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谷 → 榖谷”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國語辭典》:嘉谷(嘉穀)  拼音:jiā gǔ
古以粟為嘉谷,后成為五谷的總稱?!蹲髠鳌Gf公七年》:「秋無麥苗,不害嘉谷也?!埂妒酚?。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嘉谷六穗,我穡曷蓄?!?/div>
《國語辭典》:嘉禾  拼音:jiā hé
1.奇特美好的谷物?!稘h書。卷五八。公孫弘傳》:「甘露降,風(fēng)雨時,嘉禾興?!埂度龂萘x》第八○回:「自魏王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xiàn),嘉禾蔚生,甘露下降。」
2.三國時吳大帝的年號(西元232~238)。
《漢語大詞典》:稷黍
(1).泛指五谷。《詩·唐風(fēng)·鴇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 鄭玄 箋:“我迫於王事,無不攻緻,故盡力焉。既則罷倦,不能播種五穀?!?三國 魏 曹植 《應(yīng)詔》詩:“經(jīng)彼公田,樂我稷黍?!?br />(2).僅指稷和黍而言。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汶水:“土人悉以種麥,云此丘不宜殖稷黍而宜麥, 齊 人相承以殖之?!?/div>
分類:五谷和黍
《漢語大詞典》:五稼
五谷。 晉 杜預(yù) 《論水利疏》:“今者水災(zāi),東南特劇,非但五稼不收,居業(yè)并損?!?span id="5zxo1zw" class="book">《魏書·天象志三》:“歲主農(nóng)事,火星以亂氣干之,五稼旱傷之象也?!?宋 司馬光 《乞免永興軍路苗役錢札子》:“加之今年亢旱,五稼不熟,人戶流移者,已聞不少。” 清 曾國藩 《復(fù)陳右銘太守書》:“膏腴地畝,舍五稼而種罌粟?!?/div>
分類:五谷
《漢語大詞典》:火粒
指五谷。因皆須火燒熟而食,故稱。 南朝 宋 鮑照 《蕭史曲》:“火粒愿排棄,霞霧好登攀?!?唐 李頎 《謁張果先生》詩:“餐霞斷火粒,野服兼荷製?!?清 屈大均 《猺歌》:“輋田火粒早收成,為賽社王多酒甕。”
分類:五谷火燒
《漢語大詞典》:五黃
(1).美玉。 漢 王逸 《荔枝賦》:“潤侔 和 璧,奇踰五黃?!币槐咀鳌?璜 ”。
(2).五谷。 南朝 梁簡文帝 《六根懺文》:“既貪五黃六禽之旨,又甘九鼎八珍之味?!眳㈤?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353'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詩·大雅·生民》“種之黃茂” 毛 傳。
(3).星名。陰陽家謂九星之一。《協(xié)紀(jì)辨方書·三元九星》:“中宮為五黃,四緑五黃六白,五黃居中。”
《漢語大詞典》:盆草
指在盆盎中培植的五谷。 宋 黃休復(fù) 茅亭客話·范處士:“ 蜀 人每中元節(jié)多用盆盎生五穀,俗謂之盆草,盛以供佛。”
分類:培植五谷
《漢語大詞典》:嘉糧(嘉糧)
五谷的總稱。 漢 焦贛 《易林·姤之離》:“我有黍稷,委積外塲,有角服箱,運(yùn)致我藏,富於嘉糧?!?/div>
分類:五谷
《國語辭典》:辟谷(辟穀)  拼音:pì gǔ
一種道術(shù)。指不吃五谷以求成仙。漢。王充《論衡。道虛》:「世或以辟谷不食,為道術(shù)之人?!姑鳌j惱^儒《李公子傳》:「鄴侯既老,謝事辟谷,公子宜襲侯封,不愿侯,愿詞賦科?!?/div>
《國語辭典》:黍稷  拼音:shǔ jì
高粱。明。馬中錫《中山狼傳》:「今醞黍稷,據(jù)尊罍,驕妻妾矣?!?/div>
《國語辭典》:黍離麥秀(黍離麥秀)  拼音:shǔ lí mài xiù
黍離,形容蒼涼荒蕪的景象。參見「黍離」條。麥秀,比喻懷念故國。參見「麥秀」條。黍離麥秀用來感嘆亡國?!肚迨犯濉>砦濉稹?。遺逸傳一。莊元辰傳》:「陛下試念兩都黍離麥秀之悲,則居處必不安?!?/div>
《國語辭典》:嘗新(嘗新)  拼音:cháng xīn
1.古代于孟秋時,天子以新收成的五谷,進(jìn)獻(xiàn)于寢廟,稱為「嘗新」?!抖Y記。月令》:「是月也,農(nóng)乃登谷,天子嘗新?!埂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上》:「石三十,為錢千三百五十,除社閭嘗新春秋之祠,用錢三百,馀千五十?!?br />2.品嘗應(yīng)時的新鮮食品。唐。王建〈宮詞〉一○○首之四:「白玉窗前起草臣,櫻桃初赤賜嘗新。」《西游記》第五回:「見那老樹枝頭,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吃個嘗新。」
《漢語大詞典》:順成(順成)
(1).謂順理而成功。左傳·宣公十二年:“執(zhí)事順成為臧,逆為否。” 杜預(yù) 注:“今 彘子 逆命不順成,故應(yīng)否臧之兇?!?楊伯峻 注:“凡行事,順其道而行以有成則為善?!?br />(2).順承天施而成功。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坤則順成,星軒潤飾?!?李善 注:“《韓詩》曰:‘淑女奉順坤德,成其紀(jì)綱。’”按,此比喻皇后順承帝皇以成功。
(3).謂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收。禮記·郊特牲:“四方年不順成,八蠟不通,以謹(jǐn)民財也?!?孔穎達(dá) 疏:“謂四方之內(nèi),年穀不得和順成熟,則當(dāng)方八蠟之神,不得與諸方通祭?!?唐 劉禹錫 《為京兆韋尹謝許折糴表》:“伏以圣明在上,風(fēng)雨應(yīng)時。順成之年,穀糴常賤?!?span id="dka38pm" class="book">《金史·孝友傳序》:“然以 唐 虞 之世,‘黎民阻飢’不免以命 稷 ,‘百姓不親、五品不遜’不免以命 契 ,是以知順成之不可必,猶孝友之不易得也?!?br />(4).順序成章。指樂音流暢。禮記·樂記:“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孔穎達(dá) 疏:“君上如寬裕厚重,則樂音順序而利諧動作,故民皆應(yīng)之而慈愛也?!?孫希旦 集解:“順成者,以順而成?!?br />(5). 元 朝郊祀樂章名。 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元史五·禮樂志三:“亞終獻(xiàn)酌獻(xiàn),仍有舊曲,改名《肅寧》。注云:‘舊名《順成》?!?br />(6). 三國 魏 女官名。三國志·魏志·后妃傳序:“ 魏 因 漢 法,母后之號,皆如舊制,自夫人以下,世有增損…… 文帝 增貴嬪、淑媛、脩容、順成、良人?!?/div>
《漢語大詞典》:分地
亦作“ 分墬 ”。
(1).分封土地。《禮記·祭法》:“天下有王,分地建國,置都立邑?!?漢 劉向 說苑·政理:“ 晉文侯 問政於 舅犯 。 舅犯 對曰:‘分熟不如分腥,分腥不如分地?!?br />(2).分割土地。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是二 晉 不戰(zhàn)而分地,不耕而穫之?!?br />(3).遍地;隨地。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賦》:“中天起浪,分地瀉波?!?宋翁卷 《曉對》詩:“梅花分地落,井氣隔簾生?!?br />(4).謂區(qū)分土質(zhì)所宜,種植五谷。 南朝 梁 沈約 《梁明堂登歌·歌青帝》:“飭農(nóng)分地,人粒惟始?!?唐 王維 《座上走筆贈薛璩慕容損》詩:“分地依 后稷 ,用天信 重黎 ?!?趙殿成 箋注:“ 后稷 乃列封疆畫畔界,以分土地之所宜,闢土殖穀,以用養(yǎng)民?!?br />(5).分防之地。 宋 岳珂 《桯史》附錄《吁天辨誣通敘》:“ 淮西俊 之分地, 趙鼎 命之,怯敵不行。迨先臣一戰(zhàn)而捷, 俊 則恥之?!?br />(6).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土地改革中,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nóng)民。 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二部四:“ 蕭隊(duì)長 想知道屯子里人對頭年分地的印象。”
亦作“ 分墬 ”。
(1).諸侯的封地。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張良 ﹞對曰:‘ 楚 兵且破, 信 ( 韓信 )、 越 ( 彭越 )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span id="gh8c3du" class="book">《漢書·地理志下》:“至 襄王 以 河內(nèi) 賜 晉文公 ,又為諸侯所侵,故其分墬小?!?顏師古 注:“墬,古地字。”續(xù)資治通鑒·元武宗至大三年:“又封 三寶努 為 楚國公 ,以 常州路 為分地?!?br />(2).封建社會里,農(nóng)民從封建主那里分到的土地。土地所有權(quán)屬于封建主,農(nóng)民耕種分地,向封建主繳納地租或服勞役。
《國語辭典》:絕粒(絕粒)  拼音:jué lì
斷絕飲食。唐。牛肅〈馬待封〉:「自稱道者吳賜也。常絕粒?!埂都t樓夢》第九○回:「卻說黛玉自立意自戕之后,漸漸不支,一日竟至絕粒?!挂沧鳌附^食」。
《漢語大詞典》:三登
(1).謂連續(xù)二十七年皆五谷豐收。亦借指天下太平。漢書·食貨志上:“三考黜陟,餘三年食,進(jìn)業(yè)曰登;再登曰平,餘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歲,遺九年食?!?南朝 梁 沈約 《勸農(nóng)訪民所疾苦詔》:“三登之美未臻,萬斯之基尚遠(yuǎn)?!?br />(2).謂五穀一年三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耒水:“﹝ 便縣 ﹞縣界有溫泉,在 郴縣 之西北,左右有田數(shù)十頃……溫水所溉,年可三登。” 金 蔡圭 《雪擬坡公韻》:“豐年待作三登兆,暮景重開六出花。”
《漢語大詞典》:地德
(1).大地的本性;大地的德化恩澤。管子·問:“理國之道,地德為首。君臣之禮,父子之親,覆育萬人,官府之藏,彊兵保國,城郭之險,外應(yīng)四極,具取之地?!?尹知章 注:“法地以為政,故曰地德為首?!?span id="earecig" class="book">《國語·魯語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韋昭 注引 虞翻 曰:“地德所以廣生。”文子·上仁:“貪主暴君,涸漁其下,以適無極之欲;則百姓不被天和履地德矣。”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人副天數(shù):“天德施,地德化,人德義。”
(2).謂大地賜恩。 南朝 梁 沈約 《光宅寺剎下銘》序:“若夫朱光所耀,彤云所臨,非止天眷,兼因地德。”
(3).土地所產(chǎn)之物,指五谷。《淮南子·俶真訓(xùn)》:“當(dāng)此之時,萬民猖狂,不知東西,含哺而游,鼓腹而熙,交被天和,食于地德?!?高誘 注:“地德,五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