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戴豸
 
簪豸
 
拔豸
 
獬豸姿
 
相關(guān)人物
楚文王

參考典故
豸角


《淮南子》卷九《主術(shù)訓(xùn)》
「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國效之?!箹|漢·高誘注:「獬豸之冠如今御史冠?!?/span>
《后漢書》志第三十〈輿服下·法冠〉~3667~
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為展筒,鐵柱卷,執(zhí)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監(jiān)平也。或謂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別曲直,楚王嘗獲之,故以為冠。胡廣說曰:「春秋左氏傳有南冠而縶者,則楚冠也。秦滅楚,以其君服賜執(zhí)法近臣御史服之?!?/span>

例句

送人冠獬豸,值節(jié)佩茱萸。 司空曙 九日送人

圣代無邪觸,空林獬豸歸。 姚合 送李植侍御

忽掛觸邪冠,逮逐南飛鴻。 孟郊 送盧虔端公守復(fù)州

觀風(fēng)競美新為政,計(jì)日還知舊觸邪。 崔峒 題桐廬李明府官舍

去年長至在長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戎昱 謫官辰州冬至日有懷

墓待龍?bào)J詔,臺迎獬豸威。 杜甫 送盧十四弟侍御護(hù)韋尚書靈櫬歸上都二十韻

方看簪獬豸,俄嘆縶騊駼。 權(quán)德輿 奉和許閣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見寄

每列鹓鸞序,偏瞻獬豸姿。 白居易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鄉(xiāng)中賀者唯爭路,不識傳呼獬豸威。 盧綸 和陳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獻(xiàn)上侍中因呈同院諸公

今朝醉舞共鄉(xiāng)老,不覺傾欹獬豸冠。 盧綸 春日喜雨奉和馬侍中宴白樓

別后故人冠獬豸,病來知己賞鷦鷯。 羅隱 廣陵春日憶池陽有寄

霜臺欹冠豸,賴許往來頻。 許棠 旅次滑臺投獻(xiàn)陸侍御

吟詩早得名,戴豸又加榮。 許棠 送前汝州李侍御罷歸宣城

戴豸卻驅(qū)雞,東南上句溪。 許棠 送王侍御赴宣城

簪豸年何久,懸帆興甚長。 鄭谷 李夷遇侍御久滯水鄉(xiāng)因抒寄懷

芙蓉寒艷鏤冰姿,天朗燈深拔豸時(shí)。 鮑溶 和王璠侍御酬

典故
與客攜壺
 
簪黃菊
 
塵世難逢開口笑
 
醉插花
 
難逢開口笑
 
人世難逢開口笑
 
笑口難逢
 
雁影涵秋
 
不用登臨恨落暉
 
人生一笑難開口
 
笑口能開
 
齊山詩酒
 
好將沉醉酬佳節(jié)
 
黃花不插滿頭歸
 
齊山詩妙
 
齊山高興
 
江函秋影雁初飛
  
把菊滿斗簪
 
齊山杜牧

相關(guān)人物
杜牧


《全唐詩》卷五百二十二〈九日齊安登高【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嘆落暉【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淚沾衣【牛山何必獨(dú)沾衣】。
典故 

《太平御覽》卷二二七
《魏志》:「帝嘗大會殿中,御史簪白筆側(cè)階而坐。上問左右:『此為何官何主?』左右不對。辛毗曰:『此謂御史。舊時(shí)簪筆以奏不法今者直備官,但珥筆耳?!弧?/span>

例句

滿臺簪白筆,捧手戀清暉。 張繼 送張中丞歸使幕(一作韓翃詩)

伊昔簪白筆,幽都逐游魂。 李白 贈宣城趙太守悅

繡衣柱史何昂藏,鐵冠白筆橫秋霜。 李白 贈潘侍御論錢少陽

來簪御府筆,故泊洞庭船。 杜甫 奉酬寇十侍御錫見寄四韻復(fù)寄寇

主人有客簪白筆,玉壺貯水光如一。 盧綸 陳翃郎中北亭送侯釗侍御(一作送劉侍郎)賦得帶冰流歌

典故 
瓶沉
   
玉簪中斷
 
井引銀瓶
 
墻陰窺駐馬
 
墻頭梅下
 
銀瓶引
 
墻頭女勾引馬上郎
 
瓶墮簪折
  
立馬窺墻


《全唐詩》卷四百二十七〈新樂府:井底引銀瓶,止淫奔也〉
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沈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憶昔在家為女時(shí),人言舉動有殊姿。嬋娟兩鬢秋蟬翼,宛轉(zhuǎn)雙蛾遠(yuǎn)山色。笑隨戲伴后園中,此時(shí)與君未相識。妾弄青梅憑短墻【妾弄青梅倚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知君斷腸共君語,君指南山松柏樹。感君松柏化為心,闇合雙鬟逐君去。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頻有言。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終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門無去處。豈無父母在高堂,亦有親情滿故鄉(xiāng)。潛來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歸不得。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典故
持紫荷
 
持荷簪筆


《宋書》卷十八〈禮志五〉~59~
古者貴賤皆執(zhí)笏,其有事則搢之于腰帶,所謂搢紳之士者,搢笏而垂紳帶也。紳垂三尺。笏者有事則書之,故常簪筆,今之白筆,是其遺象。三臺五省二品文官簪之。王公侯伯子男卿尹及武官不簪。加內(nèi)侍位者,乃簪之。手板,則古笏矣。尚書令、仆射、尚書手板頭復(fù)有白筆,以紫皮裹之,名笏。朝服肩上有紫生袷囊,綴之朝服外,俗呼曰紫荷?;蛟茲h代以盛奏事,負(fù)荷以行,未詳也。
典故 
棄華簪


《昭明文選》卷二十一〈詩乙·詠史·詠史〉~994~
抽簪解朝衣,散發(fā)歸海隅。唐·李善注引鐘會《遺榮賦》曰:「散發(fā)抽簪,永絕一丘?!埂秱}頡篇》曰:「簪,笄也,所以持冠也?!?/span>

例句

遭逢陪侍輦,歸去憶抽簪。 吳融 中秋陪熙用學(xué)士禁中玩月

何必東都外,此處可抽簪。 孔德紹 行經(jīng)太華

東郊故人在,應(yīng)笑未抽簪。 張祜 溪行寄京師故人道侶

抽卻朝簪著釣蓑,近來聲跡轉(zhuǎn)巍峨。 李昭象 寄獻(xiàn)山中顧公員外

汗漫江海思,傲然抽冠簪。 李群玉 送處士自番禺東游便歸蘇臺別業(yè)

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 李隆基 送賀知章歸四明

東門有歸路,徒自棄華簪。 林寬 送惠補(bǔ)闕

萬一差池似前事,又應(yīng)追悔不抽簪。 白居易 戊申歲暮詠懷三首

老須為老計(jì),老計(jì)在抽簪。 白居易 香山下卜居

東山期已定,相許便抽簪。 薛能 贈歌人

聊從嘉遁所,酌醴共抽簪。 陳子良 夏晚尋于政世置酒賦韻

莫笑亂離方解印,猶勝顛蹶未抽簪。 韓偓 贈隱逸

典故
笑絕纓
 
冠纓絕
 
仰天大笑冠簪落
 
纓索絕
 
大笑絕纓


《史記》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傳〉~398~
威王八年,楚大發(fā)兵加齊。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赍金百斤,車馬十駟。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豈有說乎?」髡曰:「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甌窶滿篝,污邪滿車,五谷蕃熟,穰穰滿家?!怀家娖渌终擢M而所欲者奢,故笑之?!褂谑驱R威王乃益赍黃金千溢,白璧十雙,車馬百駟。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典故

《樂府詩集》卷六十七〈雜曲歌辭·輕薄篇〉
末世多輕薄,驕或好浮華。志意能放逸,資財(cái)亦豐奢。被服極纖麗,肴膳盡柔嘉。僮仆馀粱肉,婢妾蹈綾羅。斗軒樹羽蓋,乘馬鳴玉珂。橫簪刻玳瑁,長鞭錯(cuò)象牙。足下金鑮履,手中雙莫耶。賓從煥絡(luò)繹,侍御何芳葩。朝與金、張期,暮宿許、史家。甲第面長街,朱門赫嵯峨。蒼梧竹葉清,宜城九醞醝。浮醪隨觴轉(zhuǎn),素蟻?zhàn)蕴āC琅d齊、趙,妍唱出西巴。一顧傾城國,千金不足多。北里獻(xiàn)奇舞,大陵奏名歌。新聲踰《激楚》,妙妓絕《陽阿》。玄鶴降浮云,●魚躍中河。墨翟且停車,展季猶咨嗟。淳干前行酒,雍門坐相和。孟公結(jié)重關(guān),賓客不得蹉。三雅來何遲,耳熱眼中花。盤案互交錯(cuò),坐席咸諠嘩。簪珥或墮落,冠冕皆傾邪。酣飲終日夜,明燈繼朝霞。絕纓尚不尤,安能復(fù)顧他。留連彌信宿,此歡難可過。人生若浮寄,年時(shí)忽磋跎。促促朝露期,榮樂遽幾何。念此腸中悲,涕下自滂沱。但畏執(zhí)法吏,禮防且切磋。
典故
笏滿床
 
滿床簪笏
 
滿床笏
 
堆笏滿床
 
象笏堆床
 
一床簪笏
 
堆床牙笏
 
滿床靴笏
 
盈床牙笏
 
幾床牙笏


《舊唐書》卷七十七〈崔義玄列傳·(子)崔神慶〉~269~
開元中,神慶子琳等皆至大官,群從數(shù)十人,趨奏省闥。每歲時(shí)家宴,組佩輝映,以一榻置笏,重疊于其上。開元、天寶間,中外族屬無緦麻之喪,其福履昌盛如此。東都私第門,琳與弟太子詹事圭、光祿卿瑤俱列棨戟,時(shí)號「三戟崔家」。琳位終太子少保。
典故 
感故物

相關(guān)人物
孔子


《韓詩外傳》卷九
孔子出游少源之野。有婦人中澤而哭,其音甚哀??鬃邮沟茏訂栄?,曰:「夫人何哭之哀?」婦人曰:「鄉(xiāng)者、刈蓍薪,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沟茏釉唬骸肛纵樾蕉鲚轸?,有何悲焉!」婦人曰:「非傷亡簪也,蓋不忘故也?!?/span>

簡釋

蓍簪:喻不忘故人、舊物。五代前蜀韋莊《同舊韻》:“既聞留縞帶,詎肯擲蓍簪?”


例句

人生感故物,慷慨有馀悲。 杜甫 水檻

折簡能榮瘁,遺簪莫棄捐。 溫庭筠 感舊陳情五十韻獻(xiàn)淮南李仆射

既聞留縞帶,詎肯擲蓍簪。 韋莊 同舊韻

典故

《周易注疏》卷二〈豫〉~49~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断蟆吩唬骸赣稍ゴ笥械谩梗敬笮幸?。三國魏·王弼注:「夫不信于物,物亦疑焉。故勿疑則朋合疾也。盍,合也。簪,疾也。」

例句

滄洲詩社散,無夢盍朋簪。 戴叔倫 臥病

典故
胡昭投簪

相關(guān)人物
胡昭


《三國志》卷十一《魏書·管寧傳》附《胡昭傳》
胡昭始避地冀州,亦辭袁紹之命,遁還鄉(xiāng)里。太祖為司空丞相,頻加禮辟。昭往應(yīng)命,既至,自陳一介野生,無軍國之用,歸誠求去。太祖曰:「人各有志,出處異趣,勉卒雅尚,義不相屈。」昭乃轉(zhuǎn)居陸渾山中,躬耕樂道,以經(jīng)籍自娛。閭里敬而愛之。

例句

逢萌桂冠,胡昭投簪。 李瀚 蒙求

典故

晉·陶潛《陶淵明集》卷二《和郭主簿二首》其一
此事真復(fù)樂,聊用忘華簪。

典故
玉簪羅帶
 
羅帶玉簪
 
簪山帶水
 
江縈羅帶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四〈送桂州嚴(yán)大夫同用南字【送桂州嚴(yán)大夫同用南字赴任】〉【案:嚴(yán)謨也。】
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案:音簪?!俊舳噍敶溆穑易苑N黃甘。遠(yuǎn)勝登仙去,飛鸞不假驂。
典故 

《周易注疏》卷二〈豫〉~49~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三國魏·王弼注:「夫不信于物,物亦疑焉。故勿疑則朋合疾也。盍,合也。簪,疾也?!?/span>
《漢語大詞典》:冠豸
(1).戴豸冠。豸冠,即獬豸冠,古代御史所戴的帽子。 唐 白居易 《見蕭侍御舊山草堂詩因以繼和》:“臺中 蕭侍御 ,心與鴻鶴同,晚起慵冠豸,閑行厭避驄?!?明 方孝孺 《張文敏畫像贊》:“使之正色立朝,簪筆冠豸,庸邪當(dāng)破膽而潛遁?!?br />(2).指擔(dān)任御史之類的官吏。 唐 孟郊 《寄院中諸公》詩:“冠豸猶屈蠖,匣龍期剸犀?!?/div>
《國語辭典》:獬豸冠  拼音:xiè zhì guān
古代執(zhí)法的人所戴的禮帽?!独m(xù)漢書志。第三○。輿服志下》:「或謂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別曲直,楚王嘗獲之,故以為冠?!固?。張謂 杜侍御送貢物戲贈詩:「越人自貢珊瑚樹,漢使何勞獬豸冠。」也作「解冠」、「獬冠」。
《漢語大詞典》:觸邪(觸邪)
(1).謂辨觸奸邪。古代傳說中有神羊,名獬豸,能辨邪觸不正者。晉書·束晳傳:“朝養(yǎng)觸邪之獸,庭有指佞之草?!?唐 元稹 《彈奏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fàn)睢?/a>:“臣職在觸邪,不勝其憤,謹(jǐn)録奏聞,伏候勑旨。” 明 無名氏 《鳴鳳記·幼海議本》:“青瑣初開散御香,掀髯長笑入朝陽,觸邪自信有神羊?!?清 方文 《太湖壽李溉林明府百韻》:“觸邪承密勿,持法定訏謨?!?br />(2).即觸邪冠。 唐 蘇颋 《同餞陽將軍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詩:“旗合無邀正,冠危有觸邪。” 清 金義植 《懷高武康侍御軍臺》詩:“身訝新擐甲,冠為舊觸邪?!眳⒁姟?觸邪冠 ”。
《漢語大詞典》:觸邪冠(觸邪冠)
即獬豸冠。神獸獬豸,能觸奸邪。古代為法冠之飾。 唐 劉長卿 《爪洲驛餞張侍御》詩:“風(fēng)生趨府步,筆偃觸邪冠?!眳⒁姟?獬豸冠 ”。
《國語辭典》:插花  拼音:chā huā
1.一種將花材作適當(dāng)?shù)陌才牛怪烙^,藉以陶冶心性的藝術(shù)。
2.插花于冠帽以為飾。舊時(shí)科舉中試者,得插花披紅,以示榮寵。
3.戴花。宋。張耒〈田家〉詩三首之二:「插花野婦包兒至,曳杖老翁扶背行?!?br />4.賭局進(jìn)行時(shí),由局外人搭角共承擔(dān)輸贏的責(zé)任。后引指參與別人的事情而獲利。如:「這場糾紛,是因插花分紅不均所引起的?!?br />5.比喻參與、加入另一個(gè)團(tuán)體的活動。如:「別班舉辦郊游,他老愛去插花?!?/div>
《國語辭典》:白筆(白筆)  拼音:bái bǐ
古代官員隨身攜帶的筆,以備書寫笏板。《晉書。卷二五。輿服志》:「笏者,有事,則書之,故常簪筆。今之白筆是其遺象?!袝?、仆射、尚書手版頭復(fù)有白筆,以紫皮裹之,名曰:『笏』?!?/div>
《國語辭典》:簪筆(簪筆)  拼音:zān bǐ
一種將毛裝在簪頭的冠飾。后指將筆插在頭上,以備隨時(shí)記事?!稘h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卬家將軍以為安世本持橐簪筆,事孝武帝數(shù)十年。」唐。李嶠〈皇帝上禮撫事述懷〉詩:「小臣濫簪筆,無以頌唐風(fēng)。」
《漢語大詞典》:簪白筆(簪白筆)
古時(shí)史官、諫官入朝,或近臣侍從,插筆于帽,以便隨時(shí)記錄、書寫。后插白筆,為官員冠飾之一。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簪白筆》:“簪白筆,古珥筆之遺象也。腰帶劍、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宋史·輿服志四:“立筆,古人臣簪筆之遺象。其制削竹為干,裹以緋羅,以黃絲為毫,拓以銀縷葉,插於冠后。舊令,文官七品以上朝服者,簪白筆、武官則否,今文武皆簪焉?!?/div>
《國語辭典》:墻頭馬上(牆頭馬上)  拼音:qiáng tóu mǎ shàng
1.比喻男女互相愛慕。唐。白居易 新樂府。井底引銀瓶:「妾弄青梅憑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乖?。白樸《墻頭馬上》第一折:「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墻頭馬上?!?br />2.雜劇名。元白樸作,演裴少俊與李千金相戀,私訂終身的故事。因少俊過洛陽李氏園,于馬上見墻頭女子甚美,遂作詩投之而結(jié)緣,故稱為《墻頭馬上》。
《國語辭典》:瓶沉簪折(瓶沉簪折)  拼音:píng chén zān zhé
瓶子沉到水底難再尋得,簪子折斷亦難再復(fù)合。比喻男女訣別。語出唐。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挂沧鳌钙繅嬼⒄邸?。
《漢語大詞典》:癡小(癡?。?/div>
幼稚;幼弱。 唐 王建 《送韋處士老舅》詩:“憶昨癡小年,不知有經(jīng)籍?!?唐 白居易 《井底引銀瓶》詩:“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宋 范成大 《櫻桃花》詩:“玉梅一見憐癡小,教向傍邊自在開?!?/div>
分類:幼稚幼弱
《漢語大詞典》:馬上墻頭(馬上牆頭)
指男女青年相戀之處。 宋 晁端禮 《水龍吟》詞:“馬上墻頭,縱教瞥見,也難相認(rèn)?!?元 童童學(xué)士 《新水令·念遠(yuǎn)》套曲:“馬上墻頭,月底星前,窓間簾下,容易得歡洽。” 清 謝學(xué)崇 《念奴嬌》詞:“遮莫馬上墻頭,桃花人面,忍令春無主。”參見“ 墻頭馬上 ”。
《國語辭典》:墻頭馬上(牆頭馬上)  拼音:qiáng tóu mǎ shàng
1.比喻男女互相愛慕。唐。白居易 新樂府。井底引銀瓶:「妾弄青梅憑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一折:「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墻頭馬上?!?br />2.雜劇名。元白樸作,演裴少俊與李千金相戀,私訂終身的故事。因少俊過洛陽李氏園,于馬上見墻頭女子甚美,遂作詩投之而結(jié)緣,故稱為《墻頭馬上》。
《國語辭典》:抽簪  拼音:chōu zān
1.拔取發(fā)際的簪。
2.簪纓為仕者飾物,故以抽簪比喻棄官歸隱。《南史。卷五六。庾域傳》:「汝若固志,吾亦抽簪?!埂段倪x。張協(xié)。詠史詩》:「抽簪解朝衣,散發(fā)歸海隅?!?/div>
《漢語大詞典》:玳簪
《漢語大詞典》:玳瑁簪
亦作“瑇瑁簪”。
(1).玳瑁制作的發(fā)簪。史記·春申君列傳:“ 趙 使欲夸 楚 ,為瑇瑁簪,刀劍室以珠玉飾之,請命 春申君 客。 春申君 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 趙 使, 趙 使大慙?!?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九:“還君金釵玳瑁簪,不忍見之益愁思?!?唐 羅隱 《詠史》:“ 徐陵 筆硯珊瑚架, 趙勝 賓朋玳瑁簪?!?br />(2).喻竹筍。
分類:玳瑁竹筍
《漢語大詞典》:蓍簪
以蓍草做的簪子。《韓詩外傳》卷九:“ 孔子 出游 少源 之野,有婦人中澤而哭,其音甚哀。 孔子 怪之,使弟子問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婦人曰:‘鄉(xiāng)(向)者刈蓍薪而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茏釉唬骸纵樾蕉鲚轸ⅲ泻伪??’婦人曰:‘非傷亡簪也,吾所以悲者,蓋不忘故也?!焙蟪S脕肀扔鞴饰锘蚬逝f。南史·虞玩之傳:“﹝ 齊高帝 ﹞賜以新屐, 玩之 不受。帝問其故,答曰:‘今日之賜,恩華俱重,但蓍簪弊席,復(fù)不可遺,所以不敢當(dāng)。’” 前蜀 韋莊 《同舊韻》:“美價(jià)方稀古,清名已絶今。既聞留縞帶,詎肯擲蓍簪。” 清 孫枝蔚 《虞玩之卻屐圖》詩:“新屐豈不好,云非臣所求。蓍簪與弊席,曾可棄之不?!?/div>
《漢語大詞典》:盍朋簪
謂朋友聚會。 唐 戴叔倫 《臥病》詩:“滄洲詩社散,無夢盍朋簪。” 宋 王安石 《寄余溫卿》詩:“云散風(fēng)流不自禁,天涯無路盍朋簪?!眳⒁姟?盍簪 ”。
分類:朋友聚會
《國語辭典》:盍簪  拼音:hé zān
朋友相聚。語出《易經(jīng)。豫卦。九四》:「由豫大而有得,勿疑,朋盍簪?!谷龂骸M蹂?。注:「故勿疑,則朋合疾也。盍,合也。簪,疾也?!古箢留⒅概笥训木酆虾芸?。后省「朋」作盍簪。唐。杜甫 杜位宅守歲詩:「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div>
《國語辭典》:華簪(華簪)  拼音:huá zān
達(dá)官貴人所用的華貴帽簪。比喻地位顯貴。晉。陶淵明〈和郭主簿〉詩二首之一:「此事真復(fù)樂,聊用忘華簪?!固?。韓愈〈孟生〉詩:「朅來游公卿,莫肯低華簪?!?/div>
《漢語大詞典》:朋簪
指朋輩。語本易·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孔穎達(dá) 疏:“盍,合也。簪,疾也。若有不疑於物以信待之,則眾陰羣朋合聚而疾來也?!?唐 戴叔倫 《臥病》詩:“ 滄州 詩社散,無夢盍朋簪?!?宋 范仲淹 《南京書院題名記》:“不負(fù)國家之樂育,不孤師門之禮教,不忘朋簪之善導(dǎo)?!?清 趙翼 《稚存約游黃山遲余不到》詩:“朋簪樂事此焉最,冠蓋西園何足數(shù)?!?黃葆楨 《周六介招飲即席有作》詩:“朋簪偶合今宵雨,拇戰(zhàn)傳喧一席賓。”
分類:朋輩
《漢語大詞典》:簪盍
易·豫:“勿疑,朋盍簪?!?朱熹 本義:“然又當(dāng)至誠不疑,則朋類合而從之矣?!焙笠蛞浴棒㈩痢敝^朋友相聚。 宋 王十朋 《蓬來閣賦》:“天高氣肅,秋色平分,簪盍良朋,把酒論文?!?明 李東陽 《齋居和亨父用杜韻》之二:“舊堂簪盍地,夢醒不知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