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支孝龍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一 譯經(jīng)科一
穎川人。有氣節(jié)。棄家嘿自窮經(jīng)。讀竺佛朔所譯道行經(jīng)。恨文簡古弗盡佛意。甘露五年。如雍西渡流沙。至于闐。得旁行書正本。遣弟子不如檀。此言法饒。送洛陽方發(fā)。有小乘學者。白王曰。不當使婆羅門書入漢地。恐亂正典以聾盲其人。王入其語留之。士行乞火其經(jīng)以驗邪正。遂投經(jīng)火中。火滅而經(jīng)自若。國人大神之。乃得。行至陳留倉垣水南寺。有天竺優(yōu)婆塞竺叔簡。道士無羅叉。同譯。為放光般若。皮牒故本。今在豫章大安寺。行歿于于闐。壽八十。阇維身不散。祝曰。若真得道。法當毀敗。應聲而散。收骨為窣堵波。
神僧傳·卷第一
朱士行。穎川人。少出家專務經(jīng)典。嘗講道行經(jīng)覺文意隱僻。遂誓志遠求大本。西至于闐得梵書正本。將歸洛陽。其國學眾。乃白王云。漢地沙門欲以婆羅門書惑亂正典。若不禁之恐聾盲漢地。王即不聽赍經(jīng)。士行深懷痛心。乃求燒經(jīng)為證。王許焉。于是積薪殿前以焚之。臨火誓曰。若大法應流漢地經(jīng)當不然。如其無護命也。言已投經(jīng)火中?;鸺礊闇绮粨p一字。大眾駭服咸稱其神感。遂得送至中國。后士行終于闐。年八十。阇維之薪盡火滅尸猶能全。眾咸驚異。乃咒曰。若真得道法當毀敗。應聲碎散。因斂骨起塔焉。
高僧傳·卷第四 義解一
朱士行。
潁川人。
志業(yè)方直勸沮不能移其操。
少懷遠悟脫落塵俗。
出家已后專務經(jīng)典。
昔漢靈之時竺佛朔譯出道行經(jīng)。
即小品之舊本也。
文句簡略意義未周。
士行嘗于洛陽講道行經(jīng)。
覺文章隱質(zhì)諸未盡善。
每嘆曰。
此經(jīng)大乘之要。
而譯理不盡。
誓志捐身遠求大本。
遂以魏甘露五年發(fā)跡雍州。
西渡流沙既至于闐。
果得梵書正本凡九十章。
遣弟子不如檀。
此言法饒。
送經(jīng)梵本還歸洛陽。
未發(fā)之頃于闐諸小乘學眾遂以白王云。
漢地沙門欲以婆羅門書惑亂正典。
王為地主。
若不禁之將斷大法聾盲漢地王之咎也。
王即不聽赍經(jīng)。
士行深懷痛心。
乃求燒經(jīng)為證。
王即許焉。
于是積薪殿前以火焚之。
士行臨火誓曰。
若大法應流漢地經(jīng)當不然。
如其無護命也如何。
言已投經(jīng)火中。
火即為滅不損一字。
皮牒如本。
大眾駭服咸稱其神感。
遂得送至陳留倉恒水南寺。
時河南居士竺叔蘭。
本天竺人。
父世避難居于河南。
蘭少好游獵。
后經(jīng)暫死備見業(yè)果。
因改勵專精深崇正法博究眾音。
善于梵漢之語。
又有無羅叉比丘。
西域道士。
稽古多學乃手執(zhí)梵本。
叔蘭譯為晉文。
稱為放光波若。
皮牒故本今在豫章。
至太安二年。
支孝龍就叔蘭一時寫五部校為定本。
時未有品目。
舊本十四匹縑令寫為二十卷。
士行遂終于于闐。
春秋八十。
依西方法阇維之。
薪盡火滅。
尸猶能全。
眾咸驚異。
乃咒曰。
若真得道法當毀敗。
應聲碎散。
因斂骨起塔焉。
后弟子法益從彼國來。
親傳此事。
故孫綽正像論云。
士行散形于于闐。
此之謂也。
僧幼璋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44—927 【介紹】: 五代時僧。亳州譙人,俗姓夏侯,孜從子。七歲于揚州慧照寺出家。年十七具戒,二十五歲游方諸禪會,嗣白水本仁。歸住天臺山福唐院,移隱龍院。僖宗中和四年,收瘞浙東饑民遺骸數(shù)千,時謂悲增大士。哀帝天祐三年,錢镠迎其出山,住杭州功臣堂,署志德大師。后請歸山,錢镠為建瑞龍院居之。
禪林僧寶傳·卷第十
禪師名幼璋。唐相國夏侯孜之猶子也。大中初。伯父司空。出鎮(zhèn)廣陵。璋方七歲。游慧照寺。聞誦妙法蓮華經(jīng)。于是跪伯父前。求出家。伯父難之。璋因不飲食。不得已許之。依慧遠禪師剃發(fā)。又十年受具足戒。年二十五。游方。至高安。見白水。又謁署山。二大老皆器許焉。咸通十三年。見騰騰和尚者。于江陵。騰騰囑曰。汝往天臺。尋靜而居。遇安即止。已而又見憨憨和尚者。憨拊之曰。汝卻后四十年。有巾子山下菩薩。王于江南。于時我法乃昌。遂去。璋至天臺山。于靜安鄉(xiāng)建福唐院。已符騰騰之言。又住隱龍院。中和四年。浙東饑疫。璋于溫臺明三郡。收瘞遺骸數(shù)千。時謂悲增大士。乾寧中。雪峰嘗見之。以棕櫚拂子授璋而去。天祐三年。錢尚父遣使童建。赍衣服香藥。入山致請至府。署志德大師。館于功臣院。日夕問道。辭還山。尚父不可。乃建瑞龍寺于城中。以延之。禪者云趨而集。又契憨憨之語。嘗謂門弟子曰。老僧頃年。游歷江外。嶺南荊湖。但有知識叢林。無不參問來。蓋為今日與諸人聚會。各要知個去處。然諸方終無異說。只教諸人歇卻狂心。休從他覓。但隨方任真。亦無真可任。隨時受用。亦無時可用。設垂慈苦口。且不可呼晝作夜。更饒善巧。終不能指東為西。脫或能爾。自是神通作怪。非干我事。若是學語之流。不自省己知非。直欲向空里采花。波中取月。還著得心力么。汝今日各自退思。忽然肯去。始知。瑞龍老漢。事不獲已。迂回太甚。還肯么。天成二年丁亥四月。璋從尚父乞墳。尚父笑曰。師便爾乎。遣陸仁璋者。擇地于西關建塔。塔畢。璋往辭尚父。囑以護法恤民。還安坐而化。閱世八十有七。坐七十夏 詔改天臺隱龍。為隱跡云。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龍禪師。
幼璋。
唐相國夏侯孜猶子也。
大中初。
伯父司空。
出鎮(zhèn)廣陵。
師方七歲。
游慧照寺。
聞誦妙法蓮華經(jīng)。
于是跪伯父前。
求出家。
伯父難之。
師因不飲食。
不得已許之。
依慧遠禪師剃發(fā)。
又十年受具足戒。
年二十五游方。
至高安。
見白水。
又謁署山二大老。
皆器許焉。
咸通十三年。
見騰騰和尚者于江陵。
騰騰囑曰。
汝往天臺。
尋靜而居。
遇安即止。
已而又見憨憨和尚者。
憨拊之曰。
汝卻后四十年。
有巾子山下菩薩。
王于江南。
于時我法乃昌。
遂去至天臺山。
于靜安鄉(xiāng)。
建福唐院。
已符騰騰之言。
又住隱龍院。
中和四年。
浙東饑疫。
師于溫臺明三郡。
收瘞遺骸數(shù)千。
時謂悲增大士。
乾寧時。
雪峰嘗見之。
以棕櫚拂子。
授師而去。
天祐三年。
錢尚父遣使童建。
赍衣服香藥。
入山致請。
至府。
署志德大師。
館于功臣院。
日夕問道。
辭還山。
尚父不可。
乃建瑞龍寺于城中。
以延之。
禪者云趨而集。
又契憨憨之語。
嘗謂門弟子曰。
老僧頃年。
游歷江外嶺南荊湖。
但有知識叢林。
無不參問來。
蓋為今日與諸人聚會。
各要知個去處。
然諸方終無異說。
只教諸人。
歇卻狂心。
休從他覓。
但隨方任真。
亦無真可任。
隨時受用。
亦無時可用。
設垂慈苦口。
且不可呼晝作夜。
更饒善巧。
終不能指東為西。
說或能爾。
自是神通作怪。
非干我事。
若學語之流。
不省己知非。
直欲向空里采花。
波中取月。
還著得心力否。
汝今日各自退思。
忽然肯去。
始知瑞龍老漢。
事不獲已。
迂回大甚。
還肯么。
天成二年丁亥四月。
師從尚父乞墳。
尚父笑曰。
師便爾乎。
遣陸仁璋者。
擇地西關建塔。
塔畢。
師往辭尚父。
囑以護法恤民。
還安坐而化。
閱世八十有七。
坐七十夏。
詔改天臺隱龍。
為隱跡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6 【介紹】: 五代時僧。太原文水人,俗姓李。幼于五臺山真容院出家。納戒后,出求禪法,通內(nèi)外典,善言辯,時難與敵。入閩,閩王禮敬之。后梁末帝乾化三年,至浙中,吳越王錢镠厚禮以待。尋泛海滄州,仍歸五臺。主院事十五年,賜號超化。病卒于山。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李氏。
太原文水人。
幼依臺山真容院浩威出家。
既納戒游方。
受心法。
辨論縱橫。
儕輩莫之抗。
俄南游。
謁王氏于閩。
忠懿王敬之。
至兩浙謁錢氏。
武肅王尤加敬焉。
然二王皆遣使送香茗。
而兩浙又以缽盂一萬副。
及斂諸州牧宰俸入。
泛大舶。
至滄州。
使歸為文殊供養(yǎng)。
時則降龍大師。
彈壓臺山諸剎。
眾所畏伏。
因為俵之。
眾寡均等。
于是其徒致疏。
請嗣繼其師主院事。
詔補都綱職。
總轄臺山諸剎。
賜師號超化。
十五年。
興廢食饑。
不可殫紀。
天福元年遘疾。
九月五日。
遂示寂。
門人塔舍利。
至今存。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八 興福篇第九之三
釋光嗣。
姓李氏。
太原文水人也。
沖幼孤靜罕雜童稚。
信尚臺山乃為真容院浩威之高足也。
納戒后器宇穹隆。
?系包桑。
出求禪法歷于年稔。
內(nèi)外之學優(yōu)長。
口海崩騰良難抗敵。
由是決意越重湖登閩嶺。
盛談文殊世界。
聞者竦動。
忠懿王王氏大施香茗。
遣使送山寺焉。
癸酉歲至兩浙謁武肅王錢氏厚禮遲之。
施文殊圣眾供物香茶并缽盂一萬。
副應吳越諸州牧宰。
皆刻俸入緣。
仍泛海至滄州。
運物入山。
時降龍大師者。
率領彈壓。
緇伍畏焉。
為其分散諸寺蘭若眾寡均等。
時徒侶堅請嗣主院。
宣補僧官轄諸臺寺院。
命曰都綱。
師號超化。
居于僧上若鯤鳳之領鱗羽焉。
十五年間興建梵宇齋飼僧尼不勝紀極。
以天福元年遘疾。
至九月五日遷滅。
門人起塔藏其靈骨。
舍利至今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