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瑤族(瑤族)  拼音:yáo zú
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分布于湘、黔、桂、粵、滇各省中。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的瑤語支,方言系統(tǒng)復雜。宗教信仰為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亦見道教、佛教的混合。社會組織存有「族長制」、「石牌」、「油鍋」等傳統(tǒng)。「油鍋」是由十五至二十個家庭構(gòu)成,「石牌」是由許多村寨組成。因族群分布廣,與他族混居情形普遍。經(jīng)濟以農(nóng)業(yè)、林業(yè)為主,游耕方式是其特色。參見「猺」條。也作「徭族」、「猺族」。
《漢語大詞典》:巷族
謂鄰里鄉(xiāng)黨。韓非子·說疑:“故為人臣者破家殘賥,內(nèi)構(gòu)黨與,外接巷族以為譽,從陰約結(jié)以相固也,虛相與爵祿以相勸也?!?陳奇猷 集釋引 興文社 曰:“巷族,謂鄰里鄉(xiāng)黨也?!?/div>
分類:文社
《國語辭典》:錫伯族(錫伯族)  拼音:xí bó zú
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分布在東北沈陽、開原等地,及新疆伊犁河流域的察布查爾、霍城、鞏留等地。所操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使用錫伯文,現(xiàn)多已漢化。族源說法不一,一說是鮮卑后裔,一說屬通古斯族,一說與滿族同源。初居今呼倫貝爾盟海拉爾東南的綽爾河流域,十七世紀中遷至嫩江、齊齊哈爾一帶。十七世紀末,全部被編入滿洲八旗。清高宗乾隆年間,一部分人被編為錫伯營,移防新疆,頗有功績。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信仰多神,少數(shù)信奉薩滿教及喇嘛教。
《國語辭典》:民族國家(民族國家)  拼音:mín zú guó jiā
由共同語言、主觀意識與集體連帶感組成,且具有武力壟斷的政治合法性國家,稱為「民族國家」(nation state)。也稱為「國族國家」。
《國語辭典》:民族精神  拼音:mín zú jīng shén
由民族的歷史、社會文化、宗教信仰、價值體系與生活連帶感等所形構(gòu)而成的集體意識與凝聚力之體現(xiàn)。
《國語辭典》:民族樂隊(民族樂隊)  拼音:mín zú yuè duì
由各民族的傳統(tǒng)樂器組成的樂隊。如中國的絲竹樂隊,即以弦樂器及管樂器組合而成。
《國語辭典》:民族樂器(民族樂器)  拼音:mín zú yuè qì
各民族傳統(tǒng)而獨特的樂器。如中國的簫、管、笛、笙等。
《國語辭典》:民族同化  拼音:mín zú tóng huà
一個民族在語文、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逐漸融入于另一個民族的社會文化過程。
《國語辭典》:民族文化  拼音:mín zú wén huà
一個民族基于長期共同生活實踐,產(chǎn)生和創(chuàng)造以體現(xiàn)該民族特性的一切文化之總合。
《國語辭典》:民族習性(民族習性)  拼音:mín zú xí xìng
同一民族文化的人因自然環(huán)境、歷史形塑、社會條件、生活經(jīng)驗等的累積,對分類架構(gòu)、評價、鑒賞、世界觀所形成的知覺、理解與行動的秉性趨向。
《國語辭典》:民族性格  拼音:mín zú xìng gé
也稱為「民族性」、「國民性」。參見「民族性」條。
《國語辭典》:民族意識(民族意識)  拼音:mín zú yì shì
一個民族建構(gòu)于所謂的同系同源、共有文化特徵如語言、宗教、習俗、傳統(tǒng)、價值、符號、共同歷史和民俗以及地理根源等之上,產(chǎn)生共通的情感。
《國語辭典》:民族音樂(民族音樂)  拼音:mín zú yīn yuè
具有特定民族風格的音樂。
《國語辭典》:民族自決(民族自決)  拼音:mín zú zì jué
具有一定程度民族意識的群體,自行決定如何組織自己的政府,不為外人或其他民族干涉。
《國語辭典》:配偶家族  拼音:pèi ǒu jiā zú
包括血親和姻親的家族成員。與無姻親的血親家族有所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