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恩慶(1799年 - 1864年),字季云(一作寄云),號集園,別署李季子,又號三盤老民,齋名愛吾廬,內務府漢軍正白旗人,籍直隸省永平府灤州。清朝官員,進士出身,書畫鑒藏名家,善畫山水。嘉慶丙子科舉人,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科二甲第二名進士,初授翰林院編修,歷官河南道、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禮科掌印給事中、甘肅甘涼道兼署甘肅按察使、甘肅布政使、廣東鹽運使、兩淮鹽運使。道光十七年丁酉科湖北鄉(xiāng)試副考官。退休后,隱居于盤山下石佛村,筑園于宅之西,起鳥盡云間之樓(載劉聲木《萇楚齋隨筆》)。李恩慶是當時京畿之地鑒藏書畫的名家。家中富藏書籍、碑帖、書畫、古器物。被歸為書畫收藏界的“三李”(李恩慶、李東、李佐賢)。精于鑒賞,且工書畫。恩慶"嘗與大興劉寬夫(名位坦)及心泉和尚(松筠庵主持,時名書畫僧)相往還。一經諸公品題,若士之登龍門者”(據崇彝《道咸以來朝野雜記》)。兩次題跋于(傳唐代閻立本所畫)《歷代帝王圖》(現(xiàn)藏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擬歸隱,戴熙為畫《平谷山莊圖》卷,曾國藩作詩《為李寄云題平谷山莊圖》(載《曾國藩全集》14)。善畫山水(載李放《八旗畫錄》),其墓地在順天府薊州平谷縣(今平谷區(qū)),曾三作《平谷山莊圖》(原皇家靜寄山莊,又名盤山行宮),合為一卷,張穆 (清朝)(號石舟)題詩跋《李寄云侍御平谷山莊圖》(載楊鐘羲《雪橋詩話》卷11)。著有《愛吾廬書畫記》,前集四卷,共著錄二百八件;今僅存卷三,明人四十一件,卷四國朝七十六件,共一百一十七件(據容庚《歷代著錄畫目續(xù)編》)。另有《愛吾廬書畫聞見錄》、《愛吾廬書畫題跋》。曾作畫《摹黃鶴山人聽雨樓圖卷》,進士何紹基贈詩《題李寄云侍御摹黃鶴山人聽雨樓圖卷》,有“詩心到處能聽雨,畫里憑虛自作樓”句(載《何紹基詩文集》、《東洲草堂詩鈔》卷8)。師從嘉慶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進士陳官俊,而陳官俊之子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進士陳介祺又受業(yè)于李恩慶,李恩慶與陳介祺在書畫收藏中時有往來。李恩慶曾收藏元代趙孟頫行書節(jié)錄《道德經》手卷,李恩慶在其跋語中講到賈客持此卷先求售于陳介祺,當時雙方皆以為是偽品,未成交,遂被李恩慶購得,鑒定為真跡,后陳官俊、陳介祺均題跋。家族一門在清代共出十二位文科進士(參見李祉)。
人物簡介
許祥光,廣東潮州府澄??h人,出生于廣東番禺(今廣州市越秀區(qū)),進士出身。廣州第一大鹽商、潮州人許拜庭的長子許祥光,嘉慶廿四年(1819)中舉人,道光十二年(1832)中壬辰恩科進士,歷任廣西按察使、布政使。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因母喪回故居,經理投效局。道光廿九年(1849),他率族人在高第街建起許拜庭大夫家廟,又建大宅,從此那一帶便名為“許地”。道光廿九年四月,香港總督兼英軍司令文翰重申洋人入廣州城的要求。雖遭清粵當局拒絕,而英軍艦仍闖進珠江,欲強行入城。見此情勢,許祥光聯(lián)合廣州愛國士紳,自己帶頭捐獻白銀6萬兩,號召城內外居民組織團練備戰(zhàn)。還以粵紳名義正式致函文翰,陳說利害,點破了英軍的恫嚇。最后文翰無計可施,不得已在洋行門前貼布告:“嚴禁英人入城”。許祥光抗夷有功,后被官府嘉獎賜爵三品頂戴,粵省士民曾贈匾以頌其愛國御敵之德。咸豐二年十二月三十(1853年2月7日),由廣西桂平梧郁道道員升任廣西按察使。咸豐四年(1854日),八月罷。他的7個兒子皆中舉人,其中許應鑅歷任臨江知府、江蘇按察使、浙江布政使等職,被百姓譽為“許青天”。許氏家族在清代還出了任至工部、禮部尚書的許應骙,為政清廉、積極支持戊戌變法的許應鏘,任駐美國舊金山總領事的許炳榛等政界知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