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稱兵(稱兵)  拼音:chēng bīng
舉兵,采取軍事行動。《左傳。襄公八年》:「今楚來討曰:『女何故稱兵于蔡?』」
《漢語大詞典》:揚兵(揚兵)
(1).舉兵。后漢書·方術傳下·唐檀:“中黃門 孫程 揚兵殿省,誅皇后兄車騎將軍 閻顯 等。”
(2).陳兵,閱兵。 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之二:“獨閣下奮然,率先揚兵界上?!?清 侯方域 《重修演武廳事記》:“后妖變漸平,天下輕武……其得稍稍具威儀者,僅霜降揚兵,一升其堂而已?!?/div>
《漢語大詞典》:抗兵
舉兵。《老子》:“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王弼 注:“抗,舉也;加,當也?!?/div>
分類:舉兵王弼
《國語辭典》:興師(興師)  拼音:xīng shī
出兵、帶兵出征?!妒酚?。卷三二。齊太公世家》:「遂伐楚。楚成王興師問曰:『何故涉吾地?』」《三國演義》第七回:「便差黃蓋先來江邊,安排戰(zhàn)船,多裝軍器糧草,大船裝載戰(zhàn)馬,剋日興師?!?/div>
分類:舉兵起兵
《國語辭典》:犯闕(犯闕)  拼音:fàn què
興兵入犯朝廷。宋。無名氏《梅妃傳》:「后祿山犯闕,上西幸,太真死。」《三國演義》第一六回:「濟侄張繡統(tǒng)其眾,用賈詡為謀士,結連劉表,屯兵宛城,欲興兵犯闕奪駕?!?/div>
分類:舉兵朝廷
《國語辭典》:倡義(倡義)  拼音:chàng yì
首倡義舉或起義。《新唐書。卷八七。蕭銑傳》:「德基倡義竭誠,柳生擅殺之,不誅,無以為政?!骨?。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九。談獻六之五。浙江人物》:「宸濠之變,孫忠烈首輸忠死節(jié),王文成首倡義勘亂?!?/div>
《國語辭典》:稱亂(稱亂)  拼音:chēng luàn
舉兵作亂?!稌?jīng)。湯誓》:「非臺小子,敢行稱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div>
分類:舉兵作亂
《漢語大詞典》:杖劍(杖劍)
亦作“ 杖劒 ”。
(1).持劍。史記·淮陰侯列傳:“ 項梁 渡 淮 , 信 杖劍從之?!?北周 庾信 《周上柱國宿國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公濯衣沐髮,杖劒轅門,撤洗足而相迎,下賓階而顧問?!?span id="cwhovh8" class="book">《資治通鑒·后唐莊宗同光三年》:“ 承涓 杖劍入宮,取 蜀主 寵姬數(shù)人以歸?!?br />(2).喻舉兵起事。漢書·黥布傳:“臣請與大王杖劍而歸 漢王 ?!?/div>
《漢語大詞典》:外舉(外舉)
(1).謂薦舉外人。禮記·儒行:“儒有內(nèi)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程功積事,推賢而進達之?!?孔穎達 疏:“外舉不辟怨者,若 祁奚 舉讎 解狐 也?!?br />(2).薦舉出任外職。 晉 傅咸 《陳選舉上書》:“內(nèi)外之任,出處隨宜,中間選用,惟內(nèi)是隆,外舉既頽,復多節(jié)目,競內(nèi)薄外,遂成風俗?!?br />(3).指在外舉兵。南史·齊紀上·高帝:“公神謀內(nèi)運,霜鋒外舉,祅沴載澄,國涂悅穆,此又公之功也?!?span id="b4h42o7" class="book">《南史·循吏傳序》:“王略外舉,未遑內(nèi)務,奉師之費,日耗千金?!?span id="swn5l0g" class="book">《陳書·衡陽獻王昌傳》:“往者王業(yè)惟始,天步方難,參奉權謨,匡合義烈,威略外舉,神武內(nèi)定,故以再康 禹 跡,大庇生民者矣。”
《漢語大詞典》:稱賦(稱賦)
猶舉兵,用兵。國語·楚語下:“國馬足以行軍,公馬足以稱賦?!?/div>
分類:舉兵用兵
《漢語大詞典》:奮旅(奮旅)
起兵,舉兵。漢書·敘傳下:“爰茲發(fā)跡,斷蛇奮旅?!?唐 李白 《擬恨賦》:“斷蛇奮旅,掃清國步?!?/div>
分類:起兵舉兵
《國語辭典》:犯歲(犯歲)  拼音:fàn suì
1.古代天文學上指其他行星侵犯歲星所在之軌道,遮住歲星的光芒。《晉書。卷一二。天文志中》:「七年六月庚子,月犯歲星,在畢?!?br />2.興兵侵犯歲星所在之分野?!稌x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往年車騎滅燕,亦犯歲而捷之?!?/div>
《漢語大詞典》:漁陽鼙鼓(漁陽鼙鼓)
亦作“ 漁陽鞞鼓 ”。 指公元755年 安祿山 于 漁陽 舉兵叛 唐 事。鼙鼓,騎兵用的小鼓。語本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漁陽 鞞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焙笠嘤脼橥庾迩致灾?。 宋 辛棄疾 《杏花村》詞:“ 漁陽 鼙鼓邊風急,人在 沈香亭 北?!?明徐復祚《紅梨記·憶友》:“山河百二,一朝頓非。輪轂三千,難道寸籌莫出。好一似 漁陽 鼙鼓,霓裳釀胚。” 吳恭亨 《諸將》詩之二:“記談 好望 風濤險,正及 漁陽 鼙鼓喧?!?/div>
《國語辭典》:靖難之變(靖難之變)  拼音:jìng nàn zhī biàn
明燕王朱棣舉兵反惠帝而自立為王。參見「靖難」條。
分類:舉兵自立
《漢語大詞典》:食蹯
謂叛臣舉兵刻不容緩地誅殺君主。語本左傳·文公元年:“冬十月,﹝ 楚 大子商臣 ﹞以宮甲圍 成王 。王請食熊蹯而死,弗聽。丁未,王縊?!?span id="a1vhta2" class="book">《北史·宇文述云定興等傳論》:“率羣不逞,職為亂階,拔本塞原,裂冠毀冕。釁深指鹿,事切食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