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佛性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佛性雖常住不變,然為他修證,分三義:一、自性住佛性,一切眾生本有之,為自性而常住者。三惡之眾生,唯具此一。二、引出佛性依修行之功,而本有之佛性漸為引出者。三乘之行人具之。三、至得果佛性,修因滿足,而本有之佛性了了顯發(fā)者。即諸佛之佛性也。見華嚴孔目章二。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自性住佛性,真如之理,自性常住無有變改,一切眾生,本有此性,名為自性住佛性。二引出佛性,眾生必假修習智慧禪定之力,方能引發(fā)本有之佛性,是名引出佛性。三至得果佛性,修因滿足,至于果位時,本有之佛性了了顯現(xiàn),是名至德果佛性。見華嚴孔目章。
【佛學常見辭匯】
自性住佛性、引出佛性、至得果佛性。自性住佛性是一切眾生本具的佛性,因為是自性,所以常住,三惡道的眾生就只有這一種;引出佛性是眾生憑著自己修行的功夫,漸漸地把本具的佛性引導出來,這種佛性為三乘行者所具有;至得果佛性是修因滿足了,本具的佛性顯發(fā)無馀,這是諸佛的佛性。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孔目)
謂真性平等,猶如虛空。于諸凡圣,無所限礙,故名佛性。
〔一、自性住佛性〕,謂真如之理,自性常住,無有變改,即是一切眾生本有佛性,是名自性住佛性。
〔二、引出佛性〕,謂一切眾生,佛性雖具,必假修習智慧禪定之力,方能引發(fā)本有之性,是名引出佛性。
〔三、至得果佛性〕,謂修因滿足,則本有佛性,于證得果位之時,了了顯發(fā),是名至得果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