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六塵說法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佛以色聲等六塵而說法,眾生以眼等六根而悟解也。然六塵通他之佛土而言之,若就此土而論,則僅色聲法之三塵而已,如眼見經(jīng)卷而悟解者,色塵說法也,耳聞金口之聲教而悟解者,聲塵說法也。意思惟法而悟解者,法塵說法也,其中此土之眾生,尤以耳根銳利,偏用聲塵而說法。無量壽經(jīng)上說道場樹曰:「目睹其色,耳聞其音,鼻知其香,舌嘗其味,身觸其光,心以法緣。一切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轉(zhuǎn),至成佛道?!怪嵌日撊脑唬骸赣蟹馂楸娚f法令得道者。有佛放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佛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但現(xiàn)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法華玄義八曰:「他方六根識利,六塵得為經(jīng)。此土三根識鈍,鼻不及驢狗鹿等。云何于香味觸等能得通達?」文句記曰:「此土耳根利故,偏用聲塵。」
內(nèi)塵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分為內(nèi)外。五識所緣之名聲等五者為外塵。意識所緣之法為內(nèi)塵。意識緣于內(nèi)故謂之內(nèi)。
【佛學常見辭匯】
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分為內(nèi)外二種,眼耳鼻舌身等五識所緣之色聲香味觸為外塵,意識所緣之法為內(nèi)塵。
水塵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得在水中自在通行之微塵也。小于兔毛塵七分者。
心塵
【佛學大辭典】
(雜語)謂煩惱也。煩惱污心性故名塵。【又】(術(shù)語)心上之塵垢,即煩惱也。釋門歸敬儀中曰:「若彼心塵,使性知誰不無?!?/div>
牛毛塵
【佛學大辭典】
(雜語)七倍于羊毛塵者。住于牛毛尖之微塵也。見俱舍論十二。梵Gorajas。
四塵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色香味觸也。凡色法以地水火風之四大種為能造,依之而造五根五境之色。即能造之四大與所造之十色皆為實色也。于此實色中以色香味觸之四法,造山河草木等外器之法,是謂之四塵所造,無單一色塵乃至觸之物體也(聲有無不定故不言之)。小乘有部宗立之為微聚之實法,大乘之唯識則立之為和合之假色。又眾生內(nèi)身之根處,其扶塵根亦四塵所成者也。其勝義根雖為觸境所攝之四大所成,然無色香味之和合,故惟為能造之四大與眼根,乃至能造之四大與身根而巳。但小乘有部宗之五根據(jù)九事俱生或十事俱生之義,謂勝義之五根,亦為四塵所成也。見百法問答鈔一。
【佛學常見辭匯】
色、香、味、觸。
【三藏法數(shù)】
四塵者,色、香、味、觸也。此之四塵,乃后得智所現(xiàn)之色相,即他受用土之體也。此是如來他受用身所依之土,以由利他行滿,隨諸菩薩所宜變化,而現(xiàn)種種上妙色相諸塵境界,故以四塵為體也。(后得智者,即根本智后所得之智也。他受用者,因他機感見而受用也。)
出塵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出離煩惱之塵垢也。四十二章經(jīng)曰:「透得此門,出塵羅漢?!?/div>
外塵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塵者六塵。六根所對之事物。凡夫以為此六塵在于心外,故曰外塵。六祖壇經(jīng)曰:「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贯岄T歸敬儀曰:「大圣示教,境是自心。下愚迷執(zhí),塵為識外?!?/div>
羊毛塵
【佛學大辭典】
(雜語)梵語Aviraja,止于羊毛尖之小塵也。俱舍論十二曰:「積七兔毛塵為一羊毛塵量?!?/div>
妄塵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妄為虛妄,塵為塵坌,一切世間之事物,體性虛妄,且污圣道,如塵坌,故名妄塵。楞嚴經(jīng)七曰:「生滅二種妄塵?!?/div>
色塵
【佛學大辭典】
(雜名)六塵之一。青黃赤白等顯色及男女形色等之染污情識者,謂之色塵。圓覺經(jīng)曰:「耳根清凈,故色塵清凈。」
【佛學常見辭匯】
六塵之一。(參見:六塵)
【三藏法數(shù)】
謂眼所見青黃赤白及男女形貌等色,是名色塵。
【三藏法數(shù)】
謂青黃赤白之色,及男女形貌色等,是名色塵。
地塵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大地作微塵也。以譬數(shù)量之多。釋門正統(tǒng)四曰:「說釋尊長壽,雖山斤海滴地塵空界亦不可比?!?/div>
兔毛塵
【佛學大辭典】
(雜語)小于羊毛塵七分者,可止住兔毛尖之微塵也。俱舍論十二曰:「積七兔毛塵,為一羊毛塵量。」
扶塵根
【佛學大辭典】
(雜語)扶又作浮。五根之外形眼可見者。是為扶助正根之五塵,故謂之扶塵根。又此塵根為浮虛之法,故謂之浮。此扶塵根為所依,別有凈色之眼耳根等,此謂之正根或勝義根。有發(fā)識取境之實用也。
空塵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外道觀空,則必存空相,而墮于空見,此空見塵,屬于六塵中之法塵,故曰空塵。即示外道之空觀為法塵而非正觀也。止觀五下曰:「觀心推畫,發(fā)一分細定,生一分空解。此是空見法塵,與心相應,何關(guān)無生?」次文曰:「即是向者,所發(fā)空塵,謂為涅槃?!?/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