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詞典 1分類詞匯 7
《漢語大詞典》:癡愚(癡愚)
亦作“癡愚”。 愚昧,呆笨。 漢 王充 論衡·道虛:“癡愚之人,尚知怪之?!?span id="e5wc1i3" class="book">《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你不念他日后老景凄涼,卻去戀個(gè)死人,可不是個(gè)癡愚不孝之輩!” 瞿秋白 《論文學(xué)革命及語言文字問題·鬼門關(guān)以外的戰(zhàn)爭》:“然而如果寫‘癡愚’,就不如寫‘呆笨’;如果寫‘緘默’,就不如寫‘不做聲’?!?/div>
《國語辭典》:無明(無明)  拼音:wú míng
1.怒火?!秳⒅h(yuǎn)諸宮調(diào)。第一一》:「平白便發(fā)無明,不改從前窮性氣!」《紅樓夢》第二八回:「正是一腔無明,正未發(fā)泄?!挂沧鳌笩o明火」。
2.佛教用語。佛教謂不能了知現(xiàn)象的真實(shí)性的原始愚癡。為十二因緣的第一支,是一切煩惱的根源?!毒S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上。菩薩品第四》:「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div>
《國語辭典》:無明火(無明火)  拼音:wú míng huǒ
怒火。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咱心頭早發(fā)起無明火,這劍頭磨的吹毛過,你舌頭便是亡身禍。」《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句句說著自己毛病,無明火發(fā),忍耐不住搶上去撻的一掌。」也作「無明」。
分類:怒火
《漢語大詞典》:貪癡(貪癡)
(1).佛教語。謂貪欲與癡愚。 南朝 梁武帝 《游鍾山大愛敬寺》詩:“二苦常追隨,三毒自燒然。貪癡養(yǎng)憂畏,熱惱坐焦煎。” 元 尹志平 《減字木蘭花·秋陽觀作勸世》詞:“恣欲貪癡,積業(yè)如山猶不知?!?明 汪廷訥 《獅吼記·攝對》:“獅子 河?xùn)| 且斂威,辦真心出世,除淫殺,戒貪癡。”參見“ 貪瞋癡 ”。
(2).貪戀入迷。 宋 京鏜 《雨中花·重陽》詞:“自憐行客,猶對佳賓,留連豈是貪癡。誰會得,心馳北闕,興寄東籬?!?明 孫柚 《琴心記·賚金買賦》:“恣風(fēng)情,勾春興,摘花心,偷香味,你好貪癡!”
《漢語大詞典》:貪瞋癡(貪瞋癡)
佛教語。貪欲、瞋恚與愚癡三種煩惱。此三者毒害人最劇,故稱三毒。 南朝 齊 蕭子良 《凈住子·發(fā)愿莊嚴(yán)門》:“原眾惡所起,皆緣意地貪瞋癡也?!?/div>
《漢語大詞典》:虎癡(虎癡)
三國 魏 許褚 的別號。因其勇猛而癡愚,故有是稱。三國志·魏志·許褚傳:“﹝ 馬超 ﹞乃問 太祖 曰:‘公有虎侯者安在?’ 太祖 顧指 褚 , 褚 瞋目盼之。 超 不敢動(dòng),乃各罷……軍中以 褚 力如虎而癡,故號曰 虎癡 ?!?/div>
分類:勇猛癡愚
《漢語大詞典》:無明業(yè)(無明業(yè))
佛教語。指于人有害的癡愚惡業(yè)。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八:“不除心上無明業(yè),祗與山間眾水同。”參見“ 無明 ”。
《國語辭典》:無明(無明)  拼音:wú míng
1.怒火?!秳⒅h(yuǎn)諸宮調(diào)。第一一》:「平白便發(fā)無明,不改從前窮性氣!」《紅樓夢》第二八回:「正是一腔無明,正未發(fā)泄?!挂沧鳌笩o明火」。
2.佛教用語。佛教謂不能了知現(xiàn)象的真實(shí)性的原始愚癡。為十二因緣的第一支,是一切煩惱的根源。《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上。菩薩品第四》:「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div>
《漢語大詞典》:蚩妄
癡愚狂妄。 唐 柳宗元 《宋清傳》:“市人以其異,皆笑之曰:‘ 清 ,蚩妄人也?!?/div>
分類:癡愚狂妄
《漢語大詞典》:騃庸
癡愚庸碌。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四:“騃庸無識之人勿用,便辟猾巧之人勿用?!?/div>
分類:癡愚庸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