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汪述祖,字仁卿,宜興人,官浙江知縣。維基
汪子賢,字述祖,號林甫,安徽省休寧縣石田人,清末政治人物,進士出身。光緒二十年甲午(1894年)恩科進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學習。授官吏部主事,在文選司行走,至辛亥革命返鄉(xiāng)。工詩,著有《余園詩稿》存世。汪氏九十二世。
人物簡介
徐仁鏡(1870年—1915年),字瑩甫,江蘇宜興縣(今宜興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徐致靖之子。光緒二十年(1894年),登甲午恩科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一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善于書畫。
人物簡介
趙鼎仁,浙江省寧波府鄞縣人,進士出身。光緒十一年(1885)舉人,光緒十八年(1892年),參加光緒壬辰科殿試,登進士二甲116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年四月,散館,著以部屬用。光緒二十六年(1900)署古田知縣,二十七年(1901)任永泰知縣。
人物簡介
都守仁,浙江省嘉興府桐鄉(xiāng)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參加光緒乙未科殿試,登進士三甲56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
人物簡介
原名則仁,號溎生,名宿金一士之孫。清末民初人,先應邀兗州縣官幕友,后以捐班至廣東候補,得署赤溪直隸廳同知。五十歲后,因丁憂而依例解任歸里,從事地方文獻收集,整理出版,享年八十三歲。著有芙蓉江上草堂詩稿及江陰叢書、粟香室叢書等多種。
人物簡介
宋育仁(?~?),字蕓子,四川富順人。博通群籍,尤深經學,為王闿運及門高弟。乙未割臺之役,有感事五首,唐衢痛哭,杜牧罪言,兼而有之。見連橫《臺灣詩錄》,今據以移錄。(吳福助撰)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
宋育仁(1857—1931),字蕓子,四川富順縣人。近代學者,思想家。早年就讀于成都尊經書院,一八八六年中進士,選翰林庶吉士,改任翰林院檢討,為改良派人物。一八九四年出任英、法、意、比四國參贊,著意考察西歐政治制度。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后,育仁在倫敦招募水師,準備偷襲日本長崎與東京,清廷制止之,解職歸國,降為四品頂戴。一八九五年參加強學會,鼓吹君主立憲。一八九六年回川辦實業(yè)。1897年創(chuàng)辦四川近代最早報刊《渝報》。一八九八年主持成都尊經書院,辦《蜀學報》,宣傳維新思想。辛亥革命后出任國史館修纂,反對袁世凱稱帝。一九一六年受聘主修《四川通志》。一生著述甚豐,現(xiàn)存有《時務論》、《泰西各國采風記》、《問琴閣叢書》等多種。詞學圖錄
宋育仁(1857-1931) 字蕓子,一字蕓巖,號道復。四川富順人。光緒十二年(1886)進士。授編修。派為出使英、法、意、比四國公使參贊。歸國后在四川辦理礦務、商務,兼尊經書院山長。戌戌政變作,削籍歸。入民國,任成都國學院院長,主纂《四川通志》。出王闿運之門,詩多半學南北朝徐陵、庾信、陰鏗、何遜,蒿目時艱,悉發(fā)為詩。亦工為文,擅填詞。有《問琴閣文錄》、《詩錄》、《問琴閣詞》。
人物簡介
施仁思(1858~1897),字藻香,號子芹,又號石峰,清彰化鹿港人。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舉人。生具奇才,有豪杰氣,與鹿港生員許咸中交情甚篤,對其子嗣許夢青亦關照有加。割臺之際,臺中知府黎景嵩,在彰化白沙書院設籌防局以禦日軍,施仁思挺身而為佐理。及日軍陷竹塹,施氏更與武進士許肇清,偕同鹿港士紳組成義勇軍,共謀抗日。及彰化城陷,為奉親保家,始攜眷返回泉州。光緒二十三年(1897)六月卅日病卒,著有《施子芹先生詩文集》,今不傳。 以下詩作據施梅樵編《孔教報》、賴子清《臺灣詩醇》、洪寶昆《瀛海吟草》、陳漢光《臺灣詩錄》等輯錄編校。
人物簡介
如麟(1859年—?),字瑞紱,號仁九,博爾濟吉特氏,內務府蒙古正黃旗人,同進士出身。光緒十四年,順天鄉(xiāng)試中舉,二十四年(1898年),參加光緒戊戌科殿試,登進士三甲176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