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明病發(fā)相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明病發(fā)相者,略出不過二種:
一、四大增損病相
一、地大增者 腫結沈重,身體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
二、水大增者 痰陰脹滿,飲食不消,腹痛下痢等百一患生。
三、火大增者 煎寒壯熱,支節(jié)皆痛,口氣大小便痢不通等百一患生。
四、風大增者 身體虛懸,戰(zhàn)掉疼痛,肺悶脹急,嘔逆氣急,如是等百一患生。
故經云:一大不調,百一病起。四大不調,四百四病,一時俱動。四大病發(fā),各有相貌,當于坐時及夢中察之。
二、五藏生患之相
一、從心生患者 身體寒熱,及頭痛口燥等。
二、從肺生患者 身體脹滿,四支煩疼,心悶鼻塞等。
三、從肝生患者 多無喜心,憂愁不樂,怨思瞋恚,頭痛眼闇昏悶等。
四、從脾生患者 身體面上,游風遍身,癢疼痛,飲食失味等。
五、從腎生患者 咽喉噎塞,腹脹耳聾等。
五臟生病眾多,各有其相,當于坐時及夢中察之可知。
如是四大五藏病患,因起非一,病相眾多,不可具說。
病之因起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行者若修禪時,脫有患生,應當善知因起。前述四大五藏二種病,通因內外發(fā)動。
一、因外發(fā)動 若外傷寒冷風熱,飲食不消,而病從二處發(fā)者,是為因外發(fā)動。
二、因內發(fā)動 若由用心不調,觀行違僻,或因定法發(fā)時,不知取與,而致此二處患生,是為因內發(fā)動。
三種病緣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得病有三種因緣不同。
一者、四大五藏增損得病,如前說。
二者、鬼神所作得病。
三者、業(yè)報得病。
治病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明治病方法者,既深知病源起發(fā),當作方法治之。治病之法,乃有多途,舉要言之,不出止觀二種方便。
一、止 用止治病,略說四種:
一、安心止在病處?!   《⒅剐牡ぬ?。
三、止心足下。      四、不取病相,寂然觀空。
二、觀
一、但觀心想,用六種氣治?。?br />一、吹    二、呼    三、嘻
四、呵    五、噓    六、呬
此六種息,皆于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轉側而作,綿微而用。頌曰:
心配屬呵腎屬吹 脾呼肺呬圣皆知 肝藏熱來噓字至 三焦壅處但言嘻
二、有言若能善用觀想,運作十二種息,能治眾患。
一、上息  治沉重    七、煖息  治冷
二、下息  治虛懸    八、冷息  治熱
三、滿息  治枯瘠    九、沖息  治壅塞不通
四、焦息  治腫滿    十、持息  治戰(zhàn)動
五、增長息 治羸弱    十一、和息  通治四大不通
六、滅壞息 治增盛    十二、補息  資補四大衰
三、有言善用假想觀,能治眾患。如人患冷,想身中火氣起,即能治冷等。經中有廣說。
四、有言但用止觀,檢析身中四大病不可得,心中病不可得,眾病自瘥。
當知止觀二法,若人善得其意,則無病不治也。但今時人根機淺鈍,作此觀想,多不成就,世不流傳。又不得于此,更學氣術休糧,恐生異見。金石草木之藥,與病相應,亦可服餌。
若是鬼病,當用彊心加咒以助治之。
若是業(yè)報病,要須修福懺悔,患則消滅。
八病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言八病者,謂生、滅、斷、常、一、異、來、出也。
一、生 自無而有,是謂生相。
二、滅 自有而無,是謂滅相。
三、?!∠嗬m(xù)不滅,是謂常相。
四、斷 不相續(xù)生,是謂斷相。
五、一 因與果同,是謂一相。
六、異 因與果異,是謂異相。
七、來 果來自外因,是謂來相。
八、出 自因內出果,是謂出相。
生病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于一切法墮生病者,別有四輩:一執(zhí)自生,二執(zhí)他生,三執(zhí)自他和合生,四執(zhí)非自他生。
常病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于一切法執(zhí)常者,大分為四。
斷病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于一切法執(zhí)斷者,亦有七種,云何為七。
一、計三世斷 此有三家:
一、如路伽耶陀人所計,諸行及眾生,無往來者,實無他世來生此世,亦無此世復還他世。如頌言:汝今且觀如是人,諸根圓具及所行。又若說彼有多聞,或為惡獸所食啖,恣他所食為所棄,過去他身彼即無,不還后世無怖心。應知此身為行聚,如是堅執(zhí)邪見,撥無輪回,計三世斷滅,墮于斷見。
二、如七入論師,計有現(xiàn)在,無過去未來。如偈云:譬如岸崩,不更還本。乃至冢間,體不再來。唯根境界,是名眾生。此謂合集諸法,共立一名,散則無有,故墮斷見。
三、如世入外道,即陰計我,陰盡我盡。謂身是一物,一物是我。不彼知有三世五陰,說命盡更不再生,故亦墮斷見。
二、計七種斷 如七斷論師,計欲界人天,色四靜慮,粗四大色,如病如箭,四無色處,細色如癰,若死后斷滅無有。
三、計四大斷 如佛涅槃時,四神所計。
一、地神計地中無水火風?! ∪⒒鹕裼嫽鹬袩o地水風。
二、水神計水中無地火風?! ∷?、風神計風中無地水火。
四、計涅槃斷 如小乘外道,計諸陰盡,種壞風止,名為涅槃,計涅槃是斷。
五、計因緣斷 如富蘭那迦葉計無因無,緣眾生有垢,無因無緣,眾生清凈。又云:諸法斷絕,無忠孝之道,此計染凈諸法等斷。
六、計果報斷 如空見外道,依于尋伺,或靜慮等,計無因果,無有施與,無有祠祀,定無妙行及與惡行,二業(yè)果報,乃至世間,無真阿羅漢等,是為計果報斷。
七、計因果斷 如鞞崽計,因中無果,因滅于前,果成于后,果非因成,因果不相屬,不相屬故斷。
一病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于一切法執(zhí)一者,亦有六種,云何為六。
一、計因果一體 如僧祇部人,計因果為一,如受種子為芽等。
二、計身神一相 如外道計神我即身,以分析此身,求此神我不可得故,說身神為一。
三、計我陰一體 如僧祛人,計我與陰一。說云我覺,二法是一。以我離覺我不可得,覺離我覺不可得,覺滅我滅,我滅覺滅,如是我覺為一,故一切因果法等亦為一。其喻有二:
一、我覺 如火熱本一體故。
二、覺我 如白氈不相離故。
四、計我陰一異俱故一體 如尼乾子外道,計我陰為一異具。說云一切法俱,所謂非一非異,亦一亦異。如我覺不可說一,不可說異。復有說一說異,皆各有義,是二皆可通。立一異俱,如是立俱,還墮一故,其喻有三。
一、我覺不可說一 若一者,如白氈入藍靛,氈存白不存,是不可說一。
二、我覺不可說非一 若非一者,如白氈入火,氈毀白應留,是不可說非一。
三、我覺一異俱 以非若牛馬二離,可得云一,以如炷火相合,可得云非一,如是故說為俱。
五、計總聚一 如學教人,聞佛說有補嗢,謂于一時有多法聚,隨順世間,以一性說,如身林等。彼不知佛密意故,起計一想,遂墮一見。
六、計相續(xù)一 如學教人,聞佛說有羯羅羅,謂于異時,因果不絕,隨順世間,以一性說。如羯羅羅等位,名之為人,如芽等轉異,名之為谷。彼不知佛密意故,起計一想,亦墮一見。
異病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于一切法執(zhí)異者,亦有六輩,云何為六。
一、計因果異體 如上座部,計因果為異。說種滅于前,芽生于后,種與芽非一體等。
二、計身神異相 如外道計身異神異。說神我微細,五情所不得,亦非凡夫所見,攝心清凈,將禪定人,乃能得見。又若身即神我者,則身滅神亦滅,如是神我身滅不滅故,執(zhí)身與神異。
三、計我陰異體 如毗世師弟子,迦那陀外道,計我陰異。說我與覺異,如說白氈,此是白,此是氈,是為異。我與覺亦如是,我若是覺,即不名覺,覺若是我,亦不名我,如是我覺為異,故一切因果法亦異,其例如下:
一、我覺 如火熱,二名別故。
二、覺我 如白氈,質色二故。
四、計我陰一異不俱故異體 如若提子外道,計我與陰為不俱。說云一切法不俱,所謂一切法不可說異,不可說非異,不可說俱,以三者俱有邊見遇故。說有不俱,不說無不俱,如是立不俱,還墮異故,其例如下:
一、我覺異不可說 如氈白若異者,離白即別有氈,是應有氈非白,有白非氈。
二、我覺非異不可說 如氈白若非異者,異白應更無氈,是白滅氈亦應滅。
三、我覺俱不可說 如柱若與火俱,則火中應無復有炷,火若與炷俱,則炷外應不復見火。今炷火歷然,故說為不俱。
五、計有邊無邊異體 此復有四:
一、三世異體 如有等修禪那人,行陰中迷心計生元,流用不息。計過去未來,名為有邊,唯相續(xù)心,名為無邊。如是三世法名異體。
二、初、后異體 如前執(zhí)人,或能觀八萬劫,見一切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如是劫初劫后,各執(zhí)異體。
三、彼我異體 如前執(zhí)人,計我遍知,得無邊性。而彼一切眾生,皆現(xiàn)我遍知中。不知彼一切眾生知性,與我同等。如是我知無邊,彼知有邊,彼我知性,判然異體。
四、生滅異體 如前執(zhí)人,窮生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如是世界眾生,各各兼二,為其異體。
六、計體相各異 如優(yōu)婁迦人,計物唯自生。物不生德,德唯自生,相不生物,二者非類,非類故異。
來病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于一切法計來者,略說有十二輩,云何十二。
一、于如來計來,此有二十種:
一、凈五陰和合中計 如犢子部計,清凈五陰和合,別有人法,名為如來。
二、假名中計 如成實人計,以假名行人為如來體,此依假名行人,名為如來。
三、體用中計 即前執(zhí)人所計,別于假名,體用中增上起執(zhí),凡有三類。
一、計假別有體有用有名 此以假名如來,有體有用。
二、計假別無體無用有名 此以假名如來,無體無用。
三、計假別無體有用有名 此以假名如來,無體有用。
四、有漏五陰中計 如阿毗曇人計,有漏五陰,為生身如來。
五、無漏五陰中計 如前執(zhí)人計,無漏五陰,為法身如來。
六、五時教中計 如此土成論師所計。初教五陰身為如來。第二時教,以種智為如來,壽八十年。第三時教,無量劫修行為如來。第四時教,久劫修行,過去過塵沙,未來倍上數(shù),為如來。第五時教,佛常住而無有色,但有圓智,與總御用,至欲度物,則應作色,此為如來。
七、世諦中計 有五時教師,謂第五時如來,但世諦攝。
八、真諦中計 如前異執(zhí)人,謂第五時如來,唯真諦真如所攝。
九、二諦中計 即此方北智論師,計佛有三身,法身真如體攝,報化二身世諦所攝。
十、非二諦中計 或有人計佛果靈智,非二諦攝。體非虛假,故非世諦。不可即空,復異真無,是名法身。法身超乎二諦,名為如來。
十一、無常中計 如執(zhí)小乘人,計無常為如來。
十二、常中計 如執(zhí)大乘人,計常中有如來。
十三、常無常中計 此人計亦常亦無常為如來。
十四、非常非無常中計 此人計非常非無常為如來。
十五、有邊中計 如小乘人,計有邊,以壽盡一期為如來。
十六、無邊中計 如執(zhí)大乘人,但計無邊,如壽常為如來。
十七、邊無邊中計 此人計有邊無邊俱者為如來。
十八、非有邊非無邊中計 此人計邊無邊俱不可說為如來。
十九、無中計 此人計佛離一切名言,于無中說為如來。
二十、有中計 此人計若無為如來,則不可安立,因謂如來實有,但不可說如是為如來。
前二十種異計,皆各依所見,謂有如來。以自為實,斥馀說為虛妄,不知于決定來計如來,即墮來倒故。
二、于無明計來 如此方舊地論師,執(zhí)八識為真實,七識為虛妄,即以無明從七識中來。
三、于來者計來 如吠夜迦羅拿人言,去法能去,非物體去,物體由去者故。如是說有去法,以有去者故。以去者去故,知來亦有來者來。
四、于來法計來 如勝論師,計物中有性,故有去者。用彼去法,動發(fā)行往方處等相,以有去法去故。知來亦有來法來。
五、于來處計來 如玷牟留外道,計有法來故,常疑苦樂自作或他作,或自他共作,或非自非他,無因而作,以不知唯心因緣法爾故。妄計有苦樂從四句中來。
六、于現(xiàn)在計來 如現(xiàn)因現(xiàn)緣外道,計無宿作,但現(xiàn)在造作故,如是以果從現(xiàn)在來。
七、于處計來 如摩醯首羅人等,計苦樂等果,由彼主宰所定。是果無他因,從主宰處來。婆羅婆實人、乾婆人、三水人、及老聲聞大聲聞等外道同。
八、于諸緣計來 如成實人,計木無火性,但假緣生,但緣生故,是果無因,唯從緣來。
九、于妄計清凈中計來 此類最多,略舉十種:
一、計凈法從河水沐浴中來 如有等外道,說殑伽河水中沐浴,能除宿罪,道從彼來,孫陀利河沐浴外道同。
二、計凈法從灰水沐浴中來 如有等外道,計灰水沐浴,能滅罪障,凈法從彼來。
三、計凈法從咒食來 如違馱人,計凈洗浴后,以違馱語咒飲食而得清凈,說凈法從彼來。
四、計凈法從但斷葷酪來 如有等外道,計但斷葷辛酥酪,不假馀修,道從彼來。
五、計凈法從受持灰戒來 如涂灰外道,計常臥灰涂灰為凈法,道從彼來。
六、計凈法從受持糞穢戒來 如尼犍子人,以髑髏盛食牛糞,計道從彼來。
七、計凈法從受持畜生戒來 此有四類:
一、牛戒 此外道妄計自身前世從牛中來,即食青草,說道從彼來。
二、鹿戒 此異執(zhí)同前說。
三、狗戒 此外道啖穢說如上。
四、烏雞戒 此異執(zhí)大意如前。
八、計凈法從舍身中來 如尼犍人,計舍系水火中及登崖自墜,說道從彼來。
九、計凈法從自苦中來 略舉八類:
一、拔發(fā) 如尼犍人,石灰涂身,或拔發(fā)都盡,以凈法為從彼來。
二、灸身 如前執(zhí)人,天大暑時,日中三灸,受焦灼苦,謂凈法從彼來。
三、凍肌 如前執(zhí)人,冱寒之日,三浴恒河,受冰凍苦,謂凈法從彼來。
四、臥棘 如前執(zhí)人,多積土木,臥荊棘中,說凈法從彼來。
五、不食 如前執(zhí)人,斷粒飲水,一切不食,以劇苦為道,以凈法從彼來。
六、翹足 如前執(zhí)人,雖不甘劇苦,然不謀安逸,或常立不坐,及翹足而立,計凈法從彼來。
七、倒懸 如前執(zhí)人,或以臥立為放逸,即夜常倒懸深林間,以修苦行,說凈法從彼來。
八、裸體 如前執(zhí)人,離服裸形,猶如驢馬,說凈法從彼來。
十、計凈法從火中來 如祀火外道,見諸天口中有光,謂言是火。故就朝暝二時,再供養(yǎng)火,說道從彼來。
十、于大力鬼神處計來 如有等外道,計有大威力鬼神持想來,故有想念生,如是執(zhí)想有來。
十一、于阿修羅王處計來 如是阿修羅人,計福德從羅剎、羅睺婆梨及毗摩質多、羅睒婆利等處來。
十二、于所依諦計來 如優(yōu)樓迦人,以地水火風空時方神意九法為主,名所依諦,計萬物從彼來。
出病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于一切法執(zhí)出者,亦有十二輩,云何十二。
一、于生死計有出 如小乘人,迷于性起,隨諸妄見,說實有生死可出。
二、于覺計出 如數(shù)論師,計因中有果出,亦于覺計有出法。
三、于出者計出 如吠夜迦羅拿人,所說與來為對待,見有出法。
四、于出法計出 如勝論師,計有去法可用,即見有出法。
五、于出處計出 如玷牟留外道,計苦樂從自他四句中出。
六、于宿生計出 如宿作外道,計苦樂之果,皆從往因,不須現(xiàn)緣,而自增長,此執(zhí)從宿生出。
七、于我慢計出 如我慢人,計現(xiàn)見萬法皆從我出,此執(zhí)一切從我慢出。
八、于性計出 如阿毗曇人,計木中有火性,從于火性,以成事火,此計法但依性出。
九、于妄計中計出 如種種妄計人,各執(zhí)所計為有果出。
十、于想計出 如外道以想從大力鬼神持來,即計想從彼出。
十一、于福德計出 如阿修羅外道,計福德從羅剎等來,即彼能出德福。
十二、于世性計出 如迦毗羅人,計冥諦為世性,說一切法從世性出。
治心病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治心病亦二:
一、粗 謂真實修行。亦二:
一、于諸過非,并不覆藏,深懷慚愧,懺悔往罪,不敢復作。
二、于所修行,不雜巧偽,皆質直柔軟,作下下意,不顯己德。
二、細 謂不存執(zhí)見。亦二:
一、修諸行時,知無我人,盡未來際,不計疲苦。
二、觀察諸法,平等不二,一相無相,入理究竟。
若通說者,但住于法界,深觀諸法平等之時,于上諸病,無不治盡。
治身病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治病方法有二:
一、先正治法:
一、治大藏病 分三:
一、修止治病  二、作觀治病  三、藥石治病
二、治鬼神病 當用大強威德力心,加諸靈咒佛號治之。
三、治業(yè)報病 當用慚愧大懺悔心,加諸念佛發(fā)愿修福以助治之。
二、助治法 謂坐中用心治病,兼具十法:
一、信   二、用   三、勤   四、常住緣中  五、別病因起
六、方便  七、久行  八、知取舍 九、護持    十、遮禁
若修此十法,所治必有效也。
病障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心病 粗二、細二。
身病 四大五藏得、鬼神所作、業(yè)報所感。
五障 煩惱、業(yè)、生、法、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