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觀世間,諸得道者,多因苦惱。
苦惱之極,無所告訴,則呼父母。
父母不聞,仰而呼天。
天不能救,則當(dāng)歸命,于佛世尊。
佛以大悲,方便開示。
令知諸苦,以愛為本。
得愛則喜,犯愛則怒,失愛則悲,傷愛則懼。
而此愛根,何所從生?
展轉(zhuǎn)觀察,愛盡苦滅,得安樂處。
諸佛亦言,愛別離苦。
父母離別,其苦無量。
于離別中,生離最苦。
有大長(zhǎng)者,曰朱壽昌。
生及七歲,而母舍去。
長(zhǎng)大懷思,涕泣追求。
刺血寫經(jīng),禮佛懺悔。
四十馀年,乃見其母。
念報(bào)佛恩,欲度眾苦。
觀諸教門,切近周至。
莫如梁武,所說懺悔。
文既繁重,旨亦淵秘。
一切眾生,有不能了。
乃以韻語,諧諸音律。
使一切人,歌詠贊嘆,獲福無量。
時(shí)有居士,蜀人蘇軾。
見聞隨喜,而說偈曰:(一章)
長(zhǎng)者失母,常自念言:母本生我,我生母去,有我無母,不如無我。
長(zhǎng)者失母,常自念言:母本生我,我生母去,有我無母,不如無我。
誓以此身,出生入死,母若不見,我亦隨盡。
在眾人中,猶如狂人,終日皇皇,四十馀年,乃見其母。
我初不記,母之長(zhǎng)短,大小肥瘠,云何一見,便知是母。
母子天性,自然冥契,如磁石針,不謀而合。
我未見母,不求何獲,既見母已,即無所求。
諸佛子等,歌詠懺文,既懺罪已,當(dāng)求佛道,如我所說,作求母觀。(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