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23—1895 【介紹】: 清浙江歸安人,字仲復(fù)。咸豐六年進士。官至安徽巡撫,署兩江總督。撫廣西時,教民蠶桑。撫皖時,修水利,設(shè)經(jīng)古書院。喜金石字畫,收藏皆精品。
晚晴簃詩匯·卷一五五
沈秉成,字仲復(fù),歸安人。咸豐丙辰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安徽巡撫,署兩江總督。
維基
沈秉成(1823年—1895年),原名秉輝,字仲復(fù),號聽蕉,自號耦園主人,浙江湖州府歸安縣人,進士出身。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鄉(xiāng)試中舉;咸豐六年(1856年),登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咸豐十年,擔(dān)任會試同考官。咸豐十一年,改山西鄉(xiāng)試副考官。同治元年,任翰林院侍講。同治二年改翰林院侍讀。此后升任國史館協(xié)修、功臣館纂修、日講起居注官、咸安宮總裁、武英殿總纂、文淵閣校理、穆宗毅皇帝實錄館纂修。同治三年,改任云南迤東道。同治八年,任江蘇常鎮(zhèn)通海道。同治十年,任蘇松太道。同治十三年,任河南按察使。同治十三年,任四川按察使、湖南按察使。后一度歸隱蘇州,購入涉園,延請畫家顧沄在此基礎(chǔ)上拓展開辟,筑成耦園。光緒十年,任順天府府尹。光緒十二年,任內(nèi)閣學(xué)士、兼禮部侍郎銜、刑部左侍郎。光緒十三年,任廣西巡撫。光緒十五年,任安徽巡撫。光緒十七年,兼署兩江總督。光緒二十一年,任安徽閱兵大臣。俞樾作《安徽巡撫沈公墓志銘》。
盧秉政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盧秉政(?年—?年),字燮堂,四川省重慶府巴縣人,同治四年進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30—1900 【介紹】: 清奉天海城人,字鑒堂。納捐為縣丞。歷任知縣、知州、知府,有廉吏之稱。中法戰(zhàn)爭間護理廣西巡撫,供應(yīng)軍食,撫恤戰(zhàn)士。甲午戰(zhàn)爭起,召為山東巡撫。后以曹州教案罷職。不久復(fù)起。八國聯(lián)軍之役時,應(yīng)詔赴京勤王,在武清河西務(wù)兵敗,退至通州自殺。謚忠節(ji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91 【介紹】: 清廣東番禺人。同治四年進士。官編修。光緒間補河南彰衛(wèi)懷道,值沁河決口,秉哲冒險搶修,又妥理賑務(wù),百姓受惠。調(diào)署開歸陳許道,修防黃河兩岸,亦有成效。嘗刻前人治河諸書,以備后任參考。官至山東按察使。
晚晴簃詩匯·卷一六三
曹秉哲,字吉三,番禺人。同治乙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山東按察使。有《紫荊吟館詩集》。
張是彝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維基
張是彝(1834年—1889年),字秉之,號韶笙,原號潮生、兆生。江蘇省蘇州府長洲縣人,同進士出身。正定知縣。
黃秉均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黃秉均,江西省南昌府新建縣人。進士出身。光緒二年(1876年),參加丙子恩科會試,得貢士第268名。殿試登進士2甲第146名。同年五月(6月3日),著分六部學(xué)習(xí)。
宋秉璿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人。
劉秉哲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劉秉哲,直隸省順德府邢臺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三年(1877年),參加丁丑科殿試,登進士三甲第2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六年四月,散館后,授翰林院檢討。
宋秉珣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恩津人。字東玉。號心石齋。
陳秉崧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陳秉崧,福建省福州府侯官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六年(1880年),參加庚辰科殿試,登進士三甲第35名。同年五月,著分部學(xué)習(xí)。已故清華大學(xué)土木系教授陳梁生、前中華民國司法院大法官及最高法院院長陳樸生均為其孫。
宋秉謙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宋秉謙,云南省臨安府石屏州人,進士出身。光緒六年(1880年),參加庚辰科殿試,登進士二甲第130名。同年五月,著分部學(xué)習(xí)。

人物簡介

維基
秉彝,滿洲正藍旗人,進士出身。光緒十二年(1886年),參加光緒丙戌科殿試,登進士二甲111名。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學(xué)習(xí)。
傅秉鑒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傅秉鑒,山東省東昌府清平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十二年(1886年),參加光緒丙戌科殿試,登進士三甲34名。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學(xué)習(xí)。
郝秉忠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郝秉忠,山西省大同府懷仁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十二年(1886年),參加光緒丙戌科殿試,登進士三甲134名。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學(xué)習(xí)。
王秉箓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王秉箓,廣西省柳州府融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十二年(1886年),參加光緒丙戌科殿試,登進士三甲156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