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2詞典 4分類詞匯 58
《高級漢語詞典》:幸人
倖夫。帝王寵幸的佞人
《漢語大詞典》:幸望
(1).猶希望。帶祈求語氣或表示客氣。《水滸傳》第六二回:“ 宋江 起身把盞,陪笑道:‘夜來甚是衝撞,幸望寬恕?!?br />(2).謂非分之想,僥幸之心。 清 唐甄 潛書·兩權(quán):“如是,則人心信服,不為茍免,不為幸望,不約而同,不戒而遵。此法之為固一也?!?/div>
《漢語大詞典》:僥覬(僥覬)
僥幸覬覦。謂以僥幸的心理追求得到某種利益。 宋 范仲淹 《上資政晏侍郎書》:“然獻(xiàn)言之初,或有所賞,於是浮淺僥覬之輩,爭為煩言。” 宋 蘇軾 《乞常州居住表》:“豈敢復(fù)以遲暮為嘆,更生僥覬之心?”
《國語辭典》:幸進(jìn)(幸進(jìn))  拼音:xìng jìn
僥倖升進(jìn)。《后漢書。卷一○?;屎蠹o(jì)下。贊曰》:「既云德升,亦曰幸進(jìn)?!?/div>
《國語辭典》:倖進(jìn)(倖進(jìn))  拼音:xìng jìn
僥倖進(jìn)升官位?!度辶滞馐贰返谌寤兀骸盖f尚志果系出群之才,蒙皇上曠典殊恩,朝野胥悅。但不由進(jìn)士出身,驟躋卿貳,我朝祖宗,無此法度,且開天下以倖進(jìn)之心。伏侯圣裁?!?/div>
《國語辭典》:貴幸(貴幸)  拼音:guì xìng
官位顯貴又得君王的寵幸?!妒酚?。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及孝景晚節(jié),鼢益貴幸,為太中大夫?!埂稘h書。卷九三。佞幸傳。序》:「此兩人非有才能,但以婉媚貴幸,與上臥起,公卿皆因關(guān)說?!?/div>
《高級漢語詞典》:幸致
僥幸得到
《漢語大詞典》:覬幸(覬幸)
希圖僥幸。《詩·檜風(fēng)·素冠》“庶見素冠兮” 漢 鄭玄 箋:“無三年之恩於其父母而廢其喪禮,故覬幸一見素冠。”《北史·房彥謙傳》:“況乎蕞爾一隅,蜂扇螘聚, 楊諒 之愚鄙,羣小之兇慝,而欲憑陵畿甸,覬幸非望者哉。”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九:“每慮及此,肝膽摧落,是以不勝犬馬之情,子私其父,日夜覬幸?!?/div>
分類:希圖僥幸
《漢語大詞典》:幸賞(幸賞)
(1).僥幸得賞;企求恩賞。韓非子·備內(nèi):“士無幸賞,無踰行?!?宋 蘇洵 《幾策·審勢》:“冗兵驕狂,負(fù)力幸賞,而維持姑息之恩,不敢節(jié)也?!?br />(2).指(帝王)寵幸賞賜。 宋 葉適 《寶謨閣直學(xué)士贈光祿大夫劉公墓志銘》:“ 劉超 欲壞舊城改筑,國家何故捐數(shù)百萬緡為軍帥幸賞地?”
《漢語大詞典》:謬得(謬得)
僥幸地得到。 晉 陶潛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yuǎn)》詩:“高操非所攀,謬得固窮節(jié)。” 南朝 梁 江淹 《詣建平王上書》:“日者,謬得升降承明之闕,出入 金華之殿 ?!?明 高啟 《歸吳至楓橋》詩:“官秩加身應(yīng)謬得,鄉(xiāng)音到耳是真歸?!?/div>
分類:僥幸
《漢語大詞典》:幸幸(倖幸)
謂僥幸得福。《初刻拍案驚奇》卷四:“世間有考試官,私通關(guān)節(jié),賄賂徇私,黑白混淆,使不才倖幸,才士屈抑的,此皆吾術(shù)所必誅者也!”
《漢語大詞典》:幸心(倖心)
僥幸心理。管子·君臣下:“君子食於道,則義審而禮明。義審而禮明,則倫等不踰,雖有偏卒之大夫,不敢有幸心,則上無危矣?!?br />僥幸之心,非分之想。 唐 白居易 《論孫璹狀》:“豈唯公議之間,以為過當(dāng),亦恐同類之內(nèi),皆生倖心?!?宋 岳珂 桯史·藝祖禁讖書:“五季之亂,王侯崛起,人有倖心?!?清 嚴(yán)有禧 《漱華隨筆·五經(jīng)中額》:“長浮偽而啟倖心,殊非加中五經(jīng)之本意。”
《漢語大詞典》:幸功(倖功)
希圖僥幸立功。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土司·夷婦宣淫叛弒:“其禍……蓋始于 隆暢 之耄聵,成于 楊友 之倖功?!?清 龍啟瑞 《復(fù)唐子實(shí)書》:“否則獨(dú)不畏此刁猾詭譎倖功避事之徒,有以議其后而撓吾法耶!”
《漢語大詞典》:幸名(倖名)
希圖僥幸成名。 明 袁宏道 《送江陵薛侯入覲序》:“自古國家之禍,造於小人而成於貪功倖名之君子者,十常八九?!?/div>
《國語辭典》:幸位  拼音:xìng wèi
徒占官位,不盡職守者?!盾髯印M踔啤罚骸笩o功不賞,無罪不罰,朝無幸位,民無幸生?!?/div>
《國語辭典》:倖位  拼音:xìng wèi
不稱職的官員。《醒世恒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那爺爺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zhèn)€朝無倖位,野沒遺賢。」
《漢語大詞典》:希幸
謂僥幸之心。南史·殷孝祖?zhèn)?/a>》:“羣迷相扇,構(gòu)造無端,貪利幼弱,競懷希幸。” 南朝 宋 顏延之 《庭誥》:“道在不然,義在不可,而橫意去就,謬生希幸,以為未達(dá)至分。”
分類: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