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戰(zhàn)國策》卷二十一〈趙策四·趙太后新用事〉~769~
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愿令得補(bǔ)黑衣之?dāng)?shù),以衛(wèi)王官,沒死以聞?!固笤唬骸妇粗Z。年幾何矣?」對(duì)曰:「十五歲矣。雖少,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span>
《國語辭典》:溝壑(溝壑)  拼音:gōu huò
溪谷、山溝?!睹献?。梁惠王下》:「兇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zhuǎn)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div>
《國語辭典》:填溝壑(填溝壑)  拼音:tián gōu huò
原指人死后無人將其尸體埋葬,而扔在山溝里。后用來稱自己死亡的客氣語。《戰(zhàn)國策。趙策四》:「雖少,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div>
分類:溝壑婉辭
《漢語大詞典》:寘溝壑(寘溝壑)
見“ 寘壑谷 ”。
《漢語大詞典》:寘壑谷
亦作“ 寘溝壑 ”。 謂死。人死埋于地下,故稱。多作自謙之詞。 馬王堆 漢 墓帛書《戰(zhàn)國縱橫家書·觸龍見趙太后章》:“﹝ 觸龍 ﹞曰:‘十五歲矣。雖少,愿及未寘壑谷而託之。’”《漢書·元后傳》:“冀賴陛下神靈,未埋髮齒,期月之間,幸得瘳愈,復(fù)望帷幄,不然,必寘溝壑。”
分類:地下自謙
《漢語大詞典》:置溝壑
1.見"寘壑谷"。
《高級(jí)漢語詞典》:轉(zhuǎn)尸溝壑
棄尸于山溝水渠
《國語辭典》:轉(zhuǎn)死溝壑(轉(zhuǎn)死溝壑)  拼音:zhuǎn sǐ gōu huò
輾轉(zhuǎn)死于水溝、山谷?!稌x書。卷五一?;矢χk傳》:「饑寒不贍,轉(zhuǎn)死溝壑。」《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奈何踐民田禾稼,將使百姓轉(zhuǎn)死溝壑乎。」也作「轉(zhuǎn)死溝渠」。
《國語辭典》:老死溝壑(老死溝壑)  拼音:lǎo sǐ gōu huò
饑歲荒年,老弱而死者,被棄尸于荒郊野外,不得安葬。典出《孟子。公孫丑下》。形容年老而死無葬身之地。宋。蘇軾〈代張方平諫用兵書〉:「上以安二宮朝夕之養(yǎng),下以濟(jì)四方億兆之命,則臣雖老死溝壑,瞑目于地下矣!」
《國語辭典》:不忘溝壑(不忘溝壑)  拼音:bù wàng gōu huò
有志之士,雖死于荒野山谷,而無遺恨。比喻時(shí)刻不忘為正義而獻(xiàn)出生命。語本《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
《國語辭典》:溪谷  拼音:xī gǔ
溪流的谷道。如:「山中的溪谷經(jīng)常?漫著霧氣。」
《國語辭典》:溪谷(谿谷)  拼音:xī gǔ
兩山間可供流水通過的地帶?!妒酚洝>砥甙?。春申君傳》:「山林溪谷,不食之地也?!埂段倪x。宋玉。風(fēng)賦》:「夫風(fēng),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div>
《國語辭典》:坑塹(坑塹)  拼音:kēng qiàn
坑溝?!度龂萘x》第五○回:「前面山僻路小,因早晨下雨,坑塹內(nèi)積水不流,泥陷馬蹄,不能前進(jìn)?!?/div>
《國語辭典》:嶙峋  拼音:lín xún
1.形容山石奇兀聳峭的樣子。唐。獨(dú)孤及 招北客文:「其北則有劍山巉巉,天鑿之門,二壁谽岈,高岸嶙峋。」清。嚴(yán)復(fù)甲辰出都呈同里諸公〉詩:「東行欲盡未盡時(shí),盤薄嶙峋作奇怪?!?br />2.形容人體清瘦露骨的樣子。如:「瘦骨嶙峋」。唐。杜甫 天狗賦:「夫何天狗嶙峋兮氣獨(dú)神秀,色似狻猊,小如猿狖。」
3.形容為人剛毅正直。如:「文天祥風(fēng)骨嶙峋,其至死不屈的節(jié)操傳誦千古?!姑鳌TS三階《節(jié)俠記》第一九出:「他少年磊落,直節(jié)嶙峋,又好結(jié)交豪杰,以此人都忌他,我卻重他?!?/div>
《國語辭典》:溪壑  拼音:xī huò
山谷中水所流聚的地方?!段倪x。張協(xié)。雜詩一○首之九》:「溪壑無人跡,荒楚郁蕭森?!?/div>
《國語辭典》:溪壑(谿壑)  拼音:xī huò
1.山谷中水所流聚的地方?!秶Z。晉語八》:「叔魚生,其母視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鳶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饜也,必以賄死。』」
2.比喻人心的貪欲如溪谷難以滿足。清。李文炤〈儉訓(xùn)〉:「況乎用之奢者,取之不得不貪,算及錙銖,欲深溪壑。」《醒世姻緣傳》第六八回:「若說有光明正大的布施與他,這是確然沒有這事;只是偷偷伴伴,掩掩藏藏,或偷主母的東西,或盜夫主的糧食,填這兩個(gè)盜婆的溪壑。」
《漢語大詞典》:坑谷(阬谷)
溝壑溪谷。 晉 葛洪 抱樸子·登涉:“入山而無術(shù),必有患害……或令人迷惑狂走,墮落坑谷。”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止足:“自喪亂已來,見託風(fēng)云,徼倖富貴,旦執(zhí)機(jī)權(quán),夜填坑谷,朔歡 卓 鄭 ,晦泣 顏 原 者,非十人五人也。” 宋 蘇轍 《次韻王鞏見贈(zèng)》:“我舟得愁霖,牽挽脫坑谷。”
阬谷:溝壑溪谷。史記·貨殖列傳:“弋射漁獵,犯晨夜,冒霜雪,馳阬谷。不避猛獸之害,為得味也?!?晉 葛洪 抱樸子·酒誡:“或奔車走馬赴阬谷,而不憚以九折之阪為螘封?!?span id="96mvrhx"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十六年》:“出行必整隊(duì)伍,前導(dǎo)者長呼,則人皆奔迸,不避阬谷,路絶行者,國人甚苦之。”新、舊唐書并作“坑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