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569,分105頁顯示  上一頁  52  53  54  55  56  58  59  60  6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布喀河
洵河
安陽河
阿姆河
滏陽河
琿春河
基隆河
河貝子
河汊子
河?xùn)|集
河口港
河卵石
呼蘭河
黑河屯
河南省
《國語辭典》:布喀河  拼音:bù kā hé
河川名。青海省最大河川,發(fā)源于阿木尼厄枯山,最后注入青海。也稱為「大非川」。
《國語辭典》:洵河  拼音:xún hé
河川名。位于陜西省南部。源于陜西省寧陜縣東北,秦嶺南麓紗羅幛。南流經(jīng)柞水、鎮(zhèn)安,至洵陽縣境納乾祜河,于洵陽縣東注入漢水。長一百馀公里。
《國語辭典》:安陽河(安陽河)  拼音:ān yáng hé
河川名。源出山西省黎城縣。參見「洹水」條。
《國語辭典》:阿姆河  拼音:ā mǔ hé
河川名。源于帕米爾高原,流經(jīng)獨(dú)立國協(xié)中亞細(xì)亞。自瓦赫什河和噴赤河匯流處起,到咸海南岸出海,長一千四百一十五公里。春季融雪,帶來水源。
《國語辭典》:滏陽河(滏陽河)  拼音:fǔ yáng hé
河川名。發(fā)源于河北省磁縣西部太行山東坡的釜山。東流繞磁縣城,北流,轉(zhuǎn)東北流,至獻(xiàn)縣與滹沱河會合。也稱為「滏水」、「合河」。
《國語辭典》:琿春河(琿春河)  拼音:hún chūn hé
河川名。源于琿春縣東北的老爺嶺,曲折南流,折而西南,至琿春縣南,注入圖們江。也稱為「紅旗河」。
《國語辭典》:基隆河  拼音:jī lóng hé
河川名。位于臺灣東北部,發(fā)源于新北市平溪區(qū)的分水崙附近。流經(jīng)新北市、基隆市,于臺北市北投區(qū)關(guān)渡注入淡水河,為淡水河的主要支流。長度約九十六公里。
《國語辭典》:河貝子(河貝子)  拼音:hé bèi zǐ
蝸螺的別名。參見「蝸螺」條。
《國語辭典》:河汊子  拼音:hé chà zi
由大河分支而出的小河。
分類:大河分支
《國語辭典》:河?xùn)|集(河?xùn)|集)  拼音:hé dōng jí
書名。北宋柳開撰,門人張景編定。十五卷,附錄一卷。其文力去排偶,為振興古體的先導(dǎo)。
《國語辭典》:河口港  拼音:hé kǒu gǎng
位于河流出口處而又濱海灣的港口。
《國語辭典》:河卵石  拼音:hé luǎn shí
是一種被水流沖刷磨蝕而形成的橢圓形石塊。外表平滑,形狀如蛋,故稱「卵石」。也稱為「鵝卵石」。
《國語辭典》:呼蘭河(呼蘭河)  拼音:hū lán hé
河川名。發(fā)源于黑龍江省鐵驪縣東北的布倫山。南流經(jīng)慶城、綏化等縣,至呼蘭縣而注入松花江。
《國語辭典》:黑河屯  拼音:hēi hé tún
地名。在黑龍江省璦琿縣北,位黑龍江中游西岸,與俄國的海蘭泡隔江相對。為黑龍江的航運(yùn)中樞。
《國語辭典》:河南省  拼音:hé nán shěng
省名。因位于黃河之南而得名,為黃河主要水災(zāi)區(qū)。東界湖北,西界陜西,北界山西、河北。面積約十六萬五千平方公里。省會開封。主要農(nóng)作為小麥。礦產(chǎn)以煤為大宗,太行山麓的六河溝和焦作是最大產(chǎn)地。境內(nèi)主要交通線有平漢、隴海鐵路,交會于鄭州。并有開封、洛陽等歷史名都,安陽西郊小屯殷墟是商代故都遺址,曾有大批甲骨出土。簡稱為「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