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詞典 1分類詞匯 13
《國語辭典》:行成  拼音:xíng chéng
求和、議和?!蹲髠?。哀公元年》:「使大夫種,因吳太宰嚭,以行成,吳子將許之?!姑鳌A撼紧~《浣紗紀(jì)》第一○出:「昨遣行成通幣禮,緣何還阻滯?!?/div>
《漢語大詞典》:議款(議款)
猶議和。明史·奸臣傳·馬士英:“北兵至,猶可議款?!?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六:“賊佯遣人議款,而分兵繞入 萬仞關(guān) ,圍 永昌 、 騰越 各邊營汛。” 陳夔龍 《夢蕉亭雜記》卷一:“未幾翠華西狩,余派充留京辦事大臣,適兩全權(quán)大臣入京議款,復(fù)令襄辦和約?!?/div>
分類:議和
《漢語大詞典》:講購(講購)
議和;講和。購,通“ 媾 ”。明史·外國傳一·朝鮮:“ 沈惟敬 前於 倭 營講購, 咸安 、 晉州 隨陷,而欲恃款冀來年不攻,則速之款者,正速之來耳?!?/div>
分類:議和講和
《國語辭典》:論著(論著)  拼音:lùn zhù
1.論述、著作?!妒酚?。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埂稘h書。卷四三。酈陸朱劉叔孫傳。叔孫通》:「及稍定漢諸儀法,皆通所論著也。」
2.帶有論述性質(zhì)的著作。如:「教授的論著宏富,在學(xué)術(shù)界引起熱烈的回響。」
《漢語大詞典》:譏讒(譏讒)
譏議和讒謗。 宋 王圭 《謝賜生日表》之二二:“速譏讒于眾口,媿功烈于前人?!?宋 蘇軾 《風(fēng)水洞二首和李節(jié)推》之二:“世事漸艱吾欲去,永隨二子脫譏讒?!?/div>
分類:譏議議和
《漢語大詞典》:非譽(yù)(非譽(yù))
非議和稱譽(yù)。莊子·天地:“天下之非譽(yù),無益損焉?!?span id="08oj9ix" class="book">《荀子·正名》:“不動(dòng)乎眾人之非譽(yù),不治觀者之耳目?!?span id="luhxtlg" class="book">《淮南子·齊俗訓(xùn)》:“非譽(yù)相紛,怨德并行?!?/div>
《漢語大詞典》:遺議(遺議)
(1).謂遭致異議和非議。 唐 皎然 詩式·語似用事義非用事:“如 康樂公 ‘ 彭 薛 纔知恥, 貢公 未遺榮。或可優(yōu)貪競,豈足稱達(dá)生’,此申商榷三賢,雖許其退身,不免遺議,蓋 康樂公 欲借此成我詩,非用事也?!?明 姚士磷 《見只編》卷下:“嗟乎!噓噏畏懦遺議千秋,丈夫臨事可不為身后慮哉!”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上·修志》:“試觀諸史,如史記、漢書,雖出 馬 班 之手,尚不能無遺議,況他人邪!”
(2).指遺漏未及之評論。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格局》:“ 圣嘆 之評《西廂》,可謂晰毛辨髮,窮幽極微,無復(fù)有遺議於其間矣?!?清 柯悟遲 《漏網(wǎng)喁魚集》:“﹝ 同治 二年﹞ 太倉 錢鼎銘 井井有條,毫無遺議。”
《漢語大詞典》:評駁(評駁)
評議和駁正;評論。 元 吳萊 《送鄭彥可南為莆田寄周公甫》詩:“發(fā)揮圣賢本根殖,評駁 遷 固 枝葉繁。” 明 沈德符 野獲編·歷法·厘正歷法:“今后造歷,悉照 洪武 、 永樂 舊式。讀帝此旨,評駁精確,頓令星官緘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雨錢:“秀才故曠達(dá),亦不為怪。遂與評駁今古?!?/div>
《漢語大詞典》:建弼
建議和輔佐。 宋 蘇舜欽 《上范希文書》:“設(shè)臨幾事不能有所建弼,恥也;有所建弼而不合於義不行焉,亦恥也。”
《漢語大詞典》:讞論(讞論)
對案件加以評議和判決。 明 唐順之 《禮部郎中李君墓志銘》:“雖職專平刑,而澤之及人,不獨(dú)鞫訊讞論間而已?!?/div>
《漢語大詞典》:譏諛(譏諛)
非議和阿諛。三國志·魏志·程昱劉放孫資等傳論:“ 劉放 文翰, 孫資 勤慎,并管喉舌,權(quán)聞當(dāng)時(shí),雅亮非體,是故譏諛之聲,每過其實(shí)矣。”
《漢語大詞典》:款計(jì)(款計(jì))
議和之計(jì)。 清 夏燮 中西紀(jì)事·剿撫異同:“於是 沈惟敬 之款計(jì)復(fù)行, 顧養(yǎng)謙 之封貢續(xù)請?!?/div>
分類:議和和之
《漢語大詞典》:講使(講使)
議和的使者。 明 吳應(yīng)箕 《與袁臨侯開府書》:“聲息方急,則 應(yīng) 撫先歸;講使未通,而 鳳 督已撤?!?/div>
分類:議和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