏救錢龍錫謫承天府知府,時流寇大擾,檄練鄉(xiāng)兵三千以備守禦。筑堤數(shù)十里溉屯田,勤勞九載,量移武昌,升本省右布政卒。
人物簡介
高捷(1567年—1633年),字心泰,號龍門,直隸真定府趙州寧晉縣人。曾祖高祿,祖高拱,父高凌煙,贈文林郎江西道御史,再贈奉政大夫大理寺左寺丞。母王氏,封太孺人,贈太宜人。兄高推,萬歷三十五年丁未科進士。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順天鄉(xiāng)試十四名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尋丁父憂,天啟二年(1622年)授河南固始知縣,平白蓮教李思賢等亂,中州刊傳《高侯平妖集》。旋以母憂去,服除,再令固始,崇禎元年授山東道御史,三月疏劾工部主事楊惟和、袁熿冒居副憲,少卿加銜陜西新督臣史永安、王之采以建祠互相推諉,詞臣吳孔嘉借黃山獻謏,流毒鄉(xiāng)井,章下所司。八月,以疏紏輔臣劉鴻訓,帝以捷肆意妄言,奪俸三月示懲。已而告歸。崇禎二年,吏部尚書王永光具疏特薦,以特旨起用,起補江西道御史。時袁崇煥被逮下獄,十二月高捷即疏參輔臣錢龍錫與崇煥奸逆相倚,崇煥之殺毛文龍也,龍錫密語手書,不一而足,即崇煥疏中亦有輔臣龍錫低徊私商之句,兩人陰謀詭計,目中安知有皇上乎?三年奉命巡按山東,劾府道四州縣二十人,東省肅然。三年庚午科山東鄉(xiāng)試,拔來儀、左懋第、姜埰等人,四年監(jiān)試禮部會試,又主武舉。會噪軍經(jīng)山左,為侍御出境后兩月事,坐謫補上林苑左丞,尋晉南銓主政,歷稽勛正郎,升山東東昌道副使,駐臨清。后以失陷屬邑,兵部擬遣戍,疏辨,下旨免戍。卒年六十七。墓在縣北十五里曹古疃。
人物簡介
【生卒】:1569—1640 【介紹】: 明浙江會稽人,字弘載,號麟武。萬歷二十九年進士,授檢討。天啟間累官禮部右侍郎,為魏忠賢黨所中傷,落職。崇禎初起為禮部尚書。后金兵迫都城,象坤登陴分守,祁寒不懈。帝聞其事,使與何如寵并相。引疾歸。卒謚文貞。維基
錢象坤(1569年8月12日—1640年《登科錄》記載的是「官年」,或和真實年齡有落差。),字弘載,號麟武,浙江會稽縣籍,山陰縣人,晚明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浙江鄉(xiāng)試二十九名舉人,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登辛丑科進士。天啟年間,任禮部右侍郎兼太子賓客,后又為南京禮部尚書,后因被魏忠賢指為繆昌期黨,落職閒住。崇禎元年(1628年)拜禮部尚書,協(xié)理詹事府。崇禎二年(1629年)冬,都城被兵圍,條陳禦敵三策。奉命登陴分守,祁寒不懈。崇禎帝感知,遂與何如寵并相。崇禎三年(1630年)溫體仁入,為錢象坤門生,錢象坤讓位而居其下。后累加少保,進武英殿。此時翰林有所謂“四錢”,即錢象坤、錢龍錫、錢謙益、錢士升,皆負有身望。后來他的學生溫體仁為首輔,錢象坤都沒有前去依附。崇禎四年(1631年)因其學生兵部尚書梁廷棟與御史水佳胤互斗,所以遭周延儒所惡。錢象坤為了避禍,特上五疏引疾去職,后家居十年,無病而卒。贈太保,謚文貞。
人物簡介
維基【介紹】: 明江西南昌人,字長卿。萬歷四十一年進士,崇禎六年官吏部考功文選郎中。痛絕諸弊。溫體仁謀以逆案人員入赦詔。羽文執(zhí)止之,而議起錢龍錫、李邦華等,偵事者誣羽文納二人賄,下獄,坐謫戍。久之復(fù)官,未赴卒。
吳羽文,字長卿,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同進士出身。萬歷四十年壬子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聯(lián)捷癸丑科進士,授全椒縣知縣,調(diào)繁江都縣,晉兵部主事,督武學。天啟二年(1622年)改禮部主事,三年改吏部驗封司主事,不久請求辭職。崇禎六年起為吏部驗封司員外郎,歷考功司郎中,官至吏部文選郎中,與溫體仁屢次發(fā)生矛盾。溫體仁設(shè)局錢龍錫、李邦華等人牽連到吳羽文,吳羽文被貶戍邊,很久后方恢復(fù)官職。
人物簡介
李長春(?—17世紀),字叔茂,號東起,江西吉安府安??h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李長春是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江西鄉(xiāng)試三十三名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會試二百六十六名,三甲三十二名進士,本年獲授廣州府推官,四年本省同考,崇禎元年考選,升浙江道御史,上疏罷去緝較、錄用遺賢、減免漕舟、禁止私謁。崇禎二年(1629年),崇禎帝在文華殿單獨召見周延儒,他和毛羽健、田時震為此事共同上疏:「漢朝大臣曾說過,公事應(yīng)當著大臣公開地說;私事則不能接受。這次皇上不在朝堂、不在上朝時召見;而在私下、在退朝后召見延儒,夜深時還開啟內(nèi)閣大門。賢者必定形跡自遠,不冒昧獲得功名。如果不是,為何任用這樣的人。」上疏后,崇禎帝嚴厲責備他們。之后李長春又彈劾周延儒圖謀私利、收受賄賂,崇禎帝生氣得將他遞捕入獄行刑,六科力救也沒有作用。大學士成基命長跪會極門,自辰時到酉時都不起來,才讓他免死,派往駐守邊疆。不久因為天旱,和錢龍錫、易應(yīng)昌、張鳳翔、杜齊芳一起釋放,有「五君子」之稱。弘光帝繼位,起用他為湖廣道御史,轉(zhuǎn)太仆卿。南京失守,他參與義師;得隆武帝擢任右僉都御史兼太仆卿。福京淪陷,李長春隱居不出仕,到八十三歲時去世。
人物簡介
李覺斯(一五八四—?),字伯鐸,晚號龍水老人。東莞人。明熹宗天啟五年(一六二五)進士,官至刑部尚書。時朝廷持法峻,稍不中旨,輒得重譴。禮臣黃道周以抗論時事,觸上怒,論死。覺斯上疏力爭,得嚴旨削藉。歸筑東郭洞天,為娛親計。著有《晚翠居集》。清溫汝能《粵東詩?!肪硭奈逵袀?。維基
李覺斯,字伯鐸,廣東東莞縣人。明末政治人物。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改禮科、兵科給事中。三殿大工成,上疏頌魏忠賢功德,并劾劉鴻訓。崇禎帝即位,誅魏忠賢,李覺斯改戶科,奏薦東林諸臣,疏參十孩兒、五虎、五彪,遂下倪文煥于獄。閣臣錢龍錫因遼東事論死,覺斯以國體為言,得減死為戎。遷應(yīng)天府丞,轉(zhuǎn)南京太仆寺卿。崇禎九年(1636年)正月,李自成部十余萬攻滁州,李覺斯盡力固守獲勝,留都不失。歷升順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尚書。崇禎十三年,以讞黃道周獄輕,遭嚴旨切責。削籍歸。廣州陷落,降清。張家玉起兵后,配合清兵攻滅之,并籍其家。卒年八十四。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生卒】:1585—1646 【介紹】: 明福建漳浦人,字幼玄,一字螭若,又字細遵,門人稱石齋先生。天啟二年進士。授編修。崇禎初進右中允,曾三次疏救故相錢龍錫,貶三秩,而龍錫得減死。又屢上疏言諸臣專事互相報復(fù),不顧大局,語刺大學士周延儒、溫體仁等,被斥為民。復(fù)起為少詹事,因疏劾楊嗣昌等,下詔獄,旋釋出,謫戍廣西。十五年,復(fù)故官。福王即位,用為禮部尚書。南京陷,唐王即位福州,擢武英殿大學士。自請往江西圖恢復(fù),至婺源遇清兵,戰(zhàn)敗被執(zhí),不屈死。道周潛心經(jīng)學,亦工書畫。有《易象正義》、《三易洞磯》、《洪范明義》、《石齋集》等。
字幼玄,一字螭若,漳州鎮(zhèn)海衛(wèi)人。天啟壬戌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中允,以言事落職。尋起官,以諭德掌司經(jīng)局,再遷少詹事,協(xié)理府事,謫江西布政司都事,逮系遣戍。復(fù)起禮部尚書。有大滌函書浩然詠。維基
黃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字幼玄(又作幼元、幼平),又字螭若、細遵,號石齋,人稱石齋先生,閩南、臺灣尊稱為「助順將軍」,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銅山(清朝時屬詔安縣,今為東山縣)人,祖籍莆田,學者、書法家、藝術(shù)家。明亡后抗清,被俘殉國。謚忠烈,乾隆時改謚忠端。明萬歷十三年,二月初九生于東山深井村,出生世家,年少家貧,在福建銅山(今屬東山縣)島上石室刻苦攻讀,曾在閩南漳州和廣東潮州收徒講學。有「閩海才子」之譽。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與倪元璐、王鐸同年。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為經(jīng)筵展書官,因丁憂去職。崇禎初復(fù)官編修。崇禎三年(1630年),任右中允。八月,錢龍錫以袁崇煥事下獄,廷臣無敢訟冤者。黃道周與錢龍錫素無私交,卻激于義憤,上疏稱:“今殺累輔,徒有損于國”,認為錢龍錫不宜坐死罪。崇禎帝不悅,以忤旨之罪把黃道周降級外調(diào),又礙于輿論,乃釋放錢龍錫,改戍浙江定海。崇禎十一年(1638年),楊嗣昌、陳新甲、方一藻皆有家喪,崇禎帝依舊“奪情”起用。黃道周對此連上三疏,指責此三人不忠不孝。道周又因指斥大臣楊嗣昌等私下妄自議和,七月初五日崇禎帝在平臺召開御前會議,要楊嗣昌與黃道周當場辯論,黃道周雄辯滔滔,“與嗣昌爭辯上前,犯顏諫爭,不少退,觀者莫不戰(zhàn)栗。”崇禎怒不可遏,斥責他:“一生學問只辦得一張佞口。”道周被連貶六級,謫江西布政司知事。遂辭官,于鄴山講堂開壇講學。崇禎十三年(1640年),江西巡撫解學龍以“忠孝”為由,向朝廷舉薦黃道周,認為他“可任輔導”。崇禎大怒,下令將二人入獄,以“偽學欺世”之罪重治,戶部主事葉廷秀、監(jiān)生涂仲吉等力救,也被逮入獄,后周延儒曰:“張溥、黃道周,皆有些偏,只是會讀書,所以人人惜他。”帝沉默不語。改廷杖八十,充軍廣西。崇禎十四年(1641年),楊嗣昌病死。崇禎想起黃道周的“清操力學,尚策勵”,赦其罪,并復(fù)官。道周告病回家,專心著書。明亡后,任南明禮部尚書,“嚴冷方剛,不偕流俗”,楊廷麟曾力薦他充講官兼直經(jīng)筵。弘光帝亡后,至福建福州。隆武帝封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兵部尚書。但兵權(quán)由鄭芝龍掌握,時清廷頒布剃發(fā)令,江南人民求救于南明隆武朝廷,芝龍養(yǎng)兵自重,不發(fā)一兵一卒。黃道周只得返鄉(xiāng)籌兵籌糧。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十九日道周募眾數(shù)千人,馬僅十馀匹,另有一月糧,出仙霞關(guān),與清兵抗擊。施瑯曾一度與他前往,不久卻徑自返回福建。夫人蔡氏嘆道:“道周死得其所了!”十月初抵達廣信(今上饒),募得三個月兵糧,分兵三路,向清兵發(fā)起進攻,一路向西攻撫州(今臨川),另兩路北上分攻婺源、休寧,不久三路皆敗。十二月六日,黃道周率隊向婺源出發(fā),至童家坊,得知樂平已陷,二十四日,抵明堂里時遇伏,參將高萬容逃去,于是全軍崩潰。黃道周與四門生蔡春溶、趙士超、賴繼謹、毛至潔沖鋒在前,終因兵弱,五人被徽州守將張?zhí)斓摲@。道周俘后,至金陵獄中,獄中吟詠如故,清廷派明舊臣洪承疇勸降,黃道周寫下這樣一副對聯(lián):“史筆流芳,雖未成名終可法;洪恩浩蕩,不思報國反成仇。”將殉難的史可法與洪承疇對比。承疇頗愧,上疏請求免除道周死刑,清廷不準。后絕食十二日,期間其妻蔡氏來信:“忠臣有國無家,勿內(nèi)顧”。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五日就義,臨刑前,盥洗更衣,取得紙墨,畫一幅長松怪石贈人,還給家人留下了遺言:“蹈仁不死,履險若夷;有隕自天,舍命不渝”。至東華門刑場上,向南方再拜,道周撕裂衣服,咬破手指,有血書遺家人:“綱常萬古,節(jié)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最后頭已斷而身“兀立不仆”,其門人蔡春溶、賴繼謹、趙士超和毛至潔同日被害,人稱「黃門四君子」。
人物簡介
清州搜玉【生卒】:?—1644 【介紹】: 明福建莆田人,字開美,號尊王。天啟二年進士。授開化知縣。擢刑科給事中,彈擊權(quán)貴無所避忌。崇禎四年,請釋大學士錢龍錫于獄。又疏陳馬政之弊。巡京營,請免班軍工役,盡歸行伍。累遷戶部右侍郎。清軍入近畿,家彥雪夜攜燈,步巡城堞,協(xié)理戎政,寢處城樓半年。十七年,農(nóng)民軍逼京師,守安定門,城破,自縊死。
王家彥,字燦三,天啟進士,官至戶部侍郎,曾參與纂修康熙《青縣志》。維基
王家彥(1588年—1644年),字開美,號尊五,福建莆田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啟壬戌進士,崇禎末官至戶部尚書。李自成破北京,王家彥自縊殉國。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授開化知縣,四年本省同考,五年調(diào)蘭溪縣。崇禎元年考選,擢刑科給事中。袁崇煥誅毛文龍,有人歸咎于大學士錢龍錫,家彥為他辯解,龍錫得免死。四年升工科右,五年巡視皇城,管工程。七年管王恭廠,加俸一級,升戶科左。八年升戶科都給事中,九年丁憂歸。崇禎十二年(1639年)起為吏科都給事中,此時流寇紛起,民生日蹙,家彥上疏:“催科急者書上考,督責嚴者號循良,不肖而墨者以束濕濟其饕餮,一二賢明吏束于文法,展布莫由。惟稍寬文網(wǎng),壹令撫綏,盜之聚者可散,散者可不復(fù)聚。又舊制捕蝗令,吏部歲九月頒勘合于有司,請實意舉行。”皇帝同意。擢大理寺右寺丞,十四年進本寺左少卿。十五年遷太仆寺卿,本年擢戶部右侍郎。清軍進犯京畿,改任兵部右侍郎,協(xié)理京營戎政。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升戶部尚書,帝曰:“戎政非家彥不可。”遂留任。不久李自成大軍迫近京師,王家彥分守安定門。城破,家彥從城上跳下,不死,又自縊于民舍,尸身被賊焚毀,殘其一臂,家仆收埋其尸。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謚忠端。清朝時賜謚忠毅。《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徐百朋(1596年—1616年),字元重,直隸松江府上海縣官籍。明朝進士。隆慶元年丁卯科舉人徐士亢(字叔謙)孫。錢龍錫門生。萬歷四十三年乙卯科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中丙辰科進士,未仕卒。行人司徐百朋墓,在二十八保十九圖野奴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