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24,分75頁顯示  上一頁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忿兵
備兵
逃兵
兵燼
兵災(zāi)
寸兵
短兵接
盜兵
御兵
衙兵
列兵
籍兵
潛兵
北府兵
兵律
《漢語大詞典》:忿兵
謂不忍小故而憤怒用兵。《漢書·魏相傳》:“爭恨小故,不忍憤怒者,謂之忿兵,兵忿者敗?!?span id="zgybtl1" class="book">《新唐書·褚遂良傳》:“帝欲自討 遼東 , 遂良 固勸無行:‘一不勝,師必再興,再興,為忿兵。兵忿者,勝負(fù)不可必?!?span id="t5w6i8a"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敵將忿兵,伺其不意可一戰(zhàn)擒也。”
《漢語大詞典》:備兵(備兵)
指駐守的軍隊。亦謂駐守軍隊。三國志·吳志·呂蒙傳:“后 羽 討 樊 ,留兵備 公安 、 南郡 。 蒙 上疏曰:‘ 羽 討 樊 而多留備兵,必恐 蒙 圖其后故也。’”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禨祥·地震:“先大父曾備兵其地,知之最詳。”
《國語辭典》:逃兵  拼音:táo bīng
1.私自脫離軍伍部隊的士兵。如:「他在服役期間逃跑,成了逃兵,被捉回之后,受到軍法審判?!?br />2.比喻離開工作崗位的人。如:「他自從開餐廳作生意之后,就成了新聞界的逃兵?!?/div>
《漢語大詞典》:兵燼(兵燼)
猶兵火。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一:“兵燼所經(jīng),玉石俱燬,況書宜火物也?!?/div>
分類:兵火
《國語辭典》:兵災(zāi)(兵災(zāi))  拼音:bīng zāi
戰(zhàn)爭的災(zāi)害。漢。高誘 淮南子敘:「從故侍中同縣盧君受其句讀,誦舉大義,會遭兵災(zāi),天下棋峙,亡失書傳。」《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蕭云仙送了少保進(jìn)京,回到城中,看見兵災(zāi)之后,城垣倒塌,倉庫毀壞,便細(xì)細(xì)做了一套文書,稟明少保?!?/div>
《國語辭典》:寸兵  拼音:cùn bīng
1.小至一寸長的兵器。借以指任何兵器。明。葉憲祖《易水寒》第四折:「外國使臣,不得帶寸兵上殿?!?br />2.形容微薄的兵力?!赌鲜贰>砦迦?。梁武帝諸子傳。南康簡王績傳》:「舉大事必有所資,今無寸兵,安可以動。」
《漢語大詞典》:短兵接
猶言短兵相接。《楚辭·九歌·國殤》:“車錯轂兮短兵接?!?王逸 注:“言戎車相迫,輪轂交錯,長兵不施,故用刀劎以相接擊也?!?span id="jre604f" class="book">《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季布 母弟 丁公 為 楚 將, 丁公 為 項羽 逐窘 高祖 彭城 西,短兵接, 高祖 急,顧 丁公 曰:‘兩賢豈相戹哉!’” 唐 劉長卿 《雜曲歌辭·太行苦熱行》:“何勞短兵接,自有長纓縛?!眳⒁姟?短兵相接 ”。
分類:短兵相接
《國語辭典》:短兵相接  拼音:duǎn bīng xiāng jiē
以短小的刀、劍等武器交手搏斗。比喻面對面激烈的搏打、爭斗?!端问?。卷四五二。忠義傳七。劉惟輔傳》:「黎明軍進(jìn),短兵相接,殺傷大當(dāng)。」也作「短兵接戰(zhàn)」。
《漢語大詞典》:盜兵(盜兵)
(1).以狡詐手段取勝之兵。荀子·議兵:“夫是之謂盜兵,君子不由也?!?楊倞 注:“由,用也。以詐力相勝,是盜賊之兵也?!?span id="vczremp" class="book">《史記·高祖本紀(jì)》:“去輒燒絶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br />(2).叛亂之兵。 宋 王安石 《驪山》詩:“六籍燃除士不磨, 驪山 如此盜兵何?” 明 方孝孺 《王君國祥墓碣》:“今城中無一軍而盜兵悍甚,此難與爭鋒,當(dāng)以計破之。”
(3).謂盜取兵權(quán)。指叛亂。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兵部·進(jìn)銀立兵營:“全盛之世,主上偶計刀錐,羣小遂借以售奸。名在賢書者,亦思盜兵逞志,言利之害至此?!?元 元明善 《稾城董氏家傳》:“所亟召卿,意不在此,豎子盜兵,朕自撫定,山以南國之根本也,盡以託卿?!?/div>
《漢語大詞典》:御兵
統(tǒng)率軍隊。《三國志·魏志·王基傳》:“諸軍并據(jù)深溝高壘,眾心皆定,不可傾動,此御兵之要也。”《前漢書平話》卷上:“ 高皇 一宵無寐,至天明,御兵征行。”
《漢語大詞典》:衙兵
(1). 唐 代天子的禁衛(wèi)兵。新唐書·兵志:“夫所謂天子禁軍者,南、北衙兵也。南衙,諸衛(wèi)兵是也;北衙者,禁軍也?!卑?,金吾、領(lǐng)軍、千牛之類為衛(wèi)兵;羽林、龍武、神策之類為禁軍。南衙屬宰相管轄,北衙歸皇帝直轄,起互相監(jiān)督的作用。
(2). 唐 代節(jié)度使的衛(wèi)兵。舊唐書·田承嗣傳:“數(shù)年之間,其眾十萬。仍選其魁偉強(qiáng)力者萬人以自衛(wèi),謂之衙兵?!?span id="y6adgyf" class="book">《新唐書》作“牙兵”。 韓國磐 《隋唐五代史綱》第二篇第十章第二節(jié):“衙兵就是牙兵, 魏博 鎮(zhèn)的牙兵是十分強(qiáng)悍的, 唐 人傳奇《紅線傳》,也說 田承嗣 ‘乃募軍中武勇十倍者,得二千人,另外宅男,而厚其廩給,常令三百人夜直州宅’,外宅男就是義兒,也就是牙兵?!眳㈤?span id="dr1zr61"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代宗廣德元年》 胡三省 注。
《漢語大詞典》:列兵
(1).陳兵,駐扎軍隊。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九:“士大夫多謂當(dāng)列兵 淮北 ,為守 淮 計,即可守,因圖進(jìn)取中原;萬一不能支,即守 大江 未晚?!?br />(2).軍銜。兵的最低一級。 郭小川 《木瓜樹的風(fēng)波》詩:“同志們,到現(xiàn)在為止我還是連里的列兵?!?/div>
《漢語大詞典》:籍兵
(1).征集兵士。《漢書·賈捐之傳》:“乃探 平城 之事,録 冒頓 以來數(shù)為邊害,籍兵厲馬,因富民以攘服之?!?br />(2).在編的軍士。金史·章宗紀(jì)四:“ 河南 皆聽 揆 節(jié)制如故,盡徵諸道籍兵?!?/div>
《漢語大詞典》:潛兵(潛兵)
亦作“潛兵”。 伏兵。 北周 庾信 《周柱國楚國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增壘威敵,減灶潛兵?!?宋 蘇洵 《權(quán)書上·法制》:“度彼所襲,潛兵以備,彼不我測?!?span id="m001tqo" class="book">《明史·葉昇傳》:“潛兵出賊后掩擊?!?/div>
分類:伏兵
《漢語大詞典》:北府兵
指 東晉 孝武帝 時 謝玄 招募 徐 兗 二州驍勇而組成的一支精兵。 淝水 之戰(zhàn),即以此軍為主力。晉書·劉牢之傳:“ 太元 初, 謝玄 北鎮(zhèn) 廣陵 ,時 苻堅 方盛, 玄 多募勁勇, 牢之 與 東海 何謙 ……等以驍猛應(yīng)選。 玄 以 牢之 為參軍,領(lǐng)精鋭為前鋒,百戰(zhàn)百勝,號為‘北府兵’,敵人畏之?!?/div>
《漢語大詞典》:兵律
軍隊的法規(guī)、紀(jì)律。 唐 楊炯 《后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公洞曉戎章,妙詳兵律,軍國是賴,戎幕允歸?!?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七:“ 崔翰 領(lǐng)節(jié) 高陽 ,恃功驕恣,橫越兵律,陛下宜召還誅之,以厭氛祲?!?span id="igygy0f" class="book">《元史·順帝紀(jì)八》:“疆域日蹙,兵律不嚴(yán)……宜俯詢大臣,共圖克復(fù)之宜,預(yù)定守備之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