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計元勛(1574年—1659年),字冠五,號明葵,別署竹蘆圃主人,浙江嘉興府嘉善縣人。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八名舉人,萬歷三十五年丁未(1607年)科進士,禮部觀政,三十六年戊申(1608年)授福建龍溪縣知縣,四十二年甲寅(1614年)遷南京吏部驗封司主事,四十六年戊午(1618年)升本司郎中。天啟二年(1622年),丁父憂去職。服闋,天啟五年乙丑(1625年)起復南京考功司郎中。天啟六年(1626年),升山東右參政、分巡濟南道。天啟七年(1627年)六月,山東謀建魏忠賢生祠,遂掛冠歸。崇禎時,累薦不起。居家杜跡城市,鄉(xiāng)黨推為祭酒。
人物簡介
【生卒】:?—1649 【介紹】: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字叔直,號蓮峰,一號蓮冠道人。明季諸生。性剛介負氣。入清后,佯狂高蹈無定蹤,后舉家入九疑山,絕粒而死。與王夫之交最摯,詩多倡和。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原名冠,字沅山,一字大蒙。明崇禎五年諸生。入清,棄儒冠,隱居渭塘,日吟詠,兼工畫,近倪瓚筆意。卒年八十六。有《肆閑堂集》。
人物簡介
【生卒】:?—約1646 【介紹】: 明江西進賢人,字元甫,或作元輔、元父。天啟二年進士。授翰林編修。崇禎十年,官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以誤書放歸。南明隆武時以原官督師江西,旋致仕。清兵下江西,為門人汪(一作江)亨龍出賣,被害于汀州。有《寶綸樓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元父,進賢人。天啟壬戌賜進士第二,授編修歷官祭酒詹事掌翰林院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進文淵閣有寶綸樓集維基
傅冠(1595年—1646年),初名元范,字元甫,號寄庵。江西進賢人。明末政治人物,榜眼及第。崇禎年間,官至禮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罷歸。隆武時起用,督師江西,事敗被俘,堅拒投降,在汀州殉國。天啟二年(1622年)文震孟榜進士第二人。授翰林院編修,充經(jīng)筵講官,掌翰林院事。崇禎十年,調(diào)任實錄館副總裁。崇禎十年(1637年)秋,升任為禮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生活奢靡,有姬妾數(shù)十名,夜夜笙歌豪飲。崇禎十一年(1638年)八月,因督師餉絕,罷歸。隆武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隆武帝詔旨傅冠以尚書兼大學士原官督師江西。清兵攻陷江西,傅冠躲在邵武府泰寧縣門人江亨龍家中,亨龍怕遭連累,與子江養(yǎng)源把他獻給清軍。李成棟執(zhí)禮甚恭,并勸他投降,傅冠拒絕說:“吾鄉(xiāng)無叩頭宰相,但有斷頭宰相爾!”兩次自殺未遂。后押送至汀洲(今福建長汀縣)由鎮(zhèn)將李發(fā)管押,清廷下令斬決。永歷元年(順治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傅冠整衣冠南向拜曰:“負國無狀,死不足贖?!彼炀退馈ER刑前賦詩: “幻影落紅塵,倏忽成今古。名義重為山,以身棄如土。四顧環(huán)刀戟,展轉(zhuǎn)不得死。矢念終不移,皎日有如此?!薄?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清朝追謚忠烈。
人物簡介
翁冠英,字彝于,福建福清縣人。明末進士。崇禎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福建鄉(xiāng)試七十九名舉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聯(lián)捷癸未科進士,三甲六十四名,任浙江海鹽縣知縣。入清后隱逸不出。撰有《重修天后廟碑記》,碑位于今廣東省徐聞縣海安鎮(zhèn)。
人物簡介
丁胤甲(1605年—1670年),字子冠,號庚先,又號岸庵,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禎九年(1636年)丙子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曾任海澄縣教諭,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吏部觀政。授淮安府推官,擢浙江道御史,巡按貴州。永歷時,逆寇孫可望乘隙入黔,劫胤甲于酉陽界。執(zhí)見時,眾官皆跪,胤甲獨挺然不屈。乃令引出,羈民房中。后晉太仆兼僉都巡撫黔南,終以中書舍人致仕焉。
人物簡介
【介紹】: 清直隸正定人,字邇之,號葵石。順治三年進士,歷任大理寺卿、督捕侍郎。曾雜錄明末雜事及正定軼聞,撰《雕丘雜錄》,另有《祓園集》。晚晴簃詩匯·卷二十三
梁清遠,字葵石,正定人。順治丙戌進士,官至吏部侍郎。有《祓園集》。維基
梁清遠(1606年—1683年),字邇之、葵石、無垢,號癭冠道人、雕丘、祓園,京師真定府真定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人。梁夢龍之曾孫??偨菚r,趙南星見而器重之;十六歲補諸生,為學使左光斗所賞拔。崇禎十五年(1642年),舉順天鄉(xiāng)試。清順治三年(1646年)登進士,授刑部主事。次年任稽勛司主事,后升文選司員外郎、考工司郎中,調(diào)文選司郎中、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譯館。順治十一年(1654年),任大理寺卿,改兵部督補右侍郎。順治十三年(1656年),任戶部右侍郎督理錢法局,同年改吏部左侍郎。性好觀書,四十馀年,未嘗一日釋卷。同輩兄弟梁清標、梁清寬,均科甲折桂,同列九卿。晚年以病歸里。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河南蘭陽人,字冠蓬。順治三年舉人。六年,會試副榜。授廣東南雄府推官,慎刑罰,恤民命,釋疑獄積案數(shù)十起。以忤上官乞歸,書笥外無長物,粵中推為廉吏。
人物簡介
釋行敬,字獨冠,姓楊氏,云夢人也。生有靜性,不樂塵囂。年十三,從縣中空如落紺。一夕,夢大士持刀剖解,為之換骨,至齒牙間負痛而覺。爾后,唯耽禪寂,杜絕外緣,偶檢《天奇語錄》,讀之有得。荷笠南游,首謁密云于大白山中,以“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大事不明當何所求”為問,密云軒然一棒,還叩所求,因自惟曰:“可教直下承當,乃懇懇勤勤看斯一棒?!比锩议g,殊鮮真際,忽動他山之想,遂過云門。雖得輕安,終未洞明。再上天童,復見密云,追隨數(shù)載,偕上天臺,方冀通玄發(fā)明此事。未幾云寂,放聲大哭,以為從此失望,無復了時。會金粟、費隱聞喪而至,隱固得天童髓者,敬嘗造請,乞其指示,即指其掌,竟爾豁然,日臻閫奧。隱后歷超果、福嚴而至徑山,敬皆荷橐相從。有清順治癸巳,隱以信拂授之,傳臨濟法焉。乙未主席吳興靈山,丁酉漢陽棲賢更隆禮聘,敬念鄉(xiāng)關(guān)久別,云樹依依,欣然就道,至則弘爐大冶,躍金同范。俄而,興陽使符來迎,慨祖席荒頹,黽勉效命,而破屋殘僧,蒼涼滿目。適嚴公玉環(huán)提督豫章,假道漢上,晤于棲賢,宛如夙好,敬以興復事從容言之,提督竟爾檀施。由是,殿宇摩云,樓閣礙日,片言之契,萬金無吝,信有自來也。未幾,云杜之纂峰、沔陽之廣長、鄂渚之巖頭,相繼以請。敬為居纂匝月,止廣長期,而巖頭則往來至焉。荊門玉泉、澧浦夾山且郤而不應(yīng),乃詣衡山一展祖塔。敬主棲賢二十馀年,六坐道場,津梁不倦??滴跞勺影嗽禄奕帐炯牛瑫视小搬灨涂潮M重栽竹,不脫荷衣歸去來”之語。壽六十,僧夏四十五,塔于興陽東麓。門人如水鑒佛頂,皆唱道諸方。
人物簡介
曹鼎望,字冠五,號澹齋,豐潤人。順治己亥進士,改庶吉士,授刑部主事,歷官鳳翔知府。有《楚游》、《新安》等集。維基
曹鼎望(1618年—1693年),字冠五,號澹齋,直隸豐潤縣人。順治十六年(1659年)登己亥科進士,改庶吉士,授刑部主事,歷官鳳翔府知府。有《楚游》、《新安》等集。
人物簡介
【生卒】:1627—1659 【介紹】: 清江南泰興人,字天中,號冠月。順治六年進士,官給事中,以直言著稱。順治十二年,以諫買揚州女子,幾遭極刑,戍尚陽堡。在戍所被光棍毆死,官司不問。工畫,自幼喜摹仿宋元名跡。亦工詩,有《戇臣詩稿》。晚晴簃詩匯·卷二十四
季開生,字天中,號冠月,泰興人。順治己丑進士,歷官給事中。有《冠月樓詩》、《出關(guān)草》。清詩別裁集
字天中,江南泰興人。順治己丑進士,官給事中。著有《出關(guān)草》。維基
季開生(1627年—1659年),字天中,號冠月,江南省泰興縣人。其父季寓庸是 江南富戶。開生文才卓越,有江南才子之稱。順治六年(1649年)進士,為翰林院庶吉士,未散館,改禮科給事中、兵科右給事中。順治十二年(1655年),乾清宮建成,朝廷撥款派內(nèi)監(jiān)往江南采購設(shè)備,民間傳言是去揚州買女子,季開生上疏極諫獲罪,順治大怒,以「妄捏瀆奏,肆誣沽直,甚屬可惡」,被杖一百,流戍遼東尚陽堡,四年后為光棍毆死,“有司不問,疑有主使者”。后來順治帝下罪己詔:“季開生建言,原是為我考慮,準復官歸葬,蔭一子入監(jiān)讀書”。史家稱其為“清朝第一諫臣”。著有《戇臣詩稿》。
人物簡介
【生卒】:1630—? 【介紹】: 清江南泰興人,字詵兮,號滄葦。季開生弟。順治四年進士,授浙江蘭溪知縣。歷任刑部主事、戶部員外郎、郎中、浙江道御史。家豪富,族人三百余家,皆有復道可通。藏書富甲海內(nèi)。輯唐代一千八百九十五家詩為《唐詩》,為后時編輯《全唐詩》底本之一。有《季滄葦書目》、《靜思堂詩集》。晚晴簃詩匯·卷二十四
季振宜,字詵兮,號滄葦,泰興人。順治丁亥進士,歷官御史。有《靜思堂詩稿》。清詩別裁集
字滄葦,江南泰興人。順治丁亥進士,官御史。維基
季振宜(1630年—1673年),字詵兮,號滄葦,江南揚州府泰興縣季家市(今靖江市季市鎮(zhèn))人。明末清初官員、豪富,與山西平陽亢氏并稱「北亢南季」。季振宜生于明崇禎三年(1630年)。季家為名門望族,曾祖父季縉為山東樂安縣縣丞,祖父季三卿是貢生,為河南祥符縣知縣,父親季寓庸是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遷居泰興縣城,建嘉樹園,革職歸里后經(jīng)營鹽業(yè)致富。收藏國寶級名畫《富春山居圖》之《無用師卷》。其兄季開生(1627—1659),字天中,號冠月,順治六年(1649)中進士。清順治三年(1646)季振宜17歲中舉,順治四年(1647年),18歲中進士,授浙江蘭溪縣知縣,后歷任刑部主事、戶部郎中,官至廣西道御史。擅長行書,工詩文,喜藏書,又精鑒別,貯書于“靜思堂”和“辛夷館”。季振宜是清初著名藏書家,藏書之富,冠于江南,宋元名刻甚富;錢謙益的曾孫錢曾死后,其書盡歸振宜,后撰成《季滄葦藏書目》,該書搜集唐詩1859位作者的42931首詩,康熙時編《全唐詩》即以此為底本??滴跛氖哪辏?705年)五月下詔彭定求、沈三曾等10人修《全唐詩》,至次年十月,《全唐詩》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nèi)編成,這主要是利用了季振宜編《唐詩》和胡震亨編《唐音統(tǒng)簽》的成果,在這之前,季振宜與錢謙益整理唐詩七百十七卷,始于康熙三年(1664年),迄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歷時十年。著有《靜思堂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