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卷尾書:至元六年春,中山劉貫道畫。
永和觴詠誰能繼,蒲褐山房夜高會。
裙屐都饒晉代風,風流本屬王家事。
酒酣燭樹光模糊,潑眼見此蘭亭圖。
悠然坐我此亭上,和風清氣來吹噓。
橫綃七尺何不有,中山劉郎寫生手。
名士爭摹馬渡馀,苦心為落龍眠后(李伯時亦有褉飲圖,見畫譜。)
亭陰背山面流水,亭中主客竟誰是。
倚欄一老觀鵝群,渺然若逢情所欣,吾知此是王右軍。
一人偏右岸巾幘,若為蒼生動顏色。
不絲不竹情不歡,此是東山謝安石。
一人據(jù)案坐上風,若欲自命為文雄,彷佛應是孫興公。
當年作詩復作序,似在慘淡經(jīng)營中。
其馀醉醒行坐亂無次,一一皆具點睛勢。
或吟或飲或笑嘑,不一雷同各生氣。
最后一客依修篁,擁虎皮坐神激揚。
脫非謝散騎,合是袁龍驤。
四十二人盡名彥,何必皆詩皆有傳。
士女空誇洛水游,旌旗卻笑華林宴。
古來文宴此獨尊,亦憑此畫方傳神。
后來貫道圖裕陵,隆準日角龍為真。
真龍貌得猶易易,能貌此者嗟何人。
我聞伯駒先時亦有作,吾家文獻嘆錯愕。
謂其鐵毫微密極盡神,試較龍眠定何若。
那得三圖風雨倏合并,各出精靈斗強弱。
不須望古窮幽探,筵前名士皆東南。
我公文章經(jīng)濟赫為盛時出,不比典午末造無益惟空談。
后來好事作真跡,莫畫當年盡今夕。
⑴ 語見《黃文獻集·跋趙伯駒蘭亭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