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臺詩
共439,分22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章甫(1760~1816),字文明,號半崧,臺灣縣(今臺灣省臺南市)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事變時,曾募義軍堵禦。嘉慶四年(1799)歲貢,三次渡海赴試,皆不中,遂設(shè)教里中。重修府學(xué)文廟時曾捐銀贊助,其后擔任董事。甫性嗜古,天分甚高。讀書博采經(jīng)子百家之菁華,究心詩學(xué)之源流正變。其后絕意仕途,課兒孫自娛,時人目為高士。詩文俱工?! ≌赂χ小栋脶录妨?。連橫《臺灣通史》著錄作四卷、《臺灣詩乘》作八卷。集中或贈答酬酢,或山水記游。作者屐痕所至,除臺灣本土風(fēng)光外,三次渡海赴試,于澎湖、福建所見,亦留載文字之中。全書依體裁大致分為六卷,前五卷為詩歌,第六卷為散文。王國璠臺灣縣學(xué)教梁上春,為其《半崧集》簡編作序曰:「按半崧之詩,體制、格力、氣象、興趣、音節(jié)五法俱備而不入俚……故非獨五、七言律波瀾壯闊、法度精嚴,如建大將旗鼓,雖八面受敵,無懈可擊。其古詩之蒼樸渾成,直截愷惻,寄濃于簡淡之中,真有古樂府遺意。至如絕句、駢體、雜文,或以韻格勝,或以詞氣勝,要皆麗而有則,約而彌該,非出入于六朝諸家不辨?!拐赂υ姼璧娘L(fēng)貌,大抵如此。然以其詩「不入俚」,少有詠歌民俗之作。今見《半崧集》為日治時期大正六年(1917)據(jù)嘉慶二十一年(1816)謄錄的抄本,典藏于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臺灣銀行經(jīng)濟研究室刪存原書之半,刊印成《半崧集簡編》,為今日常見的版本。以下?lián)覉D書館臺灣分館的鈔本為底本,參考連橫《臺灣詩乘》、陳漢光《臺灣詩錄》及臺銀本《半崧集簡編》進行參校。(江寶釵撰)
五言律詩
看鶴盤松頂,煮茗月明天。
此間得佳趣,翁真地上仙。
心清非學(xué)佛,坐久不參禪。
養(yǎng)氣游天地,造化一爐煙(江寶釵編校)。
爆竹連聲響,晨興氣象新。
歲尊今日首,歷入去年春。
堂上周雙甲(作者注:「時雙親年登六秩?!梗?/span>,盤中列五辛。
兒孫上椒酒,相與慶良辰(江寶釵編校)。
東風(fēng)噓海表,蓬蓽亦生春。
天啟三元運,人痊百病身。
平安真是福,澹泊未全貧。
傳座從茲始,開瓊莫厭頻(江寶釵編校)。
檢君遺稿讀,添我淚痕頻。
詩骨遒唐宋,文心尚漢秦。
如何名下士,竟謝學(xué)中人。
可憐玉樓記,還催去后身(江寶釵編校)。
選勝肩輿轉(zhuǎn),搜奇屐齒通。
云深藏野寺,樹古老秋風(fēng)。
眼入青霄里,心雄碧海中。
歸途霞返照,散滿鷺江紅(江寶釵編校)。
投荒垂老者,萬死一生間。
白發(fā)三千里,黃沙百二關(guān)。
沖開煙瘴塞,踏破嶺云慳。
聞道天涯健,相期海外還(江寶釵編校)。
誦讀還吾素,乾坤老此心。
三杯排悶酒,一曲賣愁琴。
辱受甘愚谷,機謀陋漢陰。
無聊煩筆墨,莫厭慣清吟(江寶釵編校)。
云鎖楓亭驛,風(fēng)狂雨過溪。
亂流爭赴壑,漲浪欲無蹊。
沙壓橋吞石,崖懸馬滑泥。
行行都且止,不是為途迷(江寶釵編校)。
此去三山景,惟馀十里程。
忽聞風(fēng)夜吼,故阻客晨征。
波浪長江險,煙塵古道橫。
石尤來作惡,幾日到榕城(江寶釵編校)。
① (此組詩又載臺銀本《半崧集簡編》)。(過江山縣)
晨裝過異縣,策馬歷虬松。
酒力霜威減,詩情雪意濃。
石頭排鼎峙,柳眼睡煙重。
記取江山勝,行行度晚冬(江寶釵編校)。
① (此組詩又載臺銀本《半崧集簡編》)。(立春日獨酌)
四時今第一,獨酌且言歡。
節(jié)莫忙中過,途經(jīng)險處盤。
催人霜鬢老,容我酒腸寬。
幾日班聯(lián)上,朝天又正冠(江寶釵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