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鄭州陽武人,祖籍雍州杜陵,字延休。韋思謙子。登進士第。補雍王府參軍,府中文翰皆出其手。雍王李賢立為太子,承慶任司儀郎,于賢有所規(guī)勸。賢廢,出為烏程令。武則天長壽中,累擢鳳閣舍人,掌天官選事。尋忤大臣意,出為沂州刺史。未幾,詔復舊職,以病免,授太子諭德。歷豫、虢等州刺史,頗著聲績。長安初,入為司仆少卿,轉天官侍郎。凡三掌選,銓授平允。拜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張易之誅,承慶以素附離,流嶺表。后以秘書員外少監(jiān)召,兼修國史,封扶陽縣子。卒謚溫。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排行大,鄭州陽武(今河南原陽)人。弱冠舉進士,補雍王府參軍,掌文翰。累遷太子司議郎。高宗調露初,出為烏程縣令。武后長壽中,累遷鳳閣舍人,掌天官(吏部)選事。出為沂州刺史。后歷豫州、虢州刺史。長安初,入為司仆少卿,轉天官侍郎,兼修國史。四年(704)拜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中宗復位,配流嶺南。起授辰州刺史,入為秘書員外少監(jiān),兼修國史。以修《則天實錄》之功,封扶陽縣子。遷黃門侍郎,未拜卒,贈秘書監(jiān),謚曰溫。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承慶才思敏捷,下筆成文?!?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文集60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7首,《全唐詩續(xù)拾》補2句。《南中詠雁》自然流暢,為選家所稱道。
唐詩匯評
韋承慶(640-706),字延休,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人。武后朝宰相韋思謙子。擢進士第,官太于司議郎。高宗永隆元年,太子李賢廢,承慶亦出為烏程令。后累遷鳳閣舍人,掌天官選。歷沂、豫、虢三州刺史。長安中,拜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神龍元年,以附張易之流嶺表。歲馀,以秘書員外少監(jiān)召,遷黃門侍郎,未拜,卒。有《韋承慶集》六十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七首。
全唐文·卷一百八十八
承慶字延休。贈幽州都督思謙子。舉進士。補雍王府參軍。累遷太子司議郎。長安初為司仆少卿。轉天官侍郎。修國史。拜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神龍初坐附張昌宗配流嶺表。起授辰州刺史。入為秘書員外少監(jiān)。以修武后實錄功封扶陽縣子。又撰武后紀圣文。加銀青光祿大夫。遷黃門侍郎。未拜卒。贈秘書監(jiān)。謚曰溫。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四愁
天晴(一作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
山遠疑無樹,潮平似不流。
岸花開且落,江鳥沒還浮。
羈望傷千里,長歌遣(一作客)。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寒食應制 初唐 · 韋承慶
五言律詩
鳳城春色晚(一作滿),龍禁早暉通。
舊火收槐燧,馀寒入桂宮。
鶯啼正隱葉,雞斗始開籠。
藹藹瑤山滿,仙歌始樂風。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五言絕句
萬里人南去,三春(一作秋)雁北飛。
不知何歲月?得與爾(一作汝)同歸。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五言排律
直中書省 初唐 · 韋承慶
五言排律
引用典故:巢由 蚊負山
清切鳳皇池,扶疏雞樹枝。
唯應集鸞鷺,何為宿羈雌。
大造乾坤辟,深恩雨露垂。
昆蚑皆含養(yǎng),駑駘亦驅馳。
木偶翻為用,芝泥忽濫窺。
九思空自勉,五字本無施。
徒喜逢千載,何階荅二儀。
螢光向日盡,蚊力負山疲。
禁宇庭除闊,閑宵鐘箭移。
暗花臨戶發(fā),殘月下簾欹。
白發(fā)隨年改,丹心為主披。
命將時共泰,言與行俱危。
寄謝巢由客,堯年正(一作復)在斯。

有水魚爭樂,無人鳥共歌。
按:見《吟窗雜錄》卷三七

樂府曲辭
萬里邊城地,三春楊柳節(jié)。
葉似鏡中眉,花如關外雪。
征人遠鄉(xiāng)思,倡婦高樓別。
不忍擲年華,含情寄攀折。

辭賦
歲已殫。夜向闌。
風威勁。霜氣寒。
月斜臨于棟首。河半落于檐端。
心耿耿而不寐。魂????而未安。
乃振衣危坐。隱幾太息。
繹思于今古之津。佇懷于天地之域。
粵若天分地開。古往今來。
物之播焉成萬品。人之生也配三才。
伊生人之為貴。咸賦職于靈臺。
彼靈臺者。含粹而起。
惟神所止。想四大之樞機。
執(zhí)五成之端揆。統(tǒng)精靈之往復。
括性命之終始。坎憑慧而宣聽。
離假明而暢視。六儀竦而承尊。
百骸運而為使。若眾星之拱璿極。
猶列國之宗玉扆。夫其鼓動陶甄。
范圍涵育。質微用廣。
如土圭之準盈縮。精靈器要。
譬灰琯之調涼燠。撫二儀之斡運。
必用此而休復。閱庶類之區(qū)分。
亦俟茲而大畜。奧室資明于洞戶。
飛軒寄轉于輕軸。靈筠挺防露之篁。
孤穎秀捎云之木。其高也。
巍乎峻峙。杰爾孤標。
上干日月。迥冠云霄。
其深也。如海之渟。
如淵之邃。窅萬仞兮沈以清。
潛九重兮隱而閟。其平也。
周道如砥。君子之夷局。
其險也。蜀門若劍。
小人之跂躅。彌性場而極覽。
溥情囿而環(huán)矚。鮮開曠而閒凝。
多郁堙而窘促。萌一緒而千變。
兆片機而萬觸。無半刻而恬想。
乃終年而汨欲。大木百圍而窾竅。
長河九支而屈曲。怒則烈火扇于沖飆。
喜則春露融于朝旭。懼驚懷其若墜。
憂結念其如束?;蚵ǜ?。
或迢迢而山屬。繁襟霧合而煙聚。
單思針懸而縷續(xù)。其騖時也。
似飛蛾淩亂而投明燭。其趨利也。
若饑烏聯(lián)翩而爭場粟。力方躓而猶騁。
量已傾而未足。吹劍首而聒虞韶。
握玞珷而衒荊玉。纖埃不讓于山阜。
巨海見排于井谷。沈浮兮靡定。
去就兮多途。乍排下而進上。
忽出有而入無。轉息而延緣萬古。
回瞬而周流八區(qū)。形寥寥于衽席。
慮淼淼于燕娛。乃榮乃華。
如馳如驅。甚飛猱之蹻喬木。
遇奔兕之逸修衢。雖杼軸而無已。
吾未知其所圖。爾其清濁兩資。
臧否兼司。有縵者而密者。
幾附之而益之。勇怯于焉競爽。
明晦所以相欺。或外靜而中躁。
或情慍而顏怡?;蛉り叶E偶。
或言信而誠疑。眉睫兩連而相對。
山河萬重而在茲。莫睹其深沈之實抱。
徒見其俯僂之虛姿。類陰陽之不測。
匹神鬼之難期。不可審之以權量。
不可卜之以蓍龜。爭度長而自我。
各守勝而為師。設皇綱而懸帝制。
張地絡而舉天維。雖眾條之所檢轄。
在斯軔而不能持。徵善惡于遙祀。
訪賢愚于偫冊。軒昊用之而司契。
堯舜守之而光宅。湯武任之以為王。
桓文仗之而作伯。宏圣道者謂之周孔。
肆兇德者攝為桀蹠。體仁成曾史之行。
毓智舉良平之策。六國起爭交之端。
三方構鼎峙之跡。政焚書而騁暴。
巨誦典而崇僻。嚭讒胥而獲誅。
靳譖原而受斤。軻發(fā)匣而揮匕。
如睨楹而抗璧蕭朱始諧而末釁。馀耳初好而終隙。
寵包詐而眤躬。牢蘊邪而附石。
究回穴于今古。郁繽紛于載籍。
匪外物之所嬰。諒乃心之攸敵。
若乃無損無益。不盈不沖。
湛虛明其若鏡。坦宏量其如空。
靜凝神而合道。動應物而收功。
得至無于象外。垂妙有于寰中。
既吻合而懸解。且兼忘而大同。
象罔之珠易索。橐籥之用無窮。
入窅冥而超宇宙。翔寥廓而矯樊籠。
斯上圣之神理。邈先幾而感通。
諒凡情之靡得。徒仰止于余衷。
至于宅義依仁。棲貞履順。
崇禮讓之扃闥。聳溫恭之墻仞。
赴?壑而全忠。處龍鄉(xiāng)而執(zhí)信。
情居損而能酌。時處遁而無慍(一作道在恒而不振)。
游書圃而摭芳。挹文河而澡潤。
循雅度而成則。服嘉言而遣吝。
乃懿士之清規(guī)。實吾人之所徇。
持弱操而知勉。飭微躬而底慎。
思不忮而不求。絕相靡而相刃。
慨投筆而長想。聊綴音于末韻。

粵若天生五材兮一不可棄。
水包六府兮萬人攸利。
污樽抔飲兮變其淳樸。
鑿井汲泉兮興其繪事。
六十四卦兮表其名。
二十八宿兮列其位。
伯益創(chuàng)而功立。
重華浚而德備。
故有神邱玉檻。
仙苑銀床。
浪華浮潤。
醴泉味芳。
永康則金精化鳥。
曲阜則土怪成羊。
感至誠于漢將。
通瑞氣于吳王。
若乃懸繘下垂。
抽瓶上出。
窮百丈之幽秘。
極九重之邃密。
由中夏而浹外區(qū)。
自帝王而周庶匹。
接壤鄰甸。
駢閭比室。
咸賴此以資生。
必待斯而養(yǎng)質。
隨大小而周用。
任多少而取實。
環(huán)終始兮歷古今。
積歲時而綿月日。
湯七載而無減。
堯九年而不溢。
一家曠兮靡寧。
寸路虛而有恤。
運其功兮信廣。
收其利兮焉畢。
及夫欄傾甃毀。
土陷泉沈。
滋液中耗。
污泥上侵。
古桃憔悴兮無色。
枯桐零落兮罷陰。
霜霰積兮空園冷。
荊棘攢兮荒徑深。
昔時之所趨挹。
疇日之所窺臨。
皆指新而競往。
?存舊而來尋。
豈唯見嗤于射鮒。
諒亦興嘆于無禽。
如使崩壞重修。
堙泉更渫。
澄汰污滓。
鑒觀清冽。
擬畫處之蓮房。
除哭者之茅绖。
近類濟人之井。
遠分夏后之穴。
若澗溪之始注。
猶泛濫之初決。
當給養(yǎng)之不窮。
寧酌甘而先竭。
亂曰。
有通有塞兮道之恒。
時用時舍兮業(yè)方宏。
疏而泄兮甘潤騰。
壅而竭兮污泥增。
彼幽涸兮如重啟。
濟窮渴兮良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