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朱亨嘉(1583年—1646年),祖籍安徽鳳陽,父靖江榮穆王朱履祜。朱亨嘉早年以庶子身份襲封,父親嫡子與本藩宗室上疏攻訐,歷經(jīng)天啟、崇禎兩朝都未了結。南京淪陷后,于隆武元年(1645年)八月初三日,在廣西總兵楊國威、桂林府推官顧奕等人的擁護下,自稱監(jiān)國于桂林,改桂林為西京,改元興業(yè)[1]。當時在梧州廣西巡撫瞿式耜得知朱亨嘉僭位,要思恩參將陳邦傳助防,又通知當?shù)赝了镜摹咐潜?,不要聽從朱亨嘉的調(diào)遣。瞿式耜不奉朱亨嘉召令,朱亨嘉親至到梧州,拘捕了瞿式耜,幽禁在桂林。時唐王朱聿鍵為帝,瞿式耜派人去祝賀,要求朱聿鍵來平定朱亨嘉的叛亂。兩廣總督丁魁楚在梧州突然發(fā)兵進攻,朱亨嘉逃回桂林。受困于桂林的朱亨嘉,釋放了瞿式耜,希望瞿式耜能幫他守城。瞿式耜與中軍官焦璉召陳邦傳共同捉拿朱亨嘉,在八月二十五日朱亨嘉被俘,隆武二年二月(1646年)年被押到福建,四月被縊殺。子朱若極是有名的書畫家石濤。
人物簡介
釋圓旭,字萬松,通海人。少機敏,負奇氣。既舍俗,務修持。宗乘教觀,靡不博通。周覽名山,行蹤所至,勝境殆遍。嘗慨然慕濟顛之為人,故任性飄忽,倜儻怪特,久亦自得。明崇禎間,還滇,憩于筇竹。起居不常,飲食無節(jié),狀類瘋狂。時入酒樓,高歌起舞,旁若無人。人或戲之,則發(fā)人隱私,語多奇中。嘗衣婦女襦裙,遨游市廛,亦不知所自來。市人環(huán)觀所著裙服,頃忽不見,莫測所以。每一入定,即危坐道旁,數(shù)日不移,風雨卒至,亦不知避,瞑息如故。一日遍辭所識,還山沐浴,焚香禮佛,告眾作別,眾未之信,唱偈坐化。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六【生卒】:1612—約1692 【介紹】: 清僧。湖南武陵人,俗姓劉,字石溪,一字介丘,號白禿,又號石道人、殘道人等。幼孤,自剪發(fā)投龍山三家庵為僧。遍游名山,與顧炎武、錢謙益、周亮工等人皆有交誼。后住金陵牛首山棲幽寺,為堂頭和尚。善畫山水,喜用禿筆、渴筆,專長干筆皴擦,意境奇奧幽深。書法亦自成一體。與石濤并稱“二石”,與程青溪并稱“二溪”。為清初四高僧之一。
髡殘,字石溪,一字介丘,號電住,又號白禿,自稱殘道者,武陵人,本姓劉。住江寧牛首寺。清詩別裁集
字石溪,湖南湘潭人。
人物簡介
【生卒】:1621—1691 【介紹】: 清安徽休寧人,僑居和州。字務旃,號鷹阿山樵?;顒佑谇∧觊g。工詩善畫,尤擅山水,長枯筆,饒有韻致,深得元人氣味。晚晴簃詩匯·卷一十六
戴本孝,字務旃,別號鷹阿山樵,和州人。有《前生》、《余生》詩稿。詞學圖錄
清詩別裁集戴本孝(1621-1693) 字務旃,號鷹阿山樵,別號黃水湖漁父、太華石屋叟等,和州(今安徽省和縣)人。喜交游,與畫家、詩人漸江、龔賢、石濤等友善。善畫山水,所作多為卷冊小景,風格學元代倪瓚、王蒙、黃公望等而自出新意。畫史將其列入清初新安派。亦工書法及詩。有《前生詩稿》、《余生詩稿》等。
字務旃,江南和州人。布衣。著有《前生馀生詩稿》。○《池北偶談》載,務旃性情高曠,在京師時,夜與友人談華山之勝,晨起即襆被往游。新城贈詩所云“洛陽貨畚無人識,五月騎驢入華山”是也。詩近平直,茲錄其集漢魏集陶數(shù)章。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生卒】:約1626—約1705 【介紹】: 明末清初江西南昌人,譜名統(tǒng)??,號八大山人,又號雪個、人屋、個山、傳綮、驢屋等。明寧王朱權后裔。明亡后削發(fā)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譜道院,改名道朗,字良月,號破云樵者。工書畫,擅畫山水、花鳥、竹木,筆墨簡括,意境冷寂,形象夸張。所作花鳥,每以“白眼向人”,所署“八大山人”,筆形似“哭之”或“笑之”,寄寓故國之痛。書法學二王及顏真卿,自成一格。與石濤、弘仁、髡殘并稱清初四高僧。有《八大山人詩鈔》、《八大山人書畫集》。
朱耷(1626-1705) 原名統(tǒng)??,號八大山人、雪個、個山、個山驢、驢、驢屋、人屋、良月、道朗、法堀、掣顛、純漢、綮雪衲、臥屋子、弘選等。朱耷為僧名,"耷"乃"驢"字俗寫。南昌人。明寧獻王朱權九世孫,畫家、書法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明亡后,國毀家亡,心情悲憤,23歲落發(fā)為僧,法名傳綮,字刃庵。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九【生卒】:1649—1708 【介紹】: 清宗室,字問亭,號皋漁父。襲封三等輔國將軍。后因故追削爵。與劉獻廷、石濤交往。工詩畫。有《問亭詩集》。
博爾都,字問亭,號東皋漁父,輔國愨厚公培拜孫。襲輔國將軍。有《問亭詩集》、《白燕棲草》。清詩別裁集
字問亭,宗室鎮(zhèn)國將軍。著有《問亭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