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魏晉竺僧度(共 1 首) 古體 1 作品不分行

人物簡介

全晉文
僧度姓王,名晞,字玄宗,東莞人,后為僧改名。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九 持志科
姓王氏。始名晞。字玄宗。東莞人也。少孤。天姿秀發(fā)。獨事母。以孝聞。年十六。求同郡楊德慎女茗華為妻。既納采矣。而苕華母亡。俄其父又亡。繼而晞母亦亡。由是感悟。易名出家。妻移書以承宗奉祀之義勸焉。系之以詩。辭尤悽惋。度不為動。答書與詩。以見其志。而絕之。卒究群經(jīng)。著毗曇旨歸。行世。
高僧傳·卷第四 義解一
竺僧度。姓王。名晞。字玄宗。東莞人也。雖少出孔微。而天姿秀發(fā)。至年十六神情爽拔卓爾異人。性度溫和鄉(xiāng)鄰所羨。時獨與母居。孝事盡禮。求同郡楊德慎女。亦乃衣冠。家人女字苕華。容貌端正又善墳籍。與度同年。求婚之日即相許焉。未及成禮。苕華母亡。頃之苕華父又亡。庶母亦卒。度遂睹世代無常。忽然感悟。乃舍俗出家。改名僧度。跡抗塵表避地游學(xué)。苕華服畢自惟三從之義無獨立之道。乃與度書。謂發(fā)膚不可傷毀。宗祀不可頓廢。令其顧世教。改遠志曜翹爍之姿于盛明之世。遠休祖考之靈。近慰人神之愿。并贈詩五首。其一篇曰。大道自無窮。天地長且久。巨石故叵消。芥子亦難數(shù)。人生一世間。飄忽若過牖。榮華豈不茂。日夕就彫朽。川上有馀吟。日斜思鼓缶。清音可娛耳。滋味可適口羅紈可飾軀。華冠可曜首。安事自剪削。耽空以害有。不道妾區(qū)區(qū)。但令君恤后。度答書曰。夫事君以治一國。未若弘道以濟萬邦。安親以成一家。未若弘道以濟三界。發(fā)膚不毀俗中之近言耳。但吾德不及遠。未能兼被。以此為愧。然積簣成山。亦冀從微之著也。且披袈裟振錫杖。飲清流詠波若。雖公王之服八珍之膳鏗鏘之聲煒曄之色。不與易也。若能懸契則同期于泥洹矣。且人心各異。有若其面。卿之不樂道。猶我之不慕俗矣楊氏長別離矣。萬世因緣于今絕矣。歲聿云暮時不我與。學(xué)道者當(dāng)以日損為志。處世者當(dāng)以及時為務(wù)。卿年德并茂。宜速有所慕。莫以道士經(jīng)心而坐失盛年也。又報詩五篇。其一首曰。機運無停住。倏忽歲時過。巨石會當(dāng)竭。芥子豈云多。良由去不息。故令川上嗟。不聞榮啟期。皓首發(fā)清歌。布衣可暖身。誰論飾綾羅。今世雖云樂。當(dāng)奈后生何。罪福良由己。寧云己恤他。度既志懷匪石不可回轉(zhuǎn)。苕華感悟亦起深信。度于是專精佛法。披味群經(jīng)著毗曇旨歸亦行于世。后不知所終。時河內(nèi)又有竺慧超者。亦行解兼著。與高士雁門周續(xù)之友善。注勝鬘經(jīng)焉。
古風(fēng)
高僧傳曰:度少孤獨。與母居。求同郡楊德慎女。女字苕華。未及成禮。苕父母繼亡。度母亦卒。度睹世代無常。乃舍俗出家。改名僧度。苕華服畢。自惟三從之義。無獨立之道。乃與度書并贈詩。于是專精佛法。后不知所終。
機運無停住,倏忽歲時過。
巨石會當(dāng)竭,芥子豈云多。
良由去不息,故令川上嗟。
不聞榮啟期,皓首發(fā)清歌。
布衣可暖身,誰論飾綾羅。
今世雖云樂,當(dāng)奈后生何。
罪福良由已,寧云已恤他
⑴ ○高僧傳竺僧度傳?!对娂o》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