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陳貞慧

相關(guān)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4—1645 【介紹】: 明池州府貴池人,字次尾,號樓山。
意氣橫厲一世。
崇禎十一年,與陳貞慧等倡議聲討逆案阮大鋮,揭發(fā)其再起陰謀。
撰《留都防亂公揭》。
署名者一百四十余人。
福王即位后,大鋮得志,應(yīng)箕遂亡命他鄉(xiāng)。
南都失守,起兵應(yīng)金聲,兵敗被執(zhí),慷慨就死。
有《東林本末》、《樓山堂集》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次尾,貴池諸生。有樓山堂前后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11—1671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字密之,號鹿起。入清為僧,名大智,字無可,別號有藥枕、弘智、愚者大師等。少為復(fù)社名士。明崇禎十三年進(jìn)士,官檢討。弘光時為馬士英、阮大鋮中傷,逃往南海,以賣藥自給。永歷時任左中允,遭誣劾。清兵入粵后,在梧州出家。學(xué)問廣博,于禮樂律數(shù)聲音文字書畫藥卜,無不析其旨趣,尤精于科學(xué)和哲學(xué),重視“質(zhì)測”,意即實驗。與利瑪竇交往甚密,通曉當(dāng)時西方科學(xué)知識,對神學(xué)多所批評。所著有《通雅》、《物理小識》、《藥地炮莊》、《東西均》、《浮山集》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五
弘智,字無可,別字藥地,桐城人,本姓方,名以智,字密之。明崇禎庚辰進(jìn)士,官檢討。初為報恩寺僧,后開法于青原山。有《浮山集》。
詞學(xué)圖錄
方以智(1611-1671) 字密之,號曼公,又號鹿起、浮山愚者,逃禪以后名行通、無可、五老、弦智、愚者、墨歷、木立、藥地、極丸、浮廬等。安慶人。崇禎十三年進(jìn)士,任翰林院檢討。思想家、哲學(xué)家、科學(xué)家。著述百余種,最著者《通雅》、《物理小識》,又有《藥地炮莊》、《東西均》哲學(xué)著作,又有《浮山文集》、《博依集》、《易余》、《一貫問答》、《切韻源流》、《流寓草》、《周易圖象幾表》、《性故》、《學(xué)易綱宗》、《諸子燔痏》、《四韻定本》、《內(nèi)經(jīng)經(jīng)絡(luò)》、《醫(yī)學(xué)會通》等。
維基
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號曼公,又號鹿起,別號龍眠愚者,出家后改名大智,字無可,別號弘智,人稱藥地和尚,直隸桐城縣(今安徽省桐城市)人,明末清初學(xué)者、思想家、科學(xué)家。
祖父方大鎮(zhèn),曾任萬歷朝大理寺少卿,治《易經(jīng)》、《禮記》,著述宏富。
父親方孔炤,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進(jìn)士,崇禎朝官至湖廣巡撫。
方以智幼稟異慧,六歲知文史,博覽群書。
早年隨父宦游,至四川嘉定、福建福寧、直隸、燕京等地,見名山大川,與西洋傳教士畢方濟(jì)與湯若望交往,并閱西洋之書。
與冒襄、侯方域、陳貞慧,合稱明季四公子。
崇禎七年(1634)桐城民變,方孔炤留守,方以智隨家人避居南京。
崇禎十二年(1639年)舉己卯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聯(lián)捷進(jìn)士,授翰林院檢討,李自成入北京后,受到了嚴(yán)刑拷打。
不久李自成兵敗山海關(guān),方以智趁亂逃往南方。
入南明永歷朝,除經(jīng)筵講官,因偽書案被免職。
自行參加抗清活動,兵敗后出家為僧,改名換姓,人稱“藥地和尚”。
因“粵案”被清廷押解北上,赴南昌省獄,又押往廣東對案,十月初七日行至江西萬安惶恐灘頭,想起宋朝末年文天祥事跡,自沉于江殉國。
一說坐化。
據(jù)說,以智浮沉江湖抗清時,在社會底層,推動了秘密結(jié)社天地會的發(fā)展。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密之,桐城人。崇禎庚辰進(jìn)士,授翰林檢討,有《浮山全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11—1693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如皋人,字辟疆,自號巢民。
冒起宗子。
明副貢生,當(dāng)授推官,不出。
與桐城方以智、宜興陳貞慧、歸德侯朝宗,并稱四公子。
入清,以友朋文酒為樂,不受博學(xué)鴻詞薦。
所居水繪園,為當(dāng)時名園。
有《樸巢詩文集》、《水繪園詩文集》、《影梅庵憶語》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三
冒襄,字辟疆,號巢民,又號樸庵,如皋人。明崇禎壬午副貢,授臺州府推官,不就。有《樸巢詩選》、《水繪庵詩集》。
詞學(xué)圖錄
冒襄(1611-1693) 字辟疆,號巢民,一號樸庵,又號樸巢,私謚潛孝先生。
1636年冒襄與張明弼結(jié)盟,參加復(fù)社,同陳貞慧、方以智、侯朝宗過從甚密,人稱"四公子"。
十四歲刊刻詩集《香儷園偶存》,董其昌比為王勃。
有《巢民詩集》、《先世前征錄》、《樸巢詩文集》、《水繪園詩文集》、《影梅庵憶語》、《寒碧孤吟》、《六十年師友詩文同人集》等。
清詩別裁集
字辟疆,江南如皋人。
南渡時,用為推官,不就,以貢士終。
有《樸巢詩集》。
○辟疆與宜興陳定生、商丘侯朝宗矜名節(jié),持正論,品核執(zhí)政,不少寬也。
馬、阮當(dāng)國時,幾罹于禍。
后居水繪園,以友朋文酒為樂,遠(yuǎn)近高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18—1654 【介紹】: 明末清初河南商丘人,字朝宗。
侯恂子。
少時為復(fù)社、幾社諸名士所推重,與方以智、冒襄、陳貞慧號四公子。
南明弘光時,以不受阮大鋮籠絡(luò),險遭迫害,夜走依總兵官高杰,又曾入史可法幕。
入清,應(yīng)順治八年鄉(xiāng)試,中副榜。
文章富才氣,與魏禧、汪琬號清初三家。
有《壯悔堂文集》、《四憶堂詩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二
侯方域,字朝宗,商丘人。副貢。有《四憶堂詩集》。
清詩別裁集
字朝宗,河南商丘人。有《壯悔堂集》。○朝宗以古文鳴,詩特其寄興,識者比之皇甫持正、李習(xí)之、蘇明允,最為愜當(dāng)。
詞學(xué)圖錄
侯方域(1618-1654) 字朝宗。
河南商丘人。
散文家,與魏禧、汪琬齊名。
明戶部尚書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輩皆東林黨人,均因反對宦官專權(quán)被黜。
復(fù)社成員,文章風(fēng)采,著名于時,與冒襄、陳貞慧、方以智,合稱明季四公子。
入清參加科舉,應(yīng)河南鄉(xiāng)試為副貢生。
孔尚任撰《桃花扇》劇本寫侯方域與李香君事。
有《壯悔堂文集》、《四憶堂詩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1—1688 【介紹】: 清江蘇宜興人,字其年,號迦陵。
陳貞慧子。
十七歲為諸生。
美髭髯,時稱“陳髯”。
駢文及詞,最負(fù)盛名。
詩各體皆工。
康熙間舉鴻博一等,授檢討,與修《明史》,越四年而卒。
有《兩晉南北史集珍》、《湖海樓詩集》、《迦陵文集》、《迦陵詞》。
晚晴簃詩匯·卷四十五
陳維崧,字其年,一字迦陵,宜興人。諸生??滴跫何凑僭嚥W(xué)鴻詞,授檢討。有《湖海樓集》。
詞學(xué)圖錄
陳維崧(1625-1682) 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人。諸生。少負(fù)才名,吳偉業(yè)譽(yù)為"江左三鳳凰"之一。然科舉數(shù)不利,游食四方。至京交朱彝尊,合刻《朱陳村詞》,名噪都下。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xué)鴻詞,授檢討。與修《明史》。工駢文,才力富健,風(fēng)骨渾成,為清初名家。其詩則近吳偉業(yè)婁東一派。最工詞,負(fù)盛名,為陽羨詞派宗主,所為詞沉雄俊爽,論其氣魄,古今無敵手。內(nèi)容題材十分廣闊,對詞境有開拓之功。與朱彝尊并稱"陳朱"或"朱陳"。有《湖海樓全集》。詞集名《湖海樓詞》。又與吳本嵩等輯《今詞苑》,與曹亮武等輯《荊溪詞初集》。
清詩別裁集
字其年,江南宜興人??滴跫何?,以諸生召試博學(xué)鴻辭,官翰林院檢討。著有《湖海集》?!痍悪z討四六及詞,宇內(nèi)稱許,而詩品古今體皆極擅場,尤在四六與詞之上,從前人無品評者,故特表之?!饳z討年四十馀,尚為諸生,有日者謂之曰:“君過五十,必入翰林?!泵疯妓举浽娪小俺瘉砣照邩蜻呥^,為許功名似馬周”句,后果然。事見《池北偶談》。
烏絲詞·序
丙午之秋,余與陳子其年俱落第,后會黃山孫子無言,意欲以吾兩人詩馀梓以行世者。嗟乎!余與陳子少志觀光,許身稷契,意謂有神之筆。庶幾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誰知蕭條瓠落,而與鶯嘴啄紅,燕尾點(diǎn)綠,爭長于鉤簾借月,染云為幌之間,豈吾兩人之志哉?陳子嘆曰:是亦何傷!丈夫處不得志,正當(dāng)如柳郎中使十七八女郎按紅牙拍板歌“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以陶寫性情,吾將以秦七、黃九作萱草忘憂耳。雖然昔裴休為相,李群玉能詩,薦授校書郎,而陳去非長于歌詞,亦為高宗所眷注。孰謂詩詞一道,何嘗不得知巳于天子宰相哉。彼尤尚書謂程正伯之文每過于詩,說者以為是時當(dāng)涂諸公方且以文章薦正伯,尤公之言,可謂識正伯之大者。但不知代往年遙,此事可傳,而復(fù)可見否耶?為勸陳子生逢堯舜,垂翅青冥,此意宜付之悠悠,曠士之胸,且暫往東皋,與汝石交辟疆冒君,每得一好詞,如沈廉叔、陳君寵輩,付蓮、鴻、蘋、云,品清謳為一笑樂。冬季歸陽羨,當(dāng)復(fù)借紫云相伴,又何減堯章過垂虹橋畔,小紅低唱我吹簫也。至于裁云縫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聲,驅(qū)遣齊梁,輿臺溫李,則又當(dāng)世傳寫,織帕機(jī)房,不必待余揚(yáng)扢矣。時窮冬凜冽,不亞改之寒甚手顫時,陳子幸為余沽酒。江都宗元鼎定九撰。
槜李詩系·卷四十一
字其年,宜興人。官檢討。有授簡湖海詩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宜興人,初名元祥,字王谷,別號善卷(一作權(quán))子,學(xué)者稱息齋先生。
明諸生。
與同鄉(xiāng)陳定生最友善。
入清,棄科舉,以詩文自娛,與定生子其年及侯方域、魏禧等相交往。
詩文成就俱高,而尤精經(jīng)世之學(xué),助州縣治刑名錢谷,均有成績。
卒于康熙十年以后,年五十余。
有《鳴鶴堂詩文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五
任源祥,字王谷,號息齋,宜興人。明諸生。有《鳴鶴堂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蘇宜興人,陳貞慧次子,字半雪。
庠生,好飲酒賦詩,一時名士多與之游。
有《亦山草堂詩》、《亦山草堂詩馀》等。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三
陳維嵋,字半雪,宜興人。諸生。有《亦山草堂遺稿》。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明律篇第四之三
釋真義,字松隱,姓曹氏,江都人也。
母戴氏,感異兆有白衣授青蓮一枝,垂花合跗,驚而舉子。
故生有夙慧,幼而聰穎,稍長就傳,知求大義,不屑章句,塾師驚異焉。
年近弱冠,頗厭世俗,父母愛憐,不忍舍去,因念前?,當(dāng)證蓮臺,遂爾聽許。
送投子寺,禮靜生祝發(fā),一見教典,如溫故簡,每謂“佛法不出三學(xué),慧由定生,定從戒始”。
乃渡江登華山乞具足于定庵,一期之中,威儀動靜,謹(jǐn)肅端嚴(yán),精究律門,終歲靡懈。
定庵深相契許,知非凡器,拔為序首。
董率后進(jìn),善誘多方,莫不感佩。
嘗言:“天臺創(chuàng)教,其預(yù)設(shè)律宗制度,悉與西方未來之經(jīng)印合,教非律不能精嚴(yán)也,舍戒律而譚宗教,如匠氏之廢繩墨,安能善其事乎?
”聞?wù)邍@服,每欲兼靈鷲三宗,擴(kuò)允心境,遂下吳門,渡錢塘,登天臺,遍參有道,多相契重。
旋入京師,王公天寶仰其聲譽(yù),延居延壽蘭若,正席方丈,乃愿行頭陀行,一時歸禮者傾國而來。
明年宏法給孤寺,鱗附蟻聚,室無所容。
未幾,定庵速之還山,竟付衣缽。
戒壇累啟,四方云集,抗席敷陳,花雨繽紛,圓音遠(yuǎn)鬯,上達(dá)天聰。
康熙癸未仲春,圣駕南巡,徵赴行在,敕賜慧居寺額,御書《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祗受而歸,辟閣珍儲。
丁亥春,翠華南巡,幸臨斯山,垂詢創(chuàng)建始末,應(yīng)對詳盡,天顏有喜,為書“蓮界云香”、“精持梵戒”二額賜之。
又書“涌香林”三字于方丈,以示優(yōu)異。
說者謂蓮香天語與母兆暗合,斯為驗矣。
初夏回鑾,渡江迎候,復(fù)賜金箑彩筆、淵鑒、法帖諸物,寵錫優(yōu)隆,遐邇嗟咨。
一日示微疾,集眾曰:“七日后吾當(dāng)別矣。
”至期沐浴更衣,危坐而逝。
春秋四十九,臘三十八,坐夏二十五,塔于龍山一葉庵左。
義道貌魁梧,法音清遠(yuǎn),頂如霽月,發(fā)若旋螺,不厲而嚴(yán)。
語無輕發(fā),接物以誠,渭涇弗爽,人多敬之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93—1760 【介紹】: 清河南商丘人,字質(zhì)夫,號雁橋。
陳貞慧孫,其父陳宗石贅于商丘,遂為豫人。
康熙五十年舉人。
歷官中書、御史、甘肅布政司參議,分守寧夏道。
坐事罷歸,家居二十余年。
有《四書直解》、《孟子論文》、《河套志》、《宋州人物志》、《寓園纂集》、《雁橋詩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