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圣道(聖道)
(1).圣人之道。也特指 孔子 之道。莊子·天道:“天道運(yùn)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yùn)而無所積,故天下歸;圣道運(yùn)而無所積,故海內(nèi)服?!?漢 揚(yáng)雄 《法言·問明》:“甚矣,圣道無益於庸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始自 秦 世,不師圣道,私以御職,姦以待下?!?唐 韓愈 《請(qǐng)復(fù)國子監(jiān)生徒狀》:“今圣道大明,儒風(fēng)復(fù)振,恐須革正,以贊鴻猷?!?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見圣道之全者惟 顏?zhàn)??!?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xiàn)代中國的孔夫子》:“我出世的時(shí)候是 清 朝末年, 孔夫子 已經(jīng)有了‘ 大成至圣文宣王 ’這一個(gè)闊得可怕的頭銜,不消說,正是圣道支配了全國的時(shí)代。”
(2).佛教謂出離生死煩惱之道。即“四圣諦”與“八正道”的合稱。成實(shí)論·四無畏品:“謂修圣道不能盡結(jié),既不盡結(jié),何能離苦?” 唐 道綽 安樂集卷上:“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種圣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圣道,二謂往生浄土?!?宋 陸游 《自警》詩:“圣道功殊淺,塵緣習(xí)未除。”參見“ 八正道 ”。
《國語辭典》:八正道  拼音:bā zhèng dào
佛教用語。梵語a??ā?ga-mārga的意譯。指八種通往解脫的正確途徑。八正道為:一、正見,具有正確的主張──四諦的見解。二、正思惟,做正確的抉擇。三、正語,不做一切非理的言談。四、正業(yè),清凈的行為。五、正命,正當(dāng)?shù)闹\生方式。六、正精進(jìn),努力勤修正法。七、正念,隨時(shí)都清楚地知道當(dāng)下的心念。八、正定,修習(xí)四禪八定?!峨s阿含經(jīng)》卷六:「云何有身滅道跡?謂八正道?!挂卜Q為「八圣道」。
《國語辭典》:八圣道(八圣道)  拼音:bā shèng dào
指八種通往解脫的正確途徑。參見「八正道」條。
《漢語大詞典》:圣門(聖門)
(1).謂進(jìn)入圣道之門。 漢 揚(yáng)雄 《法言·修身》:“天下有三門:由於情欲,入自禽門;由於禮義,入自人門;由於獨(dú)智,入自圣門?!?br />(2).謂 孔子 的門下。亦泛指傳 孔子 之道者。 漢 班固 《幽通賦》:“游圣門而靡救兮,雖覆醢其何補(bǔ)?”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惟我朝諸公為義理之學(xué),髣彿圣門氣象爾?!?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huì)通三:“余近得《顏?zhàn)印?/span>三卷,亦國朝人裒集,雖謂有功圣門,可也?!?清 曾國藩 《圣哲畫像記》:“ 周 、 張 、 程 、 朱 ,在圣門,則德行之科也?!?/div>
《國語辭典》:樂圣(樂聖)  拼音:yuè shèng
稱極精于音樂的人。如:「貝多芬有樂圣的美稱?!?/div>
分類:圣道嗜酒
《漢語大詞典》:識(shí)道(識(shí)道)
(1).識(shí)知圣道。 漢 揚(yáng)雄 《法言·吾子》:“委大圣而好乎諸子者,惡覩其識(shí)道也?!?晉 陸機(jī) 《嘆逝賦》:“感秋華於衰木,瘁零露於豐草,在殷憂而弗違,夫何云乎識(shí)道。”
(2).識(shí)途。文選·馬融〈長笛賦〉:“山雞晨羣,壄雉晁雊,求偶鳴子,悲號(hào)長嘯。由衍識(shí)道,噍噍讙譟?!?呂向 注:“鳥獸行識(shí)其道。”
《漢語大詞典》:光道
(1).即黃道。漢書·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黃道,一曰‘光道’?!?span id="buwdayp" class="book">《后漢書·律歷志》:“日有光道,月有九行,九行出入而交生焉?!?br />(2).謂光大圣道。《南齊書·文惠太子傳》:“臣地屬元良,業(yè)微三善,光道樹風(fēng),於焉蓋闕?!?/div>
《國語辭典》:斯陀含  拼音:sī tuó hán
佛教修行者入圣道果位之一。為聲聞乘的第二果。證到此果位者,只需再來此世間一次,便可證得解脫。斯陀含可分為斯陀含向和斯陀含果。斯陀含向是已證初果正趨向斯陀含果的境界?!?a target='_blank'>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shí)無往來,是名『斯陀含』?!?/div>
《國語辭典》:八正道  拼音:bā zhèng dào
佛教用語。梵語a??ā?ga-mārga的意譯。指八種通往解脫的正確途徑。八正道為:一、正見,具有正確的主張──四諦的見解。二、正思惟,做正確的抉擇。三、正語,不做一切非理的言談。四、正業(yè),清凈的行為。五、正命,正當(dāng)?shù)闹\生方式。六、正精進(jìn),努力勤修正法。七、正念,隨時(shí)都清楚地知道當(dāng)下的心念。八、正定,修習(xí)四禪八定?!峨s阿含經(jīng)》卷六:「云何有身滅道跡?謂八正道?!挂卜Q為「八圣道」。
《漢語大詞典》:樂道忘饑(樂道忘饑)
謂醉心于圣道。晉書·樂志下:“與君周旋,樂道忘饑。我心虛靜,我志霑濡?!?/div>
分類:醉心圣道
八圣道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與八正道同。阿彌陀經(jīng)曰:「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咕闵嵴摱逶唬骸钙叩扔X支,八圣道支。」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八正道。(參見:八正道)
八正道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總謂之八正道分。俱舍作八圣道支。圣者正也,其道離偏邪,故曰正道。又圣者之道,故謂之圣道(A^ryama%rga,巴Ari^yamagga)。玄應(yīng)音義三曰:「八由行,又作游行,又作道行,或作直行,或言八直道,亦言八圣道,或言八正道,其義一也?!挂弧⒄奡amyak-dr!s!ti,巴Samma%-dit!t!hi(正者Samyak及Samma%也,以下略之),見苦集滅道四諦之理而明之也。以無漏之慧為體,是八正道之主體也。二、正思惟(一sam%kalpa,巴一sam%kappa),既見四諦之理,尚思惟而使真智增長也。以無漏之心所為體。三、正語(-va%c,巴-va%ca%),以真智修口業(yè)不作一切非理之語也。以無漏之戒為體。四、正業(yè)(-karma%nta,巴-kammanta),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業(yè)住于清凈之身業(yè)也。以無漏之戒為體。五、正命(-a%jiva,巴同),清凈身口意之三業(yè),順于正法而活命,離五種之邪活法(謂之五邪命)也。以無漏之戒為體。六、正精進(jìn)(-vya%ya%ma,巴-va%ya%ma),發(fā)用真智而強(qiáng)修涅槃之道也。以無漏之勤為體。七、正念(-smr!ti,巴-sati),以真智憶念正道而無邪念也。以無漏之念為體。八、正定(-sama%dhi,巴同),以真智入于無漏清凈之禪定也。以無漏之定為體。此八法盡離邪非,故謂之正。能到涅槃,故謂之道??倿闊o漏,不取有漏,是見道位之行法也。七覺支者,修道之行法也,經(jīng)以七覺八正為次第者,是數(shù)之次第,非修之次第也。此中正見之一,是八正道中之主體,故為道,亦為道分道支,馀七者是道分道支而非道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八圣道,即八條圣者的道法。一、正見,即正確的知見。二、正思惟,即正確的思考。三、正語,即正當(dāng)?shù)难哉Z。四、正業(yè),即正當(dāng)?shù)男袨椤N?、正命,即正?dāng)?shù)穆殬I(yè)。六、正精進(jìn),即正當(dāng)?shù)呐?。七、正念,即正確的觀念。八、正定,即正確的禪定。修此八正道,可證得阿羅漢果。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八正道統(tǒng)云:「八正道分,一名八圣道支。圣者,正也。其道離偏邪,故曰正道。又圣者之道,謂之圣道。此八法盡離邪非,故謂之正。能通涅槃,故謂之道?!狗ń绱蔚谠疲骸赴苏勒撸^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為正。復(fù)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br />一、正見 見苦集滅道分明四諦之理,以無漏慧為體,是八正道之主體也。又謂八修,無漏道即戒定慧。見四諦分明,破外道有無等種種邪見,是為正見。
二、正思惟 既見四諦之理,當(dāng)思惟籌令增長真智,以無漏心所為體。又謂人見四諦時(shí),正念思惟,觀察籌量,令觀增長,是為正思惟。
三、正語 以真智修口業(yè),不作一切非理之語,以無漏戒為體。又謂人以無漏智慧,常攝口業(yè),遠(yuǎn)離一切虛妄不實(shí)之語,是為正語。
四、正業(yè) 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業(yè),住于清凈之身業(yè),以無漏戒為體。又謂人以無漏智慧,修攝其心,住于清凈正業(yè),斷除一切邪妄之行,是為正業(yè)。
五、正命 清凈身口意之三業(yè),順正法而活命,離五種之邪活法(謂之五邪命),以無漏戒為體。又謂出家之人,當(dāng)離五種邪命利養(yǎng),常以乞食,自活其命,是為正命。
五種邪命者,比丘不如法事,以求生活,謂之邪命。
一、詐現(xiàn)異相 于世俗之人,詐現(xiàn)奇特之相,以求利養(yǎng)。
二、自說功德 說自己之功德,以求利養(yǎng)。
三、占相吉兇 學(xué)占卜說人之吉兇,以求利養(yǎng)。
四、高聲現(xiàn)威 大言壯語,現(xiàn)威勢,以求利養(yǎng)。
五、說所得利以動(dòng)人心 于彼得利,為此稱說,于此得利,為彼稱說,以求利養(yǎng)。
六、正精進(jìn) 發(fā)明真智,強(qiáng)修涅槃之道,以無漏勤為體。又不雜名精,無間名進(jìn),謂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專精,無有間歇,是名正精進(jìn)。
七、正念 以真智憶念正道無邪念,以無漏慧為體。又謂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堪能進(jìn)至涅槃,是名正念。
八、正定 以真智入無漏清凈之禪定,以無漏定為體。又謂人攝諸散亂,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決定不移,是名正定。
【三藏法數(shù)】
(出法界次第)
謂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為正。復(fù)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一、正見〕,謂人修無漏道,見四諦分明,破外道有無等種種邪見,是為正見。(無漏道者即戒定慧。修此道者,能斷三界有漏生死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二、正思惟〕,謂人見四諦時(shí),正念思惟,觀察籌量,令觀增長,是為正思惟。
〔三、正語〕,謂人以無漏智慧,常攝口業(yè),遠(yuǎn)離一切虛妄不實(shí)之語,是為正語。
〔四、正業(yè)〕,謂人以無漏智慧,修攝其心,住于清凈正業(yè),斷除一切邪妄之行,是為正業(yè)。(清凈正業(yè)者,謂戒定慧等出世之善業(yè)也。)
〔五、正命〕,謂出家之人,當(dāng)離五種邪命利養(yǎng),常以乞食自活其命,是為正命。(五種邪命者,一詐現(xiàn)異相,二自說功能,三占相吉兇,四高聲現(xiàn)威,五說所得利以動(dòng)人心也。)
〔六、正精進(jìn)〕,不雜名精,無間名進(jìn)。謂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專精,無有間歇,是名正精進(jìn)。
〔七、正念〕,謂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堪能進(jìn)至涅槃,是名正念。(五停心者,多散眾生數(shù)息觀、多貪眾生不凈觀、多瞋眾生慈悲觀、愚癡眾生因緣觀、多障眾生念佛觀也。)
〔八、正定〕,謂人攝諸散亂,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決定不移,是名正定。
【三藏法數(shù)】
不邪曰正,能通曰道。一、正見,謂能見真理也。二、正思惟,謂心無邪念也。三、正語,謂言無虛妄也。四、正業(yè),謂白凈善業(yè)也。五、正命,謂依法乞食活命也。六、正精進(jìn),謂修諸道行無間雜也。七、正念,謂專心憶念善法也。八、正定,謂一心住于真空之理也。
八圣道支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又名圣道分。(參見:八圣道)
圣道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圣者之道也??偡Q三乘所行之道。華嚴(yán)經(jīng)八曰:「具轉(zhuǎn)圣道妙法輪?!钩蓪?shí)論一曰:「圣道能破一切結(jié)使?!埂居帧堪耸サ乐б?。與八正道分同。(參見:圣道門)
圣道衣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紫衣,素絹,道服等謂之圣道衣。以是為天臺(tái)真言等圣道眾之人所著故也。對(duì)于律僧之律衣,念佛僧之黑衣而言。
圣道門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二門之一。除凈土宗,凈土真宗之凈土門,如其他法相天臺(tái)宗于此土說自凡至圣之道??偯麨槭サ篱T。二門條。
圣道眾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法相,三論,天臺(tái),真言等升于官位之僧徒也。圣道之名,自圣凈二門之別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