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句因包含“此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此君
筼筜偈 明 · 姜希孟
出處:私淑齋集卷之五
歲辛卯春。津寬釋一庵上人。送蒿精箋一通索余文。文非吾業(yè)也。戲作松篁兩物。遂題筼筜偈松大夫詩一十體以歸。婆婆世界。南瞻部洲。有一國士。號曰凈土。于其中間。山林墳衍。草木花香。種種悉備。有一奇卉。是名筼筜。通中勁節(jié)。其色蒼翠。如染凈綠。一根或生二三十竿。一竿或歧五六十枝。一枝或敷數(shù)百個葉。疏疏密密。整整斜斜。搖煙擺月。傲雪凌霜。超眾草木。獨得妙想。爾時沙門號一庵師。具大辨才。都是物已。稱揚贊嘆。作是思惟。云何筼筜。得此貞操。天地嚴凝。金風振蕩。物無美惡。同歸消殞。而此一物。翹然挺秀。暖律初回。昭光漸膩。蟄雷驚起。籜龍迸走。于一夜中。遍滿丘原。神奇變化。不可思議。我今以此當冬不泄貞堅之操。及與逢春發(fā)生之性。比對于法。求其真性。了不可得所以者。若以敷榮發(fā)生。為竹真性。乾坤融液。物物皆然。云何發(fā)榮。獨為竹性。若以青青獨秀。不改柯葉。為竹真性。風饕雪虐。松亦如然。云何貞秀。獨為竹性。況復有人?;蛴描澋?。或用炎火。斬伐根株。燒爇枝干。無復有此奇特妙相。相既不存。性安所寓。是故。當知離相覓性。龜毛兔角。即相求性。望涯逐塊。三觀齊舉。一真獨露。遂說伽陀章句曰。
愛竹鎮(zhèn)青青,殺青性不存。
假相見真性,方號為此君。
此君具性相,誰能辨真假。
色空空即色,所以談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