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戟支
亦作“ 戟枝 ”。 戟上橫出的刃。后漢書·呂布傳:“ 布 即一發(fā),正中戟支。”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非有心於蜓翼,豈留情於戟枝?” 唐 劉禹錫 《春日退朝》:“戟枝迎日動(dòng),閣影助松寒?!?/div>
分類:橫出
《漢語大詞典》:橫戟
把戟橫置。
《駢字類編》:雪戟(雪戟)
徐陵為貞陽(yáng)侯重與王太尉書見霜戈下
《漢語大詞典》:戟牙
即戟支。 宋 蘇軾 《書劉君射堂》詩(shī):“手柔弓燥春風(fēng)后,置酒看君中戟牙?!眳⒁姟?戟支 ”。
《漢語大詞典》:戟支
亦作“ 戟枝 ”。 戟上橫出的刃。后漢書·呂布傳:“ 布 即一發(fā),正中戟支?!?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非有心於蜓翼,豈留情於戟枝?” 唐 劉禹錫 《春日退朝》:“戟枝迎日動(dòng),閣影助松寒?!?/div>
分類:橫出
《駢字類編》:弓戟(弓戟)
賈誼過秦論陳涉以戍卒散亂之眾數(shù)百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鋤耰白挺望屋而食橫行天下
《駢字類編》:高戟(高戟)
唐 張說 岳州行郡竹籬 矗似長(zhǎng)云亙,森如高戟聳。
《漢語大詞典》:手戟
古代兵器。小戟。釋名·釋兵:“手戟,手所持?jǐn)`之戟也?!?span id="nh77vn5" class="book">《三國(guó)志·魏志·呂布傳》:“然 卓 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 布 。”
《國(guó)語辭典》:戟指  拼音:jǐ zhǐ
伸出手指指著對(duì)方罵。明。李東陽(yáng)〈奕說〉:「其勝者施施然,若辟土地而朝秦楚;不勝則赪面戟指,無所不至。」也作「戟手」。
《國(guó)語辭典》:戟手  拼音:jǐ shǒu
伸出手指指著對(duì)方罵。唐?;矢γ丁讹w煙傳》:「其夕,夢(mèng)飛煙戟手而詈曰:『士有百行,君得全乎?』」也作「戟指」。
《漢語大詞典》:十二戟
古時(shí)官府大宅門外例有執(zhí)戟的衛(wèi)兵,左右各六名,因以十二戟借指守門衛(wèi)士。 唐 張籍 《傷歌行》:“ 長(zhǎng)安 里中荒大宅,朱門已除十二戟。”
《韻府拾遺 陌韻》:辟戟(辟戟)
宋書周朗傳世祖即位普責(zé)百官讜言朗上書曰至當(dāng)輿抑碎首之忿陛殿延辟戟之威此亦復(fù)不可忘也
《駢字類編》:玉戟
宋書符瑞志大明四年二月乙巳徐州刺史劉道隆于汴水得白玉戟以獻(xiàn)
《漢語大詞典》:油戟
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出行時(shí)前導(dǎo)的儀仗。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棨戟,殳之遺象也……殳,前驅(qū)之器也,以木為之。后世滋偽,無復(fù)典刑,以赤油韜之,亦謂之油戟,亦謂之棨戟,公王以下通用之以前驅(qū)?!?/div>
《漢語大詞典》:走戟
謂使戟盤旋回轉(zhuǎn),快速如飛。資治通鑒·晉惠帝太安二年:“妖賊犬羊萬計(jì),絳頭毛面,挑刀走戟,其鋒不可當(dāng)。” 胡三省 注:“又善舞戟,左奔右赴,為刺敵之勢(shì);又環(huán)身盤戟,回轉(zhuǎn)如縈;又以戟矜柱地,跳過矜上,特為儇捷,此所謂走戟也?!?清 徐葵 《馬將軍歌》:“跳刀走戟何紛紛,十盪十決奔如云?!?/div>
《漢語大詞典》:戟帶(戟帶)
系在戟上的帶子。 唐 溫庭筠 《夜宴謠》:“飄飄戟帶儼相次,二十四枝龍畫竿?!?/div>
分類:帶子
《漢語大詞典》:賜戟(賜戟)
唐 代一品之門設(shè)戟十六,二品十四,三品十二。 宋 代因之。“賜戟”謂皇帝特賜門戟,以示優(yōu)寵。新唐書·忠義傳上·張介然:“ 介然 啟曰:‘臣位三品,當(dāng)給棨戟。若列於京師,雖富貴,不為鄉(xiāng)人知,愿得列戟故里?!?玄宗 許之,別賜戟京師門第?!?span id="fx9bnp7" class="book">《宋史·仁宗紀(jì)三》:“臣僚許立家廟,功臣不限品數(shù)賜戟?!眳⒁姟?立戟 ”。
《漢語大詞典》:立戟
(1).謂豎戟以刺。 漢 趙曄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既至 王僚 前, 專諸 乃擘炙魚,因推匕首,立戟交軹倚 專諸 胸?!?br />(2).古代禮制。凡官、階、勛三品以上者得于邸院門前立戟。 前蜀 馮鑒 《續(xù)事始·立戟》:“立戟 開元 禮:太廟、社、宮殿各施二十四戟,一品十六戟,郡王以下十四戟至十戟…… 玄宗 朝始有戟制度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