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黎遂球

相關(guān)人物:共 16 位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七四七
通岸(一五六六—一六四七),字覺道,一字智海。
憨山大師書記。
后居訶林。
工詩,曾與陳子壯、陳子升、黎遂球、區(qū)懷瑞、區(qū)懷年、黎邦瑊、黃圣年、徐棻、歐必元、歐主遇、黃季恒結(jié)南園詩社,稱南園十二子。
著有《棲云庵集》。
事見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九八。
清詩別裁集
字智海,廣東人。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四一
歐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
順德人。
大任從孫,主遇從兄。
十五歲為諸生,試輒第一。
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
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wù),善之而不能用。
當(dāng)時縉紳稱之為嶺南端士。
嘗與修府縣志乘,頗饜士論。
晚年遨游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
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fù)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
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
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志》卷二四有傳。
歐必元詩,以華南師范大學(xué)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為底本。
王世德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王世德(1577年—1639年),字長民,號回溪,浙江金華府永康縣象珠人。
萬歷二十八年(1600)考取庚子科舉人,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聯(lián)捷辛丑科進(jìn)士,授福建同安縣知縣,改閩縣知縣,升工部主事,四十年(1612年)主持山西鄉(xiāng)試。
出為黃州府知府。
萬歷四十五年(1617)升湖廣副使,四十七年晉武昌道參政。
天啟二年(1622)丁父憂歸,三年起復(fù)任貴州監(jiān)軍參政,六年升按察使,累官至廣東左布政使,廉而惠愛,訟不能直者,輒赴愬理,世德立為剖斷,多所平反。
豪猾詭承無名雜稅,悉繩以法。
會歲大饑,斗米百二十錢,世德取諸坊戶籍將行賑恤,孝廉黎遂球進(jìn)平糴法,因以頒行屬邑。
未幾,米價遂減。
后遷僉都御史,巡撫南贛,民送之之任,泣拜而去。
崇禎九年(1636)改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撫云南。
崇禎十二年(1639)正月初二,卒于官,年六十三。
贈兵部侍郎。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五○
謝長文(一五八八—?
),字伯子,號花城。
番禺人。
明思宗崇禎四年(一六三一)貢生。
素有文名,曾參與陳子壯所開南園詩社,又和黎遂球《黃牡丹詩》十章,名曰《南園花信詩》。
八年(一六三五)任惠州府訓(xùn)導(dǎo),歷平遠(yuǎn)縣、博羅縣教諭。
由教職升涢陽知縣。
廣州擁立,授戶部主事,歷仕戶部員外郎。
明亡,不復(fù)出。
晚年事釋函是于雷峰,名今悟,字了閒。
有《乙巳詩稿》、《雪航稿》、《秋水稿》、《謝伯子游草》。
清李福泰修同治《番禺縣志》卷一一、清陳伯陶《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一有傳。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五九三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號森瑯。順德人。明熹宗天啟二年(一六二二)進(jìn)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選陜西道御史。以疏參東廠魏忠賢,忤旨奪官歸里。乃構(gòu)堂于粵秀山麓,顏曰“偶然”。毅宗崇禎元年(一六二八),召補(bǔ)福建道御史。三年,監(jiān)北京鄉(xiāng)試。旋奉敕按云南,便道歸省,連遭父母之喪,起補(bǔ)廣西參議,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見羅孫耀撰墓志銘、吳元翰撰行狀。清黃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順德縣志》卷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三有傳。
維基
梁元柱(1584年—1631年),字仲玉,號森瑯,廣東廣州府順德縣倫教人。
元柱貌殊端秀,聰穎絕倫,稍長有大志,外恂謹(jǐn)而中持剛介,嘗觀競渡溺,族父援就己舍,勖之學(xué)。
元柱感奮力讀,無寒暑間。
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由副榜領(lǐng)鄉(xiāng)薦,天啟二年(1622年)成壬戌科進(jìn)士。
考選庶吉士,四年正月改授陜西道御史,掌陜西道。
是時廠監(jiān)魏忠賢結(jié)奉圣夫人客氏交煽內(nèi)外,權(quán)勢赫灼,宰執(zhí)皆俯首聽命,廷臣稍有聲者,率羅致而計去其異己。
會所識同僚某人愿為介紹以結(jié)交魏珰,輒峻拒之,某曰:履虎尾不畏咥人耶?
不答,索筆大書二十字示之曰:不憂不懼,君子乃能遁世;患得患失,鄙夫安可事君。
某以為不識時務(wù),逡巡去。
甫入臺,條上七事,侃侃數(shù)千言皆切中時弊。
勛貴子弟得蔭者,輒用郡守、部郎,往往驕侈,不習(xí)吏事,疏請改用間散光祿典簿,許以忠倚要路,巧營戶缺,侵剝官物,并論罷之。
四年汪文言獄興,忠賢藉以羅織,人人自危。
左副都御史楊漣抗疏列二十四大罪,下旨切責(zé)。
元柱與臺省諍臣合疏繼言,不納。
會六月京畿大雨雹,獨(dú)上穹蒼告變疏,疏入,魏忠賢深感憤怒,摘疏末數(shù)語指以誹謗,將矯旨置于極刑,有同縣宗人某方黨忠賢,陰為調(diào)度,僅擬嚴(yán)旨削籍為民,即為介見忠賢者。
歸隱五年,筑園城北粵秀山南,浚池得奇石,移古樹為配,謂皆偶得也,署堂曰“偶然”,日與其淵舊鄺露、黎遂球、陳子壯、趙焞夫、梁繼善輩詩酒高會,醉后畫山水人物神鬼,無不精絕,好事者得片楮爭寶焉。
獨(dú)不喜與當(dāng)事往還,值上元,露跨馬抵南海令前驅(qū),令怒,將拘辱之,元柱為緩頰不可。
崇禎改元,詔戮忠賢尸,復(fù)諸臣被冤陷者,元柱以原職召還。
二年(1629年)十月,清兵分三道入大安口進(jìn)龍井馬蘭,軍官周鎮(zhèn)戰(zhàn)沒,張安、王純臣遁,張萬春降,遂圍薊州,破遵化,京師戒嚴(yán)。
既而大兵將越薊州,拒于袁崇煥,遂破玉田、順義諸縣,向德勝門攻南城。
時元柱行抵河間,同召諸臣聞警皆遲疑不敢進(jìn),元柱慨然曰:主憂臣辱,此時恨不飛入都門,稽首殿階,以笏書策上前,為國家三百年養(yǎng)士報耳,泄泄留此,意且奚為?
聞?wù)呦汤⒎るS之行,無逗留者。
至京,補(bǔ)福建道御史,監(jiān)順天鄉(xiāng)試,出巡清壩,旋按云南。
自審理舉劾,以迄清厘錢谷,一矢公平,積弊頓清。
差峻,請便道歸省,連丁內(nèi)外艱,守制六年如一日,設(shè)祭田,由始祖而本支而分支,祖廟均焉。
初元柱少時,族有忌者辱之不能堪,至貴,詣門謝,置弗校。
服闋,崇禎四年八月遷陜西右參議,未赴病卒,年四十八,國朝雍正中祀鄉(xiāng)賢。
著有《疏要》四卷、《偶然堂集》四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廣東高明人,字啟圖。少有才,為輔臣趙志皋所重。天啟七年舉人,授當(dāng)陽縣知縣。時縣邑殘破不堪,蒞任后設(shè)義倉,興學(xué)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聲。后補(bǔ)平山令,告歸。有《趨庭稿》、《游燕草》、《游滁草》等。
全粵詩·卷五九六
區(qū)懷瑞,字啟圖。
高明縣人。
區(qū)大相之子。
少負(fù)大才,賦《秋雁詩》,趙志皋見之,深為器重。
嘗與陳子壯、陳子升、歐主遇、歐必元、區(qū)懷年、黎遂球、黎邦瑊、黃圣年、黃季恒、徐棻、僧通岸重修南園舊社,稱十二子。
明熹宗天啟七年(一六二七)中舉人。
歷當(dāng)陽、平山兩縣知縣。
明末,與黎遂球、鄺露等奔走國事,后遇害。
著有《瑯玕巢稿》四卷、《玉陽稿》八卷,及《趨庭》、《游燕》、《游滁》、《南帆》諸草。
清于學(xué)修康熙二十九年刊本《高明縣志》卷一三有傳。
區(qū)懷瑞詩,《趨庭》、《游燕》、《游滁》諸草,未見存本。
存世別集,有《瑯玕巢稿》、《玉陽稿》。
《瑯玕巢稿》四卷,首二卷為詩,后二卷為文;《玉陽稿》八卷,首二卷為詩,后六卷為文。
今取臺灣中央圖書館藏明天啟崇禎間刊《瑯玕巢稿》及明崇禎間刊《玉陽稿》為底本,仍依原刻本編次分卷。
今補(bǔ)輯明陸鏊、陳烜奎纂修崇禎十三年刻本《肇慶府志·藝文志》(區(qū)懷瑞任分輯)所錄區(qū)氏詩,另作一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6—1647 【介紹】: 明末廣東南海人,字集生,號秋濤。萬歷四十七年進(jìn)士。授編修。天啟四年典浙江鄉(xiāng)試,發(fā)策刺魏忠賢,削籍。崇禎初起故官,累遷禮部右侍郎,以故除名歸。南明弘光帝起為禮部尚書,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稱帝肇慶,授為東閣大學(xué)士兼兵部尚書。起兵攻廣州,兵敗被執(zhí)死。謚文忠。有《云淙集》、《練要堂稿》、《南宮集》。
全粵詩·卷五七三
陳子壯(一五九六—一六四七),字集生,號秋濤。南海人。熙昌子。明神宗萬歷四十七年(一六一九)進(jìn)士,廷對第三,授翰林院編修。明熹宗天啟四年(一六二四),典浙江試,發(fā)策刺閹豎,魏忠賢削子壯及其父給事中熙昌籍。明思宗崇禎初,起故官,歷官至禮部右侍郎,充經(jīng)筵講官。每召見,輒稱旨。旋以言宗室事,唐王上疏底之,下之獄,減死放歸。后唐王立福建,召為相,竟以宿憾而不行。遭國變,于廣州修南園,結(jié)詩社。永明王立于肇慶,授子壯東閣大學(xué)士兼兵部尚書,督廣東、福建、江西、湖廣軍務(wù)。會大兵入廣州,唐王弟聿被執(zhí)死,子壯止不行。順治四年(一六四七)春,與陳邦彥、張家玉、王興、賴其肖等先后起兵,駐五羊驛,為大軍擊敗,走還九江。九月,大兵克高明,被執(zhí)至廣州,不降,被戮,子壯母自縊。永明王贈子壯番禺侯,謚文忠,蔭子上圖錦衣衛(wèi)指揮使。清朝褒典,追謚忠簡。有《南宮》、《秋痕》、《云淙》諸集。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三、清張廷玉等《明史》卷二七八有傳。陳子壯詩,以梁基永藏清刊《陳文忠公遺集》為底本。
槜李詩系·卷四十
字秋濤,熙昌子,官尚書。
維基
陳子壯(1596年—1647年),字集生,號秋濤。
廣東南海縣沙貝村(今廣州白云區(qū)金沙街沙貝社區(qū))人。
明末及南明政治人物。
永歷時官東閣大學(xué)士兼兵部尚書,謀求收復(fù)廣州,兵敗殉國。
陳子壯出生廣州九曜坊之杲日堂故宅,四歲能文、七歲能詩,萬歷四十七年己未(1619年)成一甲第三名進(jìn)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魏忠賢欲延為己用,被陳婉拒,魏忠賢大怒:“何物陳子壯,竟敢逆我意!
”天啟四年(1624年),自翰林院去浙江主持鄉(xiāng)試,策論〈歷代宦官之禍〉,為魏黨所忌,遂罷職,定居鹽倉街。
崇禎時,官左春坊左諭德,升禮部侍郎、兼侍讀學(xué)士。
后因朱姓案下獄,不久罷歸鄉(xiāng)里。
崇禎十年(1637年)在廣州白云山辟云淙書院,次年修禊南園,與其弟陳子升及黎遂球、區(qū)懷瑞、曾道唯等12人修復(fù)南園詩社,世稱南園十二子。
后在禺山書院授徒講學(xué)。
弘光時,為禮部尚書。
隆武二年(1646年),廣州城陷,陳子壯與弟陳子升捐資募兵,在南海九江舉旗誓師,永歷帝授以東閣大學(xué)士兼兵部尚書。
陳邦彥同陳子壯密謀攻取省城,同廣州城內(nèi)的原明朝廣州衛(wèi)指揮使楊可觀、楊景曄秘密聯(lián)系,“暗用桂字印票,號召多人”為內(nèi)應(yīng),不料事泄,張貼檄文的家僮被清軍捕獲。
后兵敗被俘至廣州,佟養(yǎng)甲下令將陳子壯“寸磔于教場”,與陳邦彥、張家玉合稱為“南明三忠”。
謚號文忠。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一三
歐主遇,字嘉可,號壺公。
順德人。
質(zhì)敏博學(xué),篤孝友。
十赴秋闈不售,明熹宗天啟七年(一六二七)中副榜,貢太學(xué),祭酒孔貞運(yùn)賞異之。
主遇樂善好施,明桂王永歷二年(一六四八)大饑,倡賑,存活數(shù)百家,人戴其德。
居平,客來問,宇屨滿戶外。
晚年薦秘書,以病辭免。
優(yōu)游林壑,絕跡公門。
曾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fù)修南園詩社,為南園十二子之一。
著有《自耕軒集》、《西游草》、《北游草》及《醉吟草》。
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

人物簡介

維基
龔棻(?
—1640年代),字蠡源、建木,江西南昌府新建縣蜀溪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龔棻是天啟四年(1624年)舉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成進(jìn)士,弘光元年(1645年)在南京赴吏部應(yīng)選;當(dāng)時馬士英、阮大鋮把持朝政,他打算離間二人,因此故意和馬士英親友秘密交談反間,令對方動心,及后阮大鉞計劃誅殺東林黨人時,馬士英持卻持相反意見。
南京失陷,他到福京謁見隆武帝,得授廣州府推官,招降海盜羅明受,因功升官驗(yàn)封主事、員外郎。
清兵攻至天興,萬元吉出鎮(zhèn)忠誠;龔棻招募水師五營,監(jiān)督羅明受、黃志忠六千人前往,到南安時遇上敵軍戰(zhàn)敗,他只身逃出至忠誠。
隆武二年(1646年)十月,忠誠援絕城危,萬元吉勸他離去謀求后路,他假裝答應(yīng);數(shù)天后對方催促他,他大聲說:「走了!
」和兩名仆人在金門乘坐一艘小船,離岸一丈多后向北面拜過,投水而死。
南明朝廷追贈太仆卿、兵部右侍郎,謚忠毅,清朝通謚節(jié)憫。
當(dāng)?shù)厝藢⑺蜅钔Ⅶ?、萬元吉、姚奇胤、黎遂球、郭維經(jīng)、彭期生一起供奉,建祠祭祀。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七○
黎景義(一六〇三—一六六二?
),一名內(nèi)美,字克和。
順德人。
明思宗崇禎間諸生。
黎遂球、陳邦彥、梁朝鐘、陳子壯、張家玉等皆為其友。
明清鼎革,奉母隱居桃山不出。
著有《二丸居集》八卷。
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有傳。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