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臺詩
共27,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羅秀惠(1865~1943),字蔚村,號蕉麓,別署花花世界生。臺南人,師事舉人蔡國琳,光緒年間取中舉人。乙未之際,曾與舉人汪春源等人上書諫阻割臺,后避居北京。未幾,返臺定居安平,曾任《臺澎新報》、《臺灣日日新報》編輯。明治三十二年(1899)臺南師范學(xué)校成立后,應(yīng)聘為教務(wù)囑托,教授漢文、習(xí)字,明治三十五年(1902)因病辭職。曾向日總督提出「治臺十策」,并授與紳章;后以迷戀名妓王香禪之故,遭收回。為臺南「南社」、「酉山吟社」社員,后亦參加臺北「瀛社」,擅行草書,亦能左書。大正四年(1915),與王香禪離異,入贅「赤嵌女史」蔡碧吟家。性喜揮霍,因家產(chǎn)散盡,遂以賣字為生。大正十四年(1925)一月,由于基隆顏國年之捐助,創(chuàng)《臺北黎華新報》社,任發(fā)行人,除刊載梨園藝文外,兼及小說、詩文、隨筆。昭和三年(1928)八月曾開「蕉麓千書會」任人求書,墨跡流傳甚廣。昭和十年(1935)十一月以「奎社書道會」名義舉辦全島書畫展于臺北永樂町,民國六十五年(1976)被臺南市政府譽為「清代臺南府城十大書家之一」?!紖⒖荚S雪姬《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5月;張子文等《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jù)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 〗羅秀惠詩不主一格,唯多艷體之作。今羅氏作品乃據(jù)《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南新報》、《臺灣詩薈》、《臺灣詩醇》、《臺灣詩鈔》、《臺灣詩錄》、《三六九小報》、《孔教報》、《風(fēng)月報》等輯錄編校。(江寶釵撰)
五言律詩
瑤臺聚八仙,五福降中天。
樂世莊椿歲,個儂人月圓。
玉京謠大酺,金盞倒垂蓮。
月底修簫譜,陽春憶少年。
七言律詩
東寧新詠斐成章(作者注:「近作《東寧百詠》?!梗?/span>,百疊裁云熨織襄。
長吉嘔肝囊盡錦,文通夢筆彩生芒。
讖雞絕海偉人古,歌鳳接輿遁世狂。
今日酌君杯酒樂,魯戈無計駐斜陽。
① (編者按:《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臺灣之寫景詩〉均題作〈大屯山八詠〉;《臺灣日日新報》題作〈大屯山大八景〉)。(冷水谾)
桃林別處石爭奇,破壁飛泉月半規(guī)。
百尺崢嶸橫斷岸,一坳蕩漾滾深池。
未能濯魄聊清慮,肯降雄心沃濁卮⑴。
留待⑵高人來枕漱,不妨掬水且題⑶詩。
⑴ 編者按:「肯降雄心沃濁卮」,《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挹彼流珠可潤滋」。
⑵ 編者按:「待」,《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與」。
⑶ 編者按:「題」,《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哦」。
雙鬟巒⑴秀雪峰陰,萬壑泉聲似鼓琴。
古樹斷煙紅百澗,飛湍走壁白千尋。
沁⑵脾寒氣砭人骨,漱齒涼風(fēng)出石林。
一操履霜天地凍,果然流水遇知音。
⑴ 編者按:「巒」,《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齊」。
⑵ 編者按:「沁」,《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清」。
墩東何處韻清幽,捲出飛龍百丈湫。
山籟直教泉作響,天風(fēng)時共石爭尤。
噌吰相應(yīng)聲如樂,蟠屈中流勢似虬。
一曲霓裳翻水調(diào),更疑身入廣寒游。
獨上譜⑴茶坡上游,大觀高閣坐科⑵頭。
濤聲萬里長江至,嶺霧千重⑶八里收。
百杵梵鐘山隱寺,夾輪風(fēng)月笛吹樓。
濁塵不到摩天指,電火星星臺北州⑷。
⑴ 編者按:「上譜」,《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立耘」。
⑵ 編者按:「科」,《臺灣詩薈》、《臺灣詩鈔》、《臺灣詩錄》均作「山」。
⑶ 編者按:「重」,《臺灣時報》、《臺灣詩薈》均誤作「里」,據(jù)《臺灣日日新報》、《臺灣詩鈔》、《臺灣詩錄》改。
⑷ 編者按:后四句《臺灣詩薈》、《臺灣詩鈔》均作「六街風(fēng)月開都市,百杵梵鐘出寺樓。五指摩天青不斷,電光明滅入雙眸」。
① 編者按:《臺灣詩?!奉}作〈無題〉。
悶無聊賴剔銀釭,明月緣⑴慳隔一窗。
象外逍遙空是色,花間形影獨成雙。
秋風(fēng)作客偏輸燕,枕夢驚魂醒吠尨。
寂寞離愁何自遣,葡萄美酒木蘭艭。
⑴ 編者按:「緣」,《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誤作「綠」,據(jù)《臺灣日日新報》、《臺灣詩?!犯?。
① 編者按:《臺灣詩?!奉}作〈無題〉。
別后酸辛脈脈含,天涯何地息征驂。
羈些意馬群空北,深樣情波浦憶南。
節(jié)候已隨涼氣改,醉心不為薄醪酣。
無情最是中秋月,偏照離人對影慚。
露穎秋波鏃劍尖,天然骨格化工添。
酥胸滑膩雞頭剝,鬒發(fā)流香燕尾纖。
款曲加餐時剖鯉,溫柔戒旦警明蟾。
香奩艷體教摹仿,半臂消寒斗韻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