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966—1027 【介紹】: 宋宗室,太宗長子。初名德崇,字惟吉。太平興國七年,封衛(wèi)王。改賜今名,進封楚王。初,秦王廷美謫遷涪陵,元佐獨申救之。及廷美死,遂發(fā)狂。雍熙二年,坐縱火焚宮廢為庶人。真宗即位,復(fù)封楚王。累拜天策上將軍,兼江陵牧。卒謚恭憲。
人物簡介
【生卒】:?—1037 【介紹】: 遼后族,字延寧,小字海里。蕭孝穆大弟。補祇候郎君,尚圣宗女南陽公主。太平中為東京留守。大延琳反,被囚,穴地逃出。改上京留守。圣宗病重,欽哀后(耨斤)召總禁衛(wèi)事。興宗即位后,助欽哀廢仁德皇后,封楚王,為北院樞密使。好惡自恣,權(quán)傾人主,朝多側(cè)目。后改封晉王,為南京留守。卒謚忠肅。
人物簡介
【生卒】:?—1043 【介紹】: 遼后族。字撤板,小字圖古斯。蕭孝穆四弟。補祗候郎君,尚越國公主。累遷殿前都點檢。興宗重熙中,封楚王,拜北院樞密使。建議合契丹、漢人北、南樞密院為一。未行。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宗室。英宗次子。初名仲糺,字仲明。哲宗朝,歷成德、橫海、淮南、荊南節(jié)度使。嗜學(xué),好圖書,博求善本。工飛白。善射。累封楚王。卒年四十七。謚榮。徽宗時改封吳王。全宋文·卷二五九五
趙顥(一○五○——一○九六),字仲明,初名仲糺,英宗子。嘉祐八年四月自右內(nèi)率府副率為和州防禦使,遷明州觀察使,封祁國公。治平初進保寧軍節(jié)度使、東陽郡王。四年,加武昌武安等軍節(jié)度使,封昌王。又徙泰寧軍節(jié)度使,封岐王。神宗立,進雍王。哲宗即位,封揚王,尋遷徐王、翼王、楚王。紹圣三年九月卒。顥穎異嗜學(xué),工飛白,喜藏異書。見《宋會要輯稿》帝系一之三六,《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八六,《宋史》卷二四六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83—1122 【介紹】: 金宗室,本名謀良虎。烏雅束子。多智略。從太祖攻寧江州,以所部敗渤海軍,授世襲千戶謀克。出河店之役,推鋒力戰(zhàn),功多。又克遼西京。卒封楚王,謚威敏。
人物簡介
【生卒】:?—1170 【介紹】: 宋人。本任宋西安州通判。西夏崇宗乾順破西安州時降夏,獻女為妃,擢靜州防御使。女立為后,升任靜州都統(tǒng)軍。仁宗立,屢次領(lǐng)兵鎮(zhèn)壓叛亂,封西平公。召為尚書令。又進中書令。天盛八年升為國相。十二年進爵為楚王。出入儀從幾同于皇帝。十七年,役民夫十萬,筑靈州城,據(jù)靈、夏,欲裂土分國,被殺。
人物簡介
【生卒】:1146—1185 【介紹】: 金世宗第二子,本名胡土瓦。初封楚王,世宗大定二年,立為皇太子。好儒學(xué)。卒謚宣孝太子。章宗時追上廟號顯宗。
人物簡介
【介紹】: 元宗室,拖雷曾孫。年十三,襲祖父撥綽統(tǒng)軍。從北安王北征,事王忠謹(jǐn)。至元十三年,失列吉等反,被拘,困辱備至。次年,得脫見帝,須發(fā)盡白。二十一年,從討海都,先進破敵。二十七年,遭海都軍襲擊,妻孥被掠,世祖以弘吉剌氏女賜之,賜爵鎮(zhèn)遠(yuǎn)王。武宗即位,進封楚王。
人物簡介
【生卒】:1364—1424 【介紹】: 明宗室,太祖第六子。洪武三年封楚王,十四年就藩武昌。十八年與湯和、周德興鎮(zhèn)壓銅鼓、思州少數(shù)民族起事。時初設(shè)宗人府,為右宗人,永樂初進宗正。卒謚昭。
人物簡介
朱孟烷(1382年—1439年),明朝第二代楚王,昭王朱楨的嫡三子。他在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襲封楚王,在位十五年。正統(tǒng)四年(1439年)朱孟烷去世,一年后其子朱季堄就嗣位。
人物簡介
【生卒】:?—1443 【介紹】: 明宗室。太祖第六子楚王朱楨孫。正統(tǒng)中襲封楚王。卒謚憲。有《東平河間圖贊》、《毓秀軒集》、《維藩清暇錄》。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二(上)
王莊王孟烷子,太祖曾孫。初封武陵王,正統(tǒng)五年襲封,八年薨。有《毓秀軒集》。 (《楚紀(jì)》:王務(wù)學(xué)時敏,嘗夢持水晶筆大書,自茲文藻煥發(fā),詩調(diào)高曠?!额}東平圖》云:「東平昔賢王,居家惟樂善。富貴非所樂,忠誠意無倦。讜言契宸衷,奏疏答天眷。永言躡芳蹤,千載繼成憲?!埂逗娱g圖》云:「我聞河間賢,懋學(xué)由好古。心契羲皇奧,神游洙泗浦。求書留其真,道術(shù)言有補。九原不可作,百世吾疇與?!怪两裢亮侄嗾b之。所著有《毓秀軒詩》、《維藩清暇錄》,管延枝為之序。)
人物簡介
【生卒】:1469—1538 【介紹】: 明南京人,先世本浙江鄞縣人,以被征入太醫(yī)院居南京,字宗魯,后改魯南,號石亭。陳鋼子。正德十二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講。以不附張璁出為江西參議,歷山東參政,又為張璁所中,改行太仆卿致仕。少好東坡,中歲乃宗盛唐,為文出入《史》、《漢》,工畫及隸篆,亦能作曲。與顧璘、王韋稱金陵三絕,又益以朱應(yīng)登稱四家,并有“弘治十才子”之譽。著作甚富,有《金陵古今圖考》、《畜德錄》、《金陵世紀(jì)》等。甬上耆舊詩·卷十
字魯南。先世徵入太醫(yī)院,遂居南京。先生體短疏眉目,風(fēng)神朗秀,五歲能屬對,八歲能摹古人畫,十歲能詩,十二歲作孔墨解、赤寶山賦,傳誦人口,名曄然起。時野亭劉公、白巖喬公、柴墟儲公俱海內(nèi)碩望,相繼來官留都,并引先生為忘年交。及中進士,改庶吉士,年已四十有八,為夙名士矣。授編修,進侍講。所撰進講章,善寓諷諫,上心識其名。以見忤永嘉,出為江西參議,多惠政。遷山東參政,值歲災(zāi)后,先生身行部,發(fā)官帑市牛給民墾藝,且寬其租。歲既熟,又為捐除種馬薪木運部諸猺,民得蘇息。入賀,遇永嘉長安道,上勞之曰:先生久外行召矣。先生曰:齊民困甚,能行吾疏,殊勝吾受德也。永嘉意拂然。遂改為山西行太仆卿。力請老歸里。先生性篤孝友。事二親死生情文備極,人所難及。素廉于財,營弟妹婚嫁,貸以備禮。聞鄉(xiāng)閭有緩急,匍匐救之,惟恐后至。甬上人客留都。先生盡與款接,情若比鄰,不稍分疏近。晚年筑遂初齋于家園,杜門撰述,絕意世事。所著詩文拘虛集、總修金陵志、南畿總志、山東通志、自撰翰林志、金陵世紀(jì)、蓄德錄、誨似錄、花巖志、游名山錄、晤言詩談諸書。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魯南,鄞縣人,徙上元。正德丁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脩進侍講出為江西參議歷山東參政轉(zhuǎn)行太仆卿有遂初齋拘虛館二集明詩紀(jì)事·丁簽·卷五
沂字魯南,先世鄞人,徙上元。正德丁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遷侍講,出為江西參議,遷山東參政,改山西行太仆卿。有《遂初齋》、《拘墟館》二集。 (《國雅》:陳魯南才與顧華玉、王欽佩并稱,如「鳥聲林葉暗,山影石溪寒」,「懸燈動星月,轉(zhuǎn)梵起魚龍」,「漏轉(zhuǎn)云車急,花深月殿開」,「鵲觀月華還映雪,龍池水色巳含春」,恍乎臨蓬山而俯瞰閬洲,深遠(yuǎn)郁然。 《金陵瑣事》:陳魯南書法蘇眉山,評者謂不減于吳匏庵。篆隸亦隹。六七歲便搦筆模仿古人畫,后入翰林,與文徵仲講論,其畫更進。凡宦游所歷覽名山大川,皆圖成卷軸,最得馬河中、夏禹玉之妙。 (《列朝詩集》:魯南論詩專以唐人為宗,謂少陵七言聲洪氣正,格高意美,非小家妝飾,但才大不拘,后學(xué)茫昧,特拾其粗耳。于時大江南北,文士稱朱、顧、陳、王四家。朱、顧皆羽翼北地,共立壇墠,而魯南能另出手眼,訟言一時學(xué)杜之敝,欽佩亦與之同調(diào)。江左風(fēng)流至今未墜,則二君蓋有力焉。 田按:魯南論詩針砭北地之失,可謂談言微中。但其所作去北地乃不可以道里計。枚齋援魯南以攻北地,譬如挾邾、莒小國以抗齋、楚,多見其不知量也。)維基
陳沂(1469年—1538年),初字宗魯,后改字魯南,號石亭居士、小坡,南京太醫(yī)院醫(yī)籍浙江鄞縣人,明朝文人、政治人物。正德丁丑進士,官至太仆寺卿、工詩文書畫。陳沂少有文名,其名言為「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善書畫,與顧璘、王韋并稱“金陵三俊”。又與顧璘、王韋、朱應(yīng)登并稱“江東四大家”。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十八名舉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會試二百三十八名,廷試二甲五十七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歷升編修,與修《武宗實錄》,嘉靖二年禮部聘會試同考官,三年充經(jīng)筵講官,四年持節(jié)冊封楚王。嘉靖六年(1527年)十一月出為浙江參議,復(fù)除江西,九年四月移山東左參政。因不依附張孚敬、桂萼,改山西行太仆寺卿致仕。歸里后,在南京筑遂初齋,閉門著述。曾應(yīng)南京提學(xué)御史聞人詮聘請纂編《南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