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求凰曲
鳳求皇
彩鳳求凰
鳳凰音
鳳客
鳳凰詩
琴中威鳳聲
相關人物卓文君
司馬相如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
「會梁孝王卒,相如歸,而家貧,無以自業(yè)。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長卿久宦游不遂,而來過我?!挥谑窍嗳缤岫纪?。臨邛令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見之,后稱病,使從者謝吉,吉愈益謹肅。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shù)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數(shù)。至日中,謁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盡傾。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愿以自娛?!幌嗳甾o謝,為鼓一再行。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其詩曰『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艷女在此堂,室邇?nèi)隋诙疚夷c,何由交接為鴛鴦』也。又曰『鳳兮鳳兮從皇棲,得托子尾永為妃。交情通體必和諧,中夜相從別有誰。』」
《玉臺新詠》卷九〈琴歌二首〉
司馬相如游臨邛,富人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竊于壁間窺之,相如鼓琴歌挑之曰。
《藝文類聚》卷四十三卷〈樂部三·歌〉~773~
漢司馬相如〈琴歌〉曰:「相如游臨邛,富人卓王孫家,有女文君。新寡,竊于壁見之。相如因以琴歌挑之曰:『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游遨四海求其皇。有艷淑女在此房,何緣交接為鴛鴦。鳳兮鳳兮從我棲,得托字尾永為妃。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弧?/span>
簡釋
鳳客:指風流才子。唐盧全《卓女怨》:“迷魂隨鳳客,嬌思人琴心?!?/p>
求凰:喻男子求佳侶。金元好問《王子文琴齋》:“天上秋風月底霜,求凰一曲鬢絲長?!痹伳信?。唐岑參《糙陜縣王主簿赴襄陽成親》:“求凰應不遠,去馬剩須鞭?!?/p>
例句
求鳳應不遠,去馬剩須鞭。
君不見相如綠綺琴,一撫一拍鳳凰音。
琴心正幽怨,莫奏鳳凰詩。
歸鳳求皇意,寥寥不復聞。
不煩射雉先張翳,自有琴中威鳳聲。
鳳媒羞自托,鴛翼恨難窮。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四〈巳上人茅齋〉
巳公茅屋下,可以賦新詩。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遲。江蓮搖白羽,天棘【案:天門冬。蔓高丈馀。其葉如絲。通志。柳一名天棘。則非蔓矣?!繅羟嘟z【天棘蔓青絲】??浙迷S詢輩,難酬支遁詞。巳公茅屋下,可以賦新詩。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遲。江蓮搖白羽,天棘【案:天門冬。蔓高丈馀。其葉如絲。通志。柳一名天棘。則非蔓矣?!繅羟嘟z【天棘蔓青絲】??浙迷S詢輩,難酬支遁詞。
典故胡不歸
賦式微
歌式微
嘆式微
式微詩
式微歌
黎侯寓衛(wèi)
《詩經(jīng)·邶風·式微》
「《式微》,黎侯寓于衛(wèi),其臣勸以歸也?!妒轿ⅰ罚菏轿⑹轿ⅲ粴w?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東漢·鄭玄箋:「黎侯為狄人所逐,棄其國而寄于衛(wèi)。」
例句
因君故鄉(xiāng)去,遙寄式微吟。
作牧慚為政,思鄉(xiāng)念式微。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東風來兮歌式微,深云道人召來歸。
雨氣濛濛草滿庭,式微吟劇更誰聽。
愴矣苦寒奏,懷哉式微篇。
黎侯寓于衛(wèi),六義非凡格。
歲芳坐淪歇,感此式微歌。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晉詩》卷十六〈陶潛·停云詩〉~967~
停云,思親友也。樽湛新醪,園列初榮。愿言不從,嘆息彌襟。靄靄停云,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停云靄靄,時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陸成江。有酒有酒,閑飲東窗。愿言懷人,舟車靡從。東園之樹,枝條再榮。競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說彼平生。翩翩飛鳥,息我庭柯。歛翮閑止,好聲相和。豈無他人,念子實多。愿言不獲,抱恨如何。
《類說》卷五四
《毛詩·鄭箋》說吹簫處,注云:「即今賣餳人家物。」六經(jīng)惟此注中有「餳」字。吾因重陽擬押一「糕」字詩。六經(jīng)未見有「糕」字,不敢為之。
《劉賓客嘉話錄》
宋考功詩云:「馬上逢寒食,春光不見餳?!?/span>
《昭明文選》卷二十六〈詩丁·行旅上·登江中孤嶼〉~242~
唐·李善注:「永嘉江也?!?/span>
例句
子好謝公跡,常吟孤嶼詩。果乘扁舟去,若與白鷗期。
《松窗雜錄》
大和、開成中,有程修己者,以善畫得進謁。修己始以孝廉召入籍,故上不甚以畫者流視之。會春暮?殿賞牡丹花,上頗好詩,因問修己曰:「今京邑傳唱牡丹花詩,誰為首出?」修己對曰:「臣嘗聞公卿間多吟賞中書舍人李正封詩曰:『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上聞之,嗟賞移時。楊妃方恃恩寵,上笑謂賢妃曰:「妝鏡臺前宜飲以一紫金盞酒,則正封之詩見矣?!?/span>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傳下·杜甫〉~5055~
建安之后,天下之士遭罹兵戰(zhàn),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故其遒壯抑揚、冤哀悲離之作,尤極于古。
《蘇軾文集》卷一〈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馀音裊裊,若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箍拖捕?,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典故 刻燭賦
刻官燭
詩成刻燭
揮毫記燭
刻燭成篇
吟燭懮盡
《南史》卷五十九〈王僧孺列傳〉~463~
虞羲字士光,會稽馀姚人,盛有才藻,卒于晉安王侍郎。丘國賓,吳興人,以才志不遇,著書以譏揚雄。蕭文琰,蘭陵人。丘令楷,吳興人。江洪,濟陽人。竟陵王子良嘗夜集學士,刻燭為詩,四韻者則刻一寸,以此為率。文琰曰:「頓燒一寸燭,而成四韻詩,何難之有?!鼓伺c令楷、江洪等共打銅?立韻,響滅則詩成,皆可觀覽。劉孝孫,彭城人,博學通敏,而仕多不遂,常嘆曰:「古人或開一說而致卿相,立談間而降白璧,書籍妄耳?!剐焘?,高平人,有學行。父榮祖位秘書監(jiān),嘗有罪系獄,旦日原之,而發(fā)皓白。齊武問其故,曰:「臣思愆于內(nèi),而發(fā)變于外?!巩敃r稱之。
簡釋
刻燭成篇:喻詩才敏捷。清吳偉業(yè)《題西泠閨詠》之二:“賣珠補屋花應滿,刻燭成篇錦不如?!?/p>
《新唐書》卷一百十九〈白居易列傳〉~4304~
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詩。初,頗以規(guī)諷得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數(shù)千篇,當時士人爭傳。雞林行賈售其國相,率篇易一金,甚偽者,相輒能辯之。
簡釋
詩入雞林:指詩名遠揚。宋黃庭堅《自咸平至太康得十小詩》之一:“詩入雞林市,書邀道士鵝?!?/p>
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中
「齊光祿江淹:文通詩體總雜,善于摹擬。」《昭明文選》卷三十一雜擬詩中有南朝梁·江文通(淹)《雜體詩三十首》,其中有《休上人〈別怨〉》。
《東觀漢記》卷十〈姜詩傳〉
姜詩,字士游。廣東洛人也。適值年荒,與婦傭作養(yǎng)母。賊經(jīng)其里,束兵安步,云「不可驚孝子」。母好飲江水,兒常取水,溺死。夫婦痛,恐母知,詐曰行學。歲歲作衣,投于江中。俄而涌泉出舍側(cè),味如江水,日生鯉一雙。
例句
魚因感姜出,鶴為吊陶來。
盛彥感螬,姜詩躍鯉。
青青竹筍迎船出,日日江魚入饌來。
典故 生甫
維岳降神
神崧
崧岳降神
崧神
降神崧岳
崧生甫
崧岳生賢
岳瀆儲精
山甫秀鐘崧岳
申降高崧
神嵩降甫
詩詠嵩生
嵩降申
嵩岳周王佐
天生山甫
維神隆岳
相關人物仲山甫
申伯
《毛詩正義》卷十八之三〈大雅·蕩之什·烝民〉~674~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好是懿德。天監(jiān)有周,昭假于下。保茲天子,生仲山甫。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令儀令色,小心翼翼。古訓是式,威儀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賦。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纘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納王命,王之喉舌。賦政于外,四方爰發(fā)。肅肅王命,仲山甫將之。邦國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禦。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我儀圖之,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仲山甫出祖,四牡業(yè)業(yè),征夫捷捷。每懷靡及,四牡彭彭,八鸞鏘鏘。王命仲山甫,城彼東方。四牡骙骙,八鸞喈喈。仲山甫徂齊,式遄其歸。吉甫作誦,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漢·毛亨傳:「仲山甫,樊侯也。」?jié)h·鄭玄箋:「監(jiān),視。假,至也。天視周王之政教其光明乃至于下謂及眾民也,天安愛此天子宣王,故生樊侯仲山甫,使佐之?!?/span>
《毛詩正義》卷十八之三〈大雅·蕩之什·崧高〉~669~
崧高維岳,駿極于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四國于蕃,四方于宣。亹亹申伯,王纘之事。于邑于謝,南國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執(zhí)其功。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謝人,以作爾庸。王命召伯,徹申伯土田。王命傅御,遷其私人。申伯之功,召伯是營。有俶其城,寢廟既成。既成藐藐,王錫申伯。四牡蹻蹻,鉤膺濯濯。王遣申伯,路車乘馬。我圖爾居,莫如南土。錫爾介圭,以作爾寶。往近王舅,南土是保。申伯信邁,王餞于郿。申伯還南,謝于誠歸。王命召伯,徹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申伯番番,既入于謝,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顯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憲。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萬邦,聞于四國。 吉甫作誦,其詩孔碩。其風肆好,以贈申伯。漢·毛亨傳:「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東岳岱、南岳衡、西岳華、北岳恒。堯之時姜氏為四伯,掌四岳之祀,述諸侯之職于周則有甫有申有齊有許也。駿,大,極,至也。岳降神靈和氣,以生申、甫之大功?!固?#183;孔穎達疏:「維此至天之大岳,降其神靈和氣,以福祐伯夷之后,生此甫國之侯及申國之伯。以伯夷常掌其神祀,故祐助其后,使其國則歷代常存,子孫則多有賢智。維此申伯及此甫侯維為周之卿士楨干之臣?!?/span>
《春秋左傳·昭公二年》
晉侯使韓宣子來聘,且告為政而來見禮也,觀書于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构碇?。季武子賦《綿》之卒章。韓子賦《角弓》。季武子拜曰:「敢拜子之彌縫敝邑,寡君有望矣。武子賦《節(jié)》之卒章。既享,宴于季氏,有嘉樹焉,宣子譽之。武子曰:「宿敢不封殖此樹,以無忘《角弓》?!顾熨x《甘棠》。
《詩經(jīng)·小雅·角弓》
《角弓》,父兄刺幽王也。不親九族而好讒佞,骨肉相怨,故作是詩也
例句
還同李家樹,爭賦角弓詩。
更尋嘉樹傳,不忘角弓詩。
典故 林下客
竹林人
竹林期
阮嵇
竹林會
咸籍
竹林狂
竹林歡
竹林嵇阮
林中酒
七子風
中散地
林間飲酒
七人班
結(jié)社竹林詩老
晉賢醉
阮嵇輩
山陽宴
竹林社友
竹林勝侶
晉時竹
山陽舊侶
竹林伴侶
竹林澆
竹林晉阮
相關人物劉伶(字伯倫)
向秀
子咸
山濤
嵇康
王咸
王戎
阮咸(始平)
阮籍
《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王粲傳·嵇康〉~605~
時又有譙郡嵇康,文辭壯麗,好言老、莊,而尚奇任俠。至景元中,坐事誅。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康寓居河內(nèi)之山陽縣,與之游者,未嘗見其喜慍之色。與陳留阮籍、河內(nèi)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瑯邪王戎、沛人劉伶相與友善,游于竹林,號為七賢?!?/span>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任誕〉~727~
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nèi)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nèi)向秀,瑯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棺⒁稌x陽秋》曰:「于時風譽扇于海內(nèi),至于今詠之?!?/span>
《晉書》卷四十九〈嵇康列傳〉~370~
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nèi)山濤,豫其流者河內(nèi)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咸、瑯邪王戎,遂為竹林之游,世所謂「竹林七賢」也。
簡釋
七賢:喻指文人放蕩不羈,或指獨立于世俗之外,或喻朋友的交情深厚。唐盧綸《秋夜同暢當宿潭上西亭》:“圓月出山頭,七賢林下游?!?/p>
例句
東籬摘芳菊,想見竹林游。
超超青云器,婉婉竹林會。
縱有鄰人解吹笛,山陽舊侶更誰過。
林中阮生集,池上謝公題。
時因杖藜次,相訪竹林東。
雪里題詩偏見賞,林間飲酒獨令隨。
世上詩難得,林中酒更高。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
遙想蘭亭下,清風滿竹林。
朝攜蘭省步,夕退竹林期。
七賢寧占竹,三品且饒松。
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
未展山陽會,空留池上杯。
人追竹林會,酒獻菊花秋。
何時竹林下,更與步兵鄰。
復如竹林下,叨陪芳宴初。
恭陪竹林宴,留醉與陶公。
今日竹林宴,我家賢侍郎。
自聞茅屋趣,只想竹林眠。
詔下搜巖野,高人入竹林。
潯陽阮咸宅,九派竹林前。
竹林諒賢人,滿酌無所苦。
簾外寒江千里色,林中樽酒七人期。
便道停橈處,應過舊竹林。
來酌林中酒,去耕湖上田。
聞道今宵阮家會,竹林明月七人同。
花時金谷飲,月夜竹林眠。
道賢齊二阮,俱向竹林歸。
明朝阮家集,知有竹林僧。
憶昔山陽會,長懷東上游。
便因當五夜,敢望竹林期。
圓月出山頭,七賢林下游。
書從外氏學,竹自晉時栽。
終悲去國遠,淚盡竹林前。
豈念在貧巷,竹林鳴鳥聲。
謬入阮家逢慶樂,竹林因得奉壺觴。
奉料竹林興,寬懷此別晨。
看卻金庭芝術老,又驅(qū)車入七人班。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三月已乖棠樹政,二年空負竹林期。
祗聞溫樹譽,堪鄙竹林賢。
借問山陽會,如今有幾人。
誰為竹林賢,風流相比附。
偶隨香署客,來訪竹林歡。
林疑中散地,人似上皇時。
時有桃源客,來訪竹林人。