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簡介
字秉中,號曉淵,諸暨人。光緒六年(1880)秀才,后入杭州詁經(jīng)精舍求學,受業(yè)于經(jīng)學大師俞樾、譚獻。以五品銜候補直隸州州同,需次江蘇,曾權(quán)太倉州州同,后任太平撫民同知。光緒十六年(1890)受聘于宣平縣縣署,任鰲峰書院主講。
孫秉衡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孫秉衡,山西省大同府渾源州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參加光緒乙未科殿試,登進士三甲154名。同年五月,授內(nèi)閣中書。

人物簡介

維基
李秉瑞(1856年—1917年),中國清朝政治人物,廣西臨桂縣人,光緒九年進士,曾為禮部主事、臺灣民主國軍務大臣、近代義勇軍創(chuàng)建者。與其子弟等著有《蓬萊小語》。李秉瑞為光緒五年(1879年)己卯科舉人,光緒九年中式(1883年)癸未科三甲進士,任禮部學習主事。光緒十三年(1887年),光緒帝親命李秉瑞等12人為「游歷使」,與程紹祖前往德國考察。光緒二十年(1894年),清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后,臺灣守備緊張。唐景崧署任巡撫后,先后調(diào)刑部主事俞明震、副將陳季同至臺,李秉瑞也主動請求效力。次年,清朝讓福建臺灣省予日本,士民反對無效,遂議自立。巡撫唐景崧改臺灣巡撫衙門為總統(tǒng)府。改臺灣布政使司衙門為「臺灣承宣布政總理內(nèi)務衙門」,以俞明震為督辦,李秉瑞及陳季同為會辦,掌管內(nèi)政事務。改臺灣營務處為「臺灣軍務衙門」,以李秉瑞為督辦,俞明震為會辦,負責國防行政業(yè)務。另有「臺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以陳季同為督辦、李秉瑞為會辦,辦理對外交涉事務。
查秉鈞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查秉鈞,安徽省寧國府涇縣人,進士出身。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參加光緒戊戌科殿試,登進士二甲76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九年四月,散館,著以知縣即用。
姜秉善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姜秉善,字少云,直隸天津人,進士出身。光緒二十四年,登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九年四月,散館,著以知縣即用,后改蒼溪縣知縣。后調(diào)中江縣知縣;再調(diào)長寧縣知縣,死于任上。
朱秉筠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朱秉筠,廣東省新會縣人,進士出身。光緒二十九年,會試甲午恩科第111名;光緒三十年,殿試登進士三甲第31名,后分發(fā)為知縣。
董秉清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董秉清,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參加光緒癸卯科殿試,登進士三甲第24名。同年閏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

人物簡介

維基
薛寶辰,陜西省西安府長安縣人,原名秉承,進士出身,官至清宣統(tǒng)時翰林院的侍讀學士。篤信佛教,崇尚素食,辛亥革命后便閉門謝客,藉醫(yī)術(shù)自養(yǎng),并著書立說。
吳鈞 朝代:清末

人物簡介

維基
吳鈞(1866年—?),字秉丞,號莜谷 ,甘肅皋蘭(今甘肅蘭州)人,寄籍甘肅省西寧府貴德廳(今青海貴德) 。清朝及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吳鈞生于同治五年(1866年)。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吳鈞中乙未科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九年四月,散館,著以部屬用,任戶部主事,后改度支部主事。清朝末年任過一任山西省忻縣知縣,此外至中華民國初年一直在北京任職。中華民國時期,他于1912年任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1923年任敦煌縣知事。
尚秉和 朝代:清末至現(xiàn)當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尚秉和(1870年4月27日—1950年4月10日),字節(jié)之,號滋溪老人、石煙道人,男,直隸省行唐縣(今河北省行唐縣)人,晚清進士,官員,易學家,是象數(shù)派易學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國藩再傳弟子。
吳秉哲 朝代:清末至現(xiàn)當代

人物簡介

全臺詩
吳秉哲(1871~1957),廣東省嘉應州人,生于清同治十年(1871),光緒十四年(1888)參加鄉(xiāng)試及第,隨即渡臺協(xié)助父親開拓新雞隆莊(屬今苗栗縣銅鑼鄉(xiāng)),并與長兄秉睿于當?shù)亻_塾授徒。后隨父兄遷居苗栗嘉志閣,并于頭屋、老田寮等地任教。日治后入國語講習所,于明治三十二年(1899)至大正九年(1920)間任教老雞隆公學校,深受莊民尊敬與愛戴。間亦經(jīng)常參加苗栗文人詩會活動,為日治時期「天香吟社」、「栗社」社員。民國四十六年(1957)病逝。〖參考謝翰欣編撰「吳秉哲」,仁德醫(yī)專資訊志工wiki網(wǎng)站,2009年?!?/blockquote>

人物簡介

百度百科
沈鈞儒(1875年1月2日-1963年6月11日),字秉甫,號衡山,浙江嘉興人,沈鈞儒祖居在嘉興城內(nèi)南幫岸2號,現(xiàn)在改建成為沈鈞儒紀念館。清光緒甲辰(1904)進士。1905年留學日本。回國后參加辛亥革命和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1912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五四運動期間,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曾任國會議員、廣東軍政府總檢察廳檢察長、上海法科大學教務長。1936年,他與宋慶齡等發(fā)起并組織了全國各界救國聯(lián)合會, 積極開展抗日救亡運動,觸怒當局而遭入獄,為著名的救國會“七君子”領(lǐng)頭人。之后,他為反對內(nèi)戰(zhàn)爭取和平,建立和擴大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作出了很大貢獻,是中國民主同盟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曾出席在柏林召開的國際民主法律工作者協(xié)會第五屆代表大會,當選為國際民主法律工作者協(xié)會副主席。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和民盟中央主席等職,被譽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幟”、“愛國知識分子的光輝榜樣”。
維基
沈鈞儒(1875年1月2日—1963年6月11日),字秉甫,號衡山,浙江嘉興人,生于江蘇蘇州。晚清進士,中國社會活動家、政治家、律師、教育家。

人物簡介

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
張秉衡(1879—1941),字子權(quán),河間市故仙鄉(xiāng)商故仙村人。19歲中秀才,擅書法,精詩詞,通曉中醫(yī),名重鄉(xiāng)里。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葉圣陶(1894-1988) 原名紹鈞,字秉臣。蘇州人。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曾任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有《葉圣陶文集》、《葉圣陶選集》、《葉圣陶小說集》、《葉圣陶詩詞選注》等。
區(qū)伯堅 朝代:現(xiàn)當代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區(qū)伯堅(1905-1970) 名鴻鈞,字秉衡,廣東新會人。畢業(yè)于上海持志大學。有《北顧樓詩草》、《扣舷詞草》、《蠻漪詞話》,校輯《唐宋元女子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